武威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根据下面的情境填入诗句,最为恰当的一句是(   

在防汛救灾最艰难的时刻,有成千上万的子弟兵不顾个人安危义无反顾地远赴灾区,他们用生命和责任诠释了“           ”的拼搏精神。

A.南望王师又一年

B.不破楼兰终不还

C.白日放歌须纵酒

D.青春作伴好还乡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并纠正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B.我们必须遵守纪律的习惯。

C.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D.这个地方将要绿化后,风景更美了。

3、给加横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dāng dàng

(1)(  )  (  ) (  )   (  )

háo  hào

(2)(  )   (  )  (  )   (  )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日积月累。

(1)河出伏流,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中国说》

(2)我劝天公重抖擞,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亥杂诗》

(3)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枫桥夜泊》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白鹭》

5、根据语境写词语。

(1)lí mínɡ________时分,天空染上微微的hónɡ yùn________。薄雾笼罩下,依稀可见hú pàn________tínɡ bó________着一只小船。

(2)这棵rónɡ shù________的树干被做成了chuán jiǎnɡ________shù zhuānɡ________被改造成了座椅。

6、对应朝代,写出该朝代的名人。

人名

朝代

 

战国

 

秦朝

 

汉代

 

三国

 

晋朝

 

南北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7、请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词语。

chuí tóu sàng qì______的田忌一开始对于孙膑的提议bàn xìn bàn yí______,并且认为孙膑是 fěng______他,结果diào huàn______马的顺序比过一场之后,他变得xiōng yǒu chéng zhú______了,而齐威王也不再dé yì yáng yáng______了。

8、说说左右两组词语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

鼻子气歪了    气急败坏

前怕狼后怕虎   畏首畏尾

我发现左右两组词语意思相同,左为俗语,表达________;右为______语,以精练为特色。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故乡的槐树

故乡的村头,有一棵树冠巨大的槐树。躯干不高,却有几搂粗细。我离家之后这些年,也去了不少地方,所见的槐树,还很少有可以同故乡村槐媲美的。每行走于山野,或读书于窗下,凡触得一个“槐”字,我思乡的心,便被村槐那广阔的浓阴所拥抱了。

村槐掩映的场院,曾经是我童年欢乐的世界。清明时分,我和小伙伴就缠着祖父缚秋千。他总是笑着,寻出犁上的套绳,携我们到槐树下。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胆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渐渐地,我可以一屈一伸,自个儿荡得很高了。树干也以同样的节奏上下忽闪着。我只觉得自己长了羽毛,像槐树上筑巢的鸟儿似的,飞过了绿的云团,看见远处的山了。我低头见祖父伫候在秋千下,那神色是夸我荡飞得高呢,还是担心我摔下?他两只手总是微微前伸,像要随时接住掉下来的我似的。其实,我不正是在槐树伸出的胳膊上悠荡,栖在故乡的怀抱里吗?

自从我背上干粮到十里外的镇上念书,那如花的童年便流逝了。为了换得课本和铅笔,我不得不在星期天到山野里采药。听说槐树的荚果、种子,还有槐花,都是药材,我就一年两季守着村槐,春采其花,秋采其果,索得一点读书的费用。尽管把它作药材卖是极廉价的,村槐却也给了它的孩子们多少生活的滋养!古槐开的花虽然很香,可结的果实却十分苦涩。祖父说,槐果不但可以入药,还能够酿酒呢!

待我重返故乡,已经是几年之后了。我伫立于村槐下,沐浴着纷纷扬扬的槐花,深情中有一种沉重感。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我记着祖父的话,品着槐香,是清苦的药味呢,还是微醺的酒香?村槐在风雨里,在四季交替中,经历了多少岁月?抬眼望去,村槐又苍老了几许,它那遒劲地露出地面的根须,深深扎入故乡山塬的土地。正是它对山塬的挚情,才有这年年度度把花和果如此奉献给人间的壮举!由此,我想到了祖父那青筋暴鼓的茧手,深深插入泥土,紧紧攥着泥土的动作,是那么执着而有力,显示着生命的经久。

我如此地思恋着故乡的村槐。曾伴着我长大的槐树,也一定知道我的思恋,也在想念着它的游子呢!

【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开始,我上秋千还有点胆怯,祖父就一前一后地推着秋千。( )

(2)祖父已经去世,而我这长孙又没能送葬,总觉愧疚不已。( )

【2】“我只觉得自己长了羽毛,像槐树上筑巢的鸟儿似的,飞过了绿的云团,看见远处的山了。”“绿的云团”在这里指__________

【3】第②③段记叙了两件往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桂花雨》中,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选文中也有一句相似的话,请你用“ ”在文中画出来,并写出划线句子的含义: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借物抒情,借对村槐的赞美,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B.文章结尾不仅照应开头,而且深化了主题。

C.文章以村槐为线索,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扎根故乡、倾情奉献的伟大志向。

10、阅读文章选段,完成练习。

①也许你跑得很快。不过要是你跟猎豹和鸵鸟赛跑的话,就一点儿赢的希望也没有了。

②人在奋力奔跑的时候,最大速度能够达到44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跟鸵鸟比起来差远了——驼鸟奔跑的最大速度约72千米每小时。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驼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军。

③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猎豹了。猎豹奔跑的最大速度可达110千米每小时。猎豹才是陆地上跑得最快的动物。

但是游隼向下俯冲时的速度更快,超过320千米每小时。这个速度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速行驶时速度的两到三倍。它俯冲时的速度比任何一种动物奔跑时的速度都要快。

⑤不过,游隼还是没有飞机飞行的速度快。在喷气式飞机飞行的高度,声音传播的速度大约是1050千米每小时,而一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速度是声速的数倍。如果你对着一个以超音速移动的人大喊,他是什么都听不见的。因为声音根本就追不上他。

【1】快速浏览选文,请你给文中提到的事物速度排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

【2】借助关键词句,用较快的速度默读选文,并简要概括②、③、④段的主要内容。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③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加点词“大约”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文/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姓徐,名锦澄。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诌出来的句子,轻轻的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一会,他说:“你拿了去细细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冗长,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的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工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他告诉我:“作文忌用过多的虚字。”该转的地方,硬转;该接的地方,硬接。文章便显着朴拙而有力。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他又告诉我,说理说至难解难分处,来一个譬喻,则一切纠缠不清的论难都迎刃而解了!诸如此类的心得,他传授我不少,我至今受用。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每每回忆起他的音容笑貌,我不禁还怀着深深的敬慕之意。

1从文中找出一组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中的“果然”一词在文中指的是什么?请用横线画出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一个双重否定句,请把它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徐先生教了“我”哪些作文的技巧?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你觉得对你启发最大的是哪一个技巧?简要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读短文的开头和结尾,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清贫(节选)

是不是还要问问我家里有没有一些财产?请等一下,让我想一想,啊,记起来了,有的有的,但不算多。去年暑天我穿的几套旧的汗褂(guā   guà)裤,与几双缝(féng   fèng)上底的线袜,已交给我的妻放在深山坞(   )里保藏着——怕国军进攻时,被人抢了去,准备今年暑天拿出来再穿;那些就算是我唯一的财产了。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1】用“√”画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传世宝:___________________

(2)齿冷: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

但我说出的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和课文第1自然段是什么关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课文片断,完成下面练习。

(一)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 )大抵(dī dǐ)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 )愈(yù yuè)是寒冷( )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愈精神( )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 )最有灵魂( )最有骨气的( )……一个中国人, 在怎样的境遇里,   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给这段话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2.在文中“ ”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给文中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4.梅花的秉性是怎样的?在这段话中用横线画出写梅花秉性的句子。

5.文中连用四个“愈”字,写出了梅花   的特点。

6.这段话表明外祖父希望“我”做   的人。

7.你能举出中国历史上几个有气节的人物吗?

   

8、你还知道关于梅花的古诗吗?试着写一写。

 

14、阅读

德阳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属巴蜀文化发祥地之一。德阳人文景观量多质优,有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古蜀国三星堆遗址;有保存完好、建筑精美、全国第三大的德阳文庙;雄伟壮观的李冰陵,落凤坡……还有德阳潮扇、绵竹年画、中江竹编等传统工艺,以及德阳酱油、罗江豆鸡、中江挂面等传统美食。

以上为德阳将设文化地标的新闻推介材料,请将该材料转为非连续文本,填好下列图表。(省略号处不填写)

内容

类别

文化地标

名称

文化地标特点

选两项自己中意的地标(打√)

 

 

首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李冰陵

 

 

落凤坡

……

 

 

 

……

 

 

……

 

中江竹编

……

 

传统美食

德阳酱油

……

 

罗江豆鸡

……

 

中江挂面

……

 

15、图文综合分析题

语文实践

【1】上面的邮票源自民间故事____________

【2】请你照样子给上面的邮票设计一个标题。

(1)盗衣结缘   (2)___________   (3)___________(4)___________

【3】请你从上面的四张纪念邮票中任选一个,简要讲述一下其中所包含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他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药草,经过二十几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美国发明家爱迪生,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幼年就自谋生计,当小贩、报务员等。但他迷恋电学实验研究,毕生孜孜不倦,(  )拥有白炽灯、留声机、碳粒电话筒、电影放映机等一千多项发明专利权!现代著名书画家齐白石,在他数十年的艺术生(  )中,始终没有停止过挥(  )作画。他的画室里,挂着他用以自勉的条幅:不教一日闲过。就是到了晚年,也仍然坚持每天作画三(  )。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他的技艺才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画去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炉火纯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不教一日闲过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你的积累中,表达相同意思的名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顽石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滴穿这个词加上引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关于滴水穿石的表格。

人物

顽石

如何滴穿

李时珍

 

 

爱迪生

 

 

齐白石

 

 

 

 

6请再列举一个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名人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父亲的礼让

那一年夏天,我在学校贫困生申请表上签了字。我想减轻父母的忧愁,因为学校有规定,一旦被确定为贫困生,将可免去全年的学杂费,而这些学杂费用,足够我家人一年的生活开支。

最后,只有我和嘎子被列为准贫困生,之所以被称为准贫困生,是上面只给了一个名额,所以,我和嘎子之间,只有一个会成为正式的扶助对象。   

接下来,学校分别派两名老师前往我们两家做调查。我陪老师到家时,已经是中午了,父亲急忙上前迎接,说:“今天早上喜鹊不停地叫,我就知道有贵客要来,欢迎老师。”

我帮忙招呼老师坐下后,把父亲和母亲拉进里屋,向他们详细说明我的申请以及准贫困生的事。最后,我一本正经地说:“只有一个名额,所以,我们必须要抓住。”

父亲低下头想了想,问我:“那嘎子家境如何?”   

我说:“比我强不到哪去,他父亲上山打柴折了腿,靠母亲支撑全家。”   

父亲最后对我说:“这个名额我认为归人家,你不能争,我们家境比他强,况且我和你娘还能挣钱。”

好说歹说,父亲骂了我一通,说我年纪轻轻地不学好,我觉得一肚子委屈。

父亲到外面招呼和老师说话,转回头对母亲说:“娃他娘,今天有贵客,把家里的鸡杀一只。”

接下来,他乐呵呵地笑着,对老师说:“没啥,孩子听话就行,关于学费的问题,我和娃他娘都认为不算啥,我们有能力承担,谢谢校领导的关心。”   

老师吃惊地望着父亲,我站在院子里,感觉眼眶里都是泪水,我真的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会作出这样的决定,这样会损害我的尊严。

母亲在院子里抓鸡,几次都没抓住,父亲过来帮忙,弄得院子里鸡飞狗跳的。抓到时,父亲对老师说:“家里每年都会养几十只鸡,足够生活开支啦。”   

父亲还破例从井底取出放了几十年的老酒。那天,父亲喝得大醉。当晚我没有回学校,夜里醒来时,我听到父亲的咳嗽声和母亲的哭泣声。

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

【1】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谦让( )                  承受( )                 啜泣( )                  突然( )

【2】为什么父亲把名额让给了嘎子?

________________

【3】短文结尾说“直到多年后,做了父亲的我才忽然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你知道当初的父亲那么做的理由吗?

________________

18、在一个地方,河面变窄了。一簇簇树叶伸到水面上。树叶真绿得可爱。那是许多株茂盛的榕树,看不出主干在什么地方。

当我说许多株榕树的时候,朋友们马上纠正我的错误。一个朋友说那里只有一株榕树,另一个朋友说是两株。我见过不少榕树,这样大的还是第一次看见。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这几段话选自_____________的《鸟的天堂》,这是作者第__________次经过那里,时间是_____________

【2】“不可计数”的“数”,在这里读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可计数”在本文指____________

【3】这几段话所描述的“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细细品读每个自然段,看看作者分别是从哪些方面写出“鸟的天堂”的特点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几段话属于_________________(静态描写   动态描写)

其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点亮心灯

有一个三十多岁的南青年,没家没业,游手 hǎo  hào )闲,赌博打牌样样精通。他是那样坏,坏到家人都以他为耻。他没钱赌博,向人家借钱时谎称家里人得了绝症。因为他撒谎家里人从老到小都过几百回了。后来,所有亲友都不再相信他,见了他如避瘟神。他落魄之极,到处混吃混喝,更加惹人厌 è wù)。

有一天,他忽然想起在省城还有一个亲戚,而且很有钱,于是他跑到那里去,说家里人得了重病,需要借三万元应急。

一般情况下,他借几万块钱,人家只借几千或几百,但这个亲戚二话没说就把三万块钱拿了出来。

给,她说,快拿去治病﹗”

那只是一个远房亲戚,与他家联系甚少,这样的信任对于他而言简直是奇迹。况且,从进了门,他就递上水果与热茶,并且说,累了吧,要不要洗个澡?许久以来,他如一块破布,被人扔来扔去,这忽然到来的关怀让他受宠(chǒng)若惊。

临走时,亲戚说,他们都说你说谎,说你借钱从来不还,我一直相信自己的眼光,不信你是那样的人……

亲戚还要说下去,他的眼泪已经下来了,原来亲戚什么都知道,可她对他这样信赖,还是借三万块钱给他她明明知道这三万块有打水漂的危险啊。他没有拿钱。

下了楼,他用身上所有的钱买了张车票,来到南方。他从一个搬运工做起,最苦最累的活都做遍了。几年后,他成了一个房地产开发商,他有了自己的车子房子妻子孩子。曾经,他以为这一生没有什么指望了——三十多岁了还能做什么呢?但是他就是从三十多岁才开始自己的 ,他终于明白,只要有希望,人生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而这希望,就来自一次信任。

那年春节,他专程去了趟省城,带着一份厚礼,拜访那位亲戚。谢谢你,点亮了我心中已经熄灭的灯,那灯,照亮了我的人生!他说。

(1给文中的多音字用   标出正确读音。

(2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 ),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

(3文中两个问句不相同。第一个是(   )句,第二个是(   )句。

(4文中我一直相信自己 的眼光,不信你是那样的人这句话中眼光的意思是( ),那样的人指(   )的人。

(5标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

(6是什么关系?是靠什么使自己由一个游手好闲的人变成一个有作为的人的呢?

(7读了这个故事后你明白了什么?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列直述句转为转述句后,用行楷体字规范抄写在空格中。

曹操说:“江上雾大,我们看不清楚,不能轻易出动。”

____________

21、从“兴高采烈、得意忘形、安居乐业、流离失所”四个词语中选一个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词句段运用。

从下列情景中选择一种,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等进行描写,表现人物的内心。

焦急地等人          获奖          期待落空          失而复得          久别重逢

我选择___________(情景),我的描写: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天地。

漫画往往能教给我们一些道理,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根据你对漫画的理解写一篇习作。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4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