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歇后语有误的一项是( )
A.外甥打灯笼——照旧。
B.咸菜烧豆腐——有言在先。
C.孔夫子搬家——学问高。
D.四月的冰河——开动了。
2、下列修辞手法使用不当的一项( )
A.院子的中央,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好看极了。(排比)
B.矮小而又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孩子们的脸。(拟人)
C.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反问)
D.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设问)
3、下面每组词语中带点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间隔黑白 相间 B.便宜 便捷
C.强逼 勉强 D.落花生 数落
4、课文巩固吧
1.“大海 ,寒风卷着浪花, 伟人的离去……”作者赋予大海、寒风以人的 ,表达了人们 。
2.傍晚,彩霞 。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 ,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 !
3.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感叹:人类与艾滋病斗争失去了 ,世界失去了一位 。其中,“小斗士”是指 ,因为 ,所以人们称他为“艾滋病小斗士”。
5、修改病句。
(1)秋天的杭州是一个金色的季节。
(2)公园里,我们到处可以看到盛开的鲜花和悦耳的鸟鸣。
(3)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4)劳动中,大家的热情很活跃。
6、读拼音,写词语。
duàn liàn( ) píng zhàng( ) shuāi jiāo( ) cù yōng( )
shǎng shí( ) yǐn jiàn( ) chú tou( ) bēn fù( )
qíng bù zì jīn( ) yǎng zūn chǔ yōu( )
7、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_______)的苹果 (_______)的香味 (______)的血迹
(_______)的泪珠 (_______)的战士 (______)的嘴唇
8、借助语境看拼音写词语,做到正确、工整。
1.老师把任务刚一fēn fù(__________)完毕,大家就开始行动起来。
2.虽然两地jiàn ɡé(__________)万里,但网络却把我们连在一起。
3.爸爸替别人办事,从来不希望别人chóu xiè(__________)。
4.这么好吃的橘子,他竟然说不xī han(__________)。
5.这样朴素的话语表达了她的ɡǎn ēn(__________)之情。
6.他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这幅画的ài mù(__________)之情。
7.白鹭是一首诗,一首yùn wèi(___________)十足的散文诗。
8.秦王yǔn nuò(__________)把十五座城池给赵国。
9、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找出该段中的一对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中描写鸟的形态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鸟的颜色的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有的”构成了排比,写出了鸟的各种____________,让我们感受到了“鸟的天堂”里小鸟们生活得很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鸟的天堂”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之情。
【3】从这段话中,我们不仅知道了鸟的________多、________多,还能感受到它们在这里生活得____________。
【4】这段话是__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
10、阅读课文片段,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园中许多景物都是 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______________,如,蓬莱瑶台,武陵春*。园中 ( )有民族建筑,( )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_______________;流连其 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圆明园( )建筑宏伟,( )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_____________。所以,它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文段补充完整。
【2】请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请在“□”内填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4】最后一段的构段方式是( )。
A.分——总 B.总——分 C.总——分——总
【5】这两段话从( )、( )方面写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课文用这么多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是为了( )。
【6】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快乐阅读
乌龟借鼓
豹子在动物中是出了名的吝啬鬼。它有一面大鼓,从来不借给别人使用。一天,天神的母亲去世了,为了把丧事办得隆重点,,葬礼上需要一面大鼓。
“大人,豹子家里有一面大鼓。”仆人说,“可以派人借来一用。”
大象以为自己是大力士,满怀信心地去了,结果被凶恶的豹子赶了出来。
“我去借。”狮子不甘示弱。结果也是空手而归。
“硬的不行就来软的,我去试试!”狐狸以为自己能言善辩,会说动豹子的。结果,磨破了嘴皮子也没有用。
“这可恶的豹子,它是软硬不吃!
“连天神的面子都卷了,这也太过分了!”
动物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我去把鼓取来!”乌龟站了出来。
动物们哄堂大笑,连天神也忍不住笑了。也难怪,那时的乌龟不但长得小,连甲壳也没有,后背是软软的。
乌龟不慌不忙爬出神殿,来到豹子家。
“你也是天神派来的吗?”豹子吼道。
“天神能瞧得起我这小不点吗?”乌龟说。“我只不过是出于好奇,来这里看看。”“你想看什么?”豹子仍没好气地问。“天神做了面新鼓。”乌龟说,“那鼓可真大,天神藏在里面还有很大空隙。”
“他再大,也没有我这面鼓大。”豹子很不服气。“我看未必。”乌龟煞有介事地端详着豹子的大鼓,摇了摇头,“依我看,你这面鼓没有天神的大,它连你都装不下。”“胡扯!它怎么装不下我?我就试给你看!”豹子说着,真的钻进大鼓里。“大是够大的,可你的脑袋还露在外面呀!”乌龟故意装模作样地说。豹子把脑袋也缩了进去。“可你的尾巴还在外面呢?”豹子又将尾巴收进去。
乌龟眼疾手快,立即盖上了鼓盖,用绳子把鼓捆得牢牢的,并借着豹子在鼓中挣扎的劲,使大鼓滚动起来,一直滚到神殿门前交给了天神。
大鼓就这样被乌龟借来了,后来天神为了奖励乌龟,就送给了乌龟一样防身的东西,就是龟壳。
【1】根据短文把词语补充完整。
不( )示弱 ( )堂大笑 煞有( )事 装( )作样
【2】从文中打找出相应的词语。
(1)反义词:慷慨——( )简单——( )惩罚——( )
(2)近义词:讨论——( )空当——( )立刻——( )
【3】文中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语是( )、( ),请再写两个这样的词:( )、( )
【4】去豹子那里去借鼓的都有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短文阅读
常常见到故乡
①睡梦里,我常常见到故乡。
②那五光十色、熙熙攘攘的山村小镇,留给我多少天真的笑容;那欢乐奔腾的小河,流淌着我一串串童年的歌声;那漫山遍野的杜鹃花,藏着我一个个神奇的梦;那长满蘑菇的山沟里,留下多少赤足的脚印……故乡的风、故乡的云、故乡的树、故乡的月、故乡的小路,它们是一组凝固了的彩画,紧紧嵌在我心里。
③想起故乡,心上又自然浮起一行行熟悉的诗句:“露从今夜白,______”“粼粼故乡水,______”“乡书何处达?______”……字里行间,渗透了多少深挚的乡情,流动着多少感人的乡音!
④读着诗句,眼前又闪出一幅幅眷恋乡土的形象:诗人艾青在国难深重的时刻,用赤子之心反复呼唤“大堰河,我的保姆”;作曲家冼星海用悲壮激昂的旋律,谱出了“保卫黄河”的强音;生物学家蔡希陶无论走到哪里,总是那样深情地爱着边疆的一草一木;世界文豪高尔基流连在伏尔加河之滨,却久久不忍离去……
⑤是的,故乡的一草一木长在心里,故乡的一泉一水流在心里。古往今来,谁无乡土情?当你抚摸着故乡的每一片绿叶时,当你走过故乡的每一条小路时,你能不深深地爱恋着这片土地?你能不骄傲地说:“我是故乡的儿女!”当点点滴滴的乡情注满心田时,你定会以做一个炎黄子孙而自豪!
⑥如果说故乡是你生长的摇篮,那么祖国便是哺育你的母亲。在人的一生当中,当浓郁乡情与爱国之情融合起来的时候,人的情操必然得到升华,生命也就变得无比充实,无比瑰丽了。
⑦年轻的朋友,热爱你成长的摇篮,热爱哺育你的母亲吧!
【1】(提取信息)用“ ”画出文中的一组排比句。
【2】(整体感知)读短文,填一填。
(1)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句,也是这一段的________句,这一自然段列举了___________等眷恋乡土的代表人物,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中将浓郁的乡情发展为爱国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理选择)把下列诗句填到文中的横线上。(填序号)
①依依旧人情 ②归雁洛阳边 ③月是故乡明
【4】(分析判断)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它们是一组凝固了的彩画,紧紧嵌在我心里”这句话中的“嵌”字形象地说明故乡的山山水水已经铭刻于作者的心里,永远不会磨灭。(______)
(2)文中引用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对故乡的山水特别有感情。(______)
(3)“古往今来,谁无乡土情”的意思是:古往今来,谁都没有乡土情。(______)
(4)文章第⑦段中“成长的摇篮”指的是故乡,“哺育你的母亲”指的是祖国。 (______)
【5】(体会情感)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抒发心声)读完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现在,你一定会认为流星体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不过,还有比流星体运动速度快得多的东西,而且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按下手电筒的开关,立刻会出现一束光柱。光的速度是惊人的,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比流星体的速度要快几千倍!如果按照光速运动,我们一秒钟就可以沿着地球赤道转7圈多,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1】比流星体速度更快的是_______。
【2】“大约是30万千米每秒”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是:___________。
【3】选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大约”是否能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鼾声
我已好几年没回故乡了。忙忙乱乱地行走在城市的街头,几乎忘记了独自生活在故乡老屋里的老父。
前不久,家乡的表哥写信告诉我,父亲蹲在村口路边守望,身躯像一块坚硬的石头……看到这里,我的泪水滚了出来,连忙推去所有事务,一刻不敢停留地往故乡赶。
在村口的路边,父亲终于看到他风尘仆仆的儿子出现在回家的路上。他站起来,搓着那双大手嘿嘿地笑。
吃过简简单单的晩饭,唠过一阵子平平常常的家常,窗外夜风起处,虫鸣渐深。
我打了个呵欠说:“爸,咱睡吧。”
父亲的眼中露出难色,他说:“嗯,睡吧。”随后又站起身往门外走。“我爱打鼾,怕吵你睡觉,我找人搭铺去。”
我拦住他笑着说:“爸,我是您的儿子,像您,也打鼾,您不是不知道,两只喇叭一块儿吹,热闹。”
父亲不好意思地笑了一声,开始脱鞋宽衣。于是,我跳上了那张自己睡了十几年的破旧、宽大而又温暖的床。跟以前一样,父亲睡那头,我睡这头,彼此傍着一双臭脚。
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
父亲在那头说:“不早了,睡吧。”
我在这头应道:“睡吧。”
月亮从窗口消失,鸡啼在村庄远远近近的地方响起。床头仍然没有那亲切的鼾声。记得以前与父亲同寝时,在田头地尾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头沾枕头就睡过去,鼾声惊天动地,吵得我无法入眠,就恼怒异常地用脚踹醒他,叫他熬着等我睡去后他再睡……想到这里我的心好痛。于是我装作打鼾,打得既重又急,仿佛睡得极香极深。
父亲在那头轻轻地侧了侧身,并欣慰地舒了一口气。
随后,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当那粗糙而又温暖的手在我脸上划过时,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鼻子一酸,泪水便滚出了眼眶。父亲的手一抖,替我抹去泪水,叹了一声说:“鸡都叫了,睡吧。”
我哽咽着答道:“睡吧。”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表现了父亲_______。
【2】“我嗅到了一种特别的气息”中的“特别”指( )
A.父亲年老的气息 B.父亲对儿子的爱
【3】文中4个加点的“轻轻地”表现了父亲______。
【4】这篇小说写“我”两次流泪:第一次是因为______,第二次是因为______。
【5】父子躺下后,父亲的内心会怎么想呢?根据下面的提示,想象父亲的心理活动,以第一人称写下来。要符合人物的特点。
(1)月亮在窗外移,树梢摇动,筛下一床碎银。但听不到那熟悉、亲切的鼾声。此时,父亲在想:
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发现父亲轻轻地起来,轻轻地给我掖被角,最后,父亲竟用手轻轻地摸我的脸。此时,父亲在想:
___________________
【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 )
A.使故事情节更生动。
B.插叙,表现“我”当年的无知,为下文写“我”装作打鼾做铺垫。
C.与下文“我”装睡打鼾进行对比。
15、课外类文阅读。
最美的书包(节选)
胡 兴
(家里很穷,没有碎布,我却固执地跟妈妈要花格子布书包。)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少言寡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艰难的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躺在床上,我的泪水忍不住淌了一脸。愧疚和不安开始一点一点地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意识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做书包的花布是怎样得到的?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2】用波浪线画出第3自然段中描写母亲神态的句子。
【3】关于描写母亲神态的句子,这一描写表达了母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
A.孩子的不懂事,让母亲很失望。
B.虽然受了很多委屈,但是能满足孩子的愿望,感到很安心。
C.对“我”要书包的行为感到很不屑。
【4】阅读短文,请你将文中作者意识到的内容补写在横线上。
16、课内阅读。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
【2】文中出现了两个具体时间,注明具体时间的目的是什么?下列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告诉我们这是历史事实,不容更改,不容忘记。
B.交代事情发生的具体时间。
C.表明这段文字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D.说明两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很近。
【3】句中的哪些词语表现出侵略者的强盗行径达到了顶峰?请在文中用“ ”画出来。
【4】第二、三句应读出______的语气,第五句要读出______的语气。
【5】从“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这个句子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
【6】请写一句痛恨侵略者野蛮行径的话。
________________
17、短文
①家乡的桥是我梦中的桥。
②家乡村边有一条河,曲曲弯弯,河中架一弯石桥,弓样的小桥横跨两岸。
③每天,不管是鸡鸣晓月,日丽中天,还是月华泻地,小桥都印下串串脚迹,洒落串串汗珠。那是乡亲为了追求多棱的希望,兑现美好的遐想。弯弯小桥,不时荡过轻吟低唱,不时露出舒心的笑容。
④因而,我稚小的心灵,曾将心声献给小桥:你是一弯银色的新月,给人间普照光辉;你是一把闪亮的镰刀,割刈着欢笑的花果;你是一根颤悠悠的扁担,挑起了彩色的明天!哦,小桥走进我的梦中。
⑤我在飘泊他乡的岁月,心中总涌动着故乡的河水,梦中总看到了弓样的小桥。当我访南疆探北国,眼帘闯进座座雄伟的长桥时,我的梦变得丰满了,增添了赤橙黄绿青蓝紫。
⑥弯弯的小桥,是我梦中的桥吗?
⑦30多年过去,我戴着满头霜花回到故乡,第一紧要的便是去看望小桥。
⑧啊!小桥呢?小桥躲起来?河中一道长虹,浴着朝霞熠熠闪光。哦 雄浑的大桥敞开胸怀 汽车的呼啸 摩托的笛音 单车的丁零 合奏着进行交响乐 南来的钢筋 花布 北往的柑橙 绘出交流欢跃图
⑨满桥豪笑满桥歌啊!蜕变的桥,传递了家乡进步的消息,透露了家乡富裕的声音。时代的春风,美好的追求,我蓦地记起儿时唱给小桥的歌:哦,明艳艳的太阳照耀了,芳香甜蜜的花果捧来了,五彩斑斓的月拉开了!
⑩我心中涌动的河水,激汇起甜美的浪花。我仰望一碧望天,心底轻声呼喊:家乡的桥啊,我梦中的桥!
【1】给文段加上题目:________
【2】在空白处加上标点符号。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实现(________) 联想(_________)丰富(_________)五彩缤纷(__________)
【4】积累文中的优美词语。________
【5】第⑧段具体写故乡变化 ,这一段从哪两方面写家乡桥的变化?________
18、阅读。
不能流泪就微笑
在美国的一座山丘上,有一间不含任何有毒物质、完全以自然物质搭建而成的房子,里面的人需要由人工灌注氧气,并只能用传真与外界联络。
住在这间房子里的主人叫辛蒂。1985年,辛蒂在医科大学念书,有一次到山上散步,带回一些蚜虫。当她用杀虫剂灭蚜虫时,却感觉到一阵强烈的痉挛,原以为那只是暂时性的症状,谁料自己的后半生就此毁于一旦,杀虫剂内含的化学物质使辛蒂的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从此,她对香水、洗发水及日常生活中接触的许多化学物质都过敏,连空气也可能使她支气管发炎。这种“多重化学物质过敏症”是一种慢性病,目前尚无药可医。
患病头几年,辛蒂睡觉时口水流淌,尿液变成了绿色,汗水与其他排泄物还会刺激背部,形成疤痕。她不能睡经过防火处理的垫子,否则会引发心悸。辛蒂所有吃的、喝的都得经过选择与处理,她平时只能喝蒸馏水。辛蒂所承受的痛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1989年,她的丈夫吉姆用钢与玻璃为她盖了一个无毒的空间,一个足以逃避所有威胁的“世外桃源”。
8年来,35岁的辛蒂没有见到一棵花草,听不见悠扬的声音,感觉不到阳光、流水。她躲在一间无任何饰物的小屋里,饱尝孤独之余,还不能放声地大哭。因为她的眼泪跟汗一样,可能成为威胁自己的毒素。
而坚强的辛蒂并没有在痛苦中自暴自弃,她不仅为自己,也为所有化学污染物的牺牲者争取权益。1986年,辛蒂创立了“环境接触研究网”,致力于对此类病变的研究。1994年,她再与另一组织合作,创立了“化学伤害资讯网”,保证人们免受威胁。目前这一“资讯网”已有来自32个国家的多名会员,不仅发行刊物,还得到美国上议院、欧盟及联合国的支持。
生活在这寂静的无毒世界里,辛蒂却感到很充实。因为不能流泪的疾病,她选择了微笑。
【1】联系短文,说说下面的词语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1)世外桃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重化学物质过敏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蒂为所有化学污染物的牺牲者争取权益,具体做了哪两件事?简要写下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辛蒂所承受的痛苦是令人难以想象的。”下面不是辛蒂所承受的痛苦的一项是( )
A.睡觉时口水流淌,尿液变成了绿色。
B.没有矿泉水喝,所以只能喝蒸馏水。
C.不能睡经过防火处理的垫子,否则会引发心悸。
【4】“因为不能流泪的疾病,她选择了微笑。”对这句话的含义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因为她不能流泪,只好以微笑掩饰痛苦。
B.辛蒂在痛苦中不自暴自弃,选择了坚强和乐观。
C.辛蒂在为所有化学污染物的牺牲者争取权益而感到充实。
【5】下列对文章大意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辛蒂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后,在“世外桃源”里过着无比孤独痛苦的生活。
B.辛蒂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后,一直生活在逃避所有威胁的“世外桃源”里。
C.辛蒂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后,在“世外桃源”里为所有化学污染物的牺牲者争取权益。
【6】辛蒂的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从如何面对逆境方面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
①一群野牛正沿着河岸缓缓地向前行进,全然不知前方已危机四伏——六七头狮子正躲藏在草丛中,等待着它们的到来。
②突然,埋伏的狮子纷纷跃起,扑向离群的三头野牛。野牛猝不及防,掉头就跑。狮群紧追不舍,其中一头狮子几个腾跃,就将落在最后的小野牛扑进河里。凶猛的狮子赶来一起咬住它。
③可怜的小野牛,也许即将成为狮子的美餐了!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奇迹发生了:数百头身强力壮的野牛狂奔而来,把狮群和小野牛团团围住。原来,离群的两头野牛搬来了“救兵”。一头野牛开始挑战一头狮子,它怒目圆睁,吼声如雷,被挑战的那头狮子先前的威风荡然无存,只能落荒而逃。但是,其他的狮子仍然紧紧地咬住小野牛,不肯松口。众野牛发怒了,它们排成战阵,缩小包围圈,一步步逼近狮子和小野牛。又有一头野牛,对准其中一头狮子猛冲过去,牛角用力一挑,那头狮子被挑飞到空中,狠狠地摔到地上,很难使人相信它是一头食草的野牛!面对群牛那雷霆万钧的气势,剩下的几头狮子惶恐万状,只得松开口四散逃窜。那头可怜的小野牛挣扎着,摇摇晃晃地回到牛群中,被群牛紧紧地护卫在中间。落荒而逃的狮子,在远处眼巴巴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完全没有了先前的凶悍和霸气。
④残阳如血。牛群浩浩荡荡,仍然沿着河岸缓缓前行,犹如一头头黑色的精灵。它们用团结、勇敢和力量,演绎了一曲震撼人心的生命之歌!
1.联系上下文,推想文中带点词语的意思。
①千钧一发:_____________
②雷霆万钧: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写了两次突发的事件,一是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两句话概括第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这个故事,你一定深受感动吧!请简要写一写你的读后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给短文拟个合适的题目:____________
20、按照要求修改句子。(6分)
(1)他激动得流下了幸福的热泪。(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边的浮云红彤彤的。(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我说出那几件“传世宝”来,岂不要叫那些富翁们齿冷三天?(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按要求改写句子。
(1)我们要养成勤俭节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耕耘,不会有收获。(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未来的社会不可能不是“多元”的社会。(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按要求写句子
京戏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外国人把京戏叫做北京歌剧。(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习作。
话题: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的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内容:人生要经历很多个“第一次”,请以 “第一次 ”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