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农村的土地占有状况。为改变这种状况,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6月颁布了( )
地主和富农 | 占乡村人口不到10% | 占有土地70~80% |
贫农、雇农和中农 | 占乡村人口90% | 占有土地20~30% |
A. 《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民主、科学
C.民族、民权、民生
D.自强、求富
3、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后一个“天安门”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
A.鸦片战争
B.戊戌变法
C.开国大典
D.五四运动
4、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义深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5、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全面完成,历时近十年。该工程共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总干渠全长70.6公里。红旗渠的修建反映的时代精神是
A.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 爱国主义,英雄主义
C. 注重环保,生态建设
D.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6、逐渐形成22个字母,为以后欧洲的字母文字奠定基础的是()
A.象形文字
B.腓尼基字母文字
C.楔形文字
D.希腊字母
7、1899年美国向西方六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政策反映出美国与其它帝国主义在侵华政策上的
A.一致 B.矛盾 C.帮助中国独立 D.希望中国富强
8、恩格斯曾说,俄罗斯“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使中国蒙受此损失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瑷珲条约》 D.《辛丑条约》
9、下表为四川省资中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
年份 | 雇农 | 贫农 | 中农 | 富农 | 新富农 | 地主 | 其它 |
1948年 | 83 | 197 | 116 | 18 | 0 | 27 | 2 |
1953年 | 3 | 74 | 355 | 0 | 4 | 0 | 7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一五计划的完成
10、林则徐在给道光皇帝的奏稿中提出:“迨(等到)流毒于天下……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白银)来皆散在内地,何妨据上益下,藏富于民;无如(无奈)漏向外洋,岂宜藉寇资盗,不亟(急迫)为计?"在这里,林则徐强调鸦片泛滥的最大危害是( )
A.损害身体,削弱军人战斗力
B.国库空虚,无饷银供给军队
C.藏富于民,但损害国家利益
D.白银外流,为列强增加财源
11、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2、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是因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A. 粉碎了胡宗南对延安的进攻
B. 实现了挺进中原的计划
C. 攻克了中华民国首都南京
D. 取得了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
13、辛亥革命的任务是
A. 反帝反封建 B. 反帝爱国 C. 反封建反侵略 D. 资产阶级革命
14、人民英雄纪念碑镶有十块浮雕,其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 )
A.武昌起义 B.金田起义 C.五四运动 D.虎门销烟
15、“两个凡是”方针的本质是 ( )
A.害怕“四人帮”报复
B.维护毛主席的威信
C.坚持“左”的错误
D.不愿平反冤假错案
16、鲁迅有一篇文章叫《纪念刘和珍君》,“君”是一种称呼,表示对人的一种尊重。你知道这种称呼在中国的普及应该是在( )
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后
C. 新中国成立后 D. 中华民国时期
17、“欲自强,必先裕饷(有资金),欲浚(疏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为此,洋务派创办了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C.轮船招商局
D.福州船政局
18、中国近代史上,李鸿章是一个遭到人们抨击最多的大臣,其原因就是他代表清朝签订了许多卖国条约。他代表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签订后,北京市民王先生生活影响最大的是
A.不能再到日本人开设的工厂里上班了
B.去上班不能再经过东交民巷,必须绕道而行
C.原有政府被推翻了,由外国人直接管理北京一切重大事宜
D.市场上只能买到英法等八国的商品
19、下面是李明同学参加历史主题展示活动时制作的知识卡片。他参与的活动主题应是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 ※领导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领导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
B.共产党百年历程和伟大功绩
C.中国近代百年探索史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0、下列属于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黄继光
D.焦裕禄
21、状元实业家___________创办___________,走上“___________的道路。此外还出现了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22、背景: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1913年春,________遇刺身亡,袁世凯决定武力镇压国民党。
经过: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________”。
结果: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下去,________、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23、他改变了我国“贫油”的面貌,被誉为“铁人”的石油人工人。( )
24、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______;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5、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标志性的历史事件。
(1)新中国诞生的标志——
(2)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3)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4)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26、标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事件是 ______ 。
27、1894年中了状元的_______主张_______,成为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
28、目标:破袭日军的________,摧毁日伪据点。
29、抗争: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________一带狙击敌人,迫使八国联军撤回天津。在天津保卫战中,清军直隶提督________壮烈殉国,结果,义和团在________的镇压下失败。
3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建立了________制度,此制度在全国推广开,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我国农村迅速富裕起来了。
31、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前赴后继地进行探索,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各阶层提出了各种救国方案。封建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有过怎样的探索和救国方案?
(2)毛泽东在1930年指出:“朱德毛泽东式……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他这一认知的实践基础是什么?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最终开创了一条怎样的中国革命道路?
(3)中共的探索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遭遇了怎样的严重挫折?在生死存亡关头,中共独立解决内部军事和组织问题,由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两面大旗?“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此运动的口号分别指什么?
(2)什么杂志和哪所大学成为这次运动阵地?
(3)列举两个此运动两个代表人物?
(4)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采取的态度?
33、《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如图的“生死契约”是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之后中央在农村出台了哪一政策?此措施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中的两段凤阳花鼓词,道出了改革开放前后凤阳的变化,这种变化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材料二:下列表格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人均GDP。(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制表)
城市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1980年 | 1544 | 2725 | 1160 | 835 |
2017年 | 129000 | 124600 | 153118 | 183645 |
(2)分析材料二的统计表,说说深圳人均GDP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强国富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1978年以来,邓小平的哪些重大决策成为了“改变历史的那瞬间”?
(4)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改革开放以来能让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