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玉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各组句子改写错误的一项是(  )

A.“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太阳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用关联词语连接起来:太阳虽然离我们很远很远,但是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B.“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改为反问句:没有太阳,怎能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C.“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我们是当妈的呀!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改为转述句:母亲却已将钱塞在我手里了,大声回答那个女人,谁叫她们是当妈的呀!她挺高兴我爱看书的!

D.“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世界上糟糕的诗够多了。

2、下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涟(qí)       烟波浩(miǎo)       锻练       胸有成竹

B.踌(chú)       持不苟(jīn)       慈详       心惊胆战

C.手(wǎn)       肥体壮(biāo)     衔接       出谋画策

D.动(méng)       熠发光(yì)       崭新       摩拳擦掌

3、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英法联军一把大火烧毁圆明园,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再也无法完璧归赵了。

B.朋友之间相处,就应该打开天窗说亮话,没必要遮遮掩掩。

C.奶奶家养的小猫小狗都那么活泼可爱,栩栩如生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反义词

精巧——____ 清澄——_____ 便宜——_____

爱慕——_____ 舒适——_____ 自在——_____

熟悉——_____ 伤害——_____

5、填空。

“屑”字用音序查字法查找,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还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来查找,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

“屑”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①碎末。②琐碎。③认为值得(做)。“纸屑”一词的“屑”意思是(__________);“不屑一顾”中的“屑”意思是(__________)。

6、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老师(   )关心我们的学习,(   )关心我们的生活。

2.李刚(   )刻苦学习,(   )成绩优秀。

3.太阳(   )已经升起,( )明月仍然高悬。

 

7、课文综合回顾。

童年的“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的评价是__________,父亲的评价是__________;成年后的“我”,深感自己有__________的母亲、__________的父亲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因为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我”的成长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母爱是“我”___________;父亲则时常提醒“我”“_____________”。

8、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______

2.我们都面面相,倏忽间,哪儿好像有了一种气息……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短文。

卢沟桥

①卢沟桥在北京郊区的永定河上。它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②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它全长26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桥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短的16米,长的21米多。石拱之间有石桥墩,把11个桥拱连成一个整体,所以叫连拱桥。以前永定河发大水时水势很猛,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连拱桥却完好无损。桥宽约7.5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桥面用石板铺成,两侧有石栏、石柱,石柱上面有精刻的石狮,共501个。这些石狮姿态各异:有的母子相抱,有的相互戏耍,有的像在倾听流水声,有的像在检阅桥上的车马……真是千姿百态,栩栩如生。

③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叫马可·波罗的意大利旅行家来过中国,他说卢沟桥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栏柱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   

④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向卢沟桥发起攻击,我国军队奋起反抗。这就是著名的“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从此,我国开始了八年的抗日战争。   

⑤现在,卢沟桥附近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纪念碑。每年7月7日,这里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缅怀历史,悼念先烈。

【1】这篇短文的叙述顺序是_________

A.时间推移顺序

B.空间转换顺序

C.事情发展顺序

D.事物的不同方面

【2】读短文,判断下列句子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卢沟桥是一座石拱桥。(_______)

(2)“有的像在倾听水声,有的像在检阅桥上的车马”,这是比喻句。(_______)

(3)“卢沟桥事变”发生在1937年7月7日。(_______)

(4)马克·波罗写过一本书,叫《马克·波罗游记》。(_______)

【3】“观”在《新华字典》中的意思有:①看;②看到的景象;③看法。“奇观”一词中的“观”的意思是________。“观潮”一词中的“观”的意思是__________。

【4】引号的作用有: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②表示讽刺或否定;③表示需要着重强调的部分或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中的引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他说卢沟桥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柱子上的狮子是“美的奇观”。

【5】概括《卢沟桥》一文的主要内容,你认为最准确的是( )

A.卢沟桥设计科学,造型美观。

B.卢沟桥设计科学,闻名世界。

C.卢沟桥在永定河上,它设计科学,造型美观,早在13世纪就闻名世界。1937年发生了“卢沟桥事变”。

D.卢沟桥设计科学,闻名世界,1937年发生了“卢沟桥事变”,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6】我们曾学过《赵州桥》,读了本文,你认为卢沟桥与赵州桥有什么共同点(请写出一点)____________。在对桥的长度等进行描写时,两篇文章都有详实的数字,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课外短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丁谓施工

①传说宋真宗在位时,皇宫曾发生过一起严重的火灾。一夜之间,大片的宫室楼台、殿【格       阁】亭榭变成了废墟。

②为了修复这些宫殿,宋真宗派当时的晋国公丁谓主持修缮工程。然而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要完成这项重大的建筑工程,丁谓面临着三个大问题:第一,需要把大量的废墟垃圾清理掉,便于接下来的施工;第二,为了盖新的宫殿需要运来大批木材和石料;第三,盖宫殿前还需要运来大量新土。不论是运走垃圾还是运来建筑材料和新土,都涉及到大量的运输问题。如果安排不当,施工现场会杂乱无章,正常的交通和生活秩序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③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并为丁谓感到担心。

④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丁谓花【费       废】了很多精力。在研究了工程之后,丁谓经过理智分析,制订了这样的施工方案:首先,从施工现场向外挖了若干条大深沟,把挖出来的土作为施工需要的新土备用,于是就解决了新土问题。第二步,从城外把汴水引入所挖的大沟中,于是就可以利用木排及船只运送木材石料,解决了木材石料的运输问题。最后,等到材料运输任务完成之后,再把沟中的水排掉,把工地上的垃圾填入沟内,使沟重新变为平地。

⑤按照这个施工方案,不仅节约了许多时间和经费,而且 ,因而确实是很科学的施工方案。

【1】划去【       】里不合适的字。

【2】填在文中横线上的句子最合适的是(       

A.可以加强工程的安全性,提高施工速度,降低再次失火的可能性。

B.使工地秩序井然,城内的交通和生活秩序不受施工太大的影响。

C.施工方案中提及的所挖的大沟可以继续使用,便于城内外的运输。

【3】细读短文第④段,把文中丁谓的施工方案补充完整。

挖沟取土→( )( )

【4】联系短文,试着推测丁谓的思维过程,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后,你觉得丁谓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白鹭(节选)

在清水田里, 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他却根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1】把文中划横线的部分补充完整。

【2】这是一篇_______的散文,作者是_______,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________之情。

【3】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中,作者运用_________的写法,表现了白鹭的优雅矜持。

【4】“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这句话体现了( )

A.白鹭的无所事事

B.白鹭的悠然自得、气度不凡

【5】选文的三段话生动地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三幅优美的画面,写出了白鹭在不同场景中的美。

【6】三幅画面中,你最喜欢哪幅画面?说说为什么?再用自己的话描述想象到的丰富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我喜爱的鱼

在我们家的写字台上,摆放着一个大鱼缸,里面游着十几条色彩鲜艳的金鱼。

我最喜欢的是珍珠鱼、墨龙睛和狮子头。珍珠鱼长得胖胖的,肚子鼓鼓的,可游起来却十分自如。珍珠鱼在阳光的照耀下,鳞片像一粒粒的小珍珠。它的颜色红白相间,尾巴大大的,十分漂亮。那条墨龙睛,名副其实,全身都是黑的。它的眼睛泡和嘴巴很大,尤其是那两只眼睛,真像两个小鼓。狮子头呢,它长得小巧玲珑,身上是洁白的,头上像戴了顶鲜红鲜红的帽子,真像童话中的小红帽,它最引人注目,也是金鱼缸里最漂亮的一条。鱼儿们吃食时,嘴巴总是不断地冒泡泡,这多么有趣啊!

每个星期我都要给鱼儿们换一次水。在冬天,如果水凉的话,我就把鱼缸搬到暖气旁边,让鱼儿们暖和一些。每天早晨喂鱼时,鱼儿们总要争先恐后地抢着吃,生怕自己吃不到。我觉得它们吃饱后好像在用感谢的眼神看着我,好像在对我说:谢谢小主人,谢谢小主人!我这时总是微笑着看着它们,心里特别高兴。

鱼儿们最爱吃小鱼虫,我每周都按时给它们买一些。在冬末春初的时候,市场上没有卖的,我只好先让它们吃干鱼食。那一阵子,我每天都要去市场上看看有没有活鱼虫,有了,就赶紧买回来喂它们吃,因为它们吃了活鱼虫,就长得很快,很健壮。

上个星期六的早上,我起床后,首先看鱼儿们怎么样了,没想到墨龙睛死了,我很伤心,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它是怎么死的?我仔细想了想,可能是食喂得太多的缘故吧。我真恨自己。我拿出一个火柴盒,双手捧着这条鱼,将它放在里面,埋到离我家最近的一片空地上,每当我从这里经过时,心里就有一种难过的感觉……

我爱那些快活的鱼儿们,它们给我的课余生活增添了无限的乐趣。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鲜艳——(   ) 洁白——(   )

尤其——(   缘故——(   )

增添——(   无限——(   )

2根据意思写出文中的词语。

a.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

b.形容小而灵巧、精致。(     )

c.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

3作者养了十几条色彩鲜艳的____,作者最喜欢的鱼是__________。鱼儿们最爱吃____

4这篇文章描写了鱼儿的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作者对鱼儿的_____之情。

5第三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用  画出作者自己想象的句子。

7墨龙睛是怎么死的?的心情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

邮局里的小男孩

①我是在一个乡镇的邮局见到那个小男孩的。

②我正同邮局的一位朋友说着话,那个小男孩就一溜小跑着进来了,在寄信的窗口前,踮着脚尖,要买一个信封和一枚邮票。

③因为刚才的小跑,小家伙的脸蛋红扑扑的,额上有亮晶晶的汗珠。看他八九岁的样子,穿一身校服,背着书包,系着红领巾,像是附近学校的小学生。

④拿到信封和邮票后,小男孩放下书包,掏出几张纸,在我身旁的一张小桌上,铺展开来。我低头看去,纸是作业本的纸,纸上是大大的字,用铅笔写的,开头写着“爸爸妈妈”,歪歪扭扭,倒也挺可爱——呵,小男孩还会写信。

⑤小男孩板板正正地,将信叠成了三角形,轻轻地放进信封,再将信封放在桌上,然后用手一下一下抚平。像是不放心,他又将信抽了出来,舒展开,小嘴翕动着,小声地念。

⑥营业厅里除了邮局的工作人员,就是我和小男孩了。很静。我能听见他念的声音。“爸爸妈妈,你们在那里干活很累吧lèi。”小男孩拼读着。大概是不会写,“累”字用拼音代替了。“家里的老母羊生了四只小羊,都活了。放学后,我给小羊拔草吃。羊长得很快。鸡下蛋很多,我给爷爷奶奶吃。”念到这里,小男孩停顿住了,拿出笔,一边念一边写,像是要补充上去的——“奶奶生病了,花了很多钱。” 写完,小男孩嘴里叼着铅笔,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嘟囔着,不行。他从书包的铅笔盒里掏出橡皮,一点点擦去了。然后又念念有词:“爷爷奶奶很好。”我的心一震,这一幕让我愣住了。

⑦小男孩继续念:“我这次考试考了两个100,老师夸我了。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候回来?我想你们。”念到这里,小男孩声音低了下去,抽了下鼻子。“麦收一定要回来啊。”小男孩在“一定”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一定!

⑧小家伙把信重新叠好,塞进信封,压平,找胶水粘住封口,然后贴上邮票。从书包里,小男孩拿出一张纸条,比着上面的字,往信封上抄,一笔一画地,是在写地址。我注意到,收信人地址是深圳的一家玩具厂。

⑨写完后,小男孩双手捧着信,走到邮箱跟前,伸手去投,却又缩了回来。他又检查了一遍信上的地址,一字一字念了,确认无误,才轻轻地投进邮箱,然后背起书包,一溜小跑出门去了。

⑩看着孩子的背影,我不禁竖起了大拇指,这真是一个让人佩服的孩子,将来一定能撑起家里的一片天。后来我常常想起那个小男孩。

【1】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短文⑤~⑦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

【2】第⑥段画线的句子是对小男孩的________描写,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________

【3】第⑥段“我的心一震,这一幕让我愣住了”,“这一幕”指的是小男孩________,小男孩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__,第⑦段从小男孩在“一定”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我们能体会出________

14、读《松鼠》选段,完成训练。

松鼠不爱下水。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惹恼了,它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叫声。

1松鼠是怎样横渡溪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段话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松鼠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松鼠在冬天的活动方式是(  )。

A.冬眠

B.虽然不冬眠,但是备足了食物不再出来。

C.虽然会储藏一定的食物,但也会在雪中觅食。

D.不冬眠,不提前储备食物,随时出来觅食。

4读了这段话,你觉得松鼠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曹操得知江上的动静后,就下令说:“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便是。”然后,他又派人去旱寨调来六千名弓弩手,到江边支援水军。一万多名弓弩手一齐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去受箭。

【1】用恰当的词语形容文段中的人物神态。

诸葛亮______ 鲁肃______

【2】读画横线的句子,按要求做题。

(1)该句既写出了诸葛亮的__________,又写出了曹操的_____________性格特点。

(2)把该句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句中的“一定”一词说明了什么?“笑着说”又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是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

【4】诸葛亮为什么“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擂鼓,一边呐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诸葛亮先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后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段中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至少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阅读理解。

父爱之舟(节选)

是昨夜梦中的经历吧,我刚刚梦醒!

…………

老天不负苦心人,他的儿子考取了。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依旧是姑爹和父亲轮换摇船。不过父亲不摇橹的时候,便抓紧时间为我缝补棉被,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从舱里往外看,父亲那弯腰低头缝补的背影挡住了我的视线,这个船舱里的背影也就分外明显,永难磨灭了!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篷,远比不上绍兴的乌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醒来,枕边一片湿。

【1】从外表上看,姑爹的船是________的,鲁迅笔下的绍兴乌篷船是________的。

【2】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画“____”句中加点的“载”字把父爱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父爱的深沉,从中可见作者对深沉父爱的赞叹以及感恩。

B.选文以“……醒来,枕边一片湿”作为结尾,既照应了开头,使人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父亲的深情,又给人以无限的想象。

C.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将父亲严厉、淳朴、无私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3】选文主要描绘了一个什么场景?从这个场景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

【4】说说作者为什么要把“父爱之舟”作为本文的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课内阅读

海力布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他急忙跑回家对大家说:咱们赶快搬到别处去吧!这个地方不能住了!大家听了感到很奇怪,住的好好的,为什么要搬家呢?尽管海里布焦急地催促大家,可是谁也不相信他。海里布急得掉下眼泪,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相信我的话吧,赶快搬走!再晚就来不及了!有个老人对海力布说:海力布,你是我们的好邻居,我们知道你你从来不说谎话。可是今天你让我们搬家,你总得说清楚哇。咱们在这山下住了好几代啦,老老小小这么多人,搬家可不容易呀!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1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________

2)的的确确是真实的。形容非常确实,不容争辩。 ________ 

3)从头到尾按原样叙述。________

2   画出对海里布心理描写的句子。从这个句子中可以体会到  

3海力布为了救全村的父老乡亲,变成了____,表现出了他_______的精神。

4海力布为什么由非常着急变得镇定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阅读与理解。

钓鱼的启示

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沮丧的孩子,已是一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那晚以后,我再没有钓到过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当我一次次地面临道德抉择的时候,就会想起父亲曾告诫我的话:道德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从选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劝告——_______   选择——_______

2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理解居中的两个的不同含义。

前一个指:__________________,后一个指: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表示钓鱼给获得的启示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实际生活说说你对道德只是一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松鼠(节选)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______ _____________

【2】用“ ”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3】松鼠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段从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4】“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我能把画面写具体。

太阳升起,小鸟飞出树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句子训练营。

(1) 一会儿,花椒树下又继续来了几个碾米的老乡。(修改病句)

 

(2) 这些道理你不是不明白。(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把下面两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如果没有老百姓的支持,能有今天这个局面吗?

 

我们吃的穿的,哪一样能离开群众的支持?

 

 

22、句子训练场(按要求完成句子)。

(1)在一个刮着风又纷纷扬扬下着大雪的日子里,已经显得苍老的父亲睡觉的时候,在自己的被窝里发现了热水壶。(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壶伴着父子走过冬天。(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儿子放错了热水壶。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一种动物或植物,一道美食,一处景观,一个游戏的玩法,一份旅游指南…生活中总有我们感兴趣的事物。请选择一种你了解的事物,运用学过的说明方法,按照一定的顺序来介绍。让更多的人认识它、了解它,或者是学会使用它。自拟题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