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世纪末的东亚地区,一个是回光返照的老大帝国,一个是喷薄欲出的近代国家,在这种情况下,两国必有一战,这一战改变了亚洲的格局,掀起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这次战争( )
①标志着中国“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以失败而告终
②引发了列强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
③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兴起
④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采用公元纪年,一位出生于民国23年的人是生于公元( )年
A.1934 B.1935 C.1936 D.1937
3、下列不属于我国建国初期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是( )
A. 抗美援朝
B. 土地改革
C. “一五”计划
D. 肃清残余武装和土匪
4、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在这个新冠疫情的防控时期,习近平主席对青年们提出了特殊的期望。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要继承发扬五四精神。下列最能体现五四精神的是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变法图强,维新变法”
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5、要研究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第一首历史资料,下列刊物中你首先应该查阅的是()
A.
B.
C.
D.
6、在圆明园被劫掠的距今约3000年的稀有西周青铜器“虎鎣”现身英国东南部肯特郡,并于2018年4月在当地拍卖,估价人民币百万元以上。“虎鎣”被劫掠发生于( )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7、中国人对中国梦的艰苦求索,从来没有停止过。当今,中国梦的基本含义是( )
①国家富强 ②民族振兴 ③人民幸福 ④国家霸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历史事件是( )
A. 戊戌变法 B. 新文化运动
C.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 辛亥革命
9、1915年至1919年,中国民族企业注册工厂数量由124家增长至375家。这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
A.列强加快了对中国的资本输出
B.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始起步
C.中国重工业获得了初步发展
D.民族工业获得快速发展的良机
10、状元是科举制度考试的第一名。清末有一个状元不去当官,却办起了工厂,他是
A.荣德生
B.张謇
C.李鸿章
D.左宗棠
11、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可以说是一件不幸中的幸事,既帮助统一了国家,也停止了内战。蒋中正(介石)不再被看作是抗击日军的绊脚石……”对于材料所述事件结局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B.揭开了全国国内革命战争的序幕
C.蒋介石主动授受了停止内战的主张
D.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2、一段解说词:“有一把火曾把耻辱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割占香港岛
B.火烧圆明园
C.黄海大战
D.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3、洛阳矿山机器厂在1984年实施厂长负责制之后,生产持续稳步增长。工业总产值1988年达到18439万元,比1978年的7064万元,增长1.61倍,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材料体现了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B.改变单一公有制经济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D.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14、1925年,诗人闻一多创作组诗《七子之歌》,讲述了中国“七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史实.当时“七地”中的台湾,正“受虐于”哪一“异类”
A.英国
B.美国
C.日本
D.荷兰
15、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个国家公祭日,全国各地举行悼念活动,表达“铭记历史、守望和平、开创未来”的心声。“国家公祭日”的设立是为了纪念
A.七七事变 B.淞沪会战 C.南京大屠杀 D.抗战胜利
16、“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2017年4月26日中国首艘国产航空母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下水。你知道中国近代最早创建的是哪几支海军吗? ( )
①南洋
②北洋
③广东
④福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举国翘盼尽早建成汽车厂,万人空巷人民争看解放牌”。建国初期的这一对联反映的社会现象是( )
A. 土地革命热火朝天 B. “一五”计划成绩喜人
C.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大跃进”运动蓬勃开展
18、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炎黄子孙的共同心愿。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历史事件是
A.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B.三大战役胜利结束
C.西藏和平解放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1919年5月5日《那桐日记》,“昨日后各校学生二、三千人因交涉事到曹润田寓滋闹,曹避而未见,将其房间焚毁。”日记再现了( )
A.虎门销烟的壮举
B.太平天国的悲壮
C.五四学生的担当
D.抗日青年的果敢
20、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我国建立了许多历史上没有过的、规模巨大的钢铁、汽车、飞机、新式机床等工矿企业,东北、华北、西北也建立起一批新的工业基地……这体现了“一五计划”对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中国已经实现工业大国之梦
B.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实现工业化起步
C.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D.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之地:威海卫
B.邓世昌英勇殉国之地:黄海
22、发动西安事变的“千古功臣”有张学良还有:
23、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_____》,使民族区域自治迈出法律化、制度化的重要一步;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_____》,它成为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24、________起义和秋收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________、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25、建国后,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国策和基本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___。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奉行___________的和平外交政策。
26、为镇压________运动,帝国列强发动了侵华战争,后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________》。
27、1953年7月,___________的签订,标志着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
28、协议内容:双方同意坚决避免_____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29、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
30、20世纪50年代,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实行了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20世纪90年代,上海_______的开发表明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31、1915年,一些进步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引发了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新文化运动。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32、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33、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是谁?
(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哪里成立?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什么?
(3)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为反对他的复辟,维护共和制度进行了哪场斗争?
(4)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来纪念辛亥革命?
34、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了。第一年秋,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了6倍。
——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材料二:1984年,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后说:“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的经济特区思想
材料三: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
材料四: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南方谈话摘要
材料五: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艰难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
(1)材料一中小岗村农民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在中央的倡导下,哪一制度在全国农村推广?
(2)我国第一批经济特区除了材料提到的深圳、珠海、厦门外还有哪一个?依据材料二分析,经济特区设立的作用?
(3)根据材料三的图片概括我国对外开放格局。
(4)材料四是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的内容之一,发表于哪一年?同年中共哪次大会召开,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中国的影响?
(6)从上述材料中你有怎样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