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3题,共 15分)

1、下列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跳水》一文中写水手们手足无措的表现是为了侧面烘托船长临危不乱、当机立断的形象。

B.《威尼斯的小艇》一文是一篇说明文,说明了威尼斯小艇的构造和功用。

C.《牧场之国》一文描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牧场,让读者感受到了牧场之国的宁静之美。

D.《手指》一文的作者是丰子恺,整篇文章的语言非常的风趣幽默。

2、下列句子中顿号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脖子的颜色丰富多彩,有黑色、红色、白色等。

B.造型科学、技艺精湛、气韵生动,是盛唐石雕的特色。

C.它由圆明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D.学历史使人更明智、学文学使人更聪慧、学数学使人更精细、学考古使人更深沉。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战士们冒着因余震而房屋随时垮塌,再次进入废墟,搜寻幸存者。

B.刚走到门口,我就闻到从屋内飘出的龙井茶的清香。

C.自从他加入学校田径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认真刻苦地训练。

D.临近毕业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所提高。

二、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4、根据课文《珍珠鸟》内容填空。

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________近,然后________到我的杯子上,________下头喝茶,再________过脸瞧瞧我的反应。

5、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觉察——( ) 叹息——(   )

空虚——( ) 徘徊——(   )

6、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你每天都回家__可不管过了多少年__你还会说__我怎么没注意过__灯光照着那个角落__光线怎么那么美__

2、父亲接下去说__所以你们要像花生__他虽然不好看__可是很有用__

3、每当读到__独在异乡为异客__每逢佳节倍思亲__之类的句子__常有一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__手背__

7、迎客松姿态     ,枝干遒劲,虽然       ,却仍然郁郁苍苍,       。它有一丛             ,如同好客的            ,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黄山奇松》)

8、多音字组词。

 

 

三、现代文阅读(共11题,共 55分)

9、阅读理解。

 

今天,我们游览了动物园,看见了很多动物,我最喜欢海狗了。我看见海狗像一条大黑鱼一样在水里游来游去,它一会儿仰泳,一会儿潜入水底,还会做许多表演:它会用像鳍一样的前肢洗脸,还会用后肢挠痒痒,那顽皮的样子真逗人喜爱。

海狗玩累了,爬到岸上来休息。刚爬上岸,它便使劲抖动身子,水花四溅。这时,我发现它的体表原来不是皮,而是一层光亮的毛,它的头很像狗,怪不得叫它海狗呢!它那尖尖的嘴巴上长着胡须,身子胖乎乎的。它走路的时候用前肢撑着身体,后肢一扭一扭的,真的很有趣。

1短文是从哪几方面向我们介绍海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喜欢海狗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春雨过后,竹林里尖尖的竹笋纷纷破土而出。一夜之间,新竹遍地。

竹子是怎样长成的呢?它是一年成材的植物。冬天,竹根在土壤里吸饱了养分,气候转暖开始萌发。春季,是竹子生长的(初期  旺期  中期)。可是,这时候,常常因为土壤比较(干旱  干燥),水分不够,笋芽都藏在土里。等到一场春雨下来,土壤里水分多了,春笋吸足了水分,就破土而出,一日能长一、二尺,有时还能长高一米。春笋成竹,不到一年时间,就能长成竹林。

竹子能做成笙、笛、箩筐,能制成扁担、竹杠、脚手架,为人民盖房作梁,它都默默无言,甘心情愿。它的枝丫扎成扫帚,也能除污去尘;甚至它的落叶,也要和大地拥抱在一起,腐烂成肥料。它从根到梢,从竿到叶,把一切都献给了人类。

1从下面选出合适的题目填入文前的横线上。

①竹  ②竹笋  ③竹林  ④竹器

2把短文中两处括号里恰当的词语划出来。

3给“日”字只添一画写出不同的常用字,至少写出4个。这些字______

4“藏”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字母_______,“遍”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部,再查______画。

5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个句子是一个(   )。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

6能读全文后,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下面的括号内。

_______一夜之间能长一、二尺,_______不到一年能长成_______

①竹林  ②新竹  ③春笋

7这篇短文介绍竹的用途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梢 竿   叶

8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类文阅读 猎人海力布

让王爷下轿

一次,王爷出门,坐的是八抬大轿,跟的是前后随从、卫士,开道锣,助威鼓,人喊马叫,真是威风凛凛,神气十足,没想到半路遇上了巴拉根仓。

“谁这样大胆,看着王爷还不闪在路旁跪下!”王爷气得吹胡子瞪眼,粗声粗气地喊。

“报告王爷!”随从把巴拉根仓抓到轿前说,“这就是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巴拉根仓。”

“是,我叫巴拉根仓。”巴拉根仓不慌不忙说,“小民没认出是王爷大驾。”

“哈哈……你就是巴拉根仓?”王爷说,“听说你最能用谎话骗人,是吗?”

“不敢,小人是最爱说实话的人。”巴拉根仓说。

“都说你最有本事,今天你能把我从轿子里骗下来吗?”王爷自以为难住了巴拉根仓,得意地大笑起来。

“不敢,不敢,我怎么能把王爷赶下轿呢!如果王爷下了轿,我倒有办法马上请你上轿。”

“真的吗?”

“凭小人这点智慧来说 ,这点小事并不难办到。”

王爷心里想:我偏不上轿看你怎么办。便答应说:“好,好。”说着从轿里跳下来。

巴拉根仓等王爷两脚一落地,笑着说:“聪明的王爷,这不是把你骗下轿了吗!”

王爷被巴拉根仓耍得张口结舌,直瞪着那双臃(yōng)肿的眼睛,一句话没说就又钻进轿子。

“看!聪明的王爷,我( )让你下了轿,( )让你一句话没说又上了轿!”

随从们见王爷气得嘴歪眼斜,都偷偷笑起来。

(选自《中国机智人物故事大观》河北教育出版社)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

【2】画线句子是对人物的 _______ 描写和 _______ 描写。“吹胡子瞪眼”是形容 __________ 的样子。

【3】本文主要写了什么事?从中可以看出巴拉根仓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巴拉根仓是蒙古族著名的机智人物形象。你还知道哪些机智人物呢?写出他们的名字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在柳江镇的北门,有一条街,人们叫它“老街”。在这里,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

我(清楚 清晰)地记得,这里原来是个喧闹、拥挤的居民区。一条长长的、狭窄的七高八低的小巷,居住着六七十户人家,整天有嘈杂的声音,没有(幽静   安静)的时刻。可是,在这里的人很团结,一方有难,四方帮助,人与人之间亲亲热热。这里的人们相处和睦,尤其是晚上,串串门,拉拉家常,情同一家。我小时候就生长在这样的环境里,我爱这个地方,爱这里淳朴善良的人们,因为这里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不过现在,你到老街去,再也找不到长长的小巷,找不到拥挤的小屋了。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幽静 安静)代替了喧闹。在十幢大楼的中心,有一座大花坛,花坛里开着美丽的鲜花,长着嫩绿的小草。变了!变了!一切都变了!早晨,人们骑着自行车,迎着第一缕晨光,奔向各自的工作岗位,去开始新一天的劳作。环境变了,就连老街小商店的营业员的态度也变了。他们总是笑容满面地(招待   接待)顾客,顾客有什么要求,他们都尽量满足,而且送货上门呢!

啊,老街!你变了,变得那么可爱!高楼大厦显示你的富有,花草树木增添你的美丽,勤劳的人们使你感到自豪!

【1】将短文中括号里运用不恰当的词划去。

【2】在短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

        )——(                          )——(        

【3】这篇短文主要写了老街

【4】“我”爱过去的老街,是因为 ;更爱现在的老街是因为

【5】揭示本文中心的一句话是:

13、拒绝诱惑

一个英国人在工厂工作,他的老板每月都定期发给他工资。

一次,老板又发了工资了,他也十分高兴地领取了自己这个月来的薪水,打开纸包,他兴奋地数着,令他很意外的是这次居然多分了他20美元。然而他为了纳入自己腰包,仍然不动声色,装作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就这样他干了一个月,到了这次发工资时,他本以为这次肯定又要多给分。谁知打开纸包,里面居然比原先标准工资少20美元。他百思不得其解,怎么这次又少了,一定发错了。

于是,他跑去问老板。结果老板反问他“上次发多了,你怎么没来汇报,这次少了,就知道找我了,我那是在试探你的为人,没想到……你被解雇了。”这时,哪怕他千求万说,也无济于事,这时的他终于后悔了,知道了他连最起码的人格都丧失了,当然,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从此以后,他立志要做一个诚信的人,拒绝诱惑。

最终,经过自己的打拼,几年后,他也拥有了自己的一家工厂。并且在他严格优秀的领导下,全厂职工都厂纪严整,人人都兼洁奉公,毫不敢占取工厂的一丝利益,他成功了。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定期_______兴奋_______居然_____后悔______

2找出第二自然段中描写这个英国人神态的句子。

3补充第四自然段中省略的部分。

结果老板反问他“上次发多了,你怎么没来汇报,这次少了,就知道找我了,我那是在试探你的为人,没想到______________你被解雇了。”

4这个被解雇的员工最后终于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14、课内赏析苑。

陶校长的演讲(片断)

  第四问,自己的道德有没有进步?有,进步了多少?为什么要这样问?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   )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   )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发展,需要每个人(   )讲究公德”,(   )讲究私德,要建筑人格长城。我们到学校里来,除了要学习文化知识,更要紧的是要学习做人,学习做真人”。

1这段话要求我们________这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组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文中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私德指个人的品德修养。

B. 真人指真诚、不虚伪的人。

C. 建筑人格长城指修建长城的人具有高尚的品格。

D. 公德指公共道德。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如何理解道德是做人的根本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内阅读。(16分)

我( )进店门,暗喜没人注意。我(   )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    )过去。哟,把短发弄乱了,没关系,我总算(    )到里边来了。在一排排花花绿绿的书里,我的眼睛急切地寻找,却找不到那本书。从头来,再找一遍。啊!它在这里,原来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1)把下面的动词按照文中出现的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8分)

   

______ ②______ ③______ ④______

(2)文中“暗喜”是什么意思?作暗喜的是什么?(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课外阅读。

草地夜行

①茫茫的草海,一望无际。大队人马已经过去了,留下一条踩得稀烂的路,一直伸向远方。我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了。

②迎面走来一个老红军,说是专门找我们这种掉队的小鬼。他摘下我的枪,并不断地鼓励我走快点。可是不管怎么努力,我还是走几步就落下一大段儿。

③他焦急地看看天,又看看我,说:“来吧,我背你走!”我说什么也不同意。这一下他可火了:“别磨蹭了!你想叫咱们俩都丧命吗?”他不容分说,背起我就往前走。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也被黑暗吞没了,满天堆起了乌云,不一会儿下起大雨来。我一再请求他放下我,怎么说他也不肯,仍旧一步一滑地背着我向前走。

⑤突然,他的身子猛地往下一沉。“小鬼,快离开我!”他急忙说,“我掉进泥潭里了。”我心里一惊,不知怎么办好,只觉得自己也随着他往下(A)。这时候,他用力把我往上一(B),一下子把我(C)在一边,大声说:“快离开我,咱们两个人不能都牺牲!……要……要记住革命……”

⑥我使劲伸手去拉他,可是什么也没有抓住。他陷下去了,已经没顶了。我心如刀绞,眼泪不住地往下流。

【1】解释下列词语。

一望无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如刀绞: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第⑤自然段,完成下列各题。

(1)选择下面的词语填入空白处,依次为:A_____B_____C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是人物的______描写和_____描写,从这些描写我感受到老红军_________的品质。

【3】老红军牺牲了,“我”心如刀绞,眼泪不住地往下流。“我”当时心里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

【4】结合课文内容,对画“          ”的句子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个过渡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B.这句话点明当时行军环境恶劣,突出红军战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C.这句话写出了“我”难过的心情。

【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母亲说:“还早呢,花开的时间太短,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桂花摇落以后,挑去小枝小叶,晒上几天太阳,收在铁盒子里,可以加在茶叶里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我念中学的时候,全家到了杭州。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秋天,我常到那儿去赏桂花。回家时, 总要捧一大袋桂花给母亲。 ③可是母亲说:“ 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1】认真读一读画“    ”的句子,分别用一个合适的词语表达作者的心情。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2】“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这个句子中的“全年”说明了桂花香的_________________,桂花的香不受季节的束缚,不仅_________的时候香,而且_____________都香。

【3】对句子③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亲爱自己的家乡所以她说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B.杭州小山上的桂花树长得不茂盛,也没有家乡水的浇灌和滋润,所以不如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C.这句话表达了母亲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4】请描述一下生活中你迫不及待地想做的一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主题阅读。阅读短文《五官》,按要求做题。

每一个健康的人都有五官。五官长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姿态。

耳朵有瘦有肥,瘦耳朵精干,肥耳朵有福。但无论肥瘦,都必须“耳听八方”。如果没有耳朵,我们将面临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

眉毛的样子有很多种,有秀眉、慈眉、柳叶眉、八字眉等。眉毛默默地为眼睛遮风挡雨。如果没有眉毛的挺身而出,我们的眼睛就会受到很多伤害。

眼睛有的炯炯有神,有的美眸善睐,有的顾盼生姿。无论大小美丑,眼睛天天让我们“眼观六路”,看见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模样。如果没有眼睛的“眼见为实”,我们将坠入无知的黑暗。

鼻子有挺拔的,有扁平的。鼻子每时每刻都在默默工作,吐故纳新,维持生命。如果没有鼻子,我们将无法呼吸,我们的生命也将无法延续。

口有大有小。无论大小,口都能让我们摄取食物,并让我们用语言表达自己。享用美味离不开口,口若悬河离不开口。如果没有口,我们就不能吃也不能说了。

耳、眉、眼、鼻、口各有特点,各具姿态。它们对于我们同样重要。有了它们,我们才能延续生命、认识世界。所以,请珍爱我们的五官吧!

【1】短文是按照_________的结构来安排文章段落的。

【2】五官各有什么作用?请在文中分别找出四字词语来概括。

耳:__________   眉:__________   眼:__________   鼻:__________   口:__________

【3】请仿照丰子恺《手指》一课的表达特点,从《五官》中任选一个,写一段话。

例:但在五指中,大拇指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由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课内阅读。

①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难道岸英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见了?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

②第二天早上□秘书来到毛主席的卧室□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1】请在第②自然段的“口”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忠骨”的意思是______,在本文中是指_________

【3】根据文中的理解,解释下列词语。

(1)踌躇:___________(2)黯然:____________

【4】毛主席签字的电文稿,反映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5】对第①自然段的描写判断正确的是(       )。

A.对主席的外貌进行描写。

B.对主席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

C.对主席的神态进行描写。

D.对主席的动作进行描写。

【6】从“毛主席已经出去了,记录稿放在枕头上,下面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这句话中,你看到了什么?你听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3题,共 15分)

20、把下列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_____________

(2)松鼠有一条美丽的尾巴。

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像一个火球。

__________________

(4)秋天的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

(5)乡亲们团结有爱,互帮互助的精神值得敬佩。

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根据提示写句子。

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

给句子改变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下来。

(1) 海上日出的景象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2) 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3、习作。

题目:最     的一刻

要求: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如幸福、感动、后悔、伤心……将题目补充完整。

(2)围绕中心,把“那一刻”的场景细节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3)条理清晰,文通句顺,不少于3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