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立波小说《暴风骤雨》,反映了我国土地改革的情景,但是在土改中不能分到土地的是哪个阶层:
A. 地主
B. 富农
C. 中农
D. 雇农
2、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辉煌----僵化----废除的过程,中国废除科举制度是在
A.1905年 B.1906年 C.1911年 D.1919年
3、下列不属于辛亥革命、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共同点的是( )
A.都没有改变社会性质
B.矛头都指向北洋军阀
C.都是武装斗争
D.都是孙中山号召或领导
4、文艺作品可以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事件。下列语句与抗美援朝有关的是
A.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B.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C.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D.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5、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于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体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6、1921年7月30日晚,一名陌生男子闯入某会场后匆忙离去。之后代表们转移到浙江嘉兴,在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开会。该会议为(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中共七大
7、下列关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表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1851年1月,起义在广州爆发 B.永安封王
C.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D.定都天京
8、1950年,朝鲜内战爆发时,我国面临的形势是
①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②美国出兵占领台湾
③美国从东南沿海对新中国发起武装进攻
④美帝国主义将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A.①④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9、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的是( )
A. 参加万隆会议 B. 中美建交
C. 重返联合国 D.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2005 年4 月29 日.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两只手伸过台湾海峡,伸过60年的历史风雨,紧紧地握在一起。60年前,国共两党“相逢一笑泯恩仇”达成了( )
A. 《论统一战线》 B. 《论解放区战场》
C. 《双十协定》 D. 《论联合政府》
11、1973年,中国取得了处于世界领先的科技成就是
A.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C.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首次培育成功优势的籼型杂交水稻
12、下列表格反映了建国初期的经济现状,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2.37千克 | 4千克 | 538.3千克 |
发电量(人均)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 949千瓦时 |
对此理解不恰当的是
A.我国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也不如印度
B.经过三年经济恢复,新中国工业生产虽然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但基础仍然薄弱
C.这是我国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之一
D.这是我国开始“大跃进”运动的背景,“大跃进”的目标是钢产量赶超美国
13、今年是抗日争胜利70周年,重新审视抗战历史已成海内外学界共识。关于抗战的时限,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长期流行的“八年抗战”说;二是“十四年抗战”说。大陆学者李君如认为,坚持14年抗战说,“不仅在学术上有科学性,而且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确实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十四年抗战”说的起点是
A. 九一八事变
B. 卢沟桥事变
C. 台儿庄战役
D. 百团大战
14、为中国民主革命培养了大批人才并为北伐战争奠定了基础的事件是:( )
A.保定陆军学校建立 B.黄埔军校建立
C.南京炮兵学校建立 D.昆明飞行学院建立
15、下列表格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时间 | 1948年9月 | 地点 | 锦州、沈阳 |
结果 | 歼灭国民党军47万多人 | 意义 | 解放了东北全境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6、上世纪二十年代,叶挺率领的独立团所向披靡,屡破强敌,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赢得了“铁军”称号。叶挺率军参加的这场战争是( )
A.北伐战争
B.护国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7、进入21世纪后,海峡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进展。下列属于这一进展的有( )
①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②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中国大陆
③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④海峡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约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8、陈云在1956年6月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上评价说:“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改变,这在世界上早已出现过,但是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如此兴高采烈地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这种“和平方法”指的是( )
A.赎买政策
B.廉价收购
C.股份制改造
D.参加合作社
19、19世纪60年代初,清朝统治集团中出现了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沂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为代表。他们为兴办洋务,都曾写过奏折上奏皇帝,彼此也有书信往来,商议讨论。那么,他们的奏折和书信中,频频出现的词汇应该是
A. 自强、求富
B. 民主、科学、新青年
C. 民族、民权、民生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0、抗日战争中,面对日军的猛烈进攻,我国在战争初期屡屡失利,日军侵略气焰一度膨胀扬言三个月灭亡中国。____事件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既定战略彻底破灭,使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21、“大人”“老爷”等称呼改为“______”“_____”。
22、1949年11月,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以_________为中心发起了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同时,东北解放军挥师入关,和华北解放军共同发起_________战役,基本解放了华北全境。
23、五四运动的地点:③_____。
24、_________年,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_________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
25、发展:时间:6月初,中心:___________,主力:___________。
26、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党的好干部________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___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27、1988年开放的经济特区是_______。
28、定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其改名为____________,作为都城。
29、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实行土地改革,到____年底,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0、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_______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1、(1)观察下面《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和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1937-1945 年)》,请将下列 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 中共中央驻地:延安
B国民政府陪都:重庆
(2)据图指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何特点?
32、(1)哪一历史事件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1860年10月什么国家的军队对北京著名的什么皇家园林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3)1875年,清政府任命谁为钦差大臣,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策略,成功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置了什么机构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4)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什么?
33、回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国共两党关系决定了中国政局,两党合作与分裂都对中国 革命的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联合开展的重大军事活动是什么?1927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国共关系破裂,请写出其失败的标志。
(2)随着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国共两党再次走向合作,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接受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什么主张?促成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七七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促成第二次国共合作,付出了哪些努力?综上所述,谈谈国共关系的变化给你带来的启示。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师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
——“明定国是”诏书
材料三 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材料四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赛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两先生才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1)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李鸿章等人筹建了三支新式海军,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哪个?
(2)材料二是由哪位皇帝颁布的诏书?由此展开了什么事件?
(3)材料三是首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的誓词。为“巩固中华民国”,这位临时大总统颁布了哪一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4)据材料四,陈独秀等人高举“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大旗,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请再列举这一运动中的两位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