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木偶奇遇记》中,匹诺曹和他的爸爸从大鲨鱼的肚子里逃出来,在海里差点儿被淹死时,是( )救了他们。
A.蟋蟀 B.金枪鱼
2、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描写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向前滑行,左右转弯,猛然停止,又倒退滑行……(动作描写)
B.阳光照亮了一张张兴奋的脸,每张脸都像一朵花。(神态描写)
C.“怎么可能呢?”我自信十足地说,“我一定要考第一名!”(语言描写)
D.我匆匆地一路小跑,心里不住地埋怨自己:前几天爸爸刚说过,放学后要直接回家,不要到别处去玩。(动作、神态描写)
3、选出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鼎沸 (dǐng fèi) 豌豆(wān dòu) 蝙蝠(biǎn fú)
B.奥秘(ào mì) 叶柄(yè bǐng) 血液(xiě yè)
C.敬佩(jìng pèi) 庞大(páng dà) 欺负(qī fù)
D.踱步(duó bù) 明媚(mín mèi) 崛起(jué qǐ)
4、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豁口 豁牙 豁嘴 显豁
B.露脸 暴露 露怯 露水
C.角度 角色 主角 角斗
D.哄抢 哄笑 哄闹 哄传
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霎时(chà) 慰藉(jiè)
B.重叠(dié) 血液(xuě)
C.训斥(chì) 晕车(yùn)
D.潜力(qiǎn) 边塞(sài)
6、《童年游戏》:文中介绍了许多作者小时候玩的有趣游戏,不包括( )
A.官兵强盗
B.抽陀螺
C.打康乐球
D.玩弹弓
7、下面各组词语带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惩处(cénɡ) 薄雾(bó)
B.奔腾(bēn) 痕迹(jī)
C.似的(shì) 严肃(sù)
D.居然(jū) 喝醉(zhuì)
8、写出加点字的读音。
蹬腿____________ 啼叫____________ 拽住____________
病菌____________ 屡次____________ 倔强____________
9、古诗阅读
题西林壁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解释下列字、词。
(1)题: (2)缘:
(3)不识: (4)西林:
【3】《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苏轼。前两句诗写了诗人从 、 不同的角度,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位置观看 的感觉。前两句诗的意思是 。
【4】俗话说:“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诗中有哪句诗说明了这个道理,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 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 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 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调查了解,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10、拓展阅读。
庐山云雾(节选)
的确,庐山云雾,瞬息万变,趣味无穷。游客乘车登山,刚刚在九江看到的山间云,转眼间变成弥漫窗外的浓雾。雾来时,风起浪涌;雾去时,飘飘悠悠。雾浓时,像帷幕遮住了万般秀色;雾稀时,像轻纱给山川披上了一层飘逸的外衣。
庐山雾,对山镇牯岭特别有感情,一年365天,有197天与它朝夕相处。庐山雾时而冉冉升起,使人终日不见庐山真面目;时而雾气团团相衔,浮游荡漾。牯岭一半隐进仙境,一半留在人间。
庐山云雾中最壮观的要算云海。庐山云海一年四季都可看见,尤其在春秋两季时最美。每当雨过天晴,站在“大天池”等处俯瞰,只见万顷白云转眼间汇成一片汪洋大海。云海茫茫,波涛起伏,青峰秀岭出没在云海之上,变成了云海上的小岛,特别是太阳照耀下的云海,更是绚丽动人。①雨后的夕阳如同一轮火球,燃烧在云絮翻飞的银涛雪浪之上,把云絮染上斑斓的色彩。微风吹拂,云絮好像仙女手中的彩练;又如万朵芙蓉,竞相开放。
【1】短文的中心句是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第一自然段抓住了庐山雾来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来写。
【3】山镇牯岭的庐山雾有什么特点?请用“ 横线②”画出相关的句子。
【4】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的角度对庐山云海进行描写的。
【5】画“横线①”的句子具体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云絮。作者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地描绘出了云絮的________和________。
11、阅读理解。
蟋蟀的住宅(节选)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绝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填空。
(1)选文的作者是法国的______________,他创作了著名的《昆虫记》。
(2)这两个自然段是按照从__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__的顺序写的。住宅内部没有什么布置,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这样的写法有什么样的好处?请你在文中用“ ”画出一个相同表达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呼风唤雨的世纪(片段)
①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②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技术。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③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 忽如一夜春风来 , 千树万树梨花开 ”来形容。
【1】阅读选文,完成下列练习
(1)课文引用此诗句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代科学技术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没有……没有……也没有……”写一段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完全文,你也来提一个问题。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牛的眼睛总是湿润的,它终生都在流泪。牛的眼睛是诚实的,在生命界,它的眼睛是最没有恶意的。牛的眼睛也是美丽的,无论雌雄老少,都有着好看的双眼皮,长着善眨动的睫毛,以及天真黑亮的眸子。
牛在任何地方都会留下蹄印,这是它用全身的重量烙下的印章。它不在意自己身后留下了什么,绝不回头看自己蹄印的深浅,走过去就走过去了,它相信它的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走过去的。雨过天晴,牛的蹄窝里的积水,像一片小小的湖,会摄下天空和白云的倒影,有时还会摄下人的倒影。那些留在树林里和旷野上的蹄印,将会被落叶和野花掩护起来,成为蛐蛐们的乐池。而有些蹄印,比如牛因为探路踩在幽谷苔藓上的蹄印,就永远留在那里了,成为大自然永不披露的秘密。
牛的食谱很简单:除了草,牛没有别的口粮。
牛是少数不制造秽物的动物之一。牛粪是干净的,不仅不臭,似乎还有着淡淡的草的清香。
——选自李汉荣《牛的写意》
【1】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牛的眼睛。
(______)的眼睛 (______)的眼睛
(______)的眼睛 (______)的眼睛
【2】作者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这几个方面来写牛的。
【3】作者赞扬了牛的哪些品质呢?选择恰当的打上“√”。
A.正直善良( ) B.诚实( )
C.勤恳踏实( ) D.忠诚无私( )
E.团结( ) F.索取少奉献多( )
【4】读了这篇短文,再联系课文《牛和鹅》,谈一谈牛给你的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读课文片段,按要求回答问题。
那天下午,天气很好。我来到叶老先生住的四合院。刚进里院,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少了许多,阳光都变成( ),像( )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 )的光点。
1.按课文内容填空。
2.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
3.用“__________”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并说明把说明比作什么?
4.反复朗读语段,体会作者的情感。(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1)到叶老家做客,有点儿受宠如惊。( )
(2)到叶老家做客,内心满是兴奋和喜悦。( )
15、按要求写句子。
1.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鸽子把那两粒豆子吃掉了。(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们是那样柔弱,比一片树叶还无力,怎么禁得起这猛烈的风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走了差不多半个小时左右才回到家。(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语段中的错误(4处错误)。
学校的课外活动真是五花八门。夏天,我们到菜地里观察黄瓜、西红柿、玉米、茄子的生长。秋天,我们带领老师到公园里欣商菊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一读,修改病句。
(1)我们养成了饭前便后洗手的好风气。
_____
(2)一年级的小朋友观察了劳动实践基地。
_____
(3)社团活动中,我们参加了篮球、足球、舞蹈等体育活动。
_____
18、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误。
(1)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严格尊守交通规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摆满了柜台上各式各样的商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兴高采烈地观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那是一次( )的尝试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选取你在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内容要真实,把过程写具体。
3.语句要通顺,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主题要突出,书写要工整,要准确地使用标点符号。
5.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