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需要是最好的老师》中的两兄弟砍柴的车坏了,最终是( )修好了。
A.自己 B.爸爸 C.需要
2、“肃”字的第六笔是( )
A.撇
B.竖
C.点
D.横
3、这学期女儿刚学了写信,女儿为了提高写作能力,经常与同学通信。这时候妈妈就不乐意了。请你结合情境,选择最佳答案。
妈妈:还生气呢?妈妈爱你才不让你与同学通信的。
女儿:( )
A.你不就是希望我一心扑在学习上吗?你咋知道我们不是谈学习呢?
B.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爱我就是约束我。
C.我知道妈妈爱我,但是妈妈请你也相信我好吗?
D.我承认妈妈是爱我的,可你的爱我实在受够了!
4、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梅雪争春未肯降。( )
A.降落。
B.服输。
C.出生。
5、今天,爸爸想好好教育一下顽皮的弟弟,就特意让我在一旁( ):“你要乖乖的,在学校不欺负小朋友,哥哥就会带你去公园玩。”
A.碰钉子 B.敲边鼓 C.挑大梁 D.占上风
6、下列名句中,哪一项不是关于爱国的?(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D.位卑未敢忘忧围。事定犹须待阖棺。
7、下列句子中表述完整、准确的一项是( )。
A.他不但跑得特别快,而且跑得十分轻松。
B.在老师的帮助下,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C.写作对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当这位英雄走进会场时都热烈地鼓掌。
8、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坐( )不安 不可( )议
精神大( ) ( )费心机
( )如( )海 飞( )重洋
9、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1】这首诗的前两句写_______,后两句写______,描写了江南农村_______时节的景象。
【2】“了”在诗中的读音应是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
【3】诗歌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_______和_______,也表达出诗人对__________的赞美之情。
【4】诗的后两句给人( )的启示。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一寸光阴一寸金
C.一年之计在于春
10、阅读短文。
计算机的由来
计算机从诞生到现在才不过60多年的时间,可是发展却很快,已经先后经历了四代,可以说是人丁兴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名为埃尼阿克。它由18000多个电子管等元件组成,它每秒能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
埃尼阿克诞生十几年后,它的儿子也出生了。这就是身体里装满晶体管的计算机,我们称之为第二代计算机。它的大小只有埃尼阿克的百分之一,但每秒的运算速度可达10万次。
又过了七八年,计算机家族又添了一位新成员——身体里装的是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我们把这种计算机称为第三代计算机。它的体积更小了,运算速度却更快了,达到了每秒钟几百万次。
大约到1970年前后,计算机家族最年轻的成员诞生了,这就是身体里装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它的运算速度已经可以达到每秒钟上亿次,体积也更加小巧了。
【1】计算机的发展共经历了____代。第一代计算机里装的主要是______,第二代计算机里装的主要是____,第三代计算机里装的主要是____,第四代计算机里装的主要是 ___________。
【2】短文最突出的修辞手法是( )。
A.比喻 B.拟人 C.夸张
【3】第四代计算机与前三代相比,有哪些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路路的脸红
教室里挂黑板的钉子掉了,同学们想自己钉上,可是没有钉锤。路路想起传达室陈爷爷那里有,就跑去借。
路路猛地推开传达室的门,大声喊:“嘿!钉锤呢?”陈爷爷正在看报纸,他看了路路一眼,雪白的胡子动了动,没理他。路路的脸憋得通红,慢慢地回到教室,低看头对同学们说:“没借来,陈爷爷不理我。”
维维拉着路路的手,说:“咱们再去借一次。”走到传达室门口,维维敲敲门,听见陈爷爷答话,才走进传达室,说:“您把钉锤借给我们用用,行吗?”陈爷爷点点头,打开了工具箱,把钉锤借给了维维。维维说:“谢谢您!”这时,路路躲在维维身后,陈爷爷看了他一眼,他羞愧地低下头,脸红得像红布。
后来,路路去传达室还钉锤,他学着维维的样子,有礼貌地把钉锤还给了陈爷爷。陈爷爷高兴地捋捋胡子,说:“这才是好孩子!”路路的脸又红得像朵花。
问题:(1)说说路路的脸三次发红的原因。
(2)我们向别人借东西的时候应该怎样做?
(3)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
(4)按照脸红了三次的内容给短文分段,在段首标出,并写出段意。
12、课外阅读。
方形西红柿
一块西红柿园地里,结出了一批有棱有角、四四方方的果实。
这一消息震惊了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他们一个个歪着脑袋细细端详了半天,也说不出个名堂,就小心翼翼地问:“请问,你们是……”
“哈哈,自家人认不出自家人啦!我们也是西红柿,是人类的种子专家经过多年研究和改良才培育出来的,就叫我们方形西红柿吧!”
“什么,你们也能算是西红柿?”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 ,有的 ,又惊,又奇,又疑。最后,惊讶和疑惑全变成了愤怒的指责:“哼,我们西红柿,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根本不需要什么研究、改良!”“对,你们这是赶时髦,哗众取宠,只能算作不伦不类的怪胎!”
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一致决定,不认这些“怪胎”,要把他们赶出西红柿园!
这时,种子专家带着一批客人来了。他介绍说:“这是新近培育成功的方形西红柿,还有方形甜菜、方形甜瓜、方形菠萝等一系列的新品种。”
客人们看了,赞不绝口,高兴地说:“好,这种方形西红柿,便于运输,便于存放,又适宜机械加工,优点真多,我们包销了。希望今后能够迅速推广。”
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又吃惊,又恼火,低声嘟囔:“哎,想不到这种丑八怪竟还这么讨人喜欢,难道是我们错了?”
【1】文中画“ ”的句子中的“丑八怪”指的是_______________,他们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他们讨人喜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2】展开想象,把文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3】这篇短文想告诉我们( )。
A.要有创新意识,要勇于接受新事物。
B.西红柿根本不需要什么研究、改良。
C.赶时髦,哗众取宠的人都是不伦不类的怪胎。
D.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4】你想对西红柿家族的元老们说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联系生活经验针对短文提出一个问题,并做出回答。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舞火龙
①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七十多米,用珍珠草扎(zhā zā)成三十二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热闹非凡。
②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一段传说:__________,大坑区在一次风灾袭击后,出现了一条蟒蛇,四处作恶,村民们四处搜捕,______把它击毙。_________次日蟒蛇不翼而飞。______,大坑便发生瘟疫。_______,村中父老忽获菩萨托梦,说是只要在中秋佳节舞动火龙,便可将瘟疫驱除。事有巧合,此举竟然奏效。_______,舞火龙的习俗就流传至今。
③不管这传说是真是假,但中国是龙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节舞火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是值得珍视的。
【1】读第①自然段,给文中加点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
【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文中的“大坑”指的是一个地方。(_____)
②香港铜锣湾大坑舞火龙从农历八月十四到八月十六。(_____)
③每年中秋节,整个香港地区都要举行舞火龙活动。(_____)
【3】下列句子在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香港中/秋舞火龙的起源/还有一段传说。
B.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
【4】根据拼音写出文中的词语。
shèng huì(_____) qū chú(_____) wēn yì(_____) xí jī(_____)
【5】读第②自然段,请把下列词语填写在文中合适的横线上。
这时 很早以前 数天后 于是 终于 不料
14、阅读园地。
哦,冬夜的灯光
我和妻子珍妮特抛下我们自己的诊所,离开舒适可爱的家,来到八千公里外的加拿大西部,这个名叫奥克斯的荒凉小镇。这里十分偏僻,天气很冷,但是我们感觉到我们生活的地方辽阔无垠,这里有的是温暖、友谊和乐观。
我记得一个冬日之夜,有个农民打电话来说只有他一个人在家,而婴儿正在发高烧。虽然汽车里有暖气,他也不敢冒险带婴儿上路,他听说我不管多么晚也肯出诊,因此请我上门去给他的婴儿治病。
他的农场在15公里外,我要他告诉我怎样去他那里。“我这里很容易找到。出镇向西走六公里半,转北走一公里半,转西走三公里,再……”
我给他搞得糊里糊涂,虽然他把到他家的路线再说了一遍,我还是弄不清楚。
我知道该怎么办了,医生。我会打电话给沿途农家,叫他们开亮电灯,你看着灯光开车到我这里来,我会把开着车头灯的卡车放在大门口,那样你就找得到了。”他在电话里告诉我这个办法,我觉得不错。
启程前,我出去观察了一下阿尔伯达上空广阔无边的穹隆。在冬季里,我们随时都要提防风暴,而山上堆积的乌云,可能就是冬天下雪的征兆。每一年,都有人猝不及防地在车里冻僵,没有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是不知道它的危险性的。
我开着车上路,车窗外面寒风呼呼地怒吼着。果然,正如那位农民所说的,沿途农家全部把灯开亮了。平时,一入夜荒野总是漆黑一片,因为那时候的农家夜里用灯是很节约的。一路的灯光指引着我,使我终于找到了那个求医的人家。
我急忙给婴儿检查病情,这婴儿烧得很厉害,不过没有生命危险,我给婴儿打了针,再配了一些药,然后向那农人交代怎样护理,怎样给孩子服药。当我收拾药箱的时候,我心里想,那么复杂的乡村夜路,我怎么认得回去的路呢?
这时候,外面已经下大雪了。车子在道路上开了一会,我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沿途农家的灯都仍然开着,通明闪亮的灯光仿佛在向我致意,人们用他们的灯光送我回去。我的汽车每驶过一家,灯光随后就熄灭,而前面的灯光还闪亮着,在等待着我……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经过灯塔一样。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偏僻(______) 糊涂(______) 漆黑(______) 温暖(______)
【2】根据语境理解词语。
辽阔无垠:______________
猝不及防:______________
【3】“哦,冬夜的灯光”的意思是(______)(多选题)
A.冬夜的灯光指引“我”出诊。
B.冬夜的灯光指引“我”回家。
C.冬夜的灯光象征了人们之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
D.冬夜的灯光给我温暖,让“我”不再寒冷。
【4】没有经历过荒原风雪的凶猛袭击,是不知道它的危险性的。
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句意:_______________
【5】“我”原本心里满怀恐惧,担心不认得回去的路。后来“我”却发觉我的恐惧和忧虑是多余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漆黑的荒野中,看到冬夜里那通明闪亮的灯光,如果你是这位医生,你想对小镇的人们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修改病句。
在老师的指导下,坚持写观察日记,写作水平不断加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长话短说。
我们看到牛,一点儿不害怕,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甚至敢用树枝去触它的屁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上合适的关联词把下面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很微小。星光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听了老师的话,很受教育。(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修改)
17、下面书信中的有三处格式错误和一处病句,请找出并在右边方框里正确地誊写书信。
18、修改病句。
(1)通过这件事,使我明白了一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即使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本小说很美丽,很感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课铃响了,大家紧迫地跑进教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炎炎夏季,带来了风,带来了雨,也带来了几份艳丽。在这样的季节里,家乡美丽的景色让我们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请以“家乡的夏天”为题写一篇写景作文。
要求:细致观察,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运用丰富的想象,具体生动地进行描写,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重点突出,情感真实;恰当使用过渡句,语句流畅,书写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