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设问)
B.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排比)
C.蝉坐在树的枝头上,不停地唱歌。(拟人)
D.刺猬的身体如同一个长满了钢针的小圆球。(比喻)
2、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组是( )
A.蜿蜒(wān) 枪栓(shuān) 咧嘴(liĕ)
B.佛香阁(fó) 祈求(qĭ) 单于(chán)
C.船舷(xián) 山脉(mài) 悲戚(qī)
3、图中讲的是中国神话故事( )
A.《大禹治水》
B.《愚公移山》
C.《禹量大地》
4、下列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爬山虎的脚》中,“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体现了作者观察的细致。
B.《呼风唤雨的世纪》中,“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这一问题是针对课文内容提出的。
C.神话故事单元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神话人物,如:勇于献身的盘古,勇敢不屈的普罗米修斯,甘于奉献的女娲。
D.《蟋蟀的住宅》中,把蟋蟀比作人,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这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它对住宅很讲究。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部分表达的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
A.她高兴得嘴角上翘,变成一弯月牙儿。
B.你就像一只骄傲的公鸡,以为天下就你最了不起。
C.老奶奶一笑起来,脸上的皱纹就像一朵花,可美啦。
D.你看,弟弟那天真活泼的笑脸,多么像一株茁壮成长的向日葵呀!
6、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弟弟很淘气,妈妈拿他真是无可夸何。
B.老师叫他回答问题,他愣了半天,没回答上来。
C.为了实现美好的理想,我们要努力拼博。
D.如果我是一颗幻苗,那父母的爱就是阳光和雨露。
7、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 )
A.宽阔 严励 博斗
B.柔和 敬佩 联系
C.殷切 况且 管理
8、照例子,填写词语。
1.例:(拿取)火种 (_______)猛兽 (_______)命令 (_______)错误
例:(无边)的黑暗 (_______)的悬崖 (_______)的鹫鹰(______)的嘴巴
9、古诗阅读
【1】背写《凉州词》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__)。
【3】这首诗属于( )诗。
A. 送别诗 B. 边塞诗 C. 写景诗
【4】诗中“莫”的意思是:________。
【5】这首诗主要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场面,表达了将士们(________________)的情怀。
10、阅读理解。
请“小偷”看菜园
①有一年夏天,我们遇上了一件麻烦事,有人从我家园子里偷蔬菜。一位邻居悄悄告诉我们,有人看见住在离我家不远处的本尼在临近镇上卖菜,原来是本尼干的。
②本尼没有稳定的工作,栖身一间破陋不堪的小屋里。爸妈猜想他拿我家的菜是想赚点额外花销。爸爸决定用他自己的办法解决这件事,他打算正式雇用本尼,让本尼帮忙看守菜园。
③爸爸去找本尼谈工作的事时,本尼显然吃了一惊。爸爸处理这件事游刃有余。
④“本尼,”爸爸说,“有人一直从我家园子里拿蔬菜,大概是些小孩子吧。我想请你去帮我看园子,不知你愿不愿意?”
⑤本尼支支吾吾,爸爸又向他解释说,他可以每天和我们共进晚餐(妈妈的厨艺是远近闻名的),他答应了。不用说,第二天就没再发生丢菜的事了。事实证明爸爸的计划奏效了。我家没再丢菜,本尼也得到了一份工作和酬劳。有了工作,也使本尼自信大增。
⑥事情进展得比爸爸料想的还要好。本尼开始喜欢上栽花种菜的事了。他会问些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胡萝卜为什么要种在这儿?这边的豌豆怎么会比那边的长得快?爸妈对他的问题总是不厌其烦地一一作答。后来爸爸提议帮本尼耕出一片好地来,让他也拥有自己的菜园。
⑦你真打算这么做吗 本尼问道 当然 爸爸回答说 邻居就是派这个用场的
⑧第二年春天,本尼的园地已彻底翻挖耕耘过,就等着播种了。爸妈又送给他各种用得上的种子:玉米、豌豆、南瓜等等,还送他一些劳动工具。本尼对园艺的领悟力很强,好像他原本就是农夫似的。
⑨一天,我们路过本尼家,爸爸放慢车速,指着本尼的园子说:“看到了吗?他种的甜玉米比咱们的还好呢。现在他忙着种园子,没空帮我们看园了。”当然,我们家也不再需要看园人了。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①比喻经验很丰富,解决困难毫不费事。( )
②指说话吞吞吐吐,躲闪搪塞。 ( )
【2】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体会第⑥段中冒号的用法,再以“我的妈妈真关心我”开头,仿照着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文中第⑦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A.“你真打算这么做吗?”本尼问道,“当然,”爸爸回答说,“邻居就是派这个用场的。”
B.“你真打算这么做吗?”本尼问道。“当然,”爸爸回答说,“邻居就是派这个用场的。”
C.“你真打算这么做吗?”本尼问道。“当然,”爸爸回答说:“邻居就是派这个用场的。”
【5】下列对第⑨自然段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爸爸看到本尼在忙着种自己的菜园子,没空帮我们看园子了,不想再花钱请人看园子了。
B.本尼忙着种自己的菜园,他不想再去帮我家看菜园了。
C.本尼可以自己种菜了,他再也不会去偷别人的菜了。
【6】文中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谈一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联系上下文,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若有所思______ A.假如 B.好像 C.你
(2)为之一振______ A.表原因 B.作为 C.成为
【2】理解语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有志者:____________ 效:____________ 此生: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3】周恩来的理想是_______________,说明少年周恩来有____________。
12、理解阅读。
黑齿国国民的牙齿都是黑色的,他们以稻米和蛇为食,身边总是围绕着一条红蛇、一条黑蛇。毛民国国民毛民身材十分矮小,体毛覆盖全身,如同熊一般,他们没有穿衣服的习惯,以洞穴为居所。氐(dī)人国的人都长着人脸鱼身,只有鳍(qí)没有脚,他们能自由往返于天地间。
大人国的国民身材十分高大,平时都是腾云驾雾飞行。他们会制造木船,却不会走路,造船时都是坐着的。传说大人国的人要在母亲的腹中孕育三十六年才能出生,出生时便已头发雪白了。君子国的国民衣冠楚楚,喜爱佩带宝剑,国民崇尚谦让,以不争为荣,他们以野兽为食,身旁常有两只大老虎可供驱使。
【1】本文段一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君子国等五个国家的国民,你觉得最神奇的是_______国民,因为______________。
【2】关于君子国的理解,说法错误的是( )
A.国民都衣着整齐
B.国民喜欢争斗
C.国民平时吃野兽
D.他们身边常有两只老虎
【3】用自己的话解释“腾云驾雾”:________________神话故事里还有会腾云驾雾的人物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下书籍不是专讲神话故事的是( )
A.《山海经》
B.《西游记》
C.《聊(liáo)斋(zhāi志异》
D.《自然大百科》
【5】你能想象一种神奇的国民,并描绘出他们的样子吗?
我的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吾母吾师》,完成练习。
母亲是60多年前从中国移民到泰国的,我年幼的时候,母亲说泰语很别扭,常常被本地人取笑。
我上四年级之后,有一天,母亲翻出我的旧笔记本、旧书本,开始学习泰文。我被迫做了母亲的教师。当时她36岁,我还未满10岁,而她对字母、发音、语法、字义等等无所不问。有些难字我要不是没学过,就是还不能理解。
通常晚饭之后我做功课,母亲则学泰文。我们坐在饭桌边,桌下蚊香的毒烟把人熏得昏头昏脑。母亲拿着我的旧课本来读,碰到不懂的字就大声拼出来给我听。有时她拼错了,我就得站起来,看看究竟是什么字。我说出读音、字义,母亲就用简单的泰文或中文记下来。
她在求学的路上进步之速令人( )。不过5年的时间她就什么都可以读了,不论是小说、史书或报纸。泰语娴熟了之后,她又学英语。
母亲现在还做了我的几个孩子的教师。因为我得工作,母亲于是( )地帮我,把孩子照顾得妥妥帖帖。她把自己过去的艰苦经历归纳成为宝贵经验:无论做什么事,最初看来总是困难的,你尽了力还是觉得似乎永远不可能成功;但是只要( ),总会有得心应手的一天。
母亲发奋求学,对我的影响也很大。和母亲一样,我36岁才开始修学一些从前没机会学的科目。我明白求学是没有年龄限制的,求学需要的只是努力和恒心。
【1】把下列词语的序号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A.锲而不舍 B.毫不犹豫 C.难以置信
【2】文中画“______”的句子,与下面的名句( )表达的意思一致。
A.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B.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3】文章的题目是“吾母吾师”,但是文中两处详细描写了“我”做母亲的老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母亲的好学。
A.侧面衬托
B.正面描写
【4】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说母亲是“我”的老师?“我”从母亲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朋友,你的母亲在哪一方面值得你学习,请把它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刹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短文中,“果然”一词的意思是什么?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写时间极短、极快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中的拟人句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①这是_____句,把_____比作_______。
②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的牛背上盖着防潮的毛毡,正在低头吃草;有的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什么;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续写句子)
(3)响水的秋天是个美丽的地方。(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①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青岛的五月是旅游的好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我当小医生。
1.我们要勇于克服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
2.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插图很美丽。
______________
3.给逃难的人一碗饭吃,每个善良的人大部分都会这么做。
______________
4.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______________
18、蝴蝶的家到底究竟在哪里呢?(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千里眼”顺风耳”已经出现,日行万里已不是幻想。可是在这看似美好的表象下,却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隐患—环境污染。请你结合身边的环境问题,给我们的家园发明一个空气净化器。把它的样子和功能有条理地写出来,与大家分享。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