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每逢学校搞活动时,刘辉总是打头阵,从来不叫苦叫累。
B.碰钉子的事情在所难免,我们要学会迎难而上,勇于克服。
C.爸爸将车停在十字路口,等到开绿灯后才走。
D.年轻时候,不栽跟头,不碰壁,又怎么能成长呢?
2、下列词语中,与“左顾右盼”结构相同的一项是( )
A.东张西望 B.目不忍视
C.未卜先知 D.昂首东望
3、下列成语与其他三项不是一类的是( )。
A. 八仙过海 B. 拔苗助长 C. 夸父追日 D. 女娲补天
4、选择正确的解释。
白:A.雪或乳汁那样的颜色;
B.清楚;
C.亮;
D.没有价值;没有效果和意义
E.陈述,说明;
F.指字形或字音有错。
(1)你弄明白幸福是什么了吗?________
(2)我的劳动没有白费。________
(3)冬天,这里白雪一片。________
(4)东方发白了。________
5、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
副:①居第二位,辅助的;②附带的;③符合;④量词。
1.小木偶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
2.李明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班长。( )
3.他在班上担任副班长。( )
6、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尝与诸小儿游(曾经)
B.醉卧沙场君莫笑(沙地)
C.故为精卫(因此)
D.可怜九月初三夜(可爱)
7、老师总结发言时,鼓励同学们与书为友,和经典同行。她说:“( )”
A.不怨天,不尤人。
B.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8、默写诗句。
(1)但使龙城飞将在,______。
(2)_______,欲饮琵琶马上催。
(3)生当作人杰,_______。
(4)_______,天下谁人不识君?
9、阅读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清平乐”中“乐”的读音是( ),“亡赖”中“亡”的读音是( )
【2】这首词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让我们感受到村庄环境的优美。
作者为什么“最喜小儿”?从这首词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上那几行字上:
“我们是中国人,”
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
【1】这个片段节选自________,它分为六个小故事用小标题可概括为________、上夜校、________、________、怀念雨来、机智脱险。
【2】请根据第1小题的六个小标题,串联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横线的句子,是对雨来的________和________进行了描写,从中可以看出雨来是个________的人。
【4】读到片段的最后一段时,你最想提出的是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外阅读。
小松鼠看错了
达尔文是英国人,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
达尔文每天工作后,喜欢到树林里散步,呼吸新鲜空气。在这样休息的时候,他也不忘记科学研究,还要认真观察生物,思考一些问题。
有一次,达尔文看见树上有几只小鸟,就站住了,仰着头仔细地观察起来。他一动也不动地在树下看啊,想啊,站了好久。一只小松鼠顺着他的腿,爬上了他的肩头,大概以为他是一个树桩。小松鼠在他肩头上左看看,右看看,还挺得意。树上的松鼠妈妈可急坏了,它叽叽直叫,好像在警告小松鼠:“孩子,你看错了,那不是树桩,是一个人啊!”
松鼠妈妈其实不用担心,达尔文十分喜爱小动物,他是不会伤害松鼠妈妈的孩子的。
1.改写句子。
(1)小松鼠爬到达尔文的肩上去了,这怎能不急坏松鼠妈妈呢?(改为陈述句)
(2)达尔文十分喜爱小动物,他是不会伤害松鼠妈妈的孩子的。(改为反问句)
2.这篇短文的中心是( )。
A.告诉我们达尔文是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
B.告诉我们达尔文喜爱小动物,从不伤害它们
C.达尔文时刻不忘记科学研究,即使在散步时,也要认真观察、专心思考
D.告诉我们达尔文从小喜欢观察生物,工作后又喜欢到树林里散步
12、阅读。
月球“土特产”
“您于11月24日所下单的月球土壤准备发货!”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4日,运载(zài zǎi)着嫦娥五号探测器的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标志者中国的探月工程——“嫦娥工程”第三步拉开序(幕 暮)。
这一次,中国将实现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12月2日,嫦娥五号顺利完成月球土壤自动采样,并将样品封装保存。12月6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进入环月等待阶段,准备择机返回地球。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颗流星划破天际,惊起一团烟云,以百米冲刺的姿态迫不及待地降(xiáng jiàng)落回地球,重1731克的月球“土特产”顺利收货!这一刻,中国航天又创造了新的历史。
这不到2千克的“土特产”价值非凡。科研团队将马上开展月球土壤的应用和研究。剩下大部分月球样品,将存放在北京的国家天文台。部分样品将单独存放,免受地球自然条件的影响。还有一些将由国家博物馆收藏(cáng zàng),向公众展示。
由于技术限制,人类已经有44年没获得新的月球土壤了。所以中国的嫦娥五号肩负着全球无数人的(盼望 期望)。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并命名为“嫦娥工程”。上个世纪,中国航天没有技术,没有经验和资金。科学家和航天人员无数次(挑大梁 栽跟头),却依旧百折不挠,一步步地迈向茫茫星辰。从1970年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到现在嫦娥五号带回月球“士特产”,中华民族正在实现古人“九天揽月”的神话。
【1】在括号中选择正确的拼音或词语打上“√”。
【2】用上关联词给画线的句子换种说法,突显当时中国航天面临的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请打上“√”。
①文中提到“上个世纪”是指二十世纪,这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
②文中提到的“月球样品”“月球土特产”都是指月球上的土壤。( )
③中华民族已经完全实现了古代“九天揽月”的神话。( )
【4】嫦娥五号是怎么带回“土特产”的?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土特产物流图”。
【5】科学家们将怎样处理月球样品?默读第3自然段,用简洁的语句概括。
【6】中国月球探测工程被命名为“嫦娥工程”,你觉得这个名称好吗?为什么?如果未来中国进行太阳探测,你建议命名为什么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答。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然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这个片段选自《_________》,这位同学是_________。
【2】魏校长为什么又追问一句?
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有人问你“为什么而读书”,你的回答是什么?想一想,写下来,并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
竹
竹,是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竿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以编织竹器;竹沥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可以助消化。
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从古至今,它和松 梅被人类誉为 岁寒三友 历来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塑,游人所向往。
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笋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注】竹沥(lì):用火炙烤淡竹或其它竹类后沥出的汁液。 可入药。
【1】在第3自然段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
【2】按要求改写句子。
竹子的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角度写了竹子“全身是宝”。
【4】“岁寒三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篇短文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重点写了竹子的_______________。
【6】用“﹏﹏﹏”画出表现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用“( )”画出作者由竹子引起的联想。
【7】你觉得作者描写竹子强大生命力的语句写得怎么样?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那条狗高兴的时候叫,紧张的时候叫,发怒的时候也叫。(照样子,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翻译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李文文用她那两只勤巧的双手,做了满满一瓶幸运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不但虚心地接受了批评,因此迅速地改正了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星期六,去参观了湘西州博物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1.学习了《麻雀》这篇课文,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
2.金黄色的稻田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_________________
3.在联欢会上,王玲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
4.开运动会那天,校园里飘着五颜六色的红旗。
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1.校园里五颜六色的花儿。
2.我闻着菊花散布出来的香味。
3.早上出门的时候妈妈嘱咐我说,“阴沉沉的天气,可能要下雨,你代上雨伞吧?”
19、作文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请选择自己成长中的一件事写一篇习作。
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书写规范,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