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次向世界表示了中国人纯洁的道德心,并成为中国人民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侵略斗争起点的历史事件是(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抗英
C.金田起义
D.义和团运动
2、关于民国时期社会生活的变化,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A.西方发明的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B.民国政府颁布男子剪辫、女子禁缠足等法令
C.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实行跪拜礼
D.中山装、旗袍受到国人男女的青睐
3、开放南京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唐玄宗李隆基开创的盛世离不开之前的开明之治。这里的“之前的开明之治”是指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5、有人说“19世纪是属于英国的,20世纪是属于美国的,21世纪则是属于中国的”。21世纪的中国
①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②2010年,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③与欧盟、日本、俄罗斯等国家联盟或国家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④网民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为互联网经济提供坚实的发展基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1945年8月29日,重庆《大公报》发表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也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毛泽东到重庆的目的是( )
A.实现与国民党的第二次合作
B.争取和平民主
C.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D.预示着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7、一部《英雄交响曲》,把一个曾叱咤欧洲政坛几十年的风云人物和一个欧洲最伟大的音乐家连在了一起。这两个欧洲同时代的人物是( )
A.马克思和恩格斯
B.拿破仑和贝多芬
C.克伦威尔和贝多芬
D.罗伯斯庇尔和凡·高
8、1919年6月5日以后,成为五四运动主力的是
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学生 D.商人
9、北伐的对象中,盘踞在最北面的军阀是
A. 张作霖
B. 吴佩孚
C. 孙传芳
D. 段祺瑞
10、2017年7月1日,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届政府就职典礼在香港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我国能够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其根本原因是( )
A.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
D.外交政策的成熟
1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近代史知识卡片,卡片中的内容出自:( )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大沽口炮台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区,允许各国派兵驻守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何地当众销毁( )
A. 吴淞 B. 宁波 C. 厦门 D. 虎门
13、2007 年“两会”的主题叫“民生” ,人大代表提出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你知道中国近代史上最早关注并提出“民生”主张的是谁?( )
A. 李鸿章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14、伴随着工业的近代化,中国的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步。下列学校依次和哪些历史事件有关( )
①京师同文馆 ②京师大学堂 ③北京大学
A.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
C.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
15、作家臧克家在《红血洗过的战场》中写道“在这里,我们用鲜血写就了伟大的史诗!在这里,我们泄尽了敌人的底!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一片灰烬;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材料中所述这场战役的指挥者是
A.杨虎城 B.李宗仁 C.彭德怀 D.陈毅
16、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
A.上海
B.重庆
C.延安
D.南京
17、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所游船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
A.标志着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始
B.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革命钢领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18、当代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写道:“它使中国两千多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太平天国运动
19、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急于求成,导致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B.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C.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制定了《共同纲领》
20、下表整体上反映了( )
时间 | 史实 |
1913年春 | “宋案” |
1913年7月 | 二次革命 |
1915年末 | 袁世凯称帝 |
1915年底 | 护国战争 |
1916年 | 军阀开始割据混战 |
A.北洋军阀纷争不断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主历程艰难曲折
D.民国初年对外战争不断
21、请根据提示,写出下列标志性历史事件。
(1)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
(2)中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
(3)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2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2)维新变法的序幕——
(3)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4)洋务运动创办的新式学堂——
(5)抗击洋枪队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6)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北洋军阀——
23、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制定了《 》,它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_____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 ___________________类型的宪法,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4、2003年10月,航天员(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2008年9月,航天员( )乘坐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5、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
26、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号召人民起来推翻“黑漆漆的”吃人社会。1917年,胡适发表《______》一文,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27、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____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28、在新中国的巩固和建设中,有很多值得纪念的人物,请根据提示完成填空。
(1)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的是——
(2)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是——
(3)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
(4)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
29、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和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召开地点
B.亚非会议召开的地点
30、签约时间:________年。
31、科技发展与创新改革推动时代的进步,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
(中国古代文明科技)
材料一:“司南”最早出现在战国末期《韩非子》中,有一句“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意思很明确,国君是靠司南定方位的。怎么定呢?东汉王充《论衡》有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这句话,学界可没少花气力,文字学、训诂学、版本学、模拟复原试验等等,近几年终于有了比较大的突破。
(1)材料一中的发明,在我国什么时期开始应用于航海?在探寻新航路时期,它被应用于远洋航海后,它叫作什么?
材料二: 在明朝时期,宋应星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工业技术等创作的著作,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材料二中,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西方近代文明科技)
材料三: 这次革命率先开始于棉纺织工业,确立了现代工厂制度,使用了新的动力,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这次革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便捷了人们的生活,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创新。
(3)材料三中的革命开始的标志是什么?在这次革命后让人们步入什么时代?
材料四 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电力成为新的能源进入生产生活领域,成为这个时期最显著的成就。在同时期,各国科学家都发明了与电力有关的发明,人们开始步入“电气时代。”
(4)使人们步入“电气时代”是哪次革命?请列举一例这时期发明的跟电有关的发明。
(5)在这次革命中出现了新的应用动力技术是?
材料五: 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标志着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
(6)第三次科技革命为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
(7)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如何理解“科技是把双刃剑”这句话?
32、材料一: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建立的新中国并确立的社会主义制度。这是20世纪中国社会第二次历史性的巨变。--《中国共产党简史》材料二:在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在20世纪实现的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了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复兴之路》
解说词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别写出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时间和标志性历史事件。
(2)材料二中取得“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是以我党哪一年召开的哪次重大会议作出的决策而开始的?这次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是什么?这次会议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国人“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33、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大家庭。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的进藏公路有哪些?(写出一条)
(2)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为此,1984年我国颁布实施了哪一法律文件?
(3)在20世纪末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的事件是什么?
(4)2006年,哪一铁路的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5)请写一句关于民族团结相处的标语。
34、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拓的50年代】
材料一
(1)新中国成立后有一个忙碌的身影出现在各种外交场合,他让国际政治舞台上开始有了“中国声音”,结合材料一,指出这个“忙碌的身影”是谁?与两幅图片有关的“中国声音”具体指哪些外交原则或方针?
【突破的70年代】
材料二 11月15日美国时间上午10时30分,大会主席马利克称之为“历史性的时刻”,乔冠华、黄华、符浩、熊向晖等走进联合国大会议会厅就座。乔冠华坐在中国代表团排头第一位的席位上。最后登上讲台也是新中国代表第一次正式登上联大讲台的是乔冠华。乔冠华发言结束时,热烈的掌声长时间地回荡在联合国大厅。
——我爱历史网之中国历史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中的“历史性的时刻”发生在哪一年?这一“历史性时刻”与哪一外交成就有关?请举出同一时期中国外交取得的其他成就两例。
【腾飞的改革开放后】
(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