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2025-2026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即将   遭殃   昂首

B.甜密 分辨   岗位

C.蔬菜   祥细   行驶

D.慰藉   断绝   拂试

2、下列词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无声息(qiāo)

B.刚正不(ā)

C.气喘吁吁(xū)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张伯伯做事勤勤恳恳,从不叫苦,人们都叫他“老黄牛”。

B.一到节假日,大街上车水马龙,非常热闹!

C.他变得焦躁不安,不停地走来走去。

D.清洁工人像百灵鸟一样,每天忙碌不停。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豆(wǎn)       (yù)        (shù)

B.水(qiǎn)     围(fèn)       头(yù)

C.住(qiā)       水(nì)       然(zhòu)

D.哑(sī)        (sònɡ)     架(kuānɡ)

5、“蟋蟀的住宅难道不是伟大的工程吗?”这个句子使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

B.反问

C.拟人

6、福建土楼是(  )的,没有华丽的装饰,但却具有独特的韵味。

A.简朴

B.俭朴

C.简单

D.简洁

7、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灌概

B.纪念

C.辨子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 )( )       ( )( )            ( )疲力( )     

( )遇而( )       ( )( )童颜            重整( )( )             

(1)这几天李老师为了艺术节的事儿忙碌着,累得( )

(2)当海潮奔腾涌来时,那声音犹如( ),那壮观的气势叫人惊叹不已。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课内阅读。

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1找出表现生活条件、科技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的诗句画上横线。

2读诗句,回答问题。

(1)“破旧的茅屋指的是(  )温热的土炕代表(  )老牛破车指的是(  )顶天立地的脊梁指的是(  )

A.过去贫穷的生活条件。

B.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

C.亲密的军民关系。

D.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延安精神。

(2)“永远告别“________”毫不犹豫地丢掉“________”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了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要______,但延安的精神要________

3对于是否应该发扬延安精神,四(1)班的元元对此有不同看法,请你加入讨论吧。

元元:时代在进步,我们要抛弃一些陈旧的、落伍的思想观念,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建设国家。

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我打猎回来,走在林阴路上。猎狗跑在我的前面。

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了,发出嘶哑的声音。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我急忙唤回我的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1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小麻雀?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猎狗愣住了,是因为害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急忙唤回猎狗,带着它走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读短文,做题。

乡村的景色

乡村的景色美不胜收。

早晨,乡村格外宁静,一缕缕淡淡的晨雾像绸带一样飘在空中,使人感觉像是到了仙境。村子东西两边,各有一条小溪,要是站在高处望去,小溪就像是系在山腰上的两条白色绸带。在清澈见底的小溪里,常常会看见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戏水,它们还时不时地把头钻到水中去觅食。小溪两边全都是竹子。走进竹林,迎面送来的是一阵凉气,使人一下子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了脑后。偶尔还会听见几声鸟叫,使竹林显得更加幽静。在小溪的远处,有一片绿油油的稻田,简直像一块大地毯。

傍晚,村庄的上空飘起袅袅炊烟,好像一个个身穿白纱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婀娜多姿。

夜晚,家家户户亮起朦胧的灯光就更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啊,乡村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1】请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短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乡村________(什么时间)的景色,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

【3】从画“ ”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12、阅读小短文,完成练习。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刚走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他说:“我是知难而退。”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望着上面险要的山势,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人又碰面了。第一个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峰顶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如果把短文中的“山”比作学习中遇到的难题,请你按照文中三个人的做法选择他们对待难题的态度:第一个人_______,第二个人_________。第三个人________

A.先积极解题,发现难题太难,进行多次尝试终于解答出来。

B.先积极解题,但难题太难,觉得自己解不出来,就去请家长帮忙。

C.先积极解题,但发现题太难,所以空着。

D.先积极解题,发现难题太难,解到一半觉得自己已经尽力,不在努力。

13、课外阅读。

(suì)人氏的传说

上古时代,有一群人在商丘居住,他们称自己居住的地方叫燧明国。那时候的古人十分原始,只会用石器。他们用石器猎取动物来填饱肚子,因为没有掌握使用火的方法,只能吃生的食物,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伤害,因此人们的寿命都很短。

那时候,由于动物死去后,身体里含有的磷经常在尸体中燃烧,还有森林在极其干燥的情况下由于吸收太阳的热量而引起大面积的森林大火,人们经常可以看到火光。但当时的人却不认识火,他们认为火十分不祥,绕火而行,避火而居。

直到有一位智者出现。这位智者的行为不同于常人。普通人看到自然中的火都十分害怕,唯恐自己受到伤害,而这位智者却是哪里有火就向哪里去。他经常居住在火边,有时发现火中被烧死的动物,这位智者就会直接取它们的肉来吃。通过长时间的亲身体验,智者发现了火的很多妙用:寒冷的时候,人靠近火堆会感觉温暖;烧熟的动物的肉吃起来更加好吃;火还能驱赶猛兽。

智者虽然认识到了火的好处,可是自然界的火不是随时都有的,就算是森林大火,也会有熄灭的时候。怎样才能让大家随时都能使用火呢?智者冥思苦想,不停地进行各种尝试,终于发现了钻木取火与击石取火两种方法。他把自己发现的火的用处和取火的方法教给大家,从此,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就掌握了取火和用火的技术。燧明国有一种燧木,智者钻木取火用的就是这燧木,于是后人便尊称这位智者为燧人氏

【1】上古时代,有一群人在商丘居住,他们称自己居住的地方叫“_____”,智者钻木取火用的是这里的_____,后人尊称这位智者为“_____”。

【2】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远古的人看不到火,也不认识火。______

(2)古人们因为看到动物的尸体燃烧,还看到森林大火,所以认为火十分不祥。______

(3)古人最终学会了钻木取火和击石取火这两种取火的方法。______

【3】古人们避火而居,而燧人氏却经常居住在火边,并把自己发现的火的用处和取火的方法教给人们。你认为燧人氏具有什么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还知道中华民族的历史传说中像燧人氏这样的人物吗?写出其中一位的名字,并简单介绍他(她)的事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林海(节选)

两山之间往往流动着清可见底的小河。河岸上有多少野花啊!我是爱花的人,到这里却叫不出那些花的名字来。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为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连树与树之间的空隙也不缺乏色彩:松影下开着各种小花,招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花丛里还隐藏着珊瑚珠似的小红豆。兴安岭中的酒厂所酿造的红豆酒,就是用这些小野果酿成的,味道很好。看到那数不尽的青松白桦,谁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有多少省市用过这里的木材啊,大至矿井、铁路,小至椽(chuán)柱、桌椅。千山一碧,万古长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它的美丽与建设结为一体,美得并不空洞,叫人心中感到亲切、舒服。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躲藏(近义词)( )     真切(反义词)( )

【2】兴安岭是如何打扮自己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短文,你眼中的兴安岭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请按要求向大家推荐你喜欢的神话故事。

故事名称:_________

主人公:_______

难忘的故事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宙斯得知火种被盗后,决定给普罗米修斯以最严格的惩罚。(在原句用修改符号修改)

17、修改病句。

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写作兴趣和水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活动一:小语小文游广州

小语发微信邀请表妹小文来广州玩。请你找出这段信息中的四处错误,用修改符号在原文上修改。

小文,你好!广州是一座海纳百川的城市,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国各个国家的人。广州一年四季花团锦簇,因此被誉为“花城”的美称。夏天的广州是一个迷人的季节,人们可以尽情欣赏这座城市的美丽风光在这里。欢迎你来广州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快乐习作。

“家风”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生活作风。有一句歌唱得好:“家风正,国风兴,家风好,家国旺。”你家的“家风”是什么?请你以书信的形式向远方的朋友讲述,不少于400字,注意书信的格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