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我们就要信守自己的诺言。下面哪一句最能表达以上的阐述的是( )
A.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B.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D.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2、下面句子中,不能体现“我们”惧怕鹅的句子是( )
A.要是在路上碰到鹅,(我们)就得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过去。
B.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
C.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引它们来,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
D.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3、选词填空
仍然 依然
1.小红生病了,但她( )坚持来上学。
2.雨过天晴,阳光( )灿烂。
满足 满意
3.我对这个答案感到很( )。
4.这次考试能考90分我就( )了。
4、“规范”的“范”在这里应解释为( )。
A. 榜样 B. 一定界限 C. 模子 D. 姓
5、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寺庙里不仅有慈眉善目的菩萨,还有威风凛凛的天王。
B.面对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问题,大家都无可奈何。
C.班长给我讲了个笑话,把我逗得哄堂大笑。
D.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我至今还疑惑不解。
6、关于朋友相处的秘诀,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朋友间彼此信任。
B.朋友不懂的作业,告诉他方法。
C.朋友犯的错,帮助隐瞒。
D.意见不同时,与朋友沟通。
7、下列句子中描写人们的欢乐心情的一句是( )
A.人们脸上带着笑容,喜气洋洋。
B.天安门广场上人山人海,彩旗飘飘。
C.路上的车灯像闪光的长河。
D.清晨,树叶上的露珠快活地眨着眼睛。
8、写出下列历史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纸上谈兵___________ 七步成诗___________ 孺子可教____________
约法三章___________ 负荆请罪___________ 十面埋伏____________
入木三分___________ 背水一战___________ 一字千金____________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1】解释下列词语。
使:________ 浥:________ 客舍:________
【2】这首古诗的点睛之笔是:________。
【3】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 外 提 优
神奇的绿洲——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这里层峦叠嶂,风光迷人,素有世界“动植物王国皇冠上的绿宝石”之美称。她拥有神秘的原始森林,奇异的热带雨林风光,繁多的动植物资源,古老而诱人的民族风情。她以神奇、富饶、美丽、多姿著称于世,为国内外人士所关注,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学者和游客。
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澜沧江水系贯流其间。由于气候与地形的影响,她兼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特点,水、热资源极为丰富。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西双版纳具有多种多样的森林植被类型,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以及赖以生存的野生动物。一些古老的热带植物经历了千万年的沧桑巨变,在这里得到了保存、繁衍。不同地质年代和不同植物区系的植物,共同组成了西双版纳独特奇异的植物群落。
西双版纳茂密的森林,多种多样的植物,为各种野生动物提供了安全、舒适的栖息繁衍的环境,以及丰富的食物来源。如果你进入丛林之中,就会真切地感到:花丛中彩蝶舞姿的飘逸;林间鸟语的真情;猿猴飞跃于林中的欢乐;看到野象群信步蕉林的幻影。西双版纳密林中,随时都可能看到这些森林中的“居民”和谐地生活在这块过去和现在尚属于它们自己的乐土上。在中国,亚洲象、印度野牛、印支虎、白颊长臂猿、熊狸、鼷鼠、棕颈犀鸟、白喉犀鸟、冠斑犀鸟、双角犀鸟、孔雀雉、绿孔雀等动物,主要分布在这个地方。
西双版纳的土地面积不到全国面积的千分之二,已发现高等植物达40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600多种。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名单中,西双版纳的植物占了全国的一半;境内生活的600多种陆栖野生动物中,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的就有100多种,在整个地球的北回归线沙漠带上,西双版纳因其植被类型繁多,物种资源丰富而成为一块举世瞩目的“绿洲”。
从太空中鸟瞰地球,人们惊异地发现,在地球北回归线地区,绵延不断的茫茫沙漠,形成了灰黄色的荒漠带。在这一荒芜干旱的地带上尚存有几处绿色的斑块。西双版纳犹如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这一地带上,被人们誉称北回归线上的“绿洲”。
站在南贡山顶,放眼望去,整个西双版纳群山起伏,江河纵横,林海茫茫,显露出无限生机;孔明帽式的傣家楼阁,错落有致地集合在一起,形成了典型的傣家村寨,依山傍水,散落其间,一幅幅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这是多么神奇、美妙的地方啊!这真是一片神奇的绿洲!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举世瞩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鸟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填空。
(1)西双版纳位于中国________南部,素有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称。她拥有神秘的__________、奇异的____________、繁多的__________、古老而诱人的__________。她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著称于世,为国内外人士所关注,吸引着众多的中外学者和游客。
(2)西双版纳已发现高等植物达________,陆栖脊椎动物________。境内生活的________多种陆栖野生动物中,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的就有______多种,主要分布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珍稀动物。
(3)在西双版纳生活的少数民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 问答。
(1)西双版纳为什么会具有多种多样的森林植被类型、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和多种野生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是多么神奇、美妙的地方啊!”请用“____”画出与之相对应的句子。
(4)概括文章第四段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运用了大量的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
(5)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并体会起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仿照句子:“这是多么神奇、美妙的地方啊!这真是一片神奇的绿洲!”写一句你读了本文后的感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我不能忘掉祖国
①1908年,宋庆龄15岁,就进了美国佐治亚州梅肯市的卫斯理女子学院。她是个文静而又爱沉思的女孩子,她想到将来要为穷苦的祖国人民做事,就更加勤奋地学习。
②有一次,班里要讨论历史方面的问题,她认真地搜集资料,认真地思索,做了(充分 充足)准备。
③在讨论会上,一位美国学生站起来发言。他说:“我认为历史的发展是难以估计的。你们看,那些所谓文明古国,譬如亚洲的中国,已经被历史淘汰了,人类的希望在欧洲,在美洲,在我们这里……
④这时,坐在前排的宋庆龄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紧锁双眉,耐心地听着美国同学的发言。那位同学刚讲完,宋庆龄就站起身来。教室里立刻静下来了。宋庆龄显得有些激动,但她仍然用(温暖 温和)的声调说:“历史确实是在不断变化的,但它永远属于亿万大众。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有人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但它决不会永远沉睡下去。总有一天,东亚睡狮的吼声将(震动 振动)全世界!因为它有(广阔 宽阔)的土地,勤劳的人民,悠久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有无数革命志士,为了它的振兴正在进行着(坚 艰)苦卓绝的斗争!”
⑤教室里响起了(激烈 热烈)的掌声。大家交口称赞:“说得好,以理服人。”“这些话多么有力量!”
⑥宋庆龄虽然身在国外□但她时时刻刻关心着国内的情况□她常对同学说□我不能忘掉祖国□我对祖国充满了理想和希望□
【1】用“/”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字词。
【2】请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里加上合适的标点。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不以为然:_____________
交口称赞:_____________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5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
【5】短文中画“ ”的句子是对宋庆龄动作、神态的描写。请结合短文内容,想象一下,此时宋庆龄的心里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在文中画出宋庆龄说中国“没有被淘汰,也不可能被淘汰”的理由。
【7】仔细阅读短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从宋庆龄的语言中,你体会到了她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枫叶如丹
春天,绿的世界。秋天,丹的天地。
绿,是播种者的颜色,是开拓者的颜色。人们说它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这是至理名言。
到夏季,绿得更浓、更深、更密。生命在充实,在丰富。生命,在蝉鸣蛙噪中翕动,在炽热和郁闷中成长,在暴风骤雨中经受考验。
于是,凉风起了,秋天到了。万山红遍,叶如丹。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
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实。
孕育,诞生,长大,挫折,成熟。
天地万物,人间万事,无一不贯穿这个共同的过程。而且,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今年五月,曾访问澳大利亚。五月在南半球,正是深秋。草木,是金黄色的;树林,是金黄色的。
一天,在新南威尔士州青山山谷一位陶瓷美术家R先生家做客,到时天色已晚,看不清周遭景色,仿佛是一座林中木屋。次日清晨起床,整个青山全在静憩中。走到院里,迎面是株枫树,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我回屋取了相机,把镜头试了又试,总觉得缺少些什么。若是画家,会描出一幅绚烂的油画。可我又不是。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垂头无语。
这时,木屋门开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蹦了出来,她是R先生的外孙女莉贝卡,他们全家的宝贝。小莉贝卡见我凝视着枫树,就跑到树下,捡起两片红叶,来回地跳跃,哼着只有她自己懂的曲调。
最初的一缕朝阳投进山谷,照到红艳艳的枫叶上,照到莉贝卡金色的头发上。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按动快门,留下一张自己很满意、朋友们也都喜欢的照片。后来有位澳大利亚的朋友为那张照片起了个题目:秋之生命。
也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恍然明白:枫叶如丹,也许由于有跳跃的、欢乐的生命,也许它本身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更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而且感受得那么真切。北京香山红叶,自然能使人心旷神怡,若是没有那满山流水般的游人,没有树林中鸣声上下的小鸟,也许又会使人感到寂寞了。
枫叶如丹,显示着长久的生命力。“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1】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
翕动(______) 炽热(______) 暴风骤雨(______)
恍然(______) 静憩(______)
【2】填空。
天地(____)(____) (____)(____)无语 心(____)神(____)
【3】“丹”是什么颜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由“枫叶如丹”感悟到了什么?请用“_______”画出来,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为什么觉得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呢?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麻雀(节选)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甲】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乙】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唤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挓挲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它准备着一场搏斗,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1】作者观察细致,在文中使用了多种描写手法,如画线句子【甲】是对小麻雀的____________描写,画线句子【乙】是对猎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事件的经过和结果。
起因:猎狗攻击小麻雀。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的老麻雀和猎狗有怎样鲜明的对比?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可以把文中加点的“落”字改为“飞”字,你是否认同?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加深对选文内容的理解,请你从“形象”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个问题并作出解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理解。(11分)
船 过 三 峡
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
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dǒu qiào ( ) 。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个山峰一个模样!
三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
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山壁,有时山岩又好像要掉下来……
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
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丽极了!这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神奇的故事:
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浪卷入江中,一个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他回家。一天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
多美的神女峰,多shàn liáng( )的姑娘!我们的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原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
(1)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 )”里。(2分)
(2)这篇文章第_____、_____、_____自然段的结构是相同的,都是采用了__________的结构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分别用两个字概括)。(4分)
(3)文中的过渡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摘抄文中的一个比喻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 这句话应该用___________的语气读。(1分)
15、《十万个为什么》一定帮你解开了许多疑惑吧!选择一个你觉得有趣的问题,将你了解到的答案分享给大家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称为“天下奇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足球是人们关爱的一个热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是小林写的一段读后感,有三处语病,请用学过的修改符号帮他修改。
读了这篇文章,被主人公这种舍已为人的精神感激了。如果我们能像主人公那样,面对困难毫不畏惧、害怕,就可能成为一个强者!
18、改病句。
①教室里传来了雷鸣般的掌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有世界上没有的万里长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山川、河流、森林把朝霞染得一片通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姑姑买了香蕉、梨子、茄子、苦瓜等水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有时候,出乎意料的,我们就被点赞(表扬)了,或者被拉黑(批评)了;有时候,不经意间,我们就被感动了,或者是被嘲讽了;也有的时候,不幸或有幸的,我们就被委屈了,亦或者是被宠上天了……
请你以“我就这样被 了”为题,写一篇义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出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