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面各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风号浪吼 号角齐鸣
B.枝折花落 百折不回
C.闷雷滚动 闷闷不乐
D.振兴中华 兴高采烈
2、词语游艺厅。给加点字标注拼音,并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A.雕刻和打磨 B.加工、润色使文辞列美 C.反复思考、考虑 D.磨炼、折磨
(1)听了他的话,我琢磨( ) :也许他的父母不太喜欢他,也许他的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穷苦的生活真能琢磨( ) 出倔强的性情啊。
(2)玉石工匠精心琢磨( ) 后,终于琢磨( ) 出了一件精品。
3、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B.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
C.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
D.当周围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个平台上弹琴。
4、读一读,选一选。
(1)经过几(jǐ jī)个星期的努力,我终于完成了这项工作。
(2)就是这一句的鼓励,几(jǐ jī)乎改变了我的 一生。
(3)茶几(jǐ jī)上放着一本书,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神话故事的一项是( )
A.盘古开天地
B.三顾茅庐
C.女娲补天
D.嫦娥奔月
6、下列对动物的家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猪圈 牛棚
B.狗窝 鸟巢
C.狗洞 马窝
D.马厩 鱼塘
7、下列句子中使用的诗句或俗语、谚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人引用,借以说明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点。
B.看到黄叶纷纷飘落,我不由得想起了这样一句俗语“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秋天就这样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
C.学贵有疑,只有带着问题学习才能进步。宋代哲学家陆九渊也告诉我们:“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
8、看拼音,写词语。
bǎo hù lèng zhù děng jí jì yú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nián jì wú nài chàn dǒu fā dāi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9、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鹿 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诗句中“闻”的意思是( )。
A.消息 B.听 C.用鼻子闻
【2】这首诗的作者是( )。
A.李白 B.杜甫 C.王维
10、读短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雾凇
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渐渐变成了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变成银松雪柳了。清晨,寒风吹拂,雾气缭绕。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情不自禁地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 ”呀!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闻名______ 赞叹______ 观赏______
【2】给文中最后一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吧!
【3】读一读,注意加点词语的意思,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1)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
(2)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
_____________
【4】结合第二自然段,说说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_____________
【5】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3个写一段话,描绘一下你见过的雪景或雾景。
笼罩 凝结 弥漫 洁白晶莹 银光闪闪 美丽动人 千姿百态
_____________
11、 我爱乡村的傍晚
六月里的一天,我回到阔别已久的山村故乡。上午,一场大雨把乡村里的山川原野冲洗的yī chén bù rǎn傍晚,我独自沿着田间小路,来到小时候常跟大姐一起去放牛的小山岗。我美美地吸着田野里清新的空气,尽情地欣赏着乡村恬静美丽的夜景!
眺望远处,啊,视线尽头多像一幅画,一家家房顶上升起的袅袅的炊烟……奶奶在世时说过:一层山水一层人。我望着群山退想:大山背后又是一层怎样的山水?怎样的人?这里看不到城市的车水马龙,听不到城市的各种音响喧闹,但却充满神秘。
近处,是一片金色的稻田。一阵晚风吹来,稻苗一起一伏的,使我仿佛置身于一个金色的海洋中。稻田的边缘是一排排的丝瓜架,瓜蔓儿上开满了一朵朵金黄的花。辛勤的小蜜蜂正“嗡嗡”地一边唱歌,一边采蜜。丝瓜棚旁边那块碧绿的西瓜地上,虽然没有蜜蜂的歌,却有着丰收的喜悦。瞧!一个个大西瓜像一个个胖娃娃似的,躺在瓜蔓母亲的臂膀里,夕阳的余晖轻轻地爱抚着它们,催它们入睡。
在我身边的山坡,则是另一番景象;三五头水牛正在草地上悠闲地啃着草,不时地还抬起头来,面对充满shī qíng huà yì的乡村晚景,“啤哗”地长叫几声,抒发自己快乐的情怀。那低沉浑厚的余音在宽阔的田野中回旋,使人听了兴奋。
乡村的傍晚多么美啊!我如果有架照相机,一定要把那起伏的山峰,金黄的稻田,西瓜地里丰收的景象和那引吭高歌的大水牛--拍摄下来,让它们永远留存在我的影集里。我多么喜欢乡村这迷人的傍晚,我多么喜欢这乡村恬静的生活!
【1】看拼音,写成语。
yī chén bù rǎn shī qíng huà yì
【2】读短文填空。
(1)作者是按_____________的顺序记述所见情景的,请摘录最能体现这种顺序的三个短语填入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短文记叙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
(1)一点灰尘也不污染,非常清洁。(__________)
(2)车像流水,马像游龙,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__________)
(3)放开喉咙高声歌唱。(__________)
12、阅读
在京剧舞台上,梅兰芳主演的《贵妃醉酒》《霸王别姬》等享誉世界。默读课文,说说梅兰芳用了哪些办法拒绝为日本人演戏,在这个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危险和困难。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找资料,深入了解这位京剧大师。
梅兰芳先生是闻名世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他在舞台上唱旦角,为了演出的需要,总是把胡须剃得干干净净的。但他的一生中,有几年却是留着胡须的。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梅兰芳被迫藏身租界,以躲避日本人的纠缠。1938年底,有人邀请他去香港演戏。演出结束后,梅兰芳在香港住了下来,深居简出,不再登台。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到了深夜,梅兰芳关紧门窗,拉上特制的厚窗帘,才能在寓所悄悄地细声吟唱,这对他来说已经很知足了。一个艺术大师就用这种方式坚持着对艺术的追求。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来,梅兰芳不堪其扰,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听说梅兰芳要卖房子,很多戏园子老板找上门来说:“梅先生,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有的甚至说,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但是,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一次,日本侵略军要庆祝“大东亚圣战”,要求他必须上台演出。梅兰芳斩钉截铁地说:“普通的演出我都不参加,这样的庆祝会当然更不会去了。”但是,拒绝演出总得要想出个办法啊。
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以摆脱日本人。这个朋友被他的爱国精神感动了,决心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发高烧。
日本人不相信梅兰芳病了,专门派了一个军医来检查。日本军医闯进梅兰芳的家,看见他盖着棉被躺在床上,床边桌子上放着很多药。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当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消息传来时,梅兰芳当即剃了胡须,高兴地向大家宣布:“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
作为艺术家,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侵略____ 敬佩____ 破绽____
【2】对于日本人的邀请,梅兰芳是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
【3】梅兰芳为了拒绝演出,想出了什么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
【4】梅兰芳为了回绝日本人的演出邀请,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
___________________
【5】选文主要反映了梅兰芳的什么品质?( )
A.聪明机智
B.顾全大局
C.骄傲清高
D.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
13、阅读。
①母亲50岁后,头发日渐白了。先是两鬓,后来是额前,再后来满头芦花,让我们感到心痛。
②父母都不愿离开家,家里有猪、鸡、水牛,有房子和责任田。上高中的小弟还要人照顾,患不治之症的父亲不能劳动,里里外外都是母亲一人操持,她头发还有不白的么?
③4月的一个晚上,我搭同事的便车回老家,想看看父母和小弟。到家时已是晚上11点多了,家里没人,门上挂了锁。奇怪,这么晩了,父母到哪儿去了呢?天气乍暖还寒,夜风吹过,身上有阵阵凉意。朝远处田野望去,怎么回事呀?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我信步朝田野走去。
④到了田边,我像被人使了定身法一般,呆立在夜色里。只见母亲一手提着脸盆,一手握根棒子,敲击着,发出当当的声响。母亲在田埂上蹒跚地转悠,田埂角上放着盏马灯,灯火如豆。田里是平整的秧圃,依稀可见撒下的稻种已经抽出嫩芽。母亲身上披了件破棉袄,手里不停地敲击着。我叫了声母亲,母亲见是我。停了下来,脸上溢着慈祥的微笑。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母亲一见,立刻又敲起来,那黑乎乎的便遣散而去。母亲说今年是少有的奇怪,撤下的稻种一个晚上便被老鼠吃得精光。没有办法,大家只好日夜在田边守着。母亲告诉我,父亲被姐姐接去了,小弟住校,星期天才回来,她已经在田边守了三个昼夜了。
⑤母亲和我说话,手里还在敲盆,沿着田埂蹒跚而行。我跟在她后面,心里沉沉的。母亲,您该休息了,把田退了吧!您劳作了一辈子,难道不该享享福么?我知道,我是劝不动母亲的,她离不开她的田野。平时我们劝她,她都说:“你们不要管了,这田是不能退的,我做一天算一天,也好照料你爹和你弟。”
⑥那个夜晚,我陪着母亲在田野上敲盆赶鼠。母亲的身影在田埂上晃动着,夜色里,只有母亲的白发看得清楚。夜风吹着,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
【1】给短文起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首横线上。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蹒跚:_________________ 不治之症:_______________
【3】下列能表现出文中母亲品质的词语有( )。(多选,填字母)
A.顽固
B.勤劳
C.慈祥
D.衰老
【4】“再后来满头芦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在母亲停下的当儿,有一群黑乎乎的东西冲向秧圃”加点的词语既写出了老鼠______________,又从侧面表现出母亲的________________。
【5】“空旷的田野上有灯火闪烁,不时有阵阵敲盆的声音传来”,这句是________描写,为后文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6】“母亲的白发在田野上飘拂,飘拂,飘拂出我一脸泪花,飘拂出我又一段回忆。”这句话连用四个“飘拂”表达出作者对母亲_________________
【7】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文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共工怒触不周山
①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后,水神共工一向与火神祝融不和,他向火神发动进攻。担当先锋的大将相柳、浮游,猛扑向火神祝融氏居住的光明宫,把光明宫四周长年不熄的神火弄灭了,大地顿时一片漆黑。
②火神祝融驾着冒着烈焰的火龙出来迎战。所到之处,云雾散去,雨水齐收,黑暗悄悄退去,大地重现光明。水神共工又气又急,怒气冲冲地对相柳和浮游说:“将三江五海的水全部汲上来。”大水向祝融那里倾去。刹那间,长空中浊浪飞泻,白云被淹没,神火又被浇熄了。可是大水一退,神火又烧了起来。此时,祝融又请来风神帮忙,风助火威,火乘风势直扑共工。
③共工他们想留住大水来御火,可是水泻千里,哪里留得住。火焰又长舌般卷来,共工几人被烧得焦头烂额,东倒西歪。共工只得率领水军且战且退,逃回大海。
④他本以为自己逃回大海后,祝融肯定会知难而退,因此立在水宫,得意起来。不料,祝融这次下了必胜的决心,全速追击。只见火龙所到之处,海水不由得滚滚向两旁翻转,让开了一条大路。祝融直逼水宫,水神共工只好硬着头皮出来迎战。
⑤代表光明的火神祝融大获全胜。浮游被活活气死,相柳也逃之夭夭,共工心力交瘁(cuì),无法再战,狼狈地向天边逃去。
⑥共工一直逃到不周山,回头一看,追兵仍紧随其后。共工又羞又愤,就一头向山腰撞去,“哗啦啦"一声巨响,不周山竟给共工撞折了。
⑦不周山一倒,灾难就要隆临了。原来不周山是根撑天的柱子,不周山一倒,半边天空就坍塌下来,露出石骨嶙峋的大窟窿,顿时天河倾泻,洪水泛滥。
⑧著名的“水火不相容”典故就出自这场大战。也因此,才有了后来的女娲炼彩石补天的故事。
(选自《中国神话故事》,有删改)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起因 | 经过 | 结果 | |
水神与火神不和, 向火神发动进攻。 | ①_____ | ②_____ | _____ |
【2】读神话,我们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读到第②自然段画线的句子时,展开想象。似乎看到了___________,听到____________,还想到了______________。
【3】火神祝融驾着火龙出来迎战,大地重现光明,此时水神共工的心情是_______的,我们可以从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中感受到。
【4】一边阅读,一边做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请从短文中找出你认为最神奇的一处,摘录下来,并用批注的形式写写你的感受。
摘抄: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故事中的人物性格鲜明,请选择其中一个你印象深刻的,说说他是个怎样的人。并联系故事说说你的依据。
我觉得_________(填名字)是个_____________的人,因为:_______________。
15、说句心里话。
小青石的理想原是做发簪和纽扣,但后来它为自己能为大众服务而快乐,看看下面新闻材料,说说你的感受。
背景资料:
网友“90后”:温爷爷,您好。我是一名“90后”,有人说我们缺乏理想,没有责任,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们有自己的理想,我们更期待国家繁荣富强。
温家宝:国家和人民把未来寄托在你们身上,你们绝不能因为任何挫折,甚至社会上出现的某些不理解而使自己丧失斗志。
我说说我自己。我不仅承受过不理解,甚至承受过挫折,我的成长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我没有一天屈服过,屈服困难、屈服压力。我总是想,我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我想青年人只要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这是温家宝总理2011年二月份与网友的谈话记录,结合这段话,你能说说你的理想是什么吗?你打算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理想是用来实现的,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16、修改病句。
“六一”儿童节前,我们班的同学准备了精美的节目。排练太累了,还好有李老师的鼓动,大家才坚持下来。最后表演很成功,大家都十分特别开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共4处)
桌子上推满了礼物。我拿起妈妈送的礼物,急切地迫不及待地拆开了包装纸。“《夏洛的网》!”我叫了起来:“老妈,你太给力了!”捧着心爱的书籍,高兴极了。
18、我会修改病句。
1.几座小山在云雾中清清楚楚若隐若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汉的夏天是个炎热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听了这个故事,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早晨来到学校,就看到同学们幸福的笑脸和广播里欢乐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你经历过什么让你激动、紧张或害怕的事?选择一件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自己当时的感受。写作时,可以用上自己积累的描写心情的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