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___”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6 分)
(1)看到祖国的兴(xīng xìng)盛强大,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很高兴(xīng
xìng)。
(2)国家有计划(huá huà)地为地震灾区的难(nán nàn)民建好了过渡板房。
(3)这项新技术的推广,对提高生产效率(shuài lǜ)的(dí dì)确起到了重要作用。
2、复述《西门豹治邺》一课,应将_____这个情节讲得详细些。( )
A.调查民情
B.惩治巫婆与官绅
C.开凿渠道,引水灌溉
3、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清淅
B.称赞
C.喝醉
D.照顾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既然 腾云架雾
B.奥密 重整旗鼓
C.严历 不动声色
D.抱负 无可奈何
5、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
A.精疲力竭
B.滕云驾雾
C.无可奈何
D.手舞足蹈
6、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
气氛
A.fēn
B.fèn
7、下列句子对应的描写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地闪躲。(动作描写)
B.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心理描写)
C.我的弟弟,圆圆的脸蛋,细长的眉毛下长着一对圆溜溜的大眼睛。(外貌描写)
D.他高高的个头,瘦瘦的脸庞,黝黑的皮肤。(神态描写)
8、运用查字典的知识填空
①“呵”字音序是________,部首是________,是________结构。
②“汹”字第六笔是________,“仇”字最后一笔是________。
9、古诗阅读。
浪淘沙(其七)
[唐] 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读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时,我想到了《观潮》中写的“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_________,好像___________”的情景。“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写出了大潮退去的情景,让我们不禁吟诵起《浪淘沙》(其七)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
蝉的生命绝唱
初次出现在地面上的幼虫,在“家”的附近徘徊,寻找适当的蜕皮地点——一棵小矮树,一丛百里香﹐一片野草,一簇灌木枝。它爬到上面,用前爪紧紧地握住,丝毫不动。这时,外层的皮开始由背部中央裂开,里面露出淡绿色的蝉,头先出来﹐接着是吸管和前腿﹐最后是后腿与翅膀。此时,除掉身体的最后尖端,身体的其余部分已完全蜕了出来。接下来,它会表演一套奇怪的“体操”:身体腾起在空中,只有一点固着在旧皮上,翻转身体,头向下,布满花纹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连串让人看不清的动作,尽力将身体翻上来﹐并且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把身体尖端从鞘中脱出来。
全部的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刚蜕出来的蝉身呈半透明的绿色,很美,而濡湿的翅膀蜷缩着,像两团揉皱的卫生纸。过了一段时间,蝉的躯体逐渐转黑,而翅膀却在干燥的阳光下伸展开来,清晰的翅膀美丽并且充满力量。
【1】从短文第二自然段中找出两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选择题。(填序号)
(1)文中写幼虫在“家”附近徘徊,它想干什么?______
A.寻找食物 B.寻找适当的蜕皮地点 C.寻找它的“家”
(2)它爬到上面,用前爪紧紧地握住,丝毫不动,是因为______
A.它怕掉下去 B.它累了 C.它准备蜕皮
【3】读短文,完成练习。
(1)请找出描写蝉蜕皮顺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刚蜕出来的蝉身体呈_____色,过了一段时间,蝉的躯体________________。
(3)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句中把______比作_______。
(4)蜕变后的蝉与幼虫相比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蝉蜕变的过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篱蔷薇
①春天的阳光,洒遍了村庄。我家屋后,一篱蔷薇长得格外茂盛。
②我来到屋后,发现蔷薇篱笆上竟然抽出了很多还没打花苞的嫩条,好像竹丛的竹笋子一般。我欣喜地折了,把皮一剥就往嘴里放,有点酸,有点甜,还有点涩,但青嫩得很,入口嚼几下就化了。这实在是大自然对嘴馋孩子的一丝慰藉。
③初夏时节,当蜜蜂嗡嗡地从窗格飞进时,我睁开了眼睛,一股浓郁而甜腻的香味直扑鼻子。我知道,蔷薇花开了!我翻身起床,趿(tā)拉着布鞋往屋后跑。
④呀!一篱笆的蔷薇花都约上了,都约在昨天晚上一齐开放,谁也不赶早,谁也不赶晚。纯白的,浅粉的,挨挨挤挤,满枝满篱地开了,长长的绿篱上,仿佛哪位仙女遗落的一件云裳。饱满润泽的花瓣中,一簇簇的黄蕊在风中招摇,引得蜂嗡蝶舞。我忙着跟伙伴们用蔷薇和竹枝做花环,戴在头上扮公主,做新娘,彩排我们心中一个又一个的童话。
⑤等我们玩够了,蔷薇花也就一朵一朵地凋谢了。过不了多久,透过一根根蔷薇枝,你会看到青青的金樱子已经挂上了。当白露为霜,秋风渐起,浑身是刺的金樱子,就由青转黄转红了,味道也会从涩入甜。为了这点甜味,我们不怕衣服被扯烂,手臂被划伤,一只只小手在蔷薇的茎刺旁试探、找寻,摘下后就用鞋底磨掉金樱子身上的刺,用嘴咬开它的肚皮,用手指挖出它一肚子毛刺刺的籽,终于剩下薄薄黄黄的果皮。我们洗也不洗,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享受一点点酸甜。
⑥雪花飘飞,屋前屋后的树木干枯空荡,只有那一篱蔷薇依然青翠稠密,各种虫儿、雀儿躲进蔷薇枝叶之间,在它们的蔷薇山庄亦歌亦食,等待春姑娘的到来。
【1】阅读短义,表格梳理。从文中找到合适的词语填写在表格中的横线上。
季节 | 观察的事物 | 观察发现 |
春天 | 蔷薇的嫩条 | 味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夏天 | 蔷薇的 | 颜色:________ _______ 数量:____________ |
秋天 | 蔷薇的果实 | 颜色:________ _______ 味道:____________ |
冬天 | 蔷薇的枝叶 | _________________ |
【2】结合短文内容和表格梳理,在说法最准确句子后面的括号里打“√”。
(1)作者按四季顺序,通过眼看、鼻闻、嘴尝、耳听、心想的方式细致观察。( )
(2)作者按四季顺序,通过眼看、鼻闻、嘴尝的方式细致观察。( )
【3】读短文第④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⑤自然段具体描写“我”吃金樱子的过程.按照下面提示简要写清楚。
首先在蔷薇的茎刺旁试探、找寻,然后___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小题。
蝙蝠和雷达(节选)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作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蝙蝠飞行时,是用耳朵和嘴巴配合起来探路的。
B.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发出的超声波。
C.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耳朵。
D.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2】下列关于“超声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超声波是一种声音,能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可以反射回来。
B.超声波是蝙蝠用嘴巴和耳朵发出来的。
C.在夜里,蝙蝠能利用超声波改变飞行的方向。
D.人的耳朵是听不见超声波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3】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终于”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现了科学家的研究是付出了艰辛的劳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
B.体现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被发现是个意外。
C.体现了科学家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
【4】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是什么?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5】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这就是仿生学。我还知道人们从_________得到启示,发明了_________。
13、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军犬黑子
那一年,我认识了一位军犬训导员。我问他:最聪明的狗能达到什么程度?他说:除了不会说话,跟人没有差别。他的回答,令我一怔,随后我说:你准是掺进了许多感情色彩吧?不!他说。
他给我讲述了几个关于狗的故事,是他亲身经历的。有几个,我已淡忘了,惟其中的一个,至今记得鲜明。曾经在他们的那个营地,有一条叫“黑子”的狗极其聪明。有一天,他们几个训导员想出一个特殊的办法,决定用来测一测黑子的反应能力。他们找来了十几个人,让这些人站到队伍中去。这一切完成了,训导员很高兴,用手拍了拍黑子的脖颈以示嘉奖,之后,他指了指那些人,让黑子把“小偷”找出来。黑子过去了,嗅嗅这个,嗅嗅那个,没费多少劲就叼住了那个“小偷”的裤腿将他拉出了队伍。
应该说,黑子把这个任务完成得极其完满,但训导员却使劲儿晃了晃脑袋对黑子说:不!不是他!再去找!黑子大为诧异,眼睛里闪出迷惑的光,因为他确信没有找错人,可对训导员又充满了一贯的绝对的信赖。这,这是怎么回事呢?他想。不是他!再去找!训导员坚持。黑子相信了训导员,又回去找……但他经过了再三再四的谨慎辨别和辨认,还是把那人叼了出来。不!不对!训导员再次摇头。再去找!
黑子愈发迷惑了,只好又走了回去。这次,黑子用了很长的时间去嗅辨。最后,它站在那个“小偷”的脚边转过头来,望着训导员,意思是——我觉得就是他……不!不是他!绝对不是!训导员又吼,且表情严厉起来了。
黑子的自信被击溃了,他相信训导员当然超过自己。他终于放弃了那个“小偷”,转而去找别人。可别人……都不对呀?
就在他们里头!马上找出来!训导员大吼。
黑子沮丧极了,在每一个人的脚边就停那么一会儿,看看这个人像不像“小偷”,又扭过头去看看训导员的眼色试图从中寻到一点点什么迹象或什么表示……最后,当他捕捉到了训导员眼色在刹那间的微小变化时,他把停在身边的那个人叼了出来。
当然,这是错的。
训导员哈哈大笑起来,把黑子笑糊涂了。之后,训导员把“小偷”叫出来,告诉黑子:你本来找对,可你错就错在没有坚持……
一刹那间,令训导员和全体在场的人们意外、惊恐和悔恨的是,他们看到——当黑子明白了这是一场骗局之后,它极度痛苦地“嗷”地叫了一声,几大滴热泪流了出来,之后,它沉沉的垂下了头,一步一步地走了开去……
黑子!黑子!你上哪去?训导员害怕了,追上去问。
黑子不理他,自顾自往营外走去。
黑子!黑子!对不起!训导员哭了。
但黑子无动于衷,看也不看他一眼。
黑子!别生气!我这是跟你闹着玩儿呢!训导员扑上去,紧紧地搂住了黑子,在黑子面前热泪滂沱。
黑子挣脱了驯导员的搂抱,一步一步地走到了营外的一座土岗下,找了个背风的地方趴下了。此后好几天,黑子不吃不喝,精神委顿,任训导员怎么哄,也始终不肯原谅他。
人们这才发现——哪怕是狗,也是要尊严的!
或者反过来说——它们比人更要尊严!
后来,后来是黑子不再信赖它的训导员,甚至不再信赖所有的人,同时,它的性情也起了极大的变化,不再目光如电,不再奔如疾风,甚至不再虎视眈眈、威风凛凛——训导员没办法,只好忍痛安排他退役。
啊,黑子呀!
【1】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词语。
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_____________
心里一点儿也不受感动。_____________
声势或气派令人敬畏。_____________
目光像闪电一样亮,形容眼睛非常有神采。_____________
【2】用直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3】几个训导员想出一个特殊的方法来测试黑子的能力。这个特殊的办法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训导员告诉黑子真相的一刹那,黑子做什么事情使在场的所有人都惊讶不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这次测试中,黑子的感情在不断发生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与理解。
走月亮(节选)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luǎn nuǎn)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bāo bào)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1】给文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请用这种方法写一个句子:______。
【3】读到“细组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这句话时,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写一写。(不少于3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事 物:风 雷雨 烟花 小狗
加点词语:霎时 顿时 忽然 过了一会儿 一会儿工夫
我选的事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我这样描绘它: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写出正确的句子。
(1)放学很久了,仍然在专心地批改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雨呼呼地刮着,大地一片昏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谁都不说发现的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是个惊人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写出正确的句子。
科学家经过多次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____________________
18、句子作坊。(修改病句)
1.读了《纪昌学射》的故事后,很受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和蔡桓侯会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题目:难忘的一节课
一个学期很快就过去了,在这一学期的学习过程中,你一定收获了不少的知识。现在请你回想一下这学期当中你最难忘的一节课,写下来。注意:要体现出这节课为什么让你难忘,语句通顺,内容具体,字数4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