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句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们不要小看任何一个人,毕竟“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
B.校园联欢晩会上,同学们表演了精彩的舞蹈,真是龙飞凤舞,大家连连拍手叫好!
C.他骑着骏马飞奔在草原上,犹如腾云驾雾一般。
D.“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2、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观潮》)
A.风号浪吼
B.山崩地裂
C.闷雷滚动
D.风平浪静
3、下列在对古文“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故”的意思是因此。“堙”的意思是填塞。
B.“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的意思是: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
C.“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是指她的家人很生气,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肝脏(zàng) 搜索(suǒ)
B.角色(jué) 花蕾(léi)
C.铁钉(dīng) 骨髓(suǐ)
D.纪昌(jǐ) 障碍(ài)
5、对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恰当的是( )
昆虫的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原来它们的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四万多个嗅觉器。
A.昆虫的触觉有多少个嗅觉器呢?
B.昆虫的触角比人的鼻子还灵敏。
C.动物学家们研究了昆虫的触角。
D.昆虫的触觉能闻到气味的原因。
6、读完古诗《赠刘景文》后,我知道刘景文是( )的好朋友。
A.李白
B.杜牧
C.苏轼
D.叶绍翁
7、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纪昌学射 纪律严明
B.息事宁人 宁死不屈
C.闷雷滚动 闷闷不乐
D.天旋地转 一阵旋风
8、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霎时( ) 震撼( ) 系着( ) 家雀( )
均匀( ) 倒塌( ) 冶炼( ) 花圃( )
9、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1】根据意思写出诗中的词语。
(1)指极短的时间。(__________)
(2)江海汇合之处。(__________)
【2】“八月涛声吼地来”是从_______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_______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头高数丈触山回” 是从________(视觉 听觉)方面来描写的,写了_________(涨潮 退潮)时的景象。
【3】把“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改写成现代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卷起沙堆似雪堆”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运用这种手法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仙 人 掌
我家的“小花园”里有各种各样的花。有像火一样红的鸡冠(guān guàn)花,有洁白如玉的兰草花,还有月季花、迎春花。这些花迎着灿烂的阳光相继开放,真惹人喜爱。但我最爱的却是那身上长满刺的仙人掌。说起来,还有一段经历呢。
记得有一天,爸爸下班回来拿着一个大纸包,我知道又是花。连忙打开一看,哎!竟然是一盆长满刺的仙人掌,既没有好看的颜色,又没有好闻的香味。于是,就把它放在“小花园”里,置之不理了。
我一连几天都没给它浇水,心想,大概枯(gū kū)死了。可是我跑到小花园一看,呀!仙人掌不但没有死去,而且很健康。
去年冬天,我得了腮腺炎,腮帮子肿得厉害,又疼又胀,难受极了,吃药打针都不见效。后来,爸爸找了个偏方,就是把那棵仙人掌切下半截,拔了刺,捣碎,给我敷上。嗬!还真有效,肿处觉得凉凉的,不那么火辣辣的了。我想起那棵仙人掌,便跑到“小花园”去看它,只见它被切掉了头,刀口处渗出一粒粒小水珠。为了我,它也许会死的。
又过了几天,我的病好了,就跑到“小花园”去看。只见它的伤口干了,留下一条灰白的伤痕,可全身还是绿油油的。仙人掌居然活下来了。
带着伤疤的仙人掌坚强地站在角落里,在众多的花丛中大概谁也不会注意到它;但是在我的心目中,它却是百花中最可贵的一种。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竟然_________ 也许_________ 珍贵________ 顽强_________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讨厌_________ 果然_________ 难看________ 一定________
【4】写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表示动作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把仙人掌放在小花园里,置之不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在“我”的心目中,仙人掌为什么是百花中最可贵的一种呢?用“√”选择,可多选。
A. 它坚强,生命力强大。( )
B. 它颜色好看,香味好闻。( )
C. 它帮“我”治好了腮腺炎。( )
11、课内阅读。
走月亮(节选)
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髙髙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这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走着……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读文段,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2)人物:__________________
(3)事件: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写月光照亮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作者是按照________的顺序观察的。
【3】读第四自然段,填空。
“我”和阿妈欣赏到清澈美丽的________,闻到了________的香味,看到可爱的________和倒映在水中的无数个________,想到白天阿妈带“我”到溪边________时的情景。此时的“我”多么________啊!
12、阅读理解。
蜘蛛同学来上课
①校园里显得格外清静,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下来。随着微风,树叶在抖动,每一片叶子都闪着光亮,似乎在和走过它身边的人亲切地打着招呼。
②楼道最东边的一间教室里,我和孩子们认真地上着阅读课,我们在一起读着《蓝鲸》。同学们被精彩的语言吸引着,好像看到了大大的蓝鲸,心里充满着对它的敬畏,似乎被领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③“哎呀!”突然有人大叫一声,打破了课堂的宁静。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小李同学,一个文静的小姑娘。“怎么了?”我急忙问。“老…老师……有蜘蛛……”她瞪大了眼
睛,右手的一根手指指着桌子,身子往后躲着。我走近一看,果然,课桌上有一只小小的蜘蛛,棕灰色的毛茸茸的身体,长长的脚,在桌子上正儿八经地踱着方步。
④小李同学如临大敌的样子,让教室里沸腾起来。有的孩子叫着:“讨厌的蜘蛛,快走开……”还有的甚至伸着小手喊:“摁死它,摁死它,别来捣乱……”我没想到孩子们会有这样的表现。看着他们瞪着眼、挥着小拳头的样子,我心里起了小小的波澜。面对小小的蜘蛛,你们怎么能……
⑤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同学们都注视着我,尤其是小李同学,眼睛里含着惶恐和不安。我该怎么办呢?
⑥我想了想,眼前一亮,我看了看小李同学,转过身大声说,”孩子们,蜘蛛同学和你们一样,他是要求来上阅读课的,咱们一起欢迎他吧!”“蜘蛛同学……”孩子们先是一愣,后来,笑了,有的还鼓起掌来。教室里又沸腾了。
⑦说话间,我轻轻地走到小李同学的桌子旁边,俯下身子,将蜘蛛轻轻一抹,让它恰好躺在我的掌心上。我把手平平地端在胸前,走到窗台边,手掌一覆,让它落在窗台上。我轻轻地说道:“蜘蛛同学,请你在窗台上听课吧,同学们会告诉你,他们发现了大大的的蓝鲸的秘密!”孩子们入神地看着这一切。
⑧我的话音刚落,几个孩子竟然也轻轻地走过来。有的说,“欢迎你,蜘蛛同学,我们一起来上课吧。”有的孩子把头凑到窗台边,说,“蜘蛛同学,我来告诉你蓝鲸到底有多大吧。”小李同学也走了过来,她不再惶恐,对着蜘蛛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蜘蛛同学,对不起,刚才吓到你了吧。”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我心里又一次掀起了小小的波澜。
⑨“孩子们,我们和蜘蛛同学一起上课了。”那堂课,学生们上得格外开心,我倒真的相信,蜘蛛同学确实是来和孩子们一起上课的。
⑩是呀,无论是大大的蓝鲸,还是小小的蜘蛛,都应该走进孩子们的心灵!
【1】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用比较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
【2】“如临大敌”的意思是________;第四自然段加点词“如临大敌”指的是______________
【3】第四自然段和第八自然段都写“我”心里掀起了“小小的波澜”。请联系上下文想想,“我”心里第一次起小小的波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心里又一次起“小小的波澜”是因为____________
【4】根据理解填空:
“‘老…老师……有蜘蛛……’她瞪大了眼睛,右手的一根手指指着桌子,身子往后躲着。”这是对小李同学的_______、__________描写,此时,小李的心情是:__________
“小李同学也走了过来,她不再惶恐,对着蜘蛛还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蜘蛛同学,对不起,刚才吓到你了吧。’”这是对小李同学的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__描写,此时,小李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无论是大大的蓝鯨,还是小小的蜘蛛,都应该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与感受。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秀 优良),并且有(温和 温柔)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儿一点儿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1】画去选文中括号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2】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
A.举例子
B.作比较
【3】“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在文段中的作用是_______,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具体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4】“慎重”的近义词是________。蟋蟀选择住址的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5】这段话主要写了( )
A.其他昆虫是怎样选择隐蔽场所的。
B.蟋蟀住宅的特点。
C.蟋蟀和其他昆虫住宅的不同点。
14、阅读。
哪吒闹海
东海龙王父子称霸一方,作恶多端,还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一天,小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圈,来到大海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龙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夜叉钻出水面一看,原来是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子就把夜叉给打死了。
龙王听说夜叉被打死了,气得嗷嗷直叫,就派他的儿子三太子带兵去捉拿哪吒。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对哪吒说:“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说着,举枪便刺。哪吒一闪身,随手取下混天绫,朝三太子扔去。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哪吒又拿出乾坤圈,只一下,便把三太子也给打死了。三太子一死现出了原形,原来是条小白龙。
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人们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1】用“ ”画出哪吒闹海的原因。
【2】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中写哪吒的法宝很神奇的有( )
A.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
B.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子就把夜叉给打死了。
C.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
D.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
【4】想象神奇是神话故事的突出特点。请你展开想象,想象东海龙王父子是怎样兴风作浪的?他们都干了哪些坏事?
__________________
15、句子乐园。
(1)有一种叫作“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比钢铁结实百倍。(照样子,仿写一种事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漫步小区的花园,你会看到什么呢?(至少用三种以上表示颜色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___________
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___________
3.经过教育,“FxG”的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___________
4.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___________
5.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这段话(一处错字,三处语病)
去年夏天,参加了草原探险活动。那天,我陵晨出发,几公里路刚走了就病倒了,只能返回大本营。在回来的路上,我忍不住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下面这段话有三处错误,请用恰当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通过这次《建党100周年,做新时代少年》主题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我们一定要发扬并学习革命先辈的优秀品质。
19、习作天地
题目:未来的
要求:1.选择一个物品,把题目补充完整。
2.展开合理想象,做到结构安排有条理,内容具体。写出这个物品的特点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