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戴脚环的大雁》中大苍鹰攻击猎物很有办法。( )
A.在低空撞击猎物使猎物晕倒。
B.在地面上和水面上去追赶猎物。
C.在高空中埋伏,在猎物的背后突然用锋利的爪子勾住猎物的要害部位。
D.在高空中埋伏,先把猎物吓个半死,再从上方石块似地砸向猎物。
2、《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要靠劳动,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B.要有锲而不舍、坚韧不拔的精神。
C.父亲炎帝很疼爱小女儿,歌颂父爱的伟大。
D.不要做一个贪玩的孩子。
3、王戎说“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依据应该是( )
A.路边的李树结出的李子都是苦的。
B.道路上车马来往,飞扬的尘土让李树上的李子由甜变苦了。
C.路边的李树上结了很多李子,如果不是苦的,早就被路过的人摘光了。
4、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芙(fú)蓉 麦秆(gān) 彬彬(bīn)有礼
B.纸屑(xiè) 供(gòng)养 心急如焚(féng)
C.应和(hè) 倔(juè)强 炊(chuī)烟袅袅
D.蹿(cuān)进 单(chán)于 灯火辉煌(huáng)
5、《亲爱的汉修先生》的主人公是( )。
A.鲍雷伊
B.培瑞
C.汉修先生
6、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是一样的一组是( )
A. 融化 融洽 B. 凯旋 旋转 C. 模仿 模型 D. 残酷 酷刑
7、本文的作者是( )国作家法布尔。
A.法
B.英
C.美
D.德
8、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题西林壁》中,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看待事物必须超越狭小的局部范围,从多角度进行整体观察,才能认真认识事物的真相和全貌。
(2)学习应大胆质疑,《礼记》中言:“博学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笃行之。”韩愈则说:“ _______________,孰能无惑?”
(3)20世纪的科技变化既多又快,真可以用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
(4)老师告诉我们:一场秋雨_______,_____________。天气渐冷,要注意保暖,以防感冒。
9、歌词节选。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kuān chang。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chái láng来了,
yíng jiē它的有liè qiāng。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wēn nuǎn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和平的阳光。
【1】这是歌曲《_________》的部分歌词。
【2】文中音节所对应的词语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想一想,填一填。
(1)文中用“__________”指侵略者。
(2)祖国要发展,要强大,不要战争,要___________。
(3)在以词作者乔羽为代表的全国人民心目中,我们的祖国是_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__________的。我们爱祖国。
10、课外阅读。
______
①前年暑假,我和爸爸去游长白山。
②登上北上的列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长白山脚下。望着郁郁葱葱的山林,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我一下子就忘了坐车的疲劳,顿觉心旷神怡。
③我们乘坐越野吉普车上山。一路上车子沿山路盘旋而上,我随着车子左右摇摆、上下颠簸,感觉像坐过山车。大约二十分钟左右,我们到达了山顶。又爬了一小段山路,便来到了天池边上。清澈湛蓝的湖水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静静地躺在那里。好像等待人们去雕琢。蓝天、白云、山峰、游客倒映在湖面。那水天一色的景象让人觉得自己在山间游览,又像是在水中徘徊、云端漫步。站在天池边上向四周望去,翠绿的山峰层层叠叠,山峰之间,蓝天、白云与山相接,山中有云、云中有山,美丽极了。
④一阵轻雾袭来,天池有些模糊了。一会儿又渐渐清晰,一会儿又被遮住……时有时无的天池给人另外一种感受。雾越来越浓,天池很快就被遮住一大半,最后完全被大雾笼罩了。雾和云混成一块,让人分不清哪是云,哪是雾。此时虽然看不见天池,但有一种身处仙境的感觉。
⑤虽然成了“仙”,但望着这么快就被遮住的天池,我还是有些沮丧。低着头,默不作声地往下走。爸爸拍拍我的头说:“傻孩子别难过,天池经常被云雾笼罩着,我们能看见天池已经很幸运了。”听了爸爸的话,我忽然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见到了难得一见的美丽的天池。
【1】在横线上给短文加上合适的题目。
【2】读第②③自然段,文中的“我”从长白山脚下到天池边上的路线是怎样的?
长白山脚下→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天池边上
【3】用“___ ”在文中画出两处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
【4】读文中画“_____”的句子,完成练习。
句中的“仙”指的是______,感觉成仙的原因是 ______。
【5】“听了爸爸的话,我忽然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孩子,因为我见到了难得一见的美丽的天池。”想一想,在什么时候,你觉得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孩子?请用具体事例简要描述。
______
11、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1.“他们的好友”指的是 。
2.“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高地阔”在这里的意思是( )
A.吃得很多。
B.吃的时间很长。
C.吃的地方很开阔。
3.这段文字描写的就像幅图画,请给这幅图画命名。
12、巫峡赏雾
①巫峡多雾,因而有人叫它雾峡。巫峡的雾,像巫峡一样俊秀迷人。巫峡赏雾,如同欣赏一幅幅绘画珍品,人不知不觉便进入了那种如梦如幻的境界。
②山帽子雾,大而圆。处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山峰,都美美地戴上了一顶。巫峡由此更添几分秀色。早晨,在太阳光的映照下,山帽子雾银光闪闪,璀璨夺目。
③半山雾,又叫遮山雾。犹如一道天幕从空中垂下来,将山峰拦腰隔断。一栋栋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便严严实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就那小路倔强得很,硬左拐右拐从雾中一头伸了出来。一阵铃铛声传来,雾中走出一头头黄牛。那是地道的巴山牛。盘着绳子的叉角上,似乎还粘着许多雾絮。走在后面的放牛人连连吆喝,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④轻纱雾,丝丝缕缕,看上去如同落地纱帘。如此珍品,非织女那一双巧手不能完成。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于是,雾中的山峰也跟着走动,农舍也跟着走动,牛群羊群也跟着走动;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
⑤江雾,又被称做早潮。巫峡一到春天,起江雾的时候居多。清晨,醒来的峡江抹去一脸倦容,伸伸懒腰打个哈欠,江面上骤然升起一层烟波。随着江水流动,烟波由淡变浓,转眼间跟潮水似的上涨起来。早起收钓的打鱼船,先是浮在雾上行进,很快便没入雾中。江雾很知趣,上涨到一定高度便收住了脚步。停下来的江雾,一眼看上去如同晒场上铺的新棉,白花花耀人眼目。
⑥跑马雾,气势好生了得!初夏雨后放晴,峡谷中涨满了雾。那雾看上去如同关在圈栏中的马群,你挤我,我挤你,显得浮躁不安。这时,从峡口吹来一阵风,马群便借助风力,冲破圈栏,撒蹄在巫峡中狂奔起来。窄窄的峡谷,哪经得住如此之多的骏马驰骋?一时间马群拥挤不堪:有的挤得仰起头,有的挤得翘起尾,有的挤得竖起鬃毛,有的挤得腾起四蹄。你听,呼啸的风中,那嘶鸣声、马蹄声、碰上石壁的撞击声,声震峡谷,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身上禁不住沁出粒粒汗珠来。好厉害的跑马雾!
⑦巫峡的雾,迷人的雾。
【1】文中写了“山帽子雾”、“半山雾”、“轻纱雾”、“江雾”、“跑马雾”五种雾,对它们的特点依次概括最恰当的一项:( )
A.大而圆 薄而轻 浓而高 气势大 起雾快
B.大而圆 气势大 浓而高 薄而轻 起雾快
C.大而圆 浓而高 薄而轻 起雾快 气势大
D.起雾快 薄而轻 大而圆 气势大 浓而高
【2】下面关于短文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巫峡被称为雾峡,一是因为那里多雾,二是因为那里的雾俊秀迷人。
B.文中描写的每种雾的名字全都与形态有关联,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
C.山帽子雾通常出现在早晨,江雾春天出现的时候多,跑马雾则在初夏雨后放晴时。
D.巫峡的雾美在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瞬息万变、璀璨夺目。
【3】细致读第③自然段,下面说法与文中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倔强”一词看出半山雾很调皮,不知什么时候会突然从什么地方跑出来。
B.“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原因是雾很大,所有的事物都被雾笼罩住了。
C.“左拐右拐”“伸”两个词,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小路的弯曲细长。
D.半山雾,把一栋栋农家小院,一片片田园果林,严严实实隔在了这道天幕后面。
【4】对第⑥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个“挤”字生动地写出“跑马雾”姿态的多,带给人丰富的想象。
B.这一句话形象地解释了“跑马雾气势好生了得”。
C.“声震峡谷”,真实地写出了谷中的马的嘶鸣声特别大,马跑得欢快有力。
D.“沁出粒粒汗珠”,可以感受到作者被“跑马雾”的气势所震撼,特别激动,对大自然美景充满热爱之情。
【5】下面的句子都很鲜活,其中不是把雾当人来写的一项是:( )
A.微风轻拂,轻纱雾慢慢走动起来。
B.停下来的江雾,一眼看上去如同晒场上铺的新棉,白花花耀人眼目。
C.江雾很知趣,上涨到一定高度便收住了脚步。
D.神女峰上的“神女”也苏醒了,拖着长裙,一步一步……
13、阅读与理解
乡下人家(节选)
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
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1】照样子,写成语。
天高地阔(含“天”和“地”的成语)______ ______
【2】选文描写了两个场景,请你用精炼的词语概括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提到“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由哪些景物构成了这幅风景画?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最后一句话中怎样理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眼中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课内精彩语段,完成练习。
(一)
西门豹问:“这话是谁说的?”
老大爷说:“巫婆说的。地方上的官绅每年出面给河神办喜事,硬逼着老百姓出钱。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办喜事只花二三十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
……
(二)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神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架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1】选一选。
(1)读了文段(一),从“硬逼”一词中可以体会到______
A.老百姓自愿出钱给河神办喜事。
B.地方上的官绅欺压老百姓,巧取豪夺。
(2)读了文段(二)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体会到______
A.西门豹以那个姑娘不漂亮,河神不满意为由救下了她。
B.西门豹想给河神送个漂亮姑娘。
(3)西门豹对待巫婆采取了怎样的斗争技巧?______
A.直接戳穿巫婆的骗局。
B.不动声色,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2】写一写。
(1)官绅给河神办喜事的真实目的是:___________。
(2)读了这两段文字,我知道西门豹是这样的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
“面如土色”形容_________________。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小明在参加学校运动会400m接力赛中不小心摔倒了,因此他的班级在这个项目中没有取得名次,他非常自责。作为他的好朋友,想一想你应该怎么安慰他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病句门诊。
1.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所以不会受到伤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金华的双龙洞》的作者是叶圣陶先生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下面语段。
广西桂林是旅游城市世界著名的,其境内的山水风光举世文明。桂林的山和其他地方不同,不是绵延起伏连续不断的,而是突兀的孤立在那里,像一棵棵拔地而起的竹笋。漓江的水清得像一块玻璃,可以看得见水里的水草和游来游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昨天傍晚下了一夜的雪。
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
(3)《西游记》非常好看,我爱不释手,不肯放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夏天的北京是一年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
(5)数学测验时,被一道题难住了。我想来想去反复思考,也找不到解决的方法。果然,我想到了老师教的画图法,就用它解决了难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
(6)我的妹妹已经上四年级了。她天真活泼,聪明可爱。由于她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方法正确,因为,她取得了好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以“那儿,我们都爱去”为题写一篇习作。写清“那儿”是什么地方,为什么我们都爱去。
要求:用事实说话,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字数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