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列选项中“之”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一样的是( )

A.炎帝之少女

B.诸儿竞走取之

C.西山之木石

D.赤子之心

2、我能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醉卧沙场君莫笑(   

A.有沙的场地

B.战场

3、下面作者与作品不相符的一项是(   

A.叶圣陶《昆虫记》

B.巴金《繁星》

C.安徒生《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D.徐志摩《花牛歌》

4、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妈妈买了南瓜、西红柿、青瓜、生菜和蔬菜。

B.老师耐心地指出我这次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C.稻子成熟了,田野上一片碧绿,一派丰收的景象。

D.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我们要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

B.日本鬼子神机妙算,我军虽然已经布下了埋伏,却还是损失惨重。

C.这场篮球赛比下来,每个队员都筋疲力尽

D.学校开展小制作活动,全校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拿出自己的成果。

6、结合本学期的阅读链接和课外阅读,想想以下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多选)

A.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个性鲜明,有“众神之父”洛基,有大力士俄耳浦斯……

B.田野的《难忘的一课》描写了抗日战争时期台湾老师认真教中文的感人故事。

C.传说精卫的父亲炎帝尝遍百草,写出了中国第一部药学著作《本草经》

D.在比安基的《森林报》中作者通过写连续观察日记记录了燕子的生活。

7、选择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xì )鞋带     无可奈何

B.( nìnɡ)可   腾云架雾

C.(xuàn)风   无原无故

D.长(xiànɡ ) 随遇而安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zuò ɡuān   ɡuān shǎnɡ pǐn chánɡ niànɡ zào  kuān wèi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án yuàn   ɡuì zǐ pínɡ ɡuǒ   zǐ páo fán nǎ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iǔ  ɡē róu rèn   shū  zi   zhào yào shū l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诗词鉴定。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 代诗人

【2】解释词语

题:_______________     缘:______________     不识:______________

【3】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赶海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我唱起这首歌,便不由自主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

那是暑假里的一天,我跟爸爸去青岛旅游,爸爸说要带我去赶海,我高兴地答应了。我们来到海边,刚巧赶上退潮,海水哗哗地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

这时,沙滩上已经有好多人了,他们有的捉螃蟹,有的捞海鱼,有的捡贝壳……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我高兴得跳起来,那边一个小伙伴,正低着头寻找着什么。我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只见小伙伴正努努嘴儿,不作声,原来是一只螃蟹不甘束手就擒,正东逃西窜哩。突然,小伙伴“哎呦”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鳌夹住了他的手。咦,怎么我的脚也痒痒的?我低头一看,哦,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呢!它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一名武将,我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这名武将就成了我的俘虏,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太阳偏西了,赶海的人们满载而归,我也提着“战利品”跟着爸爸往回走。海风吹拂着,我感到舒服极了。我一边走,一边哼起了我最爱唱的歌:“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

【1】“满载而归”中的“载”的正确读音是_______

【2】“我”去赶海的时间是_____,地点是________,带我一起赶海的人是_____,赶海的结果是__________

【3】短文中的“武将”是指____________,“战利品”指____________

【4】“海水哗哗地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你从文中再找出一个也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并用“ ”画出来。

【5】赶海让“我”特别开心,赶海时有哪些趣事呢?请写下来。(两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这句歌词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周恩来小时候的故事

①“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鸡叫三遍过后,周家花园里传出了阵阵琅琅的读书声。周恩来很快就把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了。爱动脑筋的他,特别想知道种一粒米到底有多辛苦。

②第二天,周恩来来到蒋妈妈家玩。吃饭的时候,他望着白花花的大米饭,迫不及待地问道:“蒋妈妈,这大米饭是怎么来的呢?”

③蒋妈妈特别喜欢周恩来好问的精神,就笑着告诉他:“大米是稻子舂(chōng,捣去皮壳或捣碎)成的。带着硬黄壳的稻子,从种到收,需要好几道工序:浸种催芽、田间育秧、移栽锄草、施肥管理、除病治虫、收割晾晒、刮板脱粒 ……”

④周恩来惊讶地说:“啊?看来,吃上这碗大米饭,还真不容易啊!”

⑤“尤其是在水田插秧时,种田人赤着脚,忍受着蚂蝗等水虫叮咬。再后来就是顶着烈日、流着汗水来锄草。这从种到收,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蒋妈妈深有感触地说。

⑥蒋妈妈的一番话,给了周恩来深深的启迪。这不仅加深了小时候的周恩来对诗意的理解,而且让他更加热爱劳动人民,同时也激励了他的勤奋学习。

【1】从文中找出和下列意思相应的词语。

形容记得非常牢固,念或背得非常流利。 ( ) 

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 ( )

【2】用“﹏﹏ ”在第①自然段中画出小时候的周恩来背古诗时想到的问题。

【3】概括第②~⑤自然段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和“这从种到收,不知道要累坏多少种田人呢!”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这从种到收,定会累坏很多种田人。

B.这从种到收,不会累坏很多种田人。

C.这从种到收,只会累坏几个种田人。

【5】小时候的周恩来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至少从文中找出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有一天,瓦特和奶奶在家里,奶奶突然有急事被邻居叫出去了,临走前叮嘱瓦特留心炉子上烧着的开水。过了不一会,炉子上的水开了,蒸汽把壶盖冲得噗噗地跳。可能是瓦特平时没有留意过水开的情形吧,这种常人习以为常的现象却引起了他极浓厚的兴趣。是什么推动着壶盖向上运动呢?他目不转睛地凝视那跳动的壶盖和冒出的蒸汽,冥思苦想其中的奥秘。奶奶回来后,看到瓦特的样子,还有水壶呼哧呼哧作响的场景,还以为这孩子又中了邪。其实,在这之前,由于瓦特常常会对他不熟悉、不认识的许多现象长时间地默默观察,因此旁人常常说他是个懒孩子”“呆孩子

1.从这篇文章中你积累的新词语有那些?请写下来

2.用文中加粗词写话

凝视……  

奥秘……

3.蒸汽机的发明受启发于一次烧水,故事一定对你有很大的启发。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和同学交流一下。

 

 

13、阅读《纪昌学射》,完成问题。

纪昌学箭

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想学习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开始练习的时候,飞卫对纪昌说:“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眼睛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能眨一眨!”纪昌回家之后,就开始练习起来。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两年以后,纪昌的本领练得相当到家了——就是锋利的锥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能眨一下。 

纪昌对自己的成绩感到很满意,以为练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见飞卫。飞卫对他说:“虽然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你的眼力还不够。你要练到把极小的东西,看得很大,把模糊难辨的东西看得很清楚,那时候再来见我。”纪昌记住了飞卫的话,回到家里,又开始练习起来。他用一根牛尾毛拴住一只虱子,把它吊在窗口,然后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 

取得了这样大的进步,纪昌赶紧跑到飞卫那里,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飞卫高兴地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就要成功了!”于是,飞卫开始教他怎样开弓,怎样放箭。

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1写出词语的近义词。

牢牢_______     聚精会神__________

2依照词语百发百中的结构形式,写出两个词语。

______  ______

3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形容纪昌学射的过程,这个词语是______,跟这个词意相反的词语是______

4飞卫为什么先要纪昌练习眼力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发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训练。

观潮(节选)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人声鼎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崩地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照时间顺序把第1自然段分为两层(用“/”在文中标出),点明这一顺序的词语是

【3】一条白线”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了一条白线”意味着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从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描写了大潮到来时的景象,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5】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句中“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说明了

【6】唐朝诗人孟浩然在《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中写道:“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文中哪句话描写的是这句诗的情景?请抄写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回顾学过的课文内容,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感悟填空。

(1)人物主要事迹:小夜莺:                ;普罗米修斯:                 

(2)反映人物品质:法国雕塑家罗丹:                ;伽利略:                

(3)人类的老师有:       

(4)飞蛾求生、砖缝中长出瓜苗、倾听心跳几件小事向我们展示的是       ;盲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感受着春天,让我们对生命的意义进行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爱因斯坦说:“生命的意义在于  

                。” 

(5)古代诗词让我们感受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白居易为我们勾勒了色彩绚丽的江南春景:“        ,        。”范成大描写的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意趣横生:“       ,       。”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① 风强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清晨,我看见了花儿张开笑脸和孩子们悦耳的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音乐厅里一点声音都没有,只有钢琴家美妙的琴声。(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四处错误。

端午节是我国民间四大节日,龙舟赛是舞钢市端午节期间最繁重的节庆活动。这一天。龙泉湖上激情燃烧,号子声、锣鼓声、加油声,声声不息,振动云霄。

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快乐习作。

我得到了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如:表扬、教训、锻炼、理解、教育、关心……

注意: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