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眉清目秀             亭亭玉立             明目皓齿             相貌糖糖

B.文质彬彬             荣光换发             鹤发童颜             慈眉善目

C.老态龙钟             短小精旱             未卜先知             刀枪不入

D.三头六臂             上天入地             随遇而安             呼风唤雨

2、“这个地方气候温润,青山绿水,适合旅游和度假。”这句话中“温润”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A.温和 B.细润 C.温暖润湿

3、[反义词]下列词语中,与“人声鼎沸”意思相反的一项是(  )

A.锣鼓喧天 B.震耳欲聋

C.悄无声息 D.响彻云霄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jué)色 (jiàng)领 归(huán) (níng)可

B.(réng)然 暖(huo) (jí)使 (chà)时

C.旋(zhuǎn) (hōng)笑 (fèn)量 (wéi)背

5、下面哪个词语或成语填入括号中最恰当?请你把它找出来。

( ),海外求学的学子们总盼望着能早日回到祖国。

A.成群结队

B.呼朋引类

C.欢呼雀跃

D.倦鸟知还

6、金铃最喜欢画(    

A.   B.   C. 美人

7、刘备、诸葛亮是下面哪个成语故事中的人物?(       

A.声东击西

B.草木皆兵

C.郑人买履

D.三顾茅庐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用“佩”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1)我们中队的每个同学都(_____)着鲜艳的红领巾。

(2)大家十分(_____)这位勇敢不屈的英雄。

(3)李一丁能想出这样一个好办法,大家都很(_____)他。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默读古诗,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从古诗中找出两组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本诗题目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

3前两句诗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本诗中,诗人苏轼从 ___________几个角度观赏庐山。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理解

群众也在淋雨

1965年夏季的一天,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这时,周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来,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总理不时抬起那负过伤的右臂,向欢呼的人群招手致意。那慈祥的目光,那亲切的微笑,那文明的举止,使人难以忘怀。

突然,乌云蔽日,雷声隆隆,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霎时变了脸。客人刚刚登机,大雨就倾盆而下,人群出现了小小的骚动。“看,我们的总理!”突然,有人喊了起来。显然是由于激动,声音有些发颤。人们不由得把目光投向周总理。群众看见了,也很有礼貌地站在原地。工作人员怕把总理淋病了,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又一位工作人员再次上前为总理撑起了雨伞,并恳求道:“总理,您就挡挡雨吧!”周总理转过头:“你看,群众也在淋雨,我怎么不能呢?”

外宾的专机起飞后,工作人员又心疼,又着急,忙递上一条毛巾:“总理,您擦把脸吧!”周总理接过毛巾,却没有忙着擦脸上的雨水,而是对工作人员说:“赶紧告诉有关同志,动员机场和附近单位的食堂烧些姜汤,给挨雨淋的群众驱驱寒,暖暖身子。”

1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_______

2大雨突然倾盆而下,周总理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作人员要为总理撑伞,总理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外宾的飞机起飞后,总理又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这件事,体现了周总理怎样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课内阅读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鹰……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1】通过选段中的省略号,我能体会到(       

A.透过天窗能看到许多美丽的景色。

B.作者会联想到许多事物。

C.从天窗外飞过的鸟儿很多,没有一一列举出。

D.天窗外有无穷无尽的世界。

【2】作者从一粒星联想到_____________,从一朵云联想到_____________,从掠过的一条黑影又联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从选段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作者(       

A.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B.夜晚的生活非常单调、枯燥。

C.向往外面的世界。

D.很苦闷、烦躁。

【4】想一想:如果下雪了,作者还会通过天窗想象到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夜深了,我独自一人徜徉于这月光如水的夜里,抬头看见一弯新月,如蛾眉轻悬,有一点点陌生,又有一点点亲切。

我问自己:到底有多久没有好好仰望过星空了?到底有多久没有这么仔细地凝视这美轮美奂的明月了?

在忙碌生活中颠沛流离的我似乎早已忽视了自然界的这种美景,即使有,最多也只是报以漠然的一瞥。

在钢筋水泥、高楼丛林、灯红酒绿中被围困已久的我再也感受不到这月光如水般的夜的惬意了。

其实生活中的美好到处都有,漠视的只是我们的眼睛,麻木的只是我们的灵魂。

人生虽然只是一连串的奔波,在为生命而奔波的途中,我似乎早已忘了抬起头来去看看那弯新月,去看看那片灿烂的星空了;我似乎早已忘记了,世界原来是这么的美丽,自然原来是可以这样的迷人。

此时此刻,就让这如水的月光、如纱的星辉轻轻泻在我的身上,轻轻拂去我征途中的尘垢,让自己的灵魂得到暂时的休憩。

月光如水,星光如纱,夜色温柔。

此时此刻,就让我暂时忘却一切俗事,忘记过去和未来。

就像是浮士德明知时光会流逝,仍会对那流逝的瞬间说:“你是多么美,请你留下吧!”哦,明知道这美丽的夜晚马上就将消逝,我也多想说一声:“这月光如水的夜啊,你是多么美,请你留下吧!”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灿烂—( )   温柔—( )   暂时—( )   消逝—( )

【2】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写下来______,这句话把____比作______

【3】为什么“我”觉得这弯新月“有一点点陌生,又有一点点亲切”?

_______

【4】“我”为什么想把这“月光如水的夜”留下来?

_______

13、课内阅读。

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转眼间天边出现了一道红霞,慢慢地在扩大它的范围,加强它的亮光。我知道太阳要从天边升起来了,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果然,过了一会儿,在那个地方出现了太阳的小半边脸,红是真红,却没有亮光。太阳好像负着重        )似的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终于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颜色红得非常可爱。一shà        chà)那间,这个深红的圆东西,忽然发出了夺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发痛。它旁边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选文第二自然段是按 顺序描写了日出的过程,用“ ”画出能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3】画线的句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请你仿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不转眼”可以换成____________,第二自然段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两个词写出了太阳势不可挡的强大力量。

【5】请写出三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出任左庶长一职。他为了树立威信,推进改革,在南门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大木柱,挂出告示: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赏十两黄金。

第一天,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儿,怕是耍人玩儿的吧?”有的说:“不知道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围观的人成百上千,但是一直没人去碰那根木头。

第二天,商鞅又让人在南门挂出告示:谁能把这根大木柱扛到北门,赏五十两黄金。

这时,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

小伙子蹭蹭蹭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这时,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为了使咱们的国家强大起来,我受大王的委任,负责推行新法。今后,凡是按新法办事的,都有重赏,就像这位扛大木柱的人一样。可是,要是谁胆敢违抗法令,我定斩不饶!”说完,他便叫人把新的法令条文挂了出来。

商鞅“立木取信”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它不但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而且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法使秦国渐渐强盛,秦国最终统一了六国。

1短文描写第一天的情况是_____ (详 略)写,第二天是_____(详 略)写。

2短文中小伙子“喜笑颜开”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搬一根木头很轻松,就得到了那么多的赏赐。

B.他对商鞅下的令持怀疑态度,现在亲眼看到了商鞅说话算数。

3短文中画“____”的句子主要运用了 描写。从中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   ,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

4短文中“商鞅郑重地对大家说”中的“郑重”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题目最适合做短文标题的是( )

A.商鞅变法 B.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C.商鞅南门立木 D.统一六国

6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口语交际。

一个人如果遇到不顺心的事,心里一定会很难过。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人来安慰自己,心情肯定会好些。如果你的朋友这次考试没有考好,心情很低落,你会怎么安慰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通过学习《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使我知道了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________________

(2)《昆虫记》是严谨的一部科学著作。

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病句。

一个学期已经即将结束了。在这学期里,我们班同学经长阅读《小学生语文学习》《中国少年报》和《少年文艺》等报刊杂志。大量的课外阅读,使我们增长了写作水平。我们班还被评为“读书活动先进集体”,这多么值得我们自满啊!放假后,我要连续读书,多读名人名著,为提高阅读水平和知识而更加努力。

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仿佛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

___________________

(2)她发明那两双芦花鞋既像四只鸟窝,又像两对鸟。

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展示。

从下面两个题中任选一题进行习作。

要求:题目自拟,中心突出,字数不少于400字。

(1)题目:选一件令你心儿怦怦跳的事情写下来,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要求语句通顺,表述清楚。

(2)书信曾经是人们和远方的亲人朋友互通消息、交流情感的主要方式,现在仍然是重要的联络手段。请给你的亲友或其他人写一封信,谈谈你的学习、生活情况。要求语句通顺,表述清楚,注意信的格式。信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