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动物的家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马厩 猪圈 B.狗洞 鸟窝
C.蛇洞 鱼塘 D.鸟巢 牛棚
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甜蜜 闪烁
B.虎珀 奢侈
C.祥细 蜿蜓
D.交叉 不解之迷
3、我会选 用“/”划去不同类的词语
(1)铅笔 橡皮 尺子 钢笔 水壶
(2)桃花 绢花 梅花 菊花 犁花
(3)白菜 菠菜 蔬菜 萝卜 油菜
(4)蚂蚁 昆虫 蝗虫 蜻蜓 蜜蜂
(5)聪明 勇敢 坚强 胆小 漂亮
4、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屹立(yì) 横贯(guān)
B.霎时(shà) 稻穗(suì)
C.跳跃(yuè) 闪烁(suò)
D.巢穴(cháo) 愚昧(wèi)
5、给下列画线的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在横线上写上解释的序号。
【1】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秘密。
“反复”一词供选择的解释:( )
A.颠过来倒过去、翻悔。
B.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
【2】三次不同的试验证明 , 蝙蝠夜里飞行,是用嘴、耳配合来探路的。
“证明”一词供选择的解释:( )
A.用可靠的材料来表明或断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
B.证明书或证明信。
6、下列词语中有一个字是错误的,错误的是( )
A.狠心
B.情景
C.辟柴
D.气急败坏
7、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题写 大概 一战既败
B.严厉 提纲 不伦不类
C.培植 锋力 归根到底
D.拨打 竟走 震耳欲聋
8、按要求写句子。
1.博学之,_______,慎思之,_______,笃行之。(补充句子)
2.思考问题和观察事物时,从不同角度出发,获得的结果也就各不相同,正像苏轼在诗中所写:_______,_______。
3.钱塘江大潮,难道不能被称为天下奇观吗?(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动作描写来表现“高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词语,把想到的画面写下来。
窃窃私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课内阅读。
出塞
汉时关, 人未还。
飞将在, 度阴山。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代的边塞诗人。
【3】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__________,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__________,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4】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__________”出现,__________,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
10、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海岛上,春天,有野迎春花。夏天,有漫山的黄花。太阳西斜,花儿散发出一股清香。黄花丛里有时会挺起一枝火焰般的野百合花。凉风一起,蟋蟀叫了,你又会闻到野菊花那极浓极浓的药香。到了冬天,草黄了,花也谢了,天上却撒下花来,于是满山铺上了一层耀眼的雪花。
【1】这段话是按( )顺序写海岛上的“花”的。
【2】读读文中划线的句子,这是一个( )句,把( )比作( )。
【3】海岛上一年四季都有哪些“花”?
春天:_______________ 夏天:______________
秋天:_______________ 冬天:______________
【4】仿照文中的句子,写出在我们家乡什么季节开的什么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随着天气转凉,候鸟开始迁徙。为了保护候鸟,9月8日,青岛崂山率先启动秋季护鸟专项行动。经过细心排查,农林局工作人员暂未发现鸟网等捕鸟工具,但在附近的一些农家餐馆的菜单上发现了“野味”这道菜。
1.请你给这次护鸟专项行动设计一条公益宣传语。
2.“野味”指的是( )
A.野外的味道
B.供做肉食的野生鸟兽,也指用野生鸟兽做的菜肴
3.你会怎样劝说那些吃“野味”的人呢?
12、文学性文本阅读。
说声“对不起”
ㅤㅤ①我并不是个固执自私的男孩儿,然而,要我向别人承认错误,那真是一件比挨二十大板还难受的事。但那一次,我超越了自己。
ㅤㅤ②其实那不过是一件小事,一天中午,我正在练字,同桌陆叶突然撞了我一下,我抬手一挡,没想到手中的铅笔把他的下巴划破了,他哭了。我一时不知所播,窘得满脸通红。同学们急忙去叫老师。
ㅤㅤ③老师走进教室,说来也奇怪,她一点儿也没有发火,只是轻轻地问我:“陈刚,这是怎么回事?”“我——我——”我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一个字来,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老师转过身看了看陆叶的伤口,关切地问:“疼吗?”这下陆叶哭得更厉害了,老师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只是划破点儿皮,以后彼此都应该小心点儿。陈刚,你道个歉,好吗?”
ㅤㅤ④教室里静得出奇,我知道大家都在等我开口,可不知怎的,我的嗓子眼儿里像堵了块石头似的,连一个字都吐不出。我愣愣地站在同桌面前,不敢看任何人的脸,但我能感觉到老师正在期待地看着我。老师啊,您为什么非得让我开口呢?我又不是故意的。在心里,我不知道已经责备自己多少遍了。
说声“对不起”有这么困难吗? |
ㅤㅤ⑤是啊,只要说出“对不起”三个字,我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师会原谅我,同桌会原谅我,同学们也不会责备我。可是,要说出这三个字,真的好难好难。
ㅤㅤ⑥“陈刚,说吧,大家都没有怪你。”老师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说。
ㅤㅤ⑦是啊,不管是不是故意的,伤害和影响了别人,就应该说声“对不起”,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呢?同学们平时不都是这样做的吗?想到这里,我鼓足勇气,大声说:“陆叶,对不起。”陆叶很自然地说了声“没关系”。
ㅤㅤ⑧事情就这样结束了。从此,我和陆叶更要好了。
(1)看到短文的标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不知所措:___________
(3)这篇短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描写的,请仔细阅读短文,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概括主要内容。
起因:“我”不小心把同桌的下巴划破了。
经过: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
主要内容:___________
(4)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是对陈刚 ____的描写,形象地写出了他 ____的心情。
(5)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
①阅读第④自然段小伙伴写下的批注,他是从什么角度批注的?_____
A.有体会的地方
B.有疑问的地方
C.有启发的地方
D.有联想的地方
②针对第④自然段,我还能从另一个角度作批注。
我从 ______角度作批注:_______
(6)读完短文后,想一想:为什么“我”说“那一次,我超越了自己”?
___________
13、阅读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节选)
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②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的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④魏校长听了,高兴地连声赞叹:“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此生!”
【1】“有志者当效此生”中,“此生”指的是( )
A.魏校长
B.周恩来
C.梅兰芳
D.同学们
【2】这几个自然段主要侧重于人物( )的描写。
A.外貌
B.动作
C.语言
D.心理活动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话主要写周恩来目睹了中华不振的落后现实。
B.这段话塑造了周恩来铁面无私的高贵品质。
C.文中“如此的抱负和胸怀”是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心系中华振兴。
D.在朗读第④自然段时,我们应该读出惊讶和疑惑的语气。
【4】同学们,你为什么而读书?请写下来,注意写清楚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
五花山
春天的山是绿色的,那绿色淡淡的,许多树叶刚冒出芽来,还带着嫩嫩的黄色呢。
夏天的山也是绿色的,那绿色浓浓的,一片片树叶,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都像被绿油彩涂过,连雨点落上去,都给染绿了。
秋天的山不再是一种颜色了。下过一场秋霜,有的树林变成了金黄色,好像所有的阳光都集中到那儿去了;有的树林变成了杏黄色,远远望去,就像枝头挂满了熟透的杏和梨;有的树林变成了火红色,风一吹,树林跳起舞来,就像一簇簇火苗在跳跃;还有的树林变处紫红紫红,跟剧场里的紫绒幕布的颜色一样。只有松柏秋霜,针一样的叶子还是那么翠绿。
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
【1】这篇短文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三个季节时候的山,重点写了______季的山的景色。
【2】秋天的山有______、______、______等颜色。
【3】用~~~~~~~~~画出第四自然段中的比喻句。
15、口语交际。
刘维常常和好朋友因为一点小事就吵架,对此他很难过。请你帮帮他,告诉他几条朋友间相处的秘诀吧!(至少写3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请在修改下面的书信:两处错字,两处格式错误,一处语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修改句子。(需修改四处错误)
为了保障学生身体建康和生命安全,广州市宣誓全市中小学停课两周,各区各学校结合教学进度,因地制宜组织线上教学。既然是线上教学,但是体育锻炼也不能少,不少学校推出一系列一连串体育运动课表,让孩子在网课间隙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
18、修改病句。
(1)冬天到了,小朋友们都穿上了棉衣和棉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类征服月球的理想最终会成功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张宏和李小明是一对好朋友,他经常帮他复习功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作文。
你的家人和朋友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选一个人,想想他(她)有什么特点,写一篇作文介绍一下。字数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