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一个共产党党史展中,展出了如下示意图,这一展品揭示了( )
A.中国共产党诞生的阶级基础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相继建立
D.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2、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是( )
A.《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
B.抗日战争
C.开国大典
D.抗美援朝战争
3、词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反映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主题的变化。以下为1978~2019年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A.解放思想、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代表”
C.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两个一百年”
4、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安庆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武昌起义
5、2015年10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媒体称此行将开启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回想175年前,英国政府曾借口中国禁烟发动侵华战争,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20世纪初,一些学校的女生已经开始觉醒,抵制学校开设的“烈女传”……她们以实际行动反抗礼教,争取女性婚姻自由。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 )
A.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B.新文化运动树立了积极进取的科学精神
C.新文化运动出现了较偏激的思想和行为
D.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礼教的统治地位
7、同仁堂是我国中药名牌老店,在1954年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行公私合营。我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成立合作社
B.政企分开
C.无偿没收
D.赎买政策
8、1952年贵州省全省80%左右的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分得土地和农具等。贵州农民分得土地和农具依据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9、下列是日本侵华过程中制造的事变,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九一八事变②南京大屠杀③七七事变
A.①③②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②③
10、“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 )
①创办《中外纪闻》 ②成立兴中会 ③成立中国同盟会
④发起“公车上书” ⑤提出“三民主义”
A. 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11、《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对这一条款的正确理解是( )
A.中国实际上失去了关税自主权
B.英方与中方共同协商解决税款
C.英方考虑保护中国消费者的利益
D.英方借此向中国货物征收重税
12、近代许多报刊在传播新思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下图所示报刊宣传的思想是
A.中体西用
B.维新变法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3、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1859年的《资政新篇》却主张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这一变化( )
A.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B.挽救了太平天国危机
C.适应了农民阶级需要
D.体现了时代发展潮流
14、解放区流传着一首歌谣:“最后一瓢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块布拿去缝军装,最后一个娃送去上战场,最后一床被盖在担架上”,这首歌谣反映了解放战争获胜的主要原因是( )
A.解放军作战勇敢
B.民众的大力支援
C.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下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15、“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这一说法,今天是通过
A. 通讯技术实现的
B. 高新技术实现的
C. 计算机网络实现的
D. 学校教育实现的
16、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也乘机出兵朝鲜。起义平息后,日本继续增兵朝鲜。7月,进攻驻守朝鲜的中国军队,并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由此可见,日本
A.企图速亡朝鲜
B.蓄意挑起战争
C.意图瓜分中国
D.实行海禁政策
17、这是长征途中一次会议,它是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这次会议是( )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遵义会议
18、我国疆域广阔,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像“海棠叶”,可后来变成了“大公鸡”。中国版图的缩小与哪个国家关系最大
A. 英国
B. 日本
C. 俄国
D. 法国
19、1927年,毛泽东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他创建的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D.川陕革命根据地
20、下列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开国大典开始 ②三大改造完成 ③抗美援朝爆发 ④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21、实现:1937年9月,国民党发表了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________,蒋介石发表谈话,承认____________的合法地位。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________________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22、邓小平在___________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又在___________阐释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3、公元前1500年,______人入侵并征服古印度,建立了_______制度。古代印度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____教的发祥地,创立时间为______。
24、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5、(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_____)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6、中国近代教育变化也是时代变迁的缩影之一。
(1)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是____。
(2)1898年,戊戌变法“新政”之一的_____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27、回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图表
时间、地点:__________年9月,___________
内容:(1)通过《 ______________》,起到____________的作用
(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毛泽东当选为主席
(3)改北平为________,作为新中国首都,以《义勇军进行曲》为_________以五星红旗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建立_____________以缅怀革命烈士
28、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29、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____”的方针,文化领域出现了繁荣景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____”的对台基本方针。
3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的全称是什么?________
31、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重大成绩,也出现了严重失误,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在学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后,某同学总结了这样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良好开端——制度确立——出现失误。
请你结合这条线索回答下列问题。
(1)请列举出我国工业起步时期的一项重工业成就。
(2)“宪法保障”与什么会议有关?“制度确立”是在什么时候?
(3)“出现失误”指哪些重大的失误?
(4)谈一谈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给你的启示与教训。
32、列举三例我国建立的自治区。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哪一政治制度?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什么重要意义?
3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3)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
(4)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34、正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产量 年份 | 粮食(百万吨) | 棉花(百万吨) | 煤(亿吨) | 钢(百万吨) |
1952年 | 163.42 | 1.30 | 0.66 | 1.35 |
1957年 | 195.05 | 1.64 | 1.31 | 5.35 |
(1)据材料,分析1952~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分别的发展趋势。出现此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1956~1976年的二十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在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曲折前进的时期。由于党对形势认识不清,一再发生失误。尽管如此,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也为后来的改革开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2)请分析,在这2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我们为后来的改革开放积累了哪些经验教训?至少三条。
材料三 21世纪初中国与创新型国家比较图
(3)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为实现中国的创新梦,你有什么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