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部分表达的情感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
A.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
B.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C.她跳着轻快的舞蹈,就像一只美丽的蝴蝶。
D.草丛中到处露着星星似的美丽花朵。
2、下面词语和哪吒的形象非常符合的是:
A.开天辟地 B.神机妙算 C.三头六臂
3、“诸儿竞走取之”中“竞走”的意思是( )
A.走步比赛
B.争着跑过去
4、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骤然 (jù) 布置 (zhì)
B.抛出 (pōu) 挖掘 (jué)
C.倾斜 (qīn) 搜索 (sōu)
D.隐藏 (yĭn) 毫不 (háo)
5、根据课文 《巨人的花园》内容,回答问题。
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_____
A、巨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悔恨。
B、快乐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
6、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4分)
(1)我家的小狗可厉害了,平时能帮我们看(kàn kān)家,看(kàn kān)见陌生人进屋它就叫个不停。
(2)大型超市方便(biàn pián)市民购物,价格也便(biàn pián)宜。
(3)他们头戴花冠(guān guàn),唱着歌跑来跑去。
(4)但是,白雪姑娘却倚坐在窗边,神情越来越忧郁(yōu yóu)。
7、下列关于动物的家,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虎穴 狗窝 B.鸟巢 羊塘 C.鸡舍 马厩 D.牛棚 蚁穴
8、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大海啊!哪一颗星________?哪一朵花________?哪一次________?
2.所有的绿集中起来,________,________,交叉在一起。
3.________,自胜者强。
4.学习不怕根底浅,________。
5.________,老来方悔读书迟。
9、古诗配画。
加彩画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这是一首情趣盎然的写景状物诗,那小小的荷池有一眼清泉,泉水无声地细细地流着,好像泉眼十分爱惜它们,不愿多流一点似的。树的影子映照在池中,好像很喜爱这晴天的柔和风光。鲜嫩的荷花在水面刚露出尖端,便有蜻蜒欢跃地飞来立在上面了。
泉眼:泉水出口。细流:细小的流水。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给这首诗配上彩画,看谁画得出色。
10、阅读大舞台。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qǔ qū)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zhuǎ zhǎo)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1】用“√”选出片段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2】根据片段可以判断右边这幅简笔画所画的爬山虎所处的状态是(触着墙 未触着墙)(用“/”划去错误的),判断的理由是: 。
【3】图中abcde代表着爬山虎的四个部位:脚、茎、叶、叶柄,其中a代表_____________,bc代表叶,d代表_____________,e代表_____________。
【4】图中bc代表叶,但是_________(填序号)部分所画的叶子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_____。(结合原文)
【5】读第一、二自然段,我知道爬山虎是这样往上爬的:________________。(排序)
①细丝由直变弯 ②细丝把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墙上
③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 ④细丝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
11、课外类文阅读。
收易拉罐的小男孩
星期天去美国友人家玩,喝完饮料,顺手将空罐扔进了垃圾袋。“不,不,别丢掉,放到储藏室那个硬纸箱里去。今天是星期天,他们会来收的。”“谁?”“两个男孩子。”
过了一个小时左右,有人敲门,一个男孩的声音在问:“可以进来吗?”朋友应声道:“来吧,来吧。”听到他们熟门熟路进了储藏室,又听到叮叮当当一阵空罐子响。(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分钟光景,孩子们在外屋喊了声:“谢谢了,再见。”接着传来轻轻的关门声。我忍不住好奇,走进了储藏室。几个曾装满空罐子的硬纸箱空了,一个摞一个地堆得整整齐齐,地上也没有滴滴答答的喝剩的饮料令人讨厌的痕迹。我推开大门,路上走着那两个小男孩,大的14岁左右,在推一辆装了不少空罐子的手推车;那小的只有10岁左右,在前面蹦蹦跳跳地走着。友人讲这是哥俩,就住在附近,每个星期天收集邻居家的空易拉罐已经有一年多了,无论刮风下雪,次次不落。(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易拉罐能卖多少钱?”
“是卖不了多少钱,可小哥俩讲他们要靠这个买一辆汽车。”
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
“这能行吗?”“不知道。”他把手头一罐刚喝完的罐头放进了一个硬纸箱,
“说是在哥哥达到法定驾驶车龄时就能买上,他们是仔细算过的。”
哥俩还在路上走着,那小的拉了条绳子在前面拖着,一边叽叽喳喳与在后面推车的哥哥说着什么,尖尖脆脆的童音在静静的街中爆着活力,撞来撞去。
【1】请你在文中的画线句子处作批注。
【2】“卖易拉罐买汽车,这中间的距离在我看来无疑比从地球到月球还远”,意思是说_________。
【3】“我”对小哥俩的态度有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靠自己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问:“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又问:“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为什么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会保护我们,大地也不会保护我们。”
蜗牛妈妈安慰他说:“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1】为什么蜗牛要背着重重的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毛虫姐姐和蚯蚓弟弟为什么不用背着重重的壳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这篇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阅读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哦!爸爸认输喽!”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 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 满 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道哪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插什 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哑巴?”弟弟受了教训,很委屈,张一张嘴却不知道怎么说,只好向我投 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了。”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利的理由:“您知道美国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 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要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时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滕王阁,想请 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 14 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少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道我的这两个理由竟然把爸爸给“镇”住了,最后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 感动 感 √慨)地对妈妈说:“是啊!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了,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 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1】请用“√”选择短文括号里合适的词语。
【2】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
【3】找出短文中首尾呼应的句子,用“ ”画下来。
【4】根据你的阅读理解,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5】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此有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 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
A.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各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B.“我”能言善变,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C.“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心服口服。
【7】这篇文章说明( )
A.古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B.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C.大人们的家长作风是要不得的。
14、阅读《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片段,完成练习。
“真的,它现在要开花了!”这个母亲慢慢开始相信,她的孩子会好起来。她记起最近这孩子讲话时,要比以前愉快得多,而且最近几天她也能自己爬起来,直直地坐在床上,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一星期以后,小女孩第一次能够坐一整个钟头。她快乐地坐在温暖的太阳光里。窗子打开了,她面前是一朵盛开的、紫色的豌豆花。 小姑娘低下头来,轻轻地吻了一下它柔嫩的叶子。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1】“它现在要开花了”,这让母亲慢慢开始相信_____。句子中的“它”指的是_____。
【2】读画“ ”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什么?( )
A.小女孩从前很不喜欢运动。
B.小女孩不喜欢讲话,也不喜欢笑。
C.小豌豆让小女孩变得健康和快乐起来。
【3】为什么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
A.节日里有许多鲜花,豌豆开花了,所以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B.节日总是让人感到快乐,小女孩这一天很高兴,所以“简直像一个节日”。
C.小女孩受到小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坐起来,并快乐地生活,所以这一天“简
直像一个节日”。
【4】请针对选段内容提出一个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
__________
15、按要求完成句子。
(1)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2)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仿写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
(3)小女孩用兴奋的眼光望着这一粒豌豆所形成的小花园。(缩句)
_______________
(4)风摇撼着白杨树。 (扩写句子,至少两处)
_________________
(5)湖面很平静。 (改为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6、修改病句。
1.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适。
_________________
2.她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和一件蓝色的大衣。
_________________
3.《窃读记》的作者是林海音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
5.现代信息技术这门课对我很感兴趣。
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丰富知识天天看书。
__________________
17、下面这段话有三处错误,请用恰当的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通过这次《建党100周年,做新时代少年》主题活动,使我受益匪浅,我们一定要发扬并学习革命先辈的优秀品质。
18、修改下列病句。
(1)我们要可惜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天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灯是爱迪生发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