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7题,共 35分)

1、课文《飞夺泸定桥》是围绕________展开故事情节的。(   )

A. 泸定桥                                B.                                 C. 与敌人的战斗

2、打开计算机并成功登陆系统之后,看到显示器的主屏幕区域叫作(        

A.窗口

B.潜水

C.桌面

D.文件

3、选出下面带点字的正确读音。(用“√”标出)

迹(hén hénɡ)        佛香(ɡé ɡě)

岸(dī tí) (kǎn jiàn)

和园(yí yì)  (cōnɡ cónɡ)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B.引大叫             一声不

C.             

D.枝花落             不扣

5、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女娃“溺而不返”是一次意外事故。

B.“精卫填海”和“愚公移山”是一对近义词。

C.精卫填海让人感动的是精卫百折不回的毅力和意志。

D.经过不懈的努力,精卫最终把东海填平了。

6、应当(

A.应该

B.应用

C.当然

D.当心

7、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反语表达感情的一项是(       

A.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B.鹅吃饭时,非有一个人侍候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C.当小猫蹲在地上或蹦跳在凤仙花丛里的时候,真是可爱。

D.因为附近的狗,都知道我们这位鹅老爷的脾气,每逢它吃饭的时候,狗就躲在篱边窥伺。

二、填空题(共1题,共 5分)

8、查字典填空。

甲骨文          小篆

绝(jué)

①断:~种。~情。②尽,穷尽:~境。③极,极端的:~妙。~密。④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色,~技。⑤一定的,肯定的:~对。⑥越过:“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⑦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句。

甲骨文的“绝”像一束丝被三把利刃切断,小篆时将“刀”移至右上方,并在下而添加了“人”形,如果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6画。

“绝望”一词中的“绝”应选择第( )项解释。

“绝句”中的“绝”应选择第( )项解释。

三、古诗阅读(共1题,共 5分)

9、阅读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1】给诗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尽:应读“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占:应读“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诗中与“辛苦”相呼应的短语是__________,与“甜”字相呼应的字是_____

【3】作者通过对蜂的描写,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歌颂了像蜜蜂一样辛勤的劳动者。

B.讽刺了不劳而获的剥削者。

C.抒发了对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向往。

四、现代文阅读(共5题,共 25分)

10、阅读短文。

抬起头来做人

①那一年,那个小男孩,不过八九岁。一天,他拿着一张筹款卡回家,很认真地对妈妈说:“学校要筹款,每个学生都要叫人捐钱。”

②对小孩子来说,直接想到的“人”,就是自己的家长。

③小男孩的妈妈取出5块钱,交给他,然后在筹款卡上签名。小男孩静静地看着妈妈签名,想说什么,却没开口。妈妈注意到了,问他:“怎么啦?”

④小男孩低着头说:“昨天,同学们交筹款卡时,捐的都是100块、50块。”

⑤小男孩就读的是当地著名的“贵族学校”,校门外,每天都有小轿车等候放学的学生。小男孩的班级是排在全年级最前面的。班上的同学,不是家里捐献较多,就是成绩较好。当然,小男孩不属于前者。

⑥那一天,小男孩说,不是想和同学比多,也不是自卑。他一向都认真对待老师交代的功课,这一次,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学校还举行班级筹款比赛,他的班已领先了,他不想拖累整班。

⑦妈妈把小男孩的头托起来说:“不要低头,要知道,你同学的家庭背景,非富则贵。我们必须量力而为,我们所捐的5块钱,其实比他们的500块钱还要多。你是学生,只要以自己的品学,尽力为校争光,就是对学校最好的贡献了。”

⑧第二天,小男孩抬起头,从座位走出去,把筹款卡交给老师。当老师在班上宣读每位同学的筹款成绩时,小男孩还是抬起头来。自此以后,小男孩在达官贵人、富贾豪绅的面前,一直抬起头来做人。

⑨妈妈说的那—番话,深深地刻在小男孩心里。那是生平第一次,他面临由金钱来估量人的“成绩”的无言教育。非常幸运,就在这第一次,他学习到“捐”的意义,以及别人所不能“捐”到的、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

【1】小男孩能进入贵族学校是因为__________

【2】文中的“非富即贵”可以用一下那个关联词替代(   

A.如果…就…

B.不仅…而且…

C.因为…所以…

D.不是…而是

【3】文中最后一段中的“成绩”是指(   

A.考试得到的分数

B.对班级的贡献

C.某一项比赛的结果

【4】你支持文中“抬起头来做人”这句话吗?问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战国时候,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县。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老大爷说:“都是河神娶媳妇给闹的。河神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西门豹问:“这话是谁说的?”   °

老大爷说:“巫婆说的。地方上的官绅每年出面给河神办喜事,硬逼着老百姓出钱。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办喜事只花二三十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

西门豹问:“新娘是哪儿来的?”

老大爷说:“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带着人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儿钱就过去了,没钱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被他们拉走,到了河神娶媳妇那天,他们在漳河边放一条苇席,把女孩打扮好了,让她坐在苇席上,顺着水漂去。苇席先还是浮着的,到了河中心就连女孩一起沉下去了,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人口越来越少,这地方也越来越穷。”

西门豹问:“那么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

老大爷说:"没有发过。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1照样子,写词语。

眼睁睁(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邺县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  

A.天气干旱。

B.土地贫瘠。

C.巫婆和官绅以河神娶媳妇为借口骗取老百姓的钱财,使得有女孩的人家都逃到外地去了;夏天阳水少,年年闹旱灾。

3理解句子的意思,在正确的句意后打“√”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神还真灵啊。

1)西门豹真的相信河神娶媳妇可以免除灾害。(  

2)西门豹说的是反话,他准备利用迷信破除迷信。(  

4选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理解

耐磨的人生

我的一个朋友在一次意外的事故中失去了右手。炎炎夏日里,我到他经营的书屋去选书。我本来打算要穿一件凉爽的短袖汗衫出门的。可是,临行前我还是毅然换了一件长袖衫——我忘不掉两年前他在酷暑时节穿一件长袖衫对我说我今生再也无福穿短袖汗衫了的悲苦神情。我希望这件长袖衫从我身上蒸出淋淋汗水,希望这淋淋汗水能多少减淡一点儿朋友的哀伤和痛楚。当我出现在那间小书屋时,朋友热情地迎上来与我握手。两只左手紧紧相握的瞬间,我俩都忍不住看着对方的衣衫大笑起来——因为,朋友居然穿了一件短袖汗衫。

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倒退两年,我还真的特别需要你这样做,但现在不同了……不瞒你说,刚出事的那阵子,我认为我活不下去了,我说什么也接受不了没有右手的残酷现实。我笨拙地穿衣,歪歪扭扭地写字,刮胡子的时候把脸刮得鲜血淋漓,上厕所都十分十分不方便……我哭,我闹,我摔东西,我把脑袋剃得溜光来发泄。后来,我就劝自己:别想那只手了,行不?瞧瞧人家古人多么豁达,满嘴的牙齿都掉光了,却说口中无碍,咀嚼愈健;一个叫达克顿的外国人,曾以为除了双目失明外可以忍受生活上的任何打击,可他在60岁的时候,却真的双目失明了。这时候,他说:噢,原来失明也是可以忍受的呀。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即使所有器官都丧失知觉,我也能在心灵中继续活着。慢慢地,我平静下来。我开始穿着短袖汗衫出门,坦然地面对人们异样的目光。我终于明白,我其实有一条韧性十足的命,它远比我想象中的那条命耐磨得多……

那一天,我倒空了自己的钱袋。我跟自己说:多选一些书吧,这间书屋的书一定富含灵魂之钙。

1朋友说,谢谢,我知道你的良苦用心一句话中的良苦用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你看到这篇短文的题目的时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请你读完文章后自己回答。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

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3面对人生的坎坷,的朋友对人生的态度从 。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的原因是  

4作者加上最后一段话,是想告诉我们(  

A. 书籍能够丰富人的精神,能让人更好地思考人生,豁达地面对磨难。

B. 在小书屋里,自己收获了很多,买了很多想要的书籍。

C. 那天带的钱不多,但是想要的书很多,于是就倒空了钱袋。

13、   爸爸和书

我爸爸最爱书,书简直成了他的命根子。他常说:“知识就是力量,多读书知识就丰富。”

爸爸每次出门,走到人多的地方总是皱眉头,赶快离开。然而在书店里,人再多他也要挤进去,一旦买到一本好书,他会情不自禁地说:“挤得值,要是不挤一下就错过机会了。”

爸爸的书放得整整齐齐的。有一次,我从书橱里翻出一本语法书看起来,看完了随便一放。爸爸下班回来了,不一会儿,他就板着脸问我:“谁来翻过书了?”我支支吾吾地承认了。从此,他给我定了一条规矩:要看他的书,必须得到他的同意才行。

爸爸平常是不发脾气的,可谁要是损坏了他的书,那可不得了。有一次,我不留神把一包饼干放在了他的书上,书面上沾了些油。爸爸见了狠狠地批评我说:“读书人,怎么这么不爱护书呢?”

爸爸每次买书回来,总是要先洗干净手,把桌子擦得一尘不染,再小心翼翼地把书包好,然后一页一页认真翻阅。爸爸书橱里的书保存得真好!即使用了很久的书,现在看起来也是崭新的。

我看到爸爸就想起了书,看见书就想起了爸爸。爸爸和书真是不能分离的一个整体啊!

1文章列举了四件事,写出了爸爸对书籍的喜爱.这四件事分别是:经常挤进书店买书,   ,   ,  

2爸爸喜欢书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看到爸爸就想起了书,看见书就想起了爸爸这句话说明了( )。

A. 我一直想念爸爸。

B. 我和爸爸感情很好。

C. 爸爸爱书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

D. 爸爸太爱书了。

4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情不自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尘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关于书有很多名言,如文中爸爸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就是培根的一句名言.你还能写出关于读书有益方面的名言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内阅读

不久,天火熄灭了,洪水中的人们被救上来了。可是, 天上的大窟窿还在喷火,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她跑到山上,去寻找补天用的五彩石,她原以为这种石头很多,用不着费多大力气。结果到山上一看,全是一些零零星星的碎块。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 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于是,她又找哇找哇,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现在,人们常常看见天边五彩的云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窿________ ____

【2】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女娲在补天的过程中遇到的两个难题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女娲补天的故事表现出女娲______的品质以及______的精神。

五、语言表达(共1题,共 5分)

15、按要求写句子。

1.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注意加点部分,照样子,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3题,共 15分)

16、修改病句。

1.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

2.每演完一个节目,大家都会猛烈地鼓掌。

3.爷爷经常回忆过去那令人辛酸的往事。

 

17、《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在修改下面的书信:两处错字,两处格式错误,一处语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19、习作展示

下面两个题目,请任选一题

一、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过程中,一定发生过许许多多的成长故事,有烦恼忧愁,有开心快乐,有感动自豪,也有伤心悲痛。请选一件你印象最深的成长故事,以书信的形式给你最要好的朋友 (可以是老师、同学,也可以是亲人、)写一封信,要写得清楚具体,还要注意书信的格式。字数400个左右。

二、展开想象的翅膀,写一写自己的奇思妙想,题目为:未来的  

要求:1、请把题目补充完整。

2、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3、字数400个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