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句子选择下列句子中恰当的词语,用“√”标出。(4分)
(1)同学们在操场上参加自己(爱好 喜爱)的活动。
(2)下课铃响了,校园里顿时(沸腾 喧闹)起来。
(3) 两头的同学(亲密合作 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起(攻击 攻打)。
(4)他们蹦啊跳啊,心里多么(欢呼 欢畅)。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乡下人家》作者通过描写相关的景物来抒发对乡村生活由衷的热爱之情。
B.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所有的恐龙都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全部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C.王葆总是幻想着自己能得到一个宝葫芦,表现了他的淘气、爱幻想。
D.巨人的冷酷和任性让花园变得无比凄凉,巨人醒悟后花园又成了孩子们乐园。课文启发我们要做个乐于分享的人。
3、丁丁在记录五一假期旅游感受的时候,想到了“摩肩接zhǒng”这个词语。不知“zhǒng”怎么写,查阅字典后,他确定应选择_______________
A.肿 zhǒng 皮肤、黏膜或肌内等组织由于局部循环发生障碍、发炎、化脓、内出血等原因而突起。
B.种 zhǒng ①物种的简称;②人种:类别;种类;④生物传代繁殖的物质;指胆量或骨气;⑥表示种类,用于人或事物;⑦姓。
C.踵 zhǒng ①脚后跟,举~/接~。②亲自到:~门道谢。③跟随:~至(跟在后面来到)。
D.冢 zhǒng 坟墓:古~/荒~/衣冠~。
4、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是( )
A.旋转(xuàn zhuǎn)
B.踱步(duó bù)
C.宁可(níng kě )
5、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架驶员 随欲而安 B.偷快 乎风唤雨 C.新鲜 山崩地裂
6、下面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B.小麻雀好像是从巢里掉下来的。
C.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7、《父爱之舟》一文为什么以“父爱之舟”为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小渔船是文章的线索,父亲摇着姑爹的小渔船把“我”带到一个个人生的驿站。
B.小渔船是家乡特有的一种小船,在作者的记忆深处很难忘怀。
C.小渔船作为一个情感载体,这条船承载了父亲的爱与无尽的期望,也承载了“我”对父亲的无限感激之情。
D.以“父爱之舟”为题,紧扣主题,突出了父爱的伟大。
8、看拼音,写词语。
品cháng____ 求ráo____ tú____弟 qǔ____亲
硬bī____ 王róng____ zhū____位 wéi____一
9、古诗赏读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
【1】补全古诗。这首诗的题目是《 》,作者是 。
【2】所谓“当局者迷”,诗中表示这个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
A.对复杂的事物,只要看到一方面,就可以推断出其它方面。
B.对复杂的事物,应多角度观察,多方面调查了解,抓住主要的方面思考。
C.对复杂的事物,既要多方面观察,又要亲身去体验,去分析。
10、阅读小木屋(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谈读书》节选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笔记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理解文章,填空。
读书使人( ),讨论使人( ),笔记使人( )。
读史使人( ),读诗使人( ),数学使人( ),科学使人( ),伦理学使人(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
【2】作者谈了很多种读书的方法,本文的中心思想是?
【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吗?写出来。
11、读短文,做题。
乡村的景色
乡村的景色美不胜收。
早晨,乡村格外宁静,一缕缕淡淡的晨雾像绸带一样飘在空中,使人感觉像是到了仙境。村子东西两边,各有一条小溪,要是站在高处望去,小溪就像是系在山腰上的两条白色绸带。在清澈见底的小溪里,常常会看见成群结队的鸭子在戏水,它们还时不时地把头钻到水中去觅食。小溪两边全都是竹子。走进竹林,迎面送来的是一阵凉气,使人一下子把所有的烦恼都抛到了脑后。偶尔还会听见几声鸟叫,使竹林显得更加幽静。在小溪的远处,有一片绿油油的稻田,简直像一块大地毯。
傍晚,村庄的上空飘起袅袅炊烟,好像一个个身穿白纱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婀娜多姿。
夜晚,家家户户亮起朦胧的灯光就更增添了几分诗情画意。
啊,乡村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1】请用“﹏﹏﹏”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2】短文的第二自然段主要写了乡村________(什么时间)的景色,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
【3】从画“ ”的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
【4】这篇短文的结构是( )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12、课内外语段比较阅读。
语段一: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但是 所以)飞机飞行就安全了。
——选自《蝙蝠和雷达》
语段二:①潜水艇是怎样发明的呢?为了让一种船(一边 既)能在水面划,(一边 又)能在海底游,科学家观察到了鱼这种动物。鱼肚中有一种东西叫鱼鳔,里面装满了空气。在鱼想潜到水底时,将鱼鳔中的空气排出,浮力就立刻变小了,鱼可自由地沉下水面。
②依照鱼鳔的工作原理,意大利发明家博列里制造出了一艘潜水艇,艇内装有一个由皮革制成的潜水袋,利用从皮革袋中排水或注水来控制潜水艇的沉浮。这就是最早的潜水装置。现代潜水艇的外壳和内壳之间有一个专门的水舱,叫作压载水舱,这是潜水艇的沉浮装置。有时为了使潜水艇能够迅速地上浮或下沉,在现代潜水艇内还专门设置了速潜水舱。
——选自《鱼漂与潜水艇》
【1】在语段一和语段二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打上“√”。
【2】语段一和语段二分别写了什么?请选一选。
语段一(______) 语段二(______)
A.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B.科学家从鱼身上得到启示,制造出潜水艇。
【3】读语段一,我知道了雷达的天线就像蝙蝠的(____),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就像蝙蝠的(____),雷达的荧光屏就像蝙蝠的(____)。读语段二,我知道了潜水艇的(____)和(_____)就相当于鱼鳔,能够通过排水或注水来控制潜水艇的沉浮。
【4】语段一和语段二的第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 )。
A.引起下文 B.点明中心 C.总结全文
【5】生活中还有哪些发明是受到了动物的启发?连一连。
青蛙 飞机
蜻蜓 电子蛙眼
鲸 改良轮船行驶速度
13、阅读。
感受神话之奇
尧(yáo)帝的治国奇迹
①尧帝治理国家,连上天都感动了,让其出现奇迹。他爱护百姓,不愿增加他们的负担,生活极其简朴。
②在他的宫殿里,柱子和屋梁都是外皮粗糙的木头,根本没有加工过,更不要说涂彩色了;宫殿顶上没有扣瓦,铺的是茅草,和百姓住的茅屋差不多;宫殿的台阶都是土的,没有砖石。尧帝吃的食物是粗粮淡饭,喝的是野菜汤。他夏季穿粗麻做的布衣,冬季就随便披一块鹿(lù)皮避风挡寒。他的日常用具都是土碗、土盆之类。他是传说中最朴素的皇帝。
③虽然生活如此简朴,尧帝对于自己的职责却从来没有松懈(xiè)。百姓填不饱肚子,他就责备自己:“这是我使他吃不上饭。”百姓缺少衣服,他就责备自己:“这是我使他没衣服穿。”有人犯罪,尧帝也责备自己没有管理好:“是我害了他。”尧帝经常彻夜不眠,没有时间修饰自己,头发披散,有七尺长,几乎拖到地面。尧帝十尺高的身躯瘦得和风干的腊肉一样。尧帝高尚的品德深深感动了百姓,尽管遭遇到很多灾难,但是百姓们都坚决追随在他身边。
④不仅人类被尧帝感动,天地万物也都被他感动,于是一天之内出现了十个自然奇迹,昭(zhāo)示了上天对尧帝的肯定:皇宫中喂马的草料吃完了又变成水稻蓄满,吉祥的凤凰(huánɡ)从天空降落在宫院之中,台阶上长出历草、指佞(nìnɡ)草等等。
⑤据说,尧帝时还没有日历,做事很不方便,有了历草,困难就解决了。凡是有奸佞的坏人从台阶经过,指佞草就立刻弯曲,草尖指向坏人。在这种草的帮助下,加上天生的双瞳(tónɡ)孔眼睛,尧帝得以选择一批品德高尚、才能卓著的人做大臣,让他们协(xié)助自己治理国家。
⑥尧帝在大臣们的协助下,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得平安幸福。百姓劳动之余,有很多空闲时间,他们就聚在一起做游戏。
⑦这一天,有位名叫壤父的八十岁老翁和大家一起玩击壤游戏。有观众看到这种幸福情景,十分感慨,说:“这都是尧帝的功劳呀,我们的尧帝真伟大!”壤父听到这句话,很不以为然。他对那些观众说:“这叫什么话?太阳出来,我干活;太阳落山,我休息。吃的粮食,是我自己种的;喝的水,是我自己打井打出来的;穿的衣服,是我自己织的;住的房子是我自己徒手盖的。请问诸位,尧帝对我有什么帮助呢?”那人被问得哑(yǎ)口无言。
⑧但壤父这种反应,恰恰是尧帝所希望的。尧帝从来不把国泰(tài)民安看作自己的功绩。在他眼里,这一切是他这个皇帝应尽的本分,享受幸福的百姓也不需要感激他。
——节选自《统编语文教科书推荐书目:快乐读书吧·中国神话传说》,有改动
【1】串联事件,按提示填空,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
尧帝治国时,他在生活上____________;尧帝对自己的职责______________;天地万物被尧帝感动,出现了___________;尧帝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得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③自然段划线句子写出了尧帝的“操劳”,却没有出现这个词。请你仿照这样的写法,写一个表示“高兴”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尧帝看来,他的职责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尧帝治国出现了哪些奇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第⑦自然段中壤父说的话,你有什么想法?在下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中国神话故事瑰丽神奇。国外也有很多奇妙的神话传说。请你选一个自己课外读过的外国神话,简单写一写故事内容,推荐给更多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课外阅读轩。
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孩子跌倒了,趴在地上哭叫着,年轻的母亲似乎无动于衷,板着面孔,用严厉的目光盯着趴在地上的孩子。正巧我路过,上前要扶起那孩子。那母亲果断地说:“不,不,让他自己爬起来!”
我仔细一“咀嚼”,始得醒悟:这位年轻的妈妈如此这般,大概是出自对人生的体验吧。
人生是一个过程。好像上苍有意为难人,在人生的全过程中,绝无平坦大道可走。坎坷,荆棘,困难,这一切都与人生为伴。人要生存,要发展,就不可避免地要同困难交锋,要与挫折抗争。这是对人的信念、意志与毅力的考验。敢于交锋与抗争者,即使跌倒了,也会爬起来并最终成为命运的主人和事业上的成功者。一个从小娇生惯养、溺爱过度的孩子,长大之后决不会有什么意志力,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容易跌倒;跌倒之后也是很难爬起来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那些从小历经“摔打”的人,他们直面人生,深谙(ān)人生的底里,虽百折而不回,履艰险而不惊。
不过,像这位年轻妈妈那样待孩子的不是很多,而娇惯、溺爱孩子却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视孩子为“小皇帝”的家庭不胜枚举。许多刚入托儿所(或幼儿园)的三四岁的孩子,食不善用筷,穿不会动手。做父母的有谁不爱自己的子女?需要界定的倒是:什么是爱?怎样才算爱?溺爱不是爱,而是一种害。有些中老年父母意识到这一点了,但已为时过晚。
那个跌倒的孩子终于自己爬起来,跑到妈妈近前。妈妈欣喜地笑道:“对,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往前走。”年轻的母亲,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
【1】结合短文内容解释词语。
界定:________
不胜枚举:________
【2】“一个从小娇生惯养、溺爱过度的孩子,长大之后决不会有什么意志力,在困难与挫折面前,容易跌倒;跌倒之后也是很难爬起来的。”文中与之对应的一句话是________,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_______。
【3】在第1自然段中的“似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
15、语文实践。
北京市海淀区(邮编100000)实验小学的李川要给山东省青岛市(邮编266000)实验小学的笔友刘珊写一封信,邀请她参观智能科技展,你能帮李川填一下信封吗?
16、修改病句。
1.地球上的恐龙大约一定出现在两亿四千万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昆明湖岸边裁着无数数不清的倒垂杨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下午下了一天的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语段中的三处错误。(标点1处,错别字1处,病句1处)
第19届亚运会隆重开幕在杭州,一组名为《江南忆》的机器人吉祥物首次亮相:头戴神徽的“琮琮”,头顶浪花的“宸宸”,还有扎着小辨子的“莲莲”。
18、修改下面的病句。
(1)昨天,参加国庆节联欢会的有工人、农民、学生、青年、解放军。
____________________
(2)现代科学技术必将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提升我们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要努力改正并善于发现自己的缺点。
____________________
19、习作。
生活在不断变化,每天都会有不同的事情发生,有些是你听说的,有些是你亲身经历的,有些是你上网了解的,最近哪一件事让你印象深刻?请你按照一定的顺序把这件事写下来吧!
要求:题目自拟;叙述清楚,条理清晰;内容具体、完整;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恰当;不得抄袭、套作;字迹工整、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等相关信息;字数不少于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