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共4题,共 20分)

1、在《杂色羊》中,狮子命令 (    ) 将杂色羊除掉。

A.狐狸

B.狼

C.熊

2、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B.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C.他好像很高兴的样子。

D.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脱(zhēng)        地(gēn)          国(sòng)

B.生(yá)             (dāi)          (zhì)

C.女(fù)             (xún)          手(sā)

D.匀(chēng)        (xū)            (jìn)

4、将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它的名字里有个“梅”字,可是它跟梅花却一点儿亲缘关系都没有。

①你认识这种黄色的小花吗?②它叫蜡梅,其实它才是冬季花朵最优秀的代表。③梅是蔷薇科李亚科的植物,很多好吃的水果,比如桃、杏、李子、樱桃、梅子都属于这个家族。④而蜡梅则是蜡梅科蜡梅属的,因为开花的样子、时间、香气同梅花相近,而颜色为蜜蜡色,花瓣蜡质,所以得名蜡梅。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二、填空题(共3题,共 15分)

5、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6、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诗中有“红叶”: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诗中有“山水”:天门中断楚江开,____________                           

(2)书中有“美妙的声音”:当微风拂过,那声音____________的,好像呢喃细语,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____________;当____________,整座森林都____________起来,____________出一首雄伟的乐曲,那声音____________,令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威力。

7、仿写词语。

四面八方:( )   ( )     ( )     ( )

静悄悄: ( )   ( )     ( )

摇头晃脑:( )   ( )     ( )

三、书写(共1题,共 5分)

8、看拼音写词语。

qiān             jiāo   ào          zhì     huì             xiū   jiàn

         

chuàng             ǒu   ěr             zhēng      dòu   yàn   

          

四、现代文阅读(共7题,共 35分)

9、阅读短文。

鸟路

有位老奶奶住在一间小房子里。房子前面,有条笔直的小路通向森林。森林里有许多鸟儿,他们都是老奶奶的好朋友。

每天,鸟儿都来唱歌给老奶奶听,老奶奶洒下面包屑(xiè)给他们吃。

瞧,白鸽飞来吃面包屑了。啊,笔直的小路上都是白鸽,像盖了层白雪。

白鸽飞走,乌鸦又飞来了。啊,那么多乌鸦站在小路上,小路就像一条黑亮的丝带。

后来又飞来了彩色的芙()蓉(rónɡ)鸟,它们好像是从云霞中变出来的,这时候,小路成了一条彩虹(hónɡ)。

【1】短文写了鸟路上的这些鸟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天,鸟儿都来唱歌给老奶奶听,老奶奶洒下面包屑(xiè)给他们吃。”他们相处得像一家人。这让你想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

【3】用“ ”画出文中一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了

【4】小路上还会有哪些鸟飞来?小路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______________

10、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我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一天,爷爷刚刚写完一篇文章,正坐在藤椅上品茶。我指着条幅问爷爷:“书怎么可以煮呢?书放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了,说:“书是精神食粮嘛,既是食粮,怎么不可以煮呢?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嘛。”

爷爷看见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你知道唐代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诀透不可。其实,这就是‘煮书’。这样,他作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爷爷,你看我该怎么‘煮书’呢?”

“你可以从‘煮’语文书入手嘛。语文课文都是范文,每天清晨起来,放声读上几遍,仔细品味一番,多有意思!这样煮下去,你不仅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好处可多啦。肚子里的词儿多了,今后说话和写文章还会犯愁吗?”

爷爷的话使我豁然开朗,“煮书”还真有道理哩!

1“我”看到“煮书”两个字感到很奇怪,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爷爷眼里的“煮书”指的是______________

2“爷爷”教“我”怎样“煮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今后打算怎样:“煮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快乐的钥匙》

从前有两个农夫,种了同样的庄稼,取得了同样的收成。

一个农夫想:今年虽然丰收了,有了一点儿积累,但比起那些很富有的人,还是微不足道的。别人一年的积累是自己的十倍甚至百倍,自己和别人的距离不是会越拉越大,越来越穷吗?想到这个前景,悲观的情绪充满了他的内心,丰收反而使他变得更加痛苦。

另一个农夫则很乐观。他想: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多了近三成,不仅够一个人吃穿用,而且还有剩余。如果这样下去,自己渐渐就会成为一个很富有的人了。他的心里为有这样一个理想而充满了快乐。

两个经历很相似的农民,不同的心里想法产生了不同的情感。是的,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坦然面对自己所没有的,把快乐的钥匙交给自己,就将会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快乐——(  )  贫穷——(  )

(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微不足道:  

(3)两个农夫种了同样的庄稼,取得了同样的收成,但心情不一样。

第一个农夫心情_________;第二个农夫心情_________

(4)描写两位农夫时,运用了________的手法。

A.细节描写B.对比

(5)读了短文以后,你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柿子树(节选)

曹文轩

①朋友家的院子里长了一棵柿子树,已是一棵老树了,枝杈飞张开来,有几枝探出院外,横在小道的上空。

②柿子树开花后不久,便结了小小的青果。这些青果经受着阳光雨露,在你不知不觉之中长大了,我将伸出院外的枝上所结的柿子很仔细地数了一下,共二十八颗。

③二十八颗柿子,二十八盏小灯笼。你只要从枝下走,总要看他们一眼。他们青得十分均匀,青得发黑,加上其他果实所没有的光泽,让人有了玉的感觉。晚上从枝下走过时,不远处正巧有一盏路灯将光斜射下来,它们便隐隐约约地在树枝里闪烁。愈是不清晰,你愈是想看他们。此时,你就会觉得,它们就像一只只夜宿在枝头的青鸟。

④柿子树这种植物很奇特。秋天来了,他们往往是不等果子成熟就先黄了叶子。随着几阵秋风,你在从小路上走时,便看到了宿叶脱柯、潇潇下坠的秋景。那二十八颗柿子一颗颗裸露出来。终于有一天,风吹下了最后一片枯叶,此时,你看到的只是一树赤裸裸的柿子。这些柿子没有任何遮挡,在依旧还有些力量的秋阳之下,终于开始变色——A.灯笼开始一盏盏地亮了,先是轻轻地亮,接着一盏一盏的红红地亮了起来。

⑤B.二十八盏小灯笼,装点着这条小路。

【1】柿子树的果实初长时,它的颜色是_______,还带有_______,好象一块______

【2】判断以下内容对句子A的理解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1)“灯笼”指的是柿子,“亮起来”是指柿子熟了。( )

(2)“轻轻地亮”指的是柿子悄悄地熟了,不仔细观察不能轻易发现。( )

(3)这句话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柿子成熟的过程。( )

(4)“一盏一盏的红红地亮了起来”指柿子一个接一个地成熟变红了。( )

【3】第④自然段是围绕着哪句话来写的?用“﹏﹏﹏”画出来(或写到答题卡上)。

【4】如果给本文写一句中心句,下列最合适的是(       

A.我喜欢朋友家的柿子树。

B.柿子树装点了院外的小路。

C.柿子树的果实那么可爱地长大,优美地成熟。

D.柿子就像小小灯笼。

【5】根据句子B,展开想象,具体写一下柿子“装点着这条小路”的情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句子B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课外阅读

  在一个大雪天的下午,爱迪生的妈妈突然病了。晚上,爸爸请来了医生。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手术。 当时,家里没有电灯,油灯的光线很暗,用油灯照明做手术很危险,医生犹豫了。妈妈痛苦地呻吟着,爸爸无可奈何地搓着手,爱迪生站在一旁焦急地看着妈妈。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爱迪生的手心攥出了汗水。突然,他眼睛一亮,说:“医生,我有办法了。”说完,爱迪生把所有的油灯都端了出来。医生看了看,摇摇头说:“这些灯围一圈挡手呀!”谁知,爱迪生又搬来一面大镜子,把油灯放在箱子上,镜子放在油灯后,这样( )不挡手,光线( )亮。 医生顺利地做完了手术后,高兴地说:“孩子,是你用智慧救了妈妈。” 妈妈醒来了,虚弱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笑容。爱迪生拉着妈妈的手,一本正经地说:“妈妈,晚上没有太阳多不方便,我要造一个晚上的‘太阳’。”后来,爱迪生通过努力,终于发明了电灯。

1给短文起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

2在短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犹豫________ 顺利________ 虚弱 _________

4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带点的两个“亮”字的含义。  

_____________

5医生为什么说爱迪生用智慧救了妈妈?

______________

14、阅读。

山茶花

你见过山茶花吗?

山茶花,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有的一棵树上就有好多种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譬如山茶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呀!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清凉入人心牌,但又不会刹那间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地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以为是一团墨,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深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那粉红的呢?也许只有九天的轻绡,才可以比拟吧……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有致。即使闭上眼,你还是会感受到:啊,美啊……

有一次 我问一位老农 山茶花为什么这么美 他乐呵呵地说:“你没看到山茶骨朵的那股特别的劲儿?”

我这才注意起花骨朵来。果真特别!一般的花,开放前不久才打骨朵。山茶呢?几乎是花一谢就又冒出来年新花的骨朵。原来山茶的骨朵是这样一月又一月,一季又一季地积蓄着,下的功夫这么大,花的力气这么多,开出的花怎能不美呢?

啊,山茶的骨朵,好一股特别的劲儿。

【1】给第三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多音字组词。

骨 gū____________

几 jī____________

【3】山茶花的美表现在哪里?概括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

【4】山茶花骨朵哪里特别?

_________________

15、熟读精思:阅读文段,完成文后练习。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积满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软,常常没过膝盖。西北风呼呼地刮过树梢。黑熊躲进洞里冬眠。紫貂捕到野兔当美餐。松鼠靠秋天收藏在树洞里的松子过日子,有时候还到枝头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______》。

【2】用“ ”标出短文中描写积雪的句子。

【3】文中有句话虽然没有写风,却让人感觉到风的存在。请你用“ ”画出。

【4】用四个字概括画“ ”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两个带雪字的四字词(或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共3题,共 15分)

16、我会按要求改写句子。

1.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小猴子下山了。(机灵的)小猴子(蹦蹦跳跳地)下山了。

太阳升起来了。______________太阳______________升起来了。

2.漠阳江的水很清。(用比喻的手法把句子写得更生动)

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是学生,怎能不遵守学校的纪律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

4. 春天,鸳鸯湖公园里五颜六色的红花竞相开放。(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

17、按要求改写句子。

1.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写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再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1)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写一段话。

街市上可热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修改病句(共2题,共 10分)

19、修改下面的句子。

(1)李老师以经走了。

___________

(2)他穿着一件灰色的大衣装,一顶蓝色的帽子。

___________

20、修改下列病句。

(1)果园里种着许多水果,有苹果、香梨、茄子和葡萄。

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戴着一顶蓝帽子,一条蓝裤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年1班的队伍排烈得很整齐。

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文章把鸟岛介绍得那么生动,少不了作者的仔细观察。在生活中,你观察过什么事物?小狗、小猫,树、花或水果……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种事物,也来介绍一下吧!注意语句通顺,字迹端正,题目自拟,不少于2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