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课文内容和日积月累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手可摘星辰。 【《夜宿山寺》】
2.白马西风塞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积月累》】
3.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__________,叫日潭;南边像_________________,叫月潭。【《日月潭》】
4.我们不要怕困难,只要朝着目标去努力,就一定会成功。这正是“________事竟成。” 【《后汉书》】
2、给下面的字加偏旁组新字。
巴(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包(______)(_______) (_______)
方(______)(_______) (_________) 青(______)(_______) (_______)
3、填一填。
1.把“今”加一笔,可变成生字_____,组词_____。
2.“军”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首_____,再查_____画。 “军”的笔顺是______。
3.“难”有两种读音,分别是_____和______。在“灾难”一词中“难”的读音是______。
4、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
滴水(______)(______) (______)冻(______)寒
鹅毛(______)(______) 雪兆(______)(______)
5、听力。
听写四个词语。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6、拼得准,写得棒。
7、根据课文内容,对的打√,错的打×。
(1)一年有二十六个节气( )
(2)蜘蛛给长颈鹿编织了一个大大的口罩( )
(3)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水学会的是不断往低处流。( )
(4)《村居》描写的是乡村六月的美丽景色。( )
(5)早开的野花一朵两朵,那是春天的眼睛。( )
8、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片”字共有4笔,第1笔是竖。____
【2】小蝌蚪先长出两条前腿,后长出两条后腿。____
【3】水总是做坏事,给人们带来灾难。____
【4】《植物妈妈有办法》作者是戴巴棣。____
【5】和同学交流时,有不明白的地方,要有礼貌地提问。____
9、你读过《没头脑和不高兴》这本书吗?下面的说法中,对的打“√”,错的打“×”。
【1】“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里面样样都有,唯独缺少了电梯。(________)
【2】“不高兴”当演员,表演的节目是《三打白骨精》。(________)
【3】“没头脑”做事丢三落四,“不高兴”做什么事都不高兴。(________)
10、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呼”字左短右长,“忙”字左长右短。_____
【2】“只言片语”和“三言两语”都是形容话很少的成语。_____
【3】“我八岁了,还需要妈妈帮忙穿衣服吗?”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八岁了,还需要妈妈帮忙穿衣服”。_________
【4】我们常用“坐井观天”讽刺见识短浅的人。______
11、课外阅读
风和太阳
有一天,太阳和凶恶的北风争论起来,争论他们俩的力量谁大。他们争论了很久,最后决定在一个过路的旅人身上比比力量。这时,这个旅人正骑着马走在大路上。
“你好好瞧着吧,”风说,“瞧我怎样向他猛扑过去——一眨眼的工夫,我就扯下披在他身上的外套。”
风说完,就开始拼命地吹。但是他的劲使得越大,那个旅人把外套裹得越紧——他不停地抱怨天气太坏,不过还是接着往前走。风大发脾气,狂暴地猛烈地刮着,把雨和雪洒在可怜的旅人身上。旅人一边咒骂风,一边穿上套袖,还系上一条腰带。这回,连风也确信自己扯不下这件外套了。
太阳看到他的对手束手无策了,笑了笑,从云后露出来,晒暖、晒干了大地,同时也晒暖了冻得半死的可怜的旅人。旅人感觉到阳光的温暖,精神立刻振奋起来,他一边说着赞美阳光的话,一边脱下自己的外套,将它卷起来,绑在马鞍上。
“看见了吗?”温和的阳光对凶恶的风说:“慈爱和温和的力量,远远超过暴躁和怒。”
【1】根据短文填一填。
冷得(发抖) (_________)的北风 (_________)地抱怨
冻得(_________) (_________)的旅人 (_________)地刮着
【2】用部首查字法查一查。
状状在读短文时,发现“鞍”字不认识,他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_),再查(_________)画,最后在字典中查到这个字念“ān”。
【3】太阳和北风争论的是__________,比赛内容是______________。
【4】读完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想对风说点什么?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课外阅读。
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身新衣服。
他向大象伯伯请教:“我做一身衣服要用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说:“我看最少也得17米。”小猴有点不相信,又向松鼠阿姨请教。松鼠阿姨说:“我看17厘米就够了。”
究竟谁说得对呢?小猴决定问问山羊奶奶。山羊奶奶说:“那得量一量才知道。”山羊奶奶用米尺在小猴身上量了量说:“不是17米,也不是17厘米,而是17分米。”
小猴买了17分米布,请山羊奶奶帮他做新衣。新衣做好了,小猴穿上新衣来到湖边一照,啊!不大不小正合适。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共有 句话。
2.小猴做新衣,先请教了 ,再请教了 ,最后请教了 。
3.小猴最后听了 的话,小猴的衣服不大不小正合适是因为
。
13、课内阅读。
火红火红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又到了。
1961年的泼水节,傣族人民特别高兴,因为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他们一起过泼水节。
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周总理身穿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照样子,写词语。
火红火红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一年一度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2】请用“______”画出表现人们欢迎周总理的语句。
【3】请用曲线画出描写周总理样子的语句。
【4】请找出描写周总理跳舞动作的词语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爱阅读。
春天里
春天里,春风轻轻地吹 春天里,细雨美美地下
吹绿大地的脸 下到小松鼠的怀抱里
吹动老树的心 下到喜鹊嘶哑(sī yǎ)的嗓子里
吹醒打盹(dǔn)的老田鼠 下到外婆家的竹篱笆(lí ba)上
春天里,桃花暖暖地开 春天里,你的心,我的心,他的心
美丽的花儿开呀开 也是一粒小小的种子
开亮了蝴蝶的眼 他们笑着,绿着,成长着
开美了蜜蜂的魂(hún) 长出长长的芽儿了
【1】用学过的方法,猜一猜“打盹”的意思。
打盹:_________________
【2】细雨下到了( )的怀抱里。
A.蝴蝶
B.蜜蜂
C.松鼠
【3】根据诗歌,连一连。
春风吹动 大地的 眼
桃花开亮 蜜蜂的 心
春风吹绿 老树的 脸
桃花开美 蝴蝶的 魂
【4】春天里,还有哪些美好?试着仿照任意1个小节,把想写的内容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
15、综合实践。
【1】这是一本书的目录,本书共有__________个故事。
【2】看目录,第20页是什么故事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看《六只天鹅》应翻到第________页,要看《桌子、驴子和棍子》应翻到第_______页。
16、树上的鸟儿在叫。(改写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各写一句话。
1.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白兔有了小伙伴,就不想跟妈妈去菜园了。___________________
4.奶奶一边看电视,一边织毛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根据括号里的提示补充句子。
(1)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跑进了教室。(明明很高兴)
(2)明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跑进了教室。(明明很难过)
19、照样子,在括号里填词语,使句子更具体。
例:妈妈(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
1.小猴子(______)蹲在山头。
2.小葫芦(______)变黄了。
3.兔妈妈(______)说:“谢谢大家来救火,救了小白兔,谢谢大家!”
4,雪花(______)飘落下来。
5.自习课上,同学们在(______)写作业。
20、看看图,写一写。不会写词语的,可以用拼音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