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加点字的拼音补充完整。
传统____ǒnɡ 元宵____iāo 牛郎____áng
渡d____口 坐牢l____ 乞巧q____
2、给句子中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在括号里。
jiàn jiān
(1)绒线团中间( )是一只黑白相间( )的花猫。
shèng chéng
(2)傣族人民盛( )上美酒 ,举行盛( )大的仪式欢迎周总理。
biàn pián
(3)超市里的方便面( )卖得很便宜( )。
xiǔ sù
(4)今晚宿舍( )太热了,我一宿( )都没睡着。
3、照样子填一填。
例:道(知道)(跑道)(道路)
野( )( )( ) 神( )( )( )
例:(明亮的)眼睛
( )凤凰花 ( )地毯 ( )泼水节
例:巴——( 把 )( 爸 )( 吧 )
方——( )( )( )
干——( )( )( )
4、按课文填空。
(1)“梨树挂起_________的灯笼,苹果露出_________ 的脸颊,稻海翻起______的波浪,高梁举起__________ 的火把。”秋天这幅美丽的图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出来的。
(2)蒲公英靠______________传播种子,苍耳靠___________ 传播种子,豌豆靠____________ 传播种子。
(3)《赠刘景文》是_____ 朝诗人_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描写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对朋友的赠语。
(4)《山行》是_____ 朝诗人___________写的。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
季节的美丽景色。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看出。
5、比一比,再组词。
娃(_______) 桂(_______)
描(_______) 猫(_______)
歌(_______) 哥(_______)
6、看拼音,写词语。
shēn chù shuǐ qì wú lùn tián yě
guǎng chǎng zhé zhǐ chuāng hù zāi hài
7、我会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雨、汽、冰雹”都是水变成 的。(_______)
【2】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少,所以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得到传播种子的知识。 (______)
【3】“作、法、都、别”都是左右结构,都要写得左窄右宽。(______)
【4】每次拿到书,都要先看看书的封面,找找书名和作者。(______)
【5】“四海为家”意思是四个海洋都是家。(__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火红的凤凰花开了,朱德同志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
【2】“寒风刺骨、鹅毛大雪、冰天雪地”都是描写冬天的词语。( )
【3】“危楼高百尺”意思是:一座危险的楼,有一百尺那么高。( )
9、小小法官会断案。(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神笔马良》中马良不论需要什么,都可以用神笔画出来,所以马良不需要劳动了。( )
【2】“小信成则大信立”是一则关于诚信的名言。( )
【3】用“灬”作偏旁的字大多与火有关,比如“蒸、煎、煮”。( )
【4】千人糕是一种由一千个人才能做成的糕点。( )
10、下列词语的读音是否正确?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
秩序(zhì xù)( ) 叮咛(dīn nín)( ) 扫帚(sáo zhou)( )
稳固(wen gù)( ) 寂寞(jì mò)( ) 陀螺(tuó luó)( )
忠实(zong shí)( ) 的确(dí què)( ) 仿佛(fǎng fó)( )
11、阅读短文。
金色的草地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原来,傍晚的时候,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第二天,太阳升起来,蒲公英的花朵又张开了。蒲公英的花朵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一起睡觉,也和我一起起床。
(有删改)
【1】根据词语的意思,在与之相符的选项下打“√”。
(1)盛开A.B.
(2)合拢A.
B.
【2】草地会变颜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中午的草地是________色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早上、傍晚的草地是_____色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个比喻句,把蒲公英的花朵比作我们的手掌。那蒲公英的花朵还像什么呢?再用个比喻句说一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仔细观察图片,联系生活实际并查阅相关资料,说一说蒲公英是怎么传播种子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猫是捉老鼠的能手。它的耳朵很灵敏,能转来转去,哪怕是极小的声音,它也能及时辨出。猫有一双明亮的眼睛,狡猾的老鼠逃不过它的眼睛。猫的胡须像把尺子,能测出各个洞的大小,猫的脚爪上有锋利的爪子,能爬树跳墙,追捕老鼠。
【1】短文共有(_____)句话。
【2】短文写了猫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 )
A.猫是捉老鼠的能手 B.猫的耳朵很灵敏 C.猫的胡须像把尺子
13、读片段,动脑想,动手做。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互相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1.这段话共有 句。描写了人们 的情景。
2.江泽民主席来人群中,与大家 , ,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3.下次中国再次举办奥运会,你会做些什么?
14、课外阅读。
小猴打算为自己做一身新衣服。
他向大象伯伯请教:“我做一身衣服要用多少布料?”大象伯伯说:“我看最少也得17米。”小猴有点不相信,又向松鼠阿姨请教。松鼠阿姨说:“我看17厘米就够了。”
究竟谁说得对呢?小猴决定问问山羊奶奶。山羊奶奶说:“那得量一量才知道。”山羊奶奶用米尺在小猴身上量了量说:“不是17米,也不是17厘米,而是17分米。”
小猴买了17分米布,请山羊奶奶帮他做新衣。新衣做好了,小猴穿上新衣来到湖边一照,啊!不大不小正合适。
1.短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共有 句话。
2.小猴做新衣,先请教了 ,再请教了 ,最后请教了 。
3.小猴最后听了 的话,小猴的衣服不大不小正合适是因为
。
15、读片段,完成练习。
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啊,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天亮起来了。打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
【1】照样子,写词语。
越下越大:________、________ 渐渐地:________、________
【2】“渐渐”的近义词是________,“清新”的近义词是________。
【3】从哪句话可以看出雨小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雨停了,天空中出现的有:太阳、__________;地上出现的有:池塘里的水、__________。
16、可可特别喜欢《獾的礼物》这本书,想把书里面的图片剪下来。我会这样跟她说:“__________。”
17、口语交际。
请你根据语境,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18、我会按要求写句子。
(1)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样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用加点的关联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
(2)最后一个太阳害怕极了,慌慌张张地躲进了大海里。(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明明_________,_______地跑进了屋里。
19、照样子,仿写句子。
(1)纸船漂到了小熊家门口。纸船漂哇漂,漂到了小熊家门口。
小青蛙游到了池塘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清的湖水像一面镜子。
____________的柳条像____________。
(3)(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____________草地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秋天,菊花开了,___________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20、看图写话。
提示:仔细观察上面的图画。图中都有谁?他们发现了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请用通顺的句子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