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音字组词。
分fēn( )fèn( ) 好hǎo( )hào( )
尽jìn( )jǐn( ) 干gàn( )gān( )
2、在括号里填上相同读音的汉字。
chuān(______)过小广场,就到了(______)流不息的公路。
kè 王力在(______)上专心听讲,回到家也能(______)苦学习。
shí 我们要多学一些(______)品卫生的知(______)。
3、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一写。
伸( ) 时( ) 半( )
身( ) 实( ) 伴( )
4、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蒙蒙(_______) 名(____)古(____) (____)光(____)色
含苞欲(____) 春*(_______) (_______)争艳
5、写出句中带点词的反义词。
①这是一条笔直的马路。 ( )
②北风呼呼地吹着。 ( )
③这口井很深。 ( )
④葡萄很甜。 ( )
6、生字书法
提示:“纸”在书写时注意最后不要加一点。
纸 幅
奖
报
另
及
7、《我是什么》一文告诉我们:“汽、云、雨、冰雹、雪”都是水变成的。( )
8、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1)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 )
(2)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西南部。( )
9、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狐假虎威》中的狐狸是老天爷派来的,动物们看到它都吓跑了。(_____)
(2)狐狸和熊兄弟分吃了奶酪。(_____)
(3)纸船和风筝让松鼠和小熊成了好朋友。(_____)
10、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苍耳是靠风传播种子的。 (______)
【2】黄山风景区在我国江西省南部。 (______)
【3】泼水节是傣族的传统节日,通过向别人泼水表达对别人的祝福。 (______)
【4】雾、风、雪都是自然现象,各有各的特点。 (______)
【5】狐狸分奶酪的方法是对的,熊哥哥和熊弟弟谁都没少吃一口。 (______)
【6】只要有力气,风娃娃就能帮助人们做好事。 (______)
11、课内阅读。
我要的是葫芦(节选)
一个邻居看见了,对他说:“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治吧!”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萌芦。”
没过几天,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萌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1】邻居是怎样劝种葫芦的人的?用“——”在文中画出来。
【2】这个人为什么对邻居说的话感到很奇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种葫芦的人说的话中,我们可以看出( )
A.他不懂果实和叶子的关系。
B.他不喜欢邻居,不肯听取邻居的劝告。
【4】种葫芦的人想要的是葫芦,为什么最后却一个也没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文段,完成练习。
杨树高,榕树壮,
梧桐树叶像手掌。
____秋天叶儿红,
____四季披绿装。
木棉喜暖在南方,
桦树耐寒守北疆。
____水杉活化石,
____开花满院香。
【1】文段共有____句话,其中第_____句写了杨树、榕树、梧桐树。
【2】从文段中找出下列各字的反义词。
暖——_____ 南——_____
【3】请把下列四种树的名字填到文中横线上。(填序号)
①金桂 ②银杏 ③松柏 ④枫树
【4】照样子写句子。
例:梧桐树叶像手掌。
______像______。
13、课外阅读。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
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儿摔跤。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
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花镜;妈妈戴的是近视镜。”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1】妈妈戴的是________镜,奶奶戴的是________镜。
【2】小猴戴妈妈的眼镜感觉是________,戴奶奶的眼镜感觉是________。
【3】这篇短文说明的道理是什么?请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1)小猴不能戴奶奶的眼镜。( )
(2)小猴不能戴妈妈的眼镜。( )
(3)对别人合适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合适。( )
14、阅读故事,做习题。
木匠(jiàng)的房子
一个穷木匠造了一间木房子。木房子很小很小,摆了一张小木床和一张矮木桌,只能住下他自己。
一天下大雨,一位老人敲门请求避雨。木匠说:“对不起!我的房子很小,小得只能住一个人呀。”老人说:“能住下一个人就能待(dāi)两个人。”木匠把老人让进屋里,老人就坐在地板上。
没过一会儿,一位可怜的妇女带着三个孩子敲门请求避雨。木匠说:“进来吧!待得下两个人就能待六个人。”
雨越下越大,陆续有路人敲门请求避雨。最后,那很小很小的屋子里居然待了十一个人。他们有坐在地板上的,有坐在床上的,还有站着的,一起说说笑笑。
木匠笑着说:“只能住一个人的房子竟然待了这么多人,难道是房子变宽了?”大家笑着说:“不是房子变宽了,是心宽了。一个善良人的心,宽得能容下全世界的人!”
【1】这篇短文共有________个自然段。短文主要讲了________的房子小得只能________,但在一个雨天里,他那小房子中居然待了________个人的事。
【2】这么多人是怎么待在小房子里的?在短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穷木匠的小房子在雨天竟然待得下这么多人?( )
A.因为穷木匠造的房子很特别,人多了房子也会变宽。
B.因为待在穷木匠小房子里的都是孩子。
C.因为穷木匠的心宽。
【4】文中的穷木匠是个怎样的人?( )
A.心灵手巧
B.心地善良
C.有超能力
15、阅读理解。
登山人
三个人同去攀登高山,第一个人刚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下来了,他说:“我是知难而退。”
第二个人攀登到半山,气喘吁吁(xū),望着上面险要的山势,摇头说:“还是适可而止吧!”也退下来了。
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知难而进,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最后终于登上了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顶峰,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知难而退好,省了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智的。”
那个登上峰顶的人笑了笑,说道:“不过,峰顶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1】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1)知难而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适可而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找出文中的过渡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画出三个登山人碰面后说的话。
【4】短文要说明什么问题?( )
A.说明登山的困难。
B.赞扬不畏艰难,勇于登攀的精神。
C.说明知难而退,能省力气。登山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
D.赞扬适可而止是明智的。
16、按要求写句子。
1.例:细长的葫芦藤上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
(_______)雪孩子变成了(_______)云朵。
2.例: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碰到困难急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例: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
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
4.柳条像__________;云朵像__________。(发挥想象写句子)
17、按要求写句子。
(1)田野/葱葱绿绿的/像一片柔软的绿毯。(照样子,写句子)
小河/________/像__________
(2)喜鹊阿姨一会儿教喜鹊弟弟唱歌,一会儿教他们做游戏,一会儿教他们学自己发明的拼音字母。(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
(3)这是 礼物 美好 多么 的 啊(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的彩色梦境,有_________,有________,还有________。(补充句子)
18、把下面的句子改为“把”字句。
1. 《咏柳》这首古诗被我背熟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蒲公英的种子被微风吹跑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教室里的玻璃被晓英打碎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最喜欢读的一本书是什么?请简单介绍一下它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话训练营。
鹦鹉会学人说话,小兔子的耳朵能转动,萤火虫能发出亮光……自然界的小动物真有趣!你喜欢哪种小动物?它有趣在哪儿?动笔写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