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课文原文内容填空。
【1】墙角数枝梅,凌寒_______________。遥知__________,为有暗香来。
【2】敕勒川,___________。天似穹庐,笼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疑是银河落九天。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穷千里目,_____________。
【5】大禹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6】根据课文内容连一连。
春季 采桑插秧农事忙
夏季 身着棉衣笑盈盈
秋季 草长蝶飞麦苗嫩
冬季 收稻打谷喜洋洋
2、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危楼________,手可摘_______。不敢_______,恐惊________。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代诗人________(谁)。在这首诗里,“危”的意思是________。
(2)天__________,野茫茫,风吹草低________。诗中,“见”的读音是________。
(3)______河开,_______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3、课文整体梳理。
张衡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星星是在动,可不是_____;他看清楚了北斗七星果然绕着_____慢慢地转动。长大以后他刻苦钻研天文学,成了著名的_________家。
4、照样子,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例:波—菠(菠菜)
由— ( ) 市— ( )
不— ( ) 羊— ( )
5、按顺序在火车车厢上填写缺少的字母。
6、我会拼,我会写。
zuò jǐnɡ ɡuān tiān wú biān wú jì
lín jū qí ɡuài qínɡ lǎnɡ shān jiǎo
7、阅读学校图书馆墙上的“注意事项”,进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图书借阅注意事项 ①凭(píng)证借阅 ②保持安静 ③安全防火 ④保持清洁 |
【1】李小明带着借书证去图书馆借书看。( )
【2】亮亮和冬冬在图书馆看书,看到有趣的情节,哈哈大笑,还模仿故事表演起来。( )
【3】天天在图书馆里一边吃零食一边看书。( )
8、判断题
1.一位老教授见三毛拾到钱还给他,就给三毛买了一身新衣服。(___)
2.好心的花匠给了三毛一碗水喝。(____)
3.放学了,三毛和小男孩每人吃着一根冰棍回家了。(____)
4.三毛看着电影《苦儿流浪记》,情不自禁地放声大哭。(____)
5.三毛骑着儿童滑板车把报纸全部卖掉了。(____)
6.为了生存,三毛乞讨、帮人推车、卖自己、当过报童、为别人打过扇子、擦过鞋子、学过拉车、做过学徒、捡过烟蒂、跟着师傅卖艺,样样肯干。(____)
7.在三轮车夫家,三毛睡在三轮车上。(_______)
8.为了穷得清白,三毛把衣服扔向了爷叔,决定不偷东西。(______)
9、洋葱头在地牢里,是鼹鼠把他带到了南瓜大爷的地牢。(______)
10、判断对错
【1】生字“尽、阵、领、骏”拼读时要注意都是前鼻音。(______)
【2】看课外书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用部首查字法来查找读音。(______)
【3】书写“群、船、朗、都”时,左右两边宽窄要大致相等。(______)
【4】《坐井观天》、《我要的是葫芦》、《大禹治水》都是寓言故事。(______)
【5】图书馆里非常适合挂上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______)
11、同步阅读。
四季的雨
四季里的雨,要算绵绵的春雨最可爱了。山峰好像披上了一件白茫茫的外衣,草木也变得分外青翠,树叶和花瓣上面,挂着晶莹的水珠。
春雨过后,一切被洗得清新明亮。
夏天的雨,来势汹汹,去得更快,有时还伴着闪闪的电光、隆隆的雷声和呼呼的狂风,让人感到大自然是那么的可怕,那么的神秘,又那么的伟大。
秋天的雨,比较少而短。淅渐沥沥的雨声和落叶声,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愁思。
南方的冬天通常是早季,有时会下些寒雨。但在祖国的北方,装点美丽山河的是白茫茫的雪。
【1】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季节_______的特点。
【3】文中“一件白茫茫的外衣”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读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太阳妈妈
太阳是世上万物的母亲。
她,为了看望自己的儿女,从东海出来,走了整整一天,现在,又要到西山后面去休息了。
看,她正举着红头巾向儿女们告别。
这红头巾映红了水,也映红了村边的树林。
小鸟在树林里员叽叽喳喳地唱着:“太阳妈妈,再见!太阳妈妈,晚安!”
路旁的向日葵,依依不舍地望着那在晚风中飘动的红头巾,不知道在想什么。
【1】读一读,填一填。(填序号)
①红头巾 ②母亲 ③女儿
短文中把太阳想象成( ),把世上的万物想象成( ),把晚霞想象成( )。
【2】文中“——”的句子描写的是太阳( )的情景。
①披星戴月 ②东升西落
【3】小鸟在树上唱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向日葵在想什么呢?请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
13、课内阅读。
小蝌蚪游过去,叫着:“妈妈,妈妈!”青蛙妈妈低头一看,笑着说:“好孩子,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快跳上来吧!”他们后腿一蹬,向前一跳,蹦到了荷叶上。
不知什么时候,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他们跟着妈妈,天天去捉害虫。
【1】小青蛙是怎么到荷叶上的?请用“△”标出表示小青蛙动作的词。
【2】小蝌蚪变成小青蛙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长出两条后腿 ②尾巴变短了 ③长出两条前腿 ④尾巴不见了
【3】我们要保护青蛙,因为青蛙是益虫,它们天天都去________。
14、游八达岭长城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游览八达岭长城。
长城真雄伟!高高的城墙建在山上,起伏弯曲,伸向远方。妈妈告诉我:“长城全长一万多里,所以叫万里长城。我们看到的八达岭长城,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我们沿着台阶登上长城。城墙上面很宽,能并排跑五六匹马。妈妈告诉我:“长城是古人用来防御敌人进攻的。如果发现了敌情,他们就会在烽火台上点起烽火。远处的人见到烽火,就知道敌人来了。”
我站在高高的长城上,向远处望去,长城就像一条巨龙。我不禁高声赞美:“长城真雄伟!”
1.选择正确的答案。
(1)古人建长城的目的是( )
A.观赏 B.居住 C.御敌 D.生火
(2)古人点烽火的原因是( )
A.欢呼庆祝 B.敌人来了 C.生火做饭 D.照明
2.请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请用“——”画出长城为什么又叫“万里长城”?
4.如果有一天你去游览长城,你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知道福建省有哪些风景名胜吗?至少写出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外阅读。
一件棉衣
天气渐渐冷了,我们警卫员都穿上了新发的棉衣,毛主席穿的还是那件旧棉衣。
我们也记不清主席那件棉衣已经穿过几个冬天了,可能是才到陕(shǎn)北的那一年换上的。料子是灰土布的,两个胳膊肘(zhǒu)上都打了补丁,袖口上的棉花也露出来了。我们要给主席换件新的,说过好几次,可主席总是说:“现在抗(kànɡ)战要紧,边区人民的生活还很困难,我们应该省吃俭用。这件棉衣嘛,洗洗补补还可以穿。”
【1】短文共有(______)个自然段。
【2】填一填。
(1)短文《一件棉衣》中,这件棉衣的主人是________。
(2)从短文第2自然段中可以知道,这件棉衣已经很______(新 旧)了。
【3】文中的“这件棉衣”是什么样的?请在文中用“﹏﹏﹏”画出来。
【4】毛主席为什么不肯换棉衣呢?请在文中用“ ”画出相关句子。
【5】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毛主席是个( )的人。
A.省吃俭用、朴素节约 B.工作认真负责 C.刻苦学习
16、读句子,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写图片里的石头。
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这块巨石好像________。
17、照样子写句子。
例: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春天到了,花园里的花儿都开了,有________,五颜六色,漂亮极了。
18、想一想。
金教授说“这份试卷早就给了我答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如果是你,你会像钱学森一样吗?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快乐读书吧”,把读过的书与大家分享。
最近,你读过的童话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你觉得书中最有意思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你知道这种动物的名字吗?它长什么样?它的生活习性又怎样?把你对它的了解写下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