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照样子,写词语。
2、我会给下列生字加偏旁。
例: 青——( 蜻 )( 清 )( 请 ) 包——_____________________
皮——_____________________ 牙——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拼音,写词语。
yí qiè(_____)
bù jiǔ(_____)
yú shì(_____)
hǎi àn(_____)
wú lùn(_____)
sàn bù(_____)
4、照样子填写量词。
例:一(孔)石桥
一________鱼塘 一________铅笔 一________稻田
5、想想查字典的方法,完成下面的表格。
要查的字 | 音序 | 部首 | 除去部首有几画 | 读音 |
脑 | __ | __ | __ | __ |
屋 | __ | __ | __ | __ |
萄 | __ | __ | __ | __ |
6、看拼音,写汉字。注意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bào zhǐ hǎi yáng cāng máng zhǎn xiàn qíng lǎng
zhī shi sàn bù qí guài chéng shì píng jiǎng
7、判断下列说法,对的大“√”,错的打“×”。
【1】露西给爸爸一共写了两封信,内容是一样的。(____)
【2】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____)
【3】“你拍四,我拍四,天空雁群会写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雁群在天空飞,就像是在写字一样。(____)
【4】学了《风娃娃》一课后,我知道了∶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_____)
【5】看图讲故事,要先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再连起来讲。 (____)
8、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火红的凤凰花开了,朱德同志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 )
【2】“寒风刺骨、鹅毛大雪、冰天雪地”都是描写冬天的词语。( )
【3】“危楼高百尺”意思是:一座危险的楼,有一百尺那么高。( )
9、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巨”的第二笔是竖折。(______)
【2】秋季,农民伯伯忙着采桑和插秧。(______)
【3】桦树因为耐寒被成为活化石。(______)
【4】“作”和“别”在书写时要注意左窄右宽。(______)
【5】《小儿垂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______)
10、根据课外阅读,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
【1】阿里巴巴的哥哥搬着装满金币和珠宝的箱子想出门,却忘了开门的咒语。(______)
【2】大个子老鼠和小个子猫,没有帮助熊大叔灭火。 (______)
【3】小乌鸦飞到一棵大树上,发现了一个秘密。秘密就是树洞里全是香肠。(______)
【4】小猪唏哩呼噜梦见自己打秋千,原来是被大狼叼着。 (______)
【5】大个子老鼠把小猪的吸尘器一修,机器不光吸尘,还会吸各种坏毛病。(______)
11、读《企鹅寄冰》一文,完成练习。
【1】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入括号里。
______的非洲 ______的南极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狮子住在______,冰寄到狮子这里变成了______。
(2)企鹅住在______,被狮子退回来的水寄到企鹅这里又变成了______。
【3】为什么南极的冰寄到非洲后变成了水,被退回南极后又变成了冰?( )
A.因为冰遇热就变成水,水遇冷就变成冰。
B.因为冰遇冷变水,水遇热变成冰。
12、阅读乐园。
第一个盲人上前摸到了象腿,就大声地说:“我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原来它像一根柱子。”
第二个盲人上前摸到了象身子,他也大声地说:“你说得不对,大象不像柱子,像一堵墙。”
这时,第三个盲人走过来,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大声喊道:“你们说得全不对,大象既不像柱子,也不像墙,而是像一条粗棍子。”
第四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你们三个都错了,大象像一根细细的绳子。”
他们每个人都说自己是对的,争吵不休。
1.短文中共有__________个人。
2.根据短文完成表格。
象的腿 | 像一根柱子 |
象的身子 |
|
象的鼻子 |
|
象的尾巴 |
|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
A.看问题要看全面,只是片面地看就下结论是不对的。
B.大象是个怪物。
C.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
13、开心阅读。
小鹿的减法
小鹿住在河边,他要到对岸去,就得(děi)走很远的路,从水浅的地方过河。獐(zhāng)子住在半山腰,他要下山,就得花很多时间才能绕到山脚下。小鹿想造桥,獐子想铺路。可是一想,完成这些工作得花整整一年的时间,他们都退却了。
有一天,小鹿终于下定决心,开始造桥了。他从太阳升起一直忙到月亮出来,累得浑身汗淋淋的。
獐子见了,劝(quàn)他说:“别干了,这要花整整一年的时间呢!”
小鹿抹抹汗说:“不,不到一年了,只剩(shèng)下三百六十四天了!”
“可是,我看不出三百六十四天和三百六十五天有多大的区别呀?”獐子不解地问。
“区别大着呢!从今天开始,我要坚持做减法了,减去一天,就向成功靠近一步!”小鹿很坚定地回答。
獐子摇摇头走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鹿的减法做完了。它的门前有了一座结实的桥,可以很方便地过河了。
獐子呢,随着岁月的流逝(shì),他感到下山越来越费力了。“铺路吧!”獐子有时想,但想到得花一年的时间,他又发愁了。
【1】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空。
(____)地问 (____)地回答 (____)的桥
【2】当得知造桥、铺路需要一年的时间时,小鹿和獐子最先的反应是_____了(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3】当小鹿下定决心造桥时,它是怎么做的?在文中找出答案,画上“____”。
【4】小鹿能很方便地过河,是因为(____)
①他会做减法。 ②他经过不懈的努力,把桥造好了。
【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
①做一件事,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②做一件事,只要会做减法,就能取得成功。
14、课内阅读。
①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为了欢迎周总理,人们在地上撒满了凤凰花的花瓣,好像铺上了鲜红的地毯。一条条龙船驶过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们欢呼着:“周总理来了!”
②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他接过一只象脚鼓,敲着欢乐的鼓点,踩着凤凰花铺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1】用“〇”圈出第①段第一句中的动词。
【2】找出描写周总理穿着的句子,并把其中表示颜色的词语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同步阅读。
四季的雨
四季里的雨,要算绵绵的春雨最可爱了。山峰好像披上了一件白茫茫的外衣,草木也变得分外青翠,树叶和花瓣上面,挂着晶莹的水珠。
春雨过后,一切被洗得清新明亮。
夏天的雨,来势汹汹,去得更快,有时还伴着闪闪的电光、隆隆的雷声和呼呼的狂风,让人感到大自然是那么的可怕,那么的神秘,又那么的伟大。
秋天的雨,比较少而短。淅渐沥沥的雨声和落叶声,最容易引起人们的愁思。
南方的冬天通常是早季,有时会下些寒雨。但在祖国的北方,装点美丽山河的是白茫茫的雪。
【1】照样子,写词语。
白茫茫(ABB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季节_______的特点。
【3】文中“一件白茫茫的外衣”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把下列的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话。
1.青草 了 长满 上 土堆
____________
2.知道 蒲公英 这种 植物 叫 我
___________
3.几名 找 歌手 小黄莺 金嗓子 想
__________
4.好像 蜻蜓 我 煽动翅膀 听到 的 声音
____________
17、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照样子写一写。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柴油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的上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丰富多彩,热闹极了。
18、连词成句并加上标点。
1.旅行 什么 靠 植物 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
2.农民 干活 真 伯伯 啊 辛苦
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 丛林 老虎 深处 食物 寻找
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风 孩子们 只要 轻轻吹过 就 纷纷出发 乘着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照样子填空。
1.例:一(艘)军舰 一_____雨 一_____花 一_____纸
2.例:(画)图画 _____作业 _____衣服 ______牛奶
3.例:热得直冒汗 乐得______ 急得 _________ 急得_________
4.例:(细长的)葫芦藤上开出了许多(雪白的)小花。
_____________山坡上,长满了____________小草。
5.例: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用加点的词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话。
你做过手工吗?你的手工作品是怎么做出来的?选择你以前做过的手工作品写一写吧!一定的项序写,可以用上“先……再……然后……”等表示顺序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