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歌颂了主人公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
B.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内容上分为赋、比、兴三类,写作手法主要有风、雅、颂赋、比、兴。
C. “诸郎中执兵”中“郎中”指宫廷的侍卫;“敢以烦执事”中“执事”指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D. 《包身工》作者夏衍,现代剧作家。主要作品有《赛金花》《上海屋檐下》。选入课本的报告文学《包身工》,记录了“芦柴棒”等底层劳动人民的悲惨命运。
2、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妥当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又称“诗三百”。“赋、比、兴、风、雅、颂”被称为《诗经》“六义”。
B.《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我国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之一,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C.乐府原是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后来演变成一种文学体裁,宋人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是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总集,魏晋六朝到唐朝可以入乐的诗歌和后人模仿乐府古题的作品也统称“乐府诗”。
D.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源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后人便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为骚体诗。《楚辞》是屈原的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 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它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也是古乐府民歌的代表作,与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乐府双璧”。
B.“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中的“鸡鸣”是古代时辰的名称。
C.“何乃太区区”和“感君区区怀”中的“区区”二字意义不同,前者为“愚拙”之意,后者应理解为“情意真挚”。
D.“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中,“便利”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都相适合。
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熟语的使用,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①美国和西方已图穷匕见,准备在叙利亚实施“假道伐虢”之计,即试图假借讨伐ISIS,达到消灭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的目的。
②电视剧《三国演义》中,一首《赞诸葛》真是长歌当哭,如泣如诉,让人潸然泪下。
③我们还年轻,风华正茂,应像伟人毛泽东一样树立远大目标,不要浪费自己的大好青春。
④越南老兵吴日灯回忆说,他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但也看到了中国士兵的秋毫无犯。
⑤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的云雾松柏,一会儿举目仰望远处的落日归鸟,指点江山,心情澎湃。
⑥1945年,蒋介石迫于国内外压力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共商国是。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明知是鸿门宴,但还是欣然前往,并以自己最大诚意和智慧化解了危机,拨开了云雾。
A. ①②⑥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逝川
迟子建
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
它们到来时整条逝川便发出呜呜呜的声音。
如果不想听这悲凉之声,那么只有打捞泪鱼了。在阿甲渔村有一种传说,泪鱼下来的时候,如果哪户没有捕到它,一无所获,那么这家的主人就会遭灾。
渔妇们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心安理得了。次日凌晨时人们再将它们放回逝川,它们再次入水时便不再发出呜呜呜的声音了。
当晚秋的风在林间放肆地撕扯失去水分的树叶时,敏感的老渔妇吉喜就把捕捞泪鱼的工具准备好了。她每年都能捕到上百条泪鱼。她不但能捕鱼、能吃生鱼,还会刺绣、裁剪、酿酒。吉喜七十八岁了,干瘦而驼背,喜欢吃风干的浆果和蘑菇,常常自言自语。
雪是从凌晨五时悄然来临的,窗棂发出刮鱼鳞一样的嚓嚓的响声。吉喜被敲门声惊醒,来人是胡会的孙子胡刀。“吉喜大妈,这可怎么好,这小东西真不会挑日子,爱莲说感觉身体不对了,挺不过今天了,唉,泪鱼也要来了,这可怎么好,多么不是时候……”
男人第一次当爸爸时都是这么慌乱不堪的。吉喜喜欢这种慌乱的神态。
吉喜戴上银灰色的头巾便出门了。一百多幢房屋的阿甲渔村在雪中显得规模更加小了。房屋在雪中就像一颗颗被糖腌制的蜜枣一样。吉喜望了望逝川,似乎能感觉到泪鱼到来前河水那很妙的震颤了。她想起了胡刀的祖父胡会,这个可怜的老渔民在七十岁那年成了黑熊的牺牲品。年轻时的胡会能骑善射,围剿龟鱼最有经验。
那时的吉喜有个天真的想法,认定百里挑一的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然而胡会却娶了毫无姿色和持家能力的彩珠。胡会曾在某一年捕泪鱼的时候告诉吉喜没有娶她的原因:“你太能了,你什么都会,你能挑起门户过日子,男人在你的屋檐下会慢慢丧失生活能力的,你能过了头。”
吉喜恨恨地说:“我有能力难道也是罪过吗?”吉喜的这种想法酿造了她一生的悲剧。在阿甲,男人们都欣赏她,都喜欢她,但没有一个男人娶她。
逝川日日夜夜地流,吉喜一天天地苍老,两岸的树林却愈发蓊郁了。吉喜到了中年特别喜欢唱歌。但过了四十岁就不再歌唱了,她开始沉静地迎接她头上出现的第一根白发,频繁地出入一家家为女人们接生。
胡刀的妻子挺直地躺在炕上,因为阵痛而挥汗如雨,见到吉喜,眼睛湿湿地望了她一眼。“吉喜大妈,我会死吗?”产妇从毯子下伸出一只湿漉漉的手。
“头一回生孩子的女人都想着会死,可没有一个人会死的。有我在,没有人会死的。”吉喜安慰道,用毛巾擦了擦产妇额上的汗。
产妇朝她歉意地笑了,“吉喜大妈,您去捕泪鱼吧。没有您在逝川,人们就觉得捕泪鱼没有意思了。”
吉喜说:“我去捕泪鱼,谁来给你接生?”
产妇说:“我自己。你告诉我怎样剪脐带,我一个人在家就行,让胡刀也去捕泪鱼。”
吉喜嗔怪道:“看把你能耐的。”
夜越来越深了,吉喜换上一根新蜡烛,给产妇讲她年轻时闹过的一些笑话。产妇入神地听了一会儿,忍不住笑起来。吉喜见她没了负担,这才安心了。
大约午夜十一时许,吉喜大叫着:“胡刀胡刀,你可真有造化,一次就儿女双全了!”
胡刀兴奋得像只采花粉的蜜蜂。产妇终于平静下来,“吉喜大妈,兴许还来得及,您快去逝川吧。”产妇疲乏地说。
吉喜吃力地朝逝川走去。逝川的篝火玲珑剔透,许多渔妇站在盛着泪鱼的木盆前朝吉喜张望。没有那种悲哀之声从水面飘溢而出了,逝川显得那么宁静。吉喜将网下到江里,又艰难地给木盆注上水。她开始起网了,网从水面上刷刷地走过,那种轻飘飘的感觉使她的心一阵阵下沉。一条泪鱼也没捕到,是个空网,她趺坐在河岸上。
天色渐渐地明了,篝火无声地熄灭了。放完泪鱼的渔民们陆陆续续地回家了。吉喜慢慢地站起来,艰难地靠近木盆,这时她惊讶地发现木盆的清水里竟游着十几条美丽的蓝色泪鱼!它们那么悠闲地舞蹈着,吉喜的眼泪不由弥漫下来了。一抹绯红的霞光出现在天际,使阿甲渔村沉浸在和平之中。
吉喜用尽力气将木盆拖向岸边。她跪伏在岸边,喘着粗气,用瘦骨嶙峋的手将一条条丰满的泪鱼放回逝川。这最后一批泪鱼一入水便迅疾朝下游去了。
(选自《短篇小说三十年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阿甲渔村村民在每年九月底十月初的时候捕捞泪鱼,借此消灾祈福。人们在寒冷的夜晚安慰了一条条悲伤的鱼,便也得到了内心的安宁。
B.吉喜曾经认定百里挑一的她会成为胡会的妻子,然而胡会却娶了毫无姿色和持家能力的彩珠。这一切的原因都来源于吉喜的保守落后。
C.这篇小说充满了地域特色,如“雪是从凌晨五时悄然来临的,窗棂发出刮鱼鳞一样的嚓嚓的响声”等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地体现了北国渔村的情调。
D.逝川是小说故事发生的主要环境,暗含“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之意。逝川是一条时间之河,生命之河,见证着阿甲渔村一代代的悲欢。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逝川》的情节并不复杂,也不设置矛盾冲突,作品在平淡的叙事和清新的笔调中,体现生命的真谛,彰显人性的美好。
B.小说合理的使用插叙手法,补充出上一代的恩怨情仇。既避免了单一叙述方法所带来的单调,又使得作品的情节更加丰富。
C.泪鱼既是村民美好夙愿的寄托,也是小说的线索。小说通过泪鱼的捕和放结构全文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构思巧妙结构严谨。
D.小说运用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外貌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手法在塑造吉喜这一人物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吉喜是小说的主要人物,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一人物形象。
【4】有人认为迟子建的小说在忧伤悲凉之中透露着希望与温情,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没有直接让弟子言志,而是先用温和自谦的话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他们创造了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他说:“______,______。”
(2)《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为齐宣王描绘的理想的王道境界是:“______,______。”
(3)烛之武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会导致“______,______”这种对秦国不利的后果。
(4)对于公西华所述志向,孔子评价道:“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______,______?”
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___________________,心念旧恩。(《短歌行》)
(2)___________________,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
(3)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4)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_______。(《琵琶行》)
(5)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_,赢得仓皇北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___________________,最难将息。(《声声慢》)
(7)极天云一线异色,___________________。(《登泰山记》)
(8)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9)李白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天姥山虽然千山重叠、山路曲折,但沿途奇花异草、怪石林立,令人流连。(《梦游天姥吟留别》)
(10)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人生空幻,并借凭吊明月寄托内心深沉情感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念奴娇·赤壁怀古》)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刘义隆的典故,指出如果不做好充分准备,即使有“____________”的雄心,也难免“_____________”。
(2)古诗文中常常有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的名句,如白居易《琵琶行》“______,______”,表现出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无助的苦闷。
(3)《岳阳楼记》中抒写作者政治抱负高远胸襟而被后人传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自选8题,如全做取前8题。)
(1)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4)蟹六跪而二螯,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5)师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 (韩愈《师说》)
(6)_____________________ ,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
(7)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苏轼《赤壁赋》)
(8)_______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苏轼《赤壁赋》)
(9)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 爱莲说》)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短歌行》中运用比兴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的表达了诗人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3)杜甫在《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牌是指词的曲调名称。词的题目指填词用的题目,词的分段为上片、下片,或称上阕、下阕。
B.“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长河落日圆”中的“长河”指黄河。
C.“羽扇”“纶巾”都是古代武将的装束。
D.“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修辞手法。
【2】在这首词中作者是如何抒发情感的?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丘橓,字茂实,诸城人。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行人擢刑科给事中。三十四年七月,倭六七十人失道流劫,自太平直逼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等闭城不敢出,阅二日引去。给事御史劾时彻及守备诸臣罪,时彻亦上其事,词多隐护。桥劾其欺罔,时彻及侍郎陈洙皆罢。帝久不视朝,严嵩专国柄。橓言权臣不宜独任,朝纲不宜久弛,严嵩深憾之。已,劾嵩党宁夏巡抚谢淮、应天府尹孟淮贪黩,谢淮坐免。是年,嵩败,橓劾由嵩进者顺天巡抚徐绅等五人,帝为黜其三。迁兵科都给事中。劾南京兵部尚书李遂、镇守两广平江伯陈王谟、锦衣指挥魏大经咸以贿进,大经下吏,王谟革任。已,又劾罢浙江总兵官卢镗。寇犯通州,总督杨选被逮。及寇退,橓偕其僚陈善后事宜,指切边弊。帝以橓不早劾选,杖六十,斥为民,余谪边方杂职。橓归,敝衣一箧,图书一束而已。隆庆初起任礼科不至寻擢南京太赏少卿进大理少卿病免神宗立言官交荐张居正恶之不召 万历十一年秋,起右通政。未上,擢左副都御史,以一柴车就道。既入朝,陈吏治积弊八事,疏奏,帝称善。敕所司下抚按奉行,不如诏者罪。顷之,言:“臣初八台,誓扫除积弊。今待罪三月,而大吏恣肆,小吏贪残,小民怨咨,四方赂遗如故,臣不职可见。请罢斥以儆有位。”时已迁刑部右侍郎。帝优诏报之。未几,偕中官张诚往籍张居正家。还,转左侍郎,增俸一秩。寻拜南京吏部尚书,卒官。赠太子太保,谥简肃。橉强直好搏击,其清节为时所称云。
(节选自《明史·丘橓》)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隆庆初/起任礼科/不至/寻擢南京太常/少卿进大理少卿/病免/神宗立/言官交荐/张居正恶之/不召/
B.隆庆初起/任礼科/不至/寻擢南京太常少卿/进大理少卿/病免/神宗立/言官交荐/张居正恶之/不召/
C.隆庆初/起任礼科/不至/寻擢南京太常少卿/进大理少卿/病免/神宗立/言官交荐/张居正恶之/不召/
D.隆庆初起/任礼科/不至/寻擢南京太常/少卿进大理少卿/病免/神宗立/言官交荐/张居正恶之/不召/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奏:臣下向帝王上本进言或奏章上达。
B.刑部右侍郎:古代官名,为刑部副长官,明清时期分设左右侍郎。
C.太子太保:东宫官职,负责教习太子。与太子太师、太子太傅统称为“三师”。
D.谥:古代在人生前或死后封给的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丘橓刚强正直,忠君爱国。倭寇进逼南京,兵部尚书张时彻等闭城不出,被劾后又上书隐瞒;丘桥弹劾其欺君罔上,张后被罢官。
B.丘橓不畏权臣,敢于直谏。严嵩当权时,丘橓直言弹劾;后又弹劾严嵩党羽宁夏巡抚谢淮、应天府尹孟淮,两人均因此被免官。
C.丘橓为官清廉,身无长物。他因通州盗寇之事,被皇帝杖责,后来贬斥为民解官回家时,随身之物只有一箧破衣,一捆图书。
D.丘橓见识卓著,指切时弊。被提拔为左副都御史,入朝后,向皇上上疏陈述了八项吏治积弊,得到皇上认可并下旨遵照执行。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兵部尚书张时彻等闭城不敢出,阅二日引去。
(2)是年,嵩败,橓劾由嵩进者顺天巡抚徐绅等五人,帝为黜其三。
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国内遭受三年自然灾害,国际上面临美苏霸权国家威胁。中国人民爱国奉献,艰苦奋斗,各行各业涌现出很多先进人物,锻造出雷锋精神、铁人精神、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和“两弹一星”精神。
时至今日,我国逐步实现富起来、强起来,有人就认为,现在已是国富民强之时,不需要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那些苦精神了。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举行的讨论会上阐明你的观点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明确文体,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