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课时练习

一、填空题(共5题,共 25分)

1、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晨风  (  )朝阳  (     水 

( )阳光  ( )枝叶  (  丽 

 

2、照样子,积累与戏曲有关的词语。(各写两个即可)

A.压轴_____________________

B.跑龙套___________________

C.有板有眼________________

3、填空题

1.我平时吃得最多的粮食是______

2.我准备环游小岛一周是在______

3.上岛第三年我捉到的那只山羊______

4.我的弹药越来越少了,我决定________

5.我想到的让猎物驯服的方法是______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这句话中的“海洋”指的是_。“波浪”指的是_。句中运用了___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大典开始前__________

2.“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__________

3.晚上九点半,游行队伍才完全走出会场。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域、西城的街道路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这个句子运用了___的手法,充分展现了_____________

5、看拼音,写词语。

shāo wēi     xuán yá     tái xiǎn     kānɡ kǎi

( )          ( )          ( )          ( )

páo xiào     dǐ yù     línɡ lì     ɡē da

( )          ( )          ( )          ( )

二、古诗阅读(共3题,共 15分)

6、读《七律长征》,做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展开叙事抒情。

【3】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五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请你参照例子,概括诗歌思想感情。

A.腾越五岭 B.疾跨乌蒙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E.喜踏岷山

_________________

【4】“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中的“云崖”,原是“悬崖”,后才改为“云崖” 。你觉得这个修改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完成练习。

春夜洛城①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②, 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①洛城:洛阳城,   ②折柳:即《折杨柳》笛曲,内容多是离情别绪。

【1】这首诗是在什么季节的什么时间所写?

______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横线的诗句的意思,并写下来。回忆《泊船瓜洲》写出和这句诗类似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

8、古诗鉴赏

江南春

_____________,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_______

【1】补全诗句。

【2】这首诗是____代诗人____所著。他与李商隐并称为______,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你还曾学过他的《_______》。

【3】“南朝四百八十寺”一句中,你如何理解“四百八十”这个数量词,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江南春》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又表达了诗人的丰富的思想感情,请你说一说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共6题,共 30分)

9、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榴弹炮等各式各样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1】用“——”画出语段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这个句子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写了阅兵式,请你也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写“课间真热闹”这个场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内阅读运用。

《少年闰土》(节选)

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

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       )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       )起一个大竹匾,(       )下秕谷,看鸟雀来吃时,我远远地将(       )在棒上的绳子只一(       ),那鸟雀就(       )在竹匾下了,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鹌鹑,蓝背……”

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

闰土又对我说:“现在大冷,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我们日里到海边捡贝壳去,红的绿的都有,鬼见怕也有,观音手也有。晚上我和爹管西瓜去,你也去,”

“管贼么?”

“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摘一个瓜吃,我们这里是不算偷的,要管的是獾猪,刺猬,猹。月亮地下,你听,啦啦的响了,猹在咬瓜了,你便捏了胡叉,轻轻地走去……

我那时开不知道这所谓猹的是怎么一件东西——便是现在也没有如道——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猛。

“他不咬人么?”

“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这畜生很伶俐,倒向你奔来,反从胯下窜了,他的皮毛是油一般的滑……”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它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少年闰土》出自小说《__________》,作者鲁迅,原名__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家、思想家、革命家、其代作品有《彷徨》《野草》和散文集《__________》等,我最欣赏他的一句名言是:__________

【2】下列动词填入文中括号正确的一项是(       

A.扫                         

B.扫                         

C.扫                         

D.扫                         

【3】在“我”眼里,闰土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少年,因为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希奇事”,这些“希奇事”用小标题来概括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四字词语概括)

【4】你是怎样理解“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痴 鸡

那年春天,我家的一只黑母鸡正趴在鸡蛋上想孵小鸡。但母亲并不打算让它孵,给了我一根竹竿,让我把它吓醒。

我跑过去将黑母鸡撵起来。它在前面跑,我就挥着竹竿在后面追。从屋前追到屋后,从竹林追到菜园,从路上追到地里。我追赶的速度不断加快。黑母鸡的速度越来越慢,翅膀也耷拉了下来,还不时地跌倒。见竹竿挥舞过来,它只好又挣扎着爬起,继续跑。

我终于精疲力竭地瘫坐在了草垛底下。黑母鸡钻到了草丛里,一声不吭地将自己藏到傍晚。第二天,它咯咯咯地叫着,依旧寻觅着鸡蛋。但它一下子就瘦了下来,似乎只剩了一只空壳。本来鲜红欲滴的鸡冠失了血色,而一身漆黑的羽毛也失去了光泽。

过不几天,大姨妈家送孵出的小鸡来了。

黑母鸡一听到小鸡叫,立即直起颈子,随即大步跑过来,翅大身轻,简直像飞。它要做鸡妈妈。但那些小鸡一见了它,就像小孩见到疯子,吓得四处逃散。它四处去追那些小鸡,追着了,就用大翅膀将它们罩到了怀里。那被罩住的小鸡,就在黑暗里惊叫,然后用力地钻了出来,往人腿下跑。它东追西撵,弄得四下里一片唧唧唧的鸡叫声。

于是我拿了竹竿去轰它。起初它不管不顾,后来终于受不了竹竿抽打在身上的疼痛,只好先丢下了小鸡们,逃到竹林里去了。

逃到竹林后,它一直在轻声叫唤着,还在地上做出啄食的样子。在它眼里,它的周围似乎有一群小鸡。它要教它们啄食。当它终于发现,它只是孤单一只时,便从竹林里惊慌地跑出来。

一天,家里无人,黑母鸡大概因为一只小鸡并不认它,竟啄了那只小鸡的翅膀。母亲回来后见到小鸡的翅膀流着血,很心疼,专门将邻居家的毛头请来对付黑母鸡。毛头做了一面旗,将这小旗缚在了它的尾巴上。毛头将它松开后,它误以为有什么东西向它飞来了,惊得大叫,发疯似的跑起来。

黑母鸡钻进了竹林,那面小旗被竹枝勾住,终于从它的尾巴上被拽了下来。它跌倒在地上,很久未能爬起来,张着嘴巴光喘气。可是,黑母鸡依旧没被吓醒。

然而,过了两天,黑母鸡不见了,无论你怎么四处去唤它,也未能将它唤出。一个星期过去了,也未能见到它的踪影。

这天,我和母亲正在菜园里种菜,忽然隐约听到不远处的竹林里有小鸡的叫声和咯咯咯的母鸡声,我和母亲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循声望去,眼前的情景把我俩惊呆了。

黑母鸡领着一群小鸡正走出竹林,那些小鸡都已显出羽色了,在黑母鸡周围欢快地觅食与玩耍。再细看黑母鸡,只见它神态安详,再无一丝痴态,鸡冠也红了,毛也亮亮闪闪的又紧密又有光泽。

她终于做母亲了。

1.选择题。

(1)下列关于文章第①⑨自然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几自然段,在叙述不让黑母鸡孵小鸡的过程中,主要写了三件事。

B.母亲不让黑母鸡孵小鸡,“我”用竹竿赶、打它,最终它瘦了下来。

C.黑母鸡想做鸡妈妈,被“我”用竹竿轰打到了竹林,再也没有出来。

D.黑母鸡被邻居毛头整治后,跌倒在地,很久没能爬起来。

(2)文章花了大量的笔墨描绘黑母鸡因“发痴”所吃的苦头,这样写的目的是(  )

A.通过侧面描写,表现出黑母鸡想做母亲的执着。

B.通过正面描写,表达了“我们”一家对黑母鸡的厌恶。

C.通过动作、神态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伤害动物行为的谴责。

D.通过心理描写,赞颂了黑母鸡的伟大。

(3)前文作者一直用“它”称呼黑母鸡,最后一段作者用了“她”的原因是(  )

A.黑母鸡本来就是母的,两个词都可以使用,体现了用词的丰富与变化。

B.表达了作者对黑母鸡的敬畏,对顽强生命的敬畏。

C.祝贺黑母鸡终于成了母亲。

D.表现了作者对自己以前所作所为的后悔。

2.(1)第⑤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两个句子主要是通过对黑母鸡的________描写,表现出黑母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和自然段的画线句都写到了黑母鸡的样子,从写法上看,这两处主要从黑母鸡的________________两方面作了对比,突出了黑母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把这只黑母鸡称为“痴鸡”,你赞成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

我一翻那定价:一元八角!

“先生,我买不起,我的钱不够……”我的话低得连自己都听不见了,我不知道怎样才好。

“一块钱你有没有?一块钱!”

“有!”我抬起头,顿时恢复了勇气。

“我卖给你,两本,一块钱。”?

什么?我很惊异地望着他: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时,我忽然记起哪本杂志上的一段访问记——

“哦!您,您就是——”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一定是!不会错,一定是!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望,可没有蹦出来。

他微笑着,默认地点了点头,好像我心里想要说的,他已经统统知道了一样。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我又仔细地看他的脸——瘦!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他带着奖励似的微笑,指着《铁流》对我说道:“这书本来可以不要钱的,但是是曹先生的书,现在只收你一块钱本钱。我那一本,是送你的。”

我费力地从里衫的袋里掏出那块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的手里——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

【1】通过语文书第八单元的学习,我了解到: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______________,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___________。主要作品有小说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新编》,散文诗集_________________,散文集_____________,以及大量杂文。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抓住人物什么特征进行描写的?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隶体‘一’字似的胡须”等刻画,表现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的民族,一位越老越顽强的战士!”体会“那个名字在我的心里乱蹦,我向四周望了一望,可没有蹦出来。”一句所蕴含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瘦得叫人担心”能否改成“非常的瘦”?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流程

使用方法

(1)手提灭火器把,在距离起火点3M-5M左右处,将灭火器放下,在室外使用时注意占据上风方向。

(2)使用前先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使筒内干粉松动。

(3)拔下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管,使其对准火焰根部,另一只手用力按下压把,干粉便会从喷嘴射出。

(4)左右喷射,不能上下喷砂,灭火过程中应保持灭火器直立状态,不能横卧或颠倒使用。

【1】以上材料图文并茂地介绍了灭火器( )两方面的内容。

A.使用流程和使用方法

B.灭火姿势和使用方法

C.准备方法和喷砂方法

以下是在业消防员指导下进行消防演练的情形,请根据具体情况作答。

【2】请根据演练中出现的情形做出判断,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小张身体弱小,手提灭火器太重,便决定横放在大腿上进行喷射。___ 

(2)黄阿姨接过灭火器,打算从下风口迅速压制火势,便往风势猛烈处冲去。___    

(3)刘叔叔手提灭火器冲到距火源3米处,准备对准火苗根部左右喷射。___

【3】郭老师取出灭火器,找对位置,对准火苗,只见他一手握住喷管,一手用力按压把,却没有见到干粉喷射而出。产生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 )(多选)

A.没有用力按压把

B.使用前没有将灭火器上下颠倒几次

C.忘记拔掉保险销

D.灭火器是假的

14、课外阅读。

地图上的发现

某日,一位德国朋友到我的画室参观,当他看到我挂在墙上的世界地图时,竟高声地叫起来:“天啊!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子的世界地图,是不是画错了?”

我问他原因。

“我所见过的世界地图都是德国在中间,为什么你的地图却是中国居于中间呢?”他回答。

“我们最好也找一张美国印的世界地图来看看。”我说。随即从书架上抽出一本美国出版的有关地理的书籍,并翻到世界地图的那一页。

这 就更奇怪了 为什么这张地图又是美国在中间呢  他似乎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虽然这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有的幅员狭小,有的广袤万里;有的遍地黄沙,有的一片沃壤;有的天寒地冻,有的四季如春,但是每一个人都认为他自己的国家在世界上最为重要,并居于中心的位置。我说:“不过也确实如此,我们从自己的国家出发,绕世界一周之后,不是又回到原来的地方吗?不论我们现在置身何处,总是来自祖国,我们的眼睛也总是以自己的国家为中心哪!”

1给短文第5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每个分句内的两个短句,结构_________,意思___________

3德国朋友认为“我”画室里的地图画错了,是因为______。后来又惊奇地发现美国出版的地图是_____________

4每一个国家都把自己国家放在世界地图的中间,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一句爱国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型转换(共6题,共 30分)

15、一个人想活下去,就不能不去设法在患难中找缝子。(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句式转换。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转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转换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转变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转变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1闰土是闰月生的。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闰土回家去了。我还深深地怀念着闰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按要求写句子。

1.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改为设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不会忘记。(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在奔驰。(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刻苦学习。(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按要求写句子。

小军对我说:“如果明天不下雨,我就和你一起去河边钓鱼。”(改成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改为直接引述句。

1.老班长说 ,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房东太太对我说,她的儿子今天回家,从学校回来,她高兴的不得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共1题,共 5分)

21、习作

题目:《爱,就在我身边》

提示:写一件你真实经历的事,要求按照一定顺序,抓住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细节,写清楚事情的经过,表达出令你感动的原因。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