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面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
A.“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是因为有人指挥。
B.“所有的绿”随风而动,能够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活力。
C.动态的绿是风带来的,但也离不开诗人生动的想象和描绘。
2、下列词句中,加点字的理解有误的是( )
A.手不释卷:放下。
B.最喜小儿亡赖:同“无赖”,耍赖。
C.一丝不苟:马虎。
D.家贫不常得油:贫穷。
3、下面是一个《狐狸成了大嘴熊》的童话故事,可惜故事的顺序乱了,请你认真阅读,梳理出故事的脉络,并作出判断,故事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找到了马蜂窝,刺猬爬上树,捅破蜂窝,马蜂涌出蜂窝,把狐狸蜇成了大嘴熊。
②自狐假虎威后,老虎误认为狐狸是天神的化身,便与狐狸结为好友。
③一天,一只狐狸遇到刺猬,刺猬躲着它,可狐狸却故意羞辱刺猬。刺猬心生一计,让狐狸和它一起去找马蜂,看看马蜂是不是认同它的威风,狐狸答应了。
④从此,狐狸借着老虎的威风专门欺压小动物,尤其是欺负小刺猬。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4、选择正确的标点。
我倒想要知道 我们之中谁会走得最远 最小的一粒豆说 是的 事情马上就要揭晓了( )
A.“,。” 。“,。”
B.“,!” ,“,。”
5、“推敲”的典故源于唐代诗人( )痴迷于吟诗炼字的故事。
A.孟郊
B.贾岛
C.韦庄
D.刘长卿
6、假如你正在做作业,一位同学来向你请教问题,你的回答用语最恰当的是( )
A.你等我把作业做完了再来教你。
B.等我把作业做完了再来问,不行吗?
C.对不起,我成绩不好,你另请高明吧。
D.等做完了这道题我们再一起讨论,好吗?
7、关于复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复述之前读几遍,熟悉内容是关键
B.复述语言尽量少,所有情节都可简
C.主要内容是重点,次要内容适当减
D.抓住顺序关键词,复述有序才圆满
8、给下列汉字(或偏旁)加上偏旁组成新字。
垂—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胃—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
繁星(一五九)
母亲啊!
天上的风雨来了,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心中的风雨来了,
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
飞鸟集(节选)
雨点吻着大地,
微语道:
“我们是你的思家的孩子,
母亲,
现在从天上回到你这里来了。”
(作者:泰戈尔)
【1】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两首诗都写出了孩子对母亲的眷恋之情,表达了对母爱的赞美和感激之情。
B.《飞鸟集》中,诗人把雨点比作孩子,把大地比作家。
C.这两首诗的共同特点:语言简洁凝练,运用修辞手法。
D.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2】《繁星(一五九)》一诗中,“天上的风雨”指_________,“心中的风雨”指__________。
10、课外阅读。
几响清脆的锣声,划破了村庄的宁静,街上立刻响起忙乱的脚步。乡下的孩子一听到这锣声,就会脚板下生风,不一会儿就把小小的糖摊儿围起来。孩子们瞪大双眼,眼珠儿随着糖人师傅灵巧的双手滴溜溜地转,惊奇地看着一个个小玩意儿怎样诞生。
①糖人师傅的手像在变魔术,一会儿变出个孙悟空,一会儿变出个大公鸡,一会儿是小白兔,一会儿又是老母猪……一块糖稀他捏几下,用嘴一吹,手上就托起了这些小生灵。“糖人师傅的嘴,怎么这么神呢?”孩子们心里非常好奇,都伸长脖子瞪圆双眼,恨不得撬开他的嘴看个明白。
一会儿几个孩子掏出母亲给的钢蹦儿,买了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糖人,高高兴兴地举着跑回家。没买糖人的孩子羡慕地跟随在后面,说说笑笑地走得老远,老远。
一个糖人一个故事。孩子们凭借想象,讲述糖人的趣事,这个这么讲,那个那么编,嘻嘻哈哈地说个不停。猛然发现糖人要融化,这才想起应该吃掉。可是谁吃第一口,又成了难题。大家让掏钱的孩子先吃,掏钱的孩子又让别人先吃,推让了好久定不下来,只好猜拳。猜胜了的孩子拿起糖人,端详一会儿用舌尖舔舔,然后郑重地让给别人,别人依然用舌尖小心地舔舔,谁也不想咬碎这个糖人。②糖人就这样渐渐地融化了,消失了。
我的童年早就过去了,可是这些事情却经常想起。每当想起这些,我就自然想起那些小伙伴。③原来糖人在我心中还没有融化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端详:________________郑重: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宁静——(______)惊奇——(______)灵巧——(______)
【3】读选文中的句①,请用两个词语来描写糖人师傅的手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中加点部分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情?并说说加点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选文前的横线上给这篇文章写一个合适的题目。
【6】选文中的句②和句③是否矛盾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阅读
【材料一】①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jiàn kāng( )。癌症很可怕,但如果在只有几个癌细胞的时候就能发现的话,死亡率会大大降低。利用极其灵敏的纳米检测技术,可以实现jí bìng( )的早期检测与yù fáng( )。未来的纳米机器人甚至可以通过血管直达病灶,杀死癌细胞。生病的时候,xū yào( )吃药。现在吃一次药最多管一两天,未来的纳米缓释技术,能够让药物效力缓慢地释放出来,服一次药可以管一周,甚至一个月。
②纳米技术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深刻的变化。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完全会有纳米技术的影子。(选自课文《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材料二】①纳米技术在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专家指出纺织、建材、化工、石油、汽车、军事装备、通讯设备等领域,将免不了一场因纳米而引发的“村科革命”。
②( ),纳米技术的运用,使墙面涂料的耐洗刷性可提高10倍。玻璃和瓷砖表面涂上纳米薄层,可以制成自洁玻璃和自洁瓷砖,根本不用擦洗。含有纳米微粒的建筑材料,还可以吸收对人体有害的紫外线。
③( ),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和改进交通工具的性能指标。纳米陶瓷有望成为汽车、轮船、飞机等发动机部件的理想材料,能大大提高发动机效率、工作寿命和可靠性。纳米卫星可以随时向驾驶人员提供交通信息,帮助其安全驾驶。
④( ),利用纳米材料,冰箱可以抗菌。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面世。利用纳米粉末,可以使废水彻底变清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纳米食品色香味( ),还有益健康。
⑤( ),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加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化纤布虽然结实,但有( )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
【1】读【材料一】,再看拼音补充词语。
【2】读【材料二】,从下面9个字词中选6个合适的,将字母填在材料的括号内。
A.医 B.衣 C.食 D.住 E.行 F.完全 G.俱全 H.烦人 I.烦杂
【3】有同学不理解【材料一】画横线句子中“病灶”的意思,联系这句话和后面的参考资料,正确的词意是( )
【参考资料】灶,会意。从火从土。本义为用砖石等砌成,供烹煮食物、烧水的设备。如锅灶、燃气灶。
A.病人的燃气灶
B.机体上发生病变的部分
C.病毒的食物
D.病人的食物
【4】有人认为作者用词不精准,【材料一】结尾的句子中应该增加一个词。增加“不”字的理由是( ),增加“必定”一词的理由是( ),增加“可能”一词的理由是( )。请选择填空。
A.从【材料二】和当今生活的发展现状看,纳米技术确实已得到广泛运用。
B.纳米技术存在较多坏处,会对人类的生活带来较大的破坏力。
C.作者写作时,难以确定纳米技术是否会深刻影响人类的生活。
【5】阅读上面两则材料,请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试着解决。
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决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会使用纳米技术在哪个领域创造发明?请简要写出你的奇思妙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换一扇窗子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个大鼻子,因为这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学生嘲笑的对象。他因此整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意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边看风景。
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看什么呢?”“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小男孩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走到另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玛利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吗?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但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没有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后来,学校要举办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适合小男孩。在玛利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演出,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开启的将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1)一扫而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名声大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换一扇窗户”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我们要学会在大自然中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B.我们对待问题要乐观,要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
【3】根据提示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起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词语中可以用来表现文中玛利亚老师的特点的有( )(多选)
A.能说会道
B.循循善诱
C.勤劳善良
D.细心温和
13、阅读训练场。
①爹爹说:“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之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人们才把它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
②我们都说:“是的。”母亲也点点头。爹爹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爹爹说:“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
③我们谈到夜阑才散。所有花生食品虽然没有了,然而父亲的话现在还印在我的心版上。
【1】第①自然段把花生与______、______、_______对比,赞美了花生_______、_______的品格。
【2】第②自然段中,写了爹爹教导我们做人要做具有花生这种品格的人,也就是要做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__的人。
【3】第③自然段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会欣赏山水田园的旖旎风光。
乡村的黄昏
①黄昏时的小河是那样的安逸,血红的夕阳把河水染得通红。在晚风的抚摸下,河水荡起无数的涟漪,犹如一条条红绸子引以为傲地轻轻流动着。几片落叶在水中悠悠地飘向远方,几位老人正在河边垂钓。
②乡村的小路上,别有一番情趣。孩子们正沐浴着夕阳的余晖,驱赶着一群群牛羊,走在回家的路上。几个淘气的孩子正骑在牛背上,哼着小调。歌声、“哞哞、咩咩”的叫声组成了一首动听的“牧歌”,与夕阳、晚霞一起撒在这弥漫着乡村气息的小路上。
③田野里,升腾着柔和的晚霞,红红的霞光像彩缎一样披散开来,抹在云天,铺在地面。劳动了一天的人们笑脸更加红润了,他们望着那黄澄澄、金灿灿的田野,一天的疲劳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
④夕阳余韵,透过浓密的树林洒在这红砖青瓦的房舍上,给它抹上了一层光灿灿的颜色。烟囱冒着缕缕炊烟。当最后一缕晚霞隐去时,整个村庄晚霞缭绕,万家灯火微微闪烁,忽明忽暗,烘托出美丽而又安静的夜,人们沉浸在这恬静的气氛中。
⑤乡村的黄昏,美丽而温暖。
【1】请你认真默读,想象画面,并完成以下题目。
我想到的画面 | 我最喜欢的画面 |
(1)小河垂钓图 | (5)我最喜欢第______幅图,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
(2)_________ | |
(3)_________ | |
(4)_________ |
【2】自古以来,许多诗人都留下了描写田园风光的千古佳句,下面以田园诗著称的诗人是( )
A.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B.杜甫: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D.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3】读到文中“烟囱冒着缕缕炊烟”,你联想到的成语是____,再写两个描写田园风光的成语:______、______。
【4】请找出文章的关键句,工整地抄写下来,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按要求写句子。
1.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用画横线的关联词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来建筑住宅吗?没有。(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半夜,突然雷声隆隆,接着电光闪闪。(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班的人数是全校人数最多的班级。(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我们几个分工和作,有的洒水,有的搬桌椅和门窗。不一会儿。教室被我们已经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17、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用错的标点。
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18、修改下面这段话。(两个错别字,三处病句)
我特别喜欢游泳,每天都坚持练习。工夫不负有心人,今年“六一”儿童节前,学校组织了一次游泳竟赛,同学们都忍不住情不自禁地为我鼓掌,我果然获得了一等奖。老师告诉我们,好成绩的取得,跟是否勤学苦练有很大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
19、生活中有许多事令我们感动:素不相识的姐姐把迷了路的你送回家;爸爸耐心地教你滑旱冰;同学认真地给你讲不会做的数学题;老师背起生病的你奔往医院……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写具体,不少于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