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景德镇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当我们独立完成某项集体任务,得到他人的认可时,我们可以体验到胜任感。当我们主动分担家务,得到家人的赞赏时,我们可以体验到幸福感。这说明(     

①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

②我们的行为一定会伴随着积极的情绪

③承担责任就能得到他人的赞誉

④承担责任可能获得精神方面的回报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青少年践行诚信的做法是(     

①树立诚信意识             ②运用诚信智慧

③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④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下列行为属于维护秩序的是(       

①车间工人按操作规程工作        ②在动车上吸烟且不听劝阻

③人们在公共场所保持安静        ④游客在旅游景点随意刻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公安局的反诈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展“警惕网络兼职诈骗”专题讲座。听完后,小刘对“网络的影响”有了深刻的感受。你认为小王感受最深的是(     

A.网络中存在虚假不良的信息

B.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C.网络让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D.网络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5、东汉清官杨震,别人送黄金给他,他拒收。送礼的人说:“深更半夜,没有人知道的。”杨震却认真地说:“天知,地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该故事启示我们(     

A.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B.遵守社会规则离不开社会的监督

C.遵守规则需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D.所有违反规则的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6、古代名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名言与哲理对应有误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能够做到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

B.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

C.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我们要能够对规则进行调整和完善

D.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要关心、融入社会

7、下列对法律知识的解读正确的是(       

序号

法律知识

解读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

主刑

管制、拘役、罚金、没收违法所得

法律服务机构

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诉讼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8、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此,下列同学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①小阳:只要不犯罪,一般违法没关系

②小梅:一般违法行为危害小,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③小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④小鑫:这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具有危害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虽然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我们要(     

①为了个人利益,有时需要牺牲国家利益

②捍卫国家尊严,坚决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③着眼长远、顺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④为了国家利益,有时不仅需要放弃个人利益,甚至要献出自己的生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材料一   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面对不可一世的敌人,英勇的志愿军战士发出了“三个不相信”的战斗宣言:“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他们保家卫国、奋不顾身、舍生忘死,才换来了今天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材料二   有一种安全感,叫“人民子弟兵来了”。在各种灾难发生时,是我们熟悉的“最可爱的人”第一时间逆行救援。他们克服一切困难,把温暖带给我们。

上述材料说明(     

①我国人民军队保卫祖国,保卫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②我国人民军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

③我国国家安全的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④面对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必须统筹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自2021年9月19日起,《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车票使用规则(2021年修订版)》正式实施,原规则中“带领两个以上身高不满1.3米的儿童乘车,一个儿童免票”,修改为:“身高1.3米及以下的儿童免费乘坐轨道交通”,这意味着身高不超1.3米的“二孩”、“三孩”都免费。这一规则修改体现了(     

A.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以随意改变

B.一些原有的规则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需要废除

C.一些原有的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的变化,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D.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12、下列行为未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A.积极举报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

B.利用节假日去敬老院看望和慰问老人

C.某演员拒绝为一化妆品做虚假广告

D.因担心被讹诈,看到倒地的老人不去扶

13、某中学初二年级开展了“社区宣传我参与,环保减塑一定行”活动,学生们利用休息日参与社区“垃圾分类”宣传。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学生应该节约时间,专心学习                  ②社区垃圾分类应该是居委会的责任

③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④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4、父母辛勤劳动,为我们提供衣食,无怨无悔地履行养育子女的责任。老师帮助我们学习,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解放军战士不畏严寒酷暑,守卫祖国边疆,用青春和热血承担保家卫国的责任……这让我们感受到(     

A.我们是未成年人,他人对我们付出是应该的

B.很多人在为我们的成长和幸福生活承担着责任

C.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

D.每个公民都要在成年以后开始承担相应的责任

15、在家庭中,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同学的同学;在小区里,我们是业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人们的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

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16、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铁路旅客运输规程》,修订以往“以身高论票价”的规定,开启“双轨制”:实行车票实名制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购买儿童优惠票;未实行车票实名制的,身高1.2米且不足1.5米的儿童购买儿童优惠票。可见(     

A.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B.维护规则要从自身做起,自觉遵守规则

C.我们要积极参与改进和完善规则

D.不能适应实际生活的规则,需要加以调整

17、未成年人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不提倡的是(     

A.请家长或者监护人出面协商

B.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权

C.勇敢地与不法分子殊死搏斗

D.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18、下列是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八年级(28)班的四名同学一年来的成长记录,其中反映了人的社会化内容的是(       

①李林在观看卡塔尔世界杯比赛中,看到了尊重、合作、拼搏的重要性

②张皓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参加学校运动会

③康乐长高了,体重增加了

④杨莉在职业规划课上学习和掌握了不少有关社会交往方面的知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维护国家利益发表了如下见解,你认同的是(     

A.小泉: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舍弃个人安危

B.小州: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C.小永:我们要顾全大局,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D.小春:维护国家利益关键在于是否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

20、小安同学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教材知识进行了梳理,下列符合思维导图所缺内容的是(     

A.①一个人法定要做的事情②相同③相同

B.①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②相同③相同

C.①一个人法定要做的事情②不同③相应

D.①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②不同③相应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小宇、小刚、小伟是七年级的同学。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们看见两个手持凶器的歹徒正在对一位同学搜身。这时,小宇说:“我们去和两个歹徒拼了!”小刚说:“你俩盯住歹徒,我去报警。”小伟说:“别管这事,跟我们没关系。”

思考: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三位同学的行为或观点进行评说。

22、学习完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内容之后,同学们对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甲同学认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只对国家机关具有约束力。

  乙同学认为: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所以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辨析以上观点。

23、辨析题共12分

挫折好当头棒,要想成功没指望。挫折是把双刃剑,愈挫愈勇志向坚。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2017年12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人权法治化保障的新进展》白皮书。白皮书全文约 17000字,围绕不断完善人权保障法律体系、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有效提升人权司法保障水平、夯实人权法治化保障的社会基础、加强党对人权法治化保障的领导和积极促进全球人权法治建设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人权法治化保障的新进展。从中可以看到,人权是法治的基本价值,法治是人权的根本保障,守护人权已成为中国人权法治化的新时代品格。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2)在我国,人权的主体包括哪些?

(3)我国是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

25、安全第一!在生活中通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安全事件。请结合下列情景,将解决问题的正确做法或理由填在表格中。

安全

因素

情景

正确做法

理由

人身

安全

张一因拒绝高年级学生李某收取保护费而遭殴打,便想从社会上找人报复李某

寻求老师和家长的帮助,按照法律的要求讨回公道

1

 

 

药品

安全

张一病了,他正在服用的感冒胶囊,却是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报的不合格批次

2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消费者要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识别假冒伪劣商品的能力。

网络

安全

看到有人在校园论坛上传播近期发生地震的虚假信息,张一感到十分恐慌

3

 

 

 

 

我国法律依法制裁传播网络谣言的行为,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校车

安全

为了节省开支,爸爸安排张一他们乘坐有安全隐患的黑校车

拒绝乘坐,并将上述情况反馈给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

4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学校,部分学生对老师不尊重的行为时有发生。如:课堂随意说话;背地里说老师的坏话;见面时不跟老师打招呼;老师批评时当面顶撞、谩骂,甚至与老师动手。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指出,孩子的道德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他不会尊重别人,可能是他没有学会尊重,他可能没有体验过被尊重,只有被尊重的人才会尊重别人。

材料二 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某校积极开展以“创诚信校园,做诚实学生”为主题的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靓丽风景线。

(1)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如何尊重他人?

(2)结合材料二中开展的主题活动,联系实际谈谈你打算怎样做一个诚实的人?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材料一中“两个100年”是什么?奋斗目标又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什么?新发展理念什么?

(3)为实现中国梦,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28、第47次《中国互联网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0.4%。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往往是不合理使用网络的主要群体。为了让同学们正确使用网络,某校八年级(3)班准备围绕“我与新时代的网络”开展一次主题班会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

(1)要办好这次主题班会,应完成哪些必要的前期工作?

(2)班会开始,同学们就“网络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展开讨论,请阐述你的观点。

(3)在主持人的组织下,同学们分小组围绕“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展开讨论,请你代表你们小组进行发言。

(4)班会结束,老师呼吁同学们要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网络之间的关系,请你对老师的发言进行总结。(答出简要内容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