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昆玉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近年来,我国各地开展声势浩大的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活动,“一枝黄花”作为一种外来生物物种,在我国没有天敌,生长速度极快,其所达之处寸草不生,已对我国的植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被列入《中国外来物种清单》。国家此举是为了(     

A.杜绝生物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

B.保护我国政治安全

C.保护我国生态安全

D.构筑国家经济安全防线

2、在政务服务平台上,某中学生反映环卫工人只有两套冬夏共用的长袖工服,建议为环卫工人定做夏季短袖工服。很快当地城管分局回应诉求,为环卫工人定做了一批透气和吸汗性更好的短袖工服。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中学生行为的正确看法是(     

①拓宽民主渠道②善于斗争③行使监督权④关爱他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城管分局的做法是(     

①对劳动者的尊重②为维护良好社会秩序

③为促进社会和谐④从精神上关怀劳动者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中国政府网开展“2023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听取网民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建议,推动公共政策进一步完善。这体现了(     

A.网络拥有无限信息。传递交流更加便捷

B.网络搭建传播平台,拓展文化交流场合

C.网络拓宽民主渠道。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D.网络打破时空限制。打开人际交往空间

4、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做法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有(     

①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做义务讲解员②在“两会留言板”上提出自己的建议

③在公共场所追逐嬉戏打闹、放声歌唱④为出行方便将共享单车推进社区消防楼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以下是初中生小明的妈妈在同一天发布的三条微博,依据三条微博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微博一

作为妈妈,我应合理安排好孩子的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

微博二

作为员工,现在单位的这个项目时间很紧张,我不能请假,还是克服一下困难。

微博三

作为女儿,最近一段时间虽然很忙,也得抽空照顾年迈的母亲,愿母亲安康!

A.每个人只有一种社会角色

B.角色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C.成年人的责任比我们的责任更重要

D.每个人扮演多种角色,承担了相同责任

6、某市网约车司机接送的一位高考考生,在时间已经十分紧急的情况下,下车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急忙冲进考场,而是对着司机师傅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位考生在感动了司机的同时,也感动了众网友。这是因为他(     

①尊重他人②文明有礼③诚信待人④遵守规则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7、钱伟长是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1948年,当他有机会重返美国工作时,面对签证申请表上的“若中美交战,你是否忠于美国”一栏,他毫不犹豫地填上“否”,放弃了赴美机会。这启示我们(     

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

②坚持国家利益至上,就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③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我们应以国家利益为重

④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我们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严重犯罪问题,社会关注,如何做到不枉不纵,精准惩治?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此作出重大修改,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规定12周岁以上低龄未成年人根据其所实施犯罪行为严重程度,应当负刑事责任。以上修改说明(     

①规则可根据需要任意改变②未成年人不再受特殊保护

③规则与时俱进,适应社会④我国的法治建设不断完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9年7月17日上午,江苏常州闹市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行驶中的奔驰车突然冲人非机动车道,高速行驶中撞击宝辆电瓶车。18日,常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通报、有网民针对“常州车祸”编造事故造成12死8伤的不实信息,引发部分市民恐慌。经调查,王某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散布不实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已对王某于以行政处罚,这提醒网民要(   

①严格执法,建设和谐网络环境

②远离网络,以免自己上当受骗

③明辨是非,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④遵纪守法,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下列名言与之寓意相近的是(     

A.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

B.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C.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D.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11、中央文明办等五部门联合发布2023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他们品学兼优、朝气蓬勃,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中华文化、探索科学奥秘、践行生态理念、热心公益活动、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表现突出,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的风貌。他们身上共同的品质是(     

A.专注民族团结

B.爱科学敢创新

C.坚持保护环境

D.勇担社会责任

12、八年级学生晓明经常半夜爬起来熬夜打游戏,不仅耽误了学习,而且身体抵抗力也变差了。下列选项中(     

A.中学生上网,有害无益,只会使学习成绩下降

B.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远离网络

C.网络是把双刃剑,其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D.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13、学完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的内容,同学们对知识点进行梳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有(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保障社会规则实现。

②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分为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和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违法所得、驱逐出境)。

③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④我国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力争到2035年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14、自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开幕以来,“交换徽章”风靡于赛场内外。“能交换徽章吗”迅速拉进了人们之间的距离,运动员、志愿者、媒体记者等通过交换一枚枚小小徽章,结识新交,留下属于亚运会的别样记忆。这体现出(     

①自强不息②爱岗敬业③尊重他人④文明有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图示法是有效提高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的一种学习方法。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A.

B.

C.

D.

16、国家核心利益包括(     

①宪法确立的国家政治制度和社会大局稳定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和社区治理

③国家主权、国家安全、领士完整、国家统一④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安全利益的总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下列刑罚中属于附加刑的有(     

A.死刑

B.有期徒刑

C.罚金

D.拘役

18、“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雷锋日记》中的这段话告诉我们(     

A.一定要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

B.要借助外力发掘自身的力量

C.生命的伟大在于创造和贡献

D.平凡岗位更能实现人生价值

19、八年级学生小丽在学习之余,积极利用课后时间和同伴参与社区卫生环境现状调研,并将调研报告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分享,同时将建议书提交至社区办公室。据此,你的看法是(     

A.这是亲社会行为,有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

B.我们应该将学习放在首位,社会实践往后靠

C.这种做法分散了学习精力,纯粹多此一举

D.这是本末倒置,我们只要学习好就可以了

20、日常生活中,有人会随口答应别人的请求:“没问题,这事包在我身上!”很多时候“没问题”成了“大问题”,因为这个问题他根本解决不了,这告诉我们(   

A.生活中时时有承诺

B.人与人之间是一种承诺的链接

C.承诺时应量力而行

D.兑现承诺需要付出高昂的代价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某班根据单元主题探究活动的要求,组织了关于“诚信”的辩论会。

请你作为正方二辩,针对反方一辩写一段话予以反驳。

22、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小明认为:“维护规则只要自己自觉遵守就可以了.”

联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维护规则只要自己自觉遵守就可以了。”

23、革命战争年代,为保一方平安、守护国家利益,无数英雄们舍小家为大家,不惜流血献身。虽身处和平年代但我们身边仍不太平,20206月,中印边境冲突,4名解放军官兵英勇牺牲,他们坚定的捍卫了我国的国家利益。

有人说,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对立的,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牺牲个人利益,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个人与社会具有怎样的关系?

25、【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某校八年级同学以别样的生活为主题出了一期黑板报,请你参与。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对生活产生的种种愉快、欣慰的感受,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承担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在责任中提升品质。我们要主动去发现感受社会生活的美好,亲近社会。

(1)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何意义?

(2)运用所学知识,说说我们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6、观察漫画,回答问题。

(1)上面漫画说明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什么?

(2)公民的基本德行是什么?

(3)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什么?

(4)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司法机关应怎么做?

(5)遇到不公平行为时,我们应怎么做?

27、增强宪法观念 弘扬宪法精神

2019年春季研学旅行,小华和同学们走进济南市历下区的宪法主题公园,开展“知宪法、学宪法、用宪法”主题教育活动。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逐一参观了公园里铭刻着我国宪法内容的石刻和展板,面向石碑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宣誓誓词,还自发地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庄严行礼,表达了对宪法的崇敬之情。

返校后,班里组织了《学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的主题班会,请你也积极参与其中。

(1)请你为学校设计两种宪法宣传活动形式

(2)请列举两例国家加强宪法意识的重要举措。

(3)学习宪法,弘扬宪法精神,要落实到平时的生活学习。请你向同学们发出几点倡议。

28、2012年3·15晚会焦点曝光

镜头一:家乐福售卖过期鲜肉产品,保质期较长冷冻肉品,每隔几天换包装;同一出身三黄鸡,人为摆设变成柴鸡后价格变高一倍。

镜头二:麦当劳违规操作,晚间吉士蛋汉堡当早餐卖;员工经常随意更改甜品派纸质包装标注时间;已污染牛肉饼重新使用。

镜头三:部分地区回收医疗垃圾制作儿童玩具,材料来源复杂,清洁很差,有些含有有毒物质。

(1)镜头中的生产者、经营者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哪些权利?

(2)镜头中的生产者、经营者违反了哪一原则?其危害是什么?

3结合三组镜头反映的问题,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