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肇庆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3年9月22日,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活动在安徽省举行。全国共有154人光荣上榜,其中包括来自重庆的刘朋。2023年1月10日深夜,垫江县长龙街上一居民在家熏制腊肉,不慎引发火灾。探亲休假在家的刘朋被窗外的嘈杂声惊醒,发现火灾后他飞奔下楼,两次冲进火场,先后救出两名被困老人,并及时联系消防救援人员开展灭火工作。刘朋的行为(    

①是热心帮助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②启迪我们任何情况下都要奋不顾身的帮助他人

③是倾力奉献社会,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诠释了无私奉献和关爱他人的真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国梦”的概念,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     

A.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必须放弃

B.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不可能统一的

C.个人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D.将国家和人民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3、2023年10月,深圳市某法院依法对被告人吴某龙拐骗儿童、吴某光包庇一案作出一审公开宣判,以拐骗儿童罪判处吴某龙有期徒刑5年,以包庇罪判处吴某光有期徒刑2年。同时判令吴某龙赔偿孙某飞、彭某英损失42万元,赔偿符某、彭某某损失42万元。对此,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①吴某龙和吴某光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有期徒刑属于刑罚的主刑范畴

③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

④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刑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4、八年级学生李森在父母离异后随母亲生活。李森父亲原来每月支付给她的生活费突然停付了,李森面临辍学。对此,李森可以(     

①申请国家的法律救济②外出打工,自食其力

③向居委会反映情况,寻求调解④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3年“3·15”晚会曝光“香精大米”,“泰国香米”竟是香精勾兑而来;电动自行车头盔厂家偷工减料,质量不过关,导致消费者受伤的事故频发。作为消费者,面对这种状况,我们的正确做法是(     

A.强化市场监督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B.权当此事从未发生,避免下次上当受骗

C.切实提高产品质量,全面提升品牌效益

D.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自身权益

6、奋斗成就使命,实千托起梦想。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     

①团结一心,发扬实干精神②安心等待,不必为此奋斗

③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平④每个人在各自的岗位上付出辛勤和汗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社会关系按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诗句中所涉及的社会关系分别属于(     

①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③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A.①血缘关系②业缘关系③地缘关系

B.①业缘关系②地缘关系③血缘关系

C.①地缘关系②业缘关系③血缘关系

D.①业缘关系②血缘关系③地缘关系

8、作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们的责任;作为学生,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是我们的责任;作为社会一员,我们应该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这体现了(     

A.责任来自道德与法律的规定

B.每个人扮演的角色都是不变的

C.承担责任只有代价没有回报

D.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9、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图书馆我们是读者,在道路上我们是行人,在家里我们是孩子。但不论我们在哪里,是什么,做好自己应该要做好的事。这些生活经验让我们感受到(     

A.我们每个人都没有固定的角色

B.未成年的角色多样,长大后就不变了

C.生活就像演戏,每天都会变换角色

D.每个人都有多重角色,各有相应的责任

10、在新时代伟大事业的推进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等多方面的深刻变革。为了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对此,同学们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你赞同的是(     

①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一些原来没有的规则需要制定

②在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公民无法参与其中

③该法的出台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

④该法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激发人民的爱国情怀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八年级(1)班班长得知班里的小会同学父母离异,心情不好。于是班长打算在班会课跟全班同学说明此事,并让大家都主动关心小会。班长告知班主任此事,班主任却拒绝了,这是因为(     

A.关爱他人,要倾其所有

B.关爱他人,要持之以恒

C.关爱他人,要同舟共济

D.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12、2023年3月,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增长,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从2018年4600多人上升至2022年8700多人,年均上升16.7%。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杜绝不良行为,防患于未然②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守法观念

③认清犯罪危害,远离违法犯罪④我行我素,自己舒服最重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3、2021年11月17日,大连女幼师宋某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最希望的就是大连的疫情不要停止,希望能增加越多越好。此不正当言论而引起了轩然大波。目前,警方已经对她做出了拘留处罚,她工作的幼儿园也把她开除了。这警示我们,参与网络生活时(     

A.要对他人的网络言论负责

B.要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C.要学会“信息节食”

D.不要相信网络上任何信息

14、下列对国家利益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②国家利益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

③为了个人利益,可以放弃国家利益 ④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失信被执行人在生活中受到相应的限制,比如限制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高铁,限制子女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不得担任法人代表,不得贷款,不能出国等方面。这因为(     

①诚信建设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②只要讲诚信事业就能取得成功

③诚信是一项民法原则④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山东泰州的一家餐馆承诺为困难人士提供免费晚餐,只要告诉店员点“套餐A”,找个地方坐下,吃完可以直接走。此举启发我们(     

A.关爱他人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到毫无保留

B.要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关爱他人

C.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考虑他人内心感受

D.当他人遇到困难时,必须提供各方面支持

17、赵某与空调供应商王某签订合同,约定了空调供货量与价格。但到发货的时候,王某只发了一半的货物。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王某的行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①王某的行为违背了诚信,有损公司的形象

②王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③王某的行为侵犯了赵某的合法权益,构成犯罪

④王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赵某想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他可以采取的方式有(     

①可以前往工商局寻求法律救济②通过上网发帖曝光王某的信息

③通过诉讼这一最权威手段维权④通过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帮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这启示我们(     

①社会需要不断完善个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②只要有了诚信,在人生道路上就一定能畅通无阻

③一个人如果缺乏诚信,会处处碰壁,甚至无法立身处世

④生活中要学会运用诚信智慧,既恪守诚信,又尊重隐私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下面名言警句中体现尊重的有(     

①不学礼,无以立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尺有所短,寸有所长④敬人者,人恒敬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0、皮某出于个人情绪和主观推断,擅自在微信平台上公开发布了柳某照片,并配上关于柳某隐私及带有侮辱性的文字,饱受困扰的柳某愤而诉诸法律。法院依法判决皮某赔偿柳某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同时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道歉声明。朋友圈骂人被罚说(     

①自媒体要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②网络言行也要文明有度讲道德

③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到法律保护④朋友圈骂人必将受到刑法处罚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材料一:社会是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绚丽的社会生活,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去探究,去参与。在参加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和融入社会,扩大交往范围,扮演社会角色,遵守守社会规则,承担社会责任。

材料二:邮轮旅游已经成为当今最火的旅行方式。从7月中旬开始,几乎每周都有几趟邮轮从天津港出发,承载着成千上万名游客出游。不过,对邮轮这种新兴旅行方式,很多国人还并不习惯。有的游客因为不懂搭乘邮轮规则“露怯”,有的人因为不遵守规则而影响到他人。

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列举社会生活中的几种主要的规则。

(2)遵守规则需要我们做些什么?

(3)有人说:“旅游就是为了自由,我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无须在意那些规则。”对这种观点,你有什么看法?

22、判断说理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正确,错误的在括号内打错误,并说明理由。

(1)漫画中听音乐男子的行为。(   

理由:

(2)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   

理由:

23、辨析题

材料:某校八年级的一个学生小李“杯具”(悲剧)了:因和同学发生矛盾,他在校园贴吧里发布并宣传大量谣言,造成不良影响,被学校政教处严重警告,法院要求小李向该同学登报赔礼道歉。

有同学认为小李这是犯罪了,他们认为“一般违法行为就是犯罪。”请你辨析这个观点。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   2017年3月12日103名小学生来到了长沙唐人万寿园“孝心林”公益植树基地,参加题为“不忘历史,强我中华,爱满星城,孝为先行”的植树活动。结束后唐人万寿园向每位小学生发放了“2017年主题植树节公益活动”社会实践参与证书希望孩子和家长们与“孝心林”相约,与小树一起成长。

(1)孩子们参加该项活动会有哪些收获?

(2)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怎样做?

25、   材料一  很多人都会自以为是地认为:别人很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于是他们越来越不尊重别人了,渐渐地他们也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了。后来,他们终于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1)“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你对这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2)怎样做一个善于尊重他人的人?请你献计献策。

材料二  待人以礼,人心所向;待人以礼,礼在“礼貌”;对人恭敬,高看一眼;礼在“礼让”;得饶人处且饶人,有理也不亮高声;礼在“礼节”;相敬如宾,彬彬有礼,乃至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等等

(3)材料二说明待人以礼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为什么说待人以礼是“人心所向”?

26、如下图是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示意图。

(1)请你为图中的空方框填入适当的内容。

(2)该示意图体现了哪些观点?(写出两个观点即可)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1月,张某为了逃票入园,翻过围墙,钻过铁丝网,进入宁波动物园养虎区,最终发生惨剧。

材料二:2018年8月21日,从济南开往北京的G334次高速动车组列车上,一男子不仅霸占别人的座位,还对前来劝阻的乘务员胡搅蛮缠。济南铁路公安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和铁路部门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了处罚。

两则材料分别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8、2021年,吉林省司法厅在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深入开展“十百千万”为民实践活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止4月底,全省法律援助机构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3543件,受援人达3775人,给困难群体撑起“保护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我们维护合法权益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

(2)列举你所知道的能够提供法律服务和帮助的机构。

(3)为什么说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