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合肥七年级质量检测政治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金钱、地位、智力、体力、相貌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的平等。这要求我们做到(     

①平等待人②诚实守信③尊重他人④爱岗敬业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下列对法律知识的解读正确的是(       

序号

法律知识

解读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

主刑

管制、拘役、罚金、没收违法所得

法律服务机构

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

诉讼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重庆发生山火时,重庆小伙龙杰是第一个骑摩托车为山上的消防员运送物资的,也是他号召其他摩托车手支援。这次救火,他不仅把刚买3个月的爱车骑到报废,甚至连油钱都是借的……他说:“火不灭,我就不回家。”龙杰的行为(     

A.说明他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B.表明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C.说明他积极为社会作贡献,为获得他人的认可

D.表明我们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能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

4、角色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定位,有关系就有角色,有角色就有责任,有责任就要担当。“责任”永远和“角色”相伴随。下列“角色”没有正确担当“责任”的是(       

A.作为行人,要遵守交通规则

B.作为学生,应认真完成作业

C.作为游客,要保护名胜古迹

D.作为朋友,要讲“哥们儿义气”

5、中学生小睿在放学时,看到离校门口不远的巷子里有人在抢劫过路的中学生,他默默记下了这些人的体貌特征并报警,在警察到来之前,他悄悄站在校门口隐蔽处提醒同学们不要走那条巷子。最终在小睿的指引下,警察成功抓捕几名嫌疑人。小睿的行为启示我们(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遇到违法犯罪,必须勇敢斗争,不计代价

③在面对违法犯罪时,要有勇有谋,保障自身安全

④要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6、2023年3月1日,《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正式施行一周年。该规定聚焦由算法引发的大数据“杀熟”、诱导过度消费等侵害用户权益的乱象和问题,明确“不得利用算法实施影响舆论、规避监督管理以及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大数据“杀熟”行为(     

A.遵守了道德规范、利于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B.创新了交易规则,引领社会新时尚和新风貌

C.骗取顾客的信任,侵犯了新客户的合法权益

D.没做到以诚相待,会损害企业的形象和信誉

7、公益广告语“每人前进一步,社会进步一大步”。鲁迅先生说:“一个人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对此两句话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A.鲁迅的话是指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两者的意思都是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能离开社会

C.两者的意思都是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D.广告语的意思是个人的发展决定着社会的进步

8、第19届亚运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在杭州举行,在男子篮球比赛项目中,来自深圳的中文播报员“奢香女孩”郑心怡和来自佛山的英文播报员“谢顶哥”潘狄安组合的表现火爆全网。“奢香女孩”和“谢顶哥”的社会关系是(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亲缘关系

9、2023年是我市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决胜之年。全国文明城市凝聚东台百万人民的努力,承载东台百万人民的期待。作为市民,我们应该(     

①尊重他人,做文明有礼的市民       ②加强宣传,运用道德强制手段

③制定法律,严惩违反交规行为       ④关心家乡发展,做好志愿服务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0、下列关于名言警句的解释,正确的有(     

①“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②“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文明有礼要态度谦和

④“不积佳步,无以至千里”一文明有礼要从小事、细节做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谣言止于智者,面对网络谣言,下列做法属于“智者”的表现是(     

①注意信息出处是否权威②及时关注官方信息③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

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④马上转发微信朋友圈,强烈谴责事件中的“违法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上,志愿者们耐心服务,礼貌待人,赢得了各国运动员及各界人士的点赞。由此可见,文明有礼(  )

A.体现了各国运动员的素质

B.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规范

C.展现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

D.能消除不同国家间的矛盾

13、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医院,我们是患者,在商场我们是消费者,在社区,我们是居民……这说明(     

A.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B.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都可以脱离社会生活

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个体努力的成果

D.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14、陕西省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学生李某与教师周某发生冲突后将其刺伤,后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10岁女孩杨某被13岁堂兄杀害后抛尸⋯⋯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暴力化趋势,频频曝光的低龄未成年人极端恶性犯罪个案,不断冲击着社会公众的神经。实践证明,事前的预防,永远好过事后的惩治。做好事前预防,需要未成年人(     )。

①不参与学校和家庭以外活动②勇于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行己有耻,不断增强自控力④增强法治观念,杜绝不良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下列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①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是错误的

②为了个人利益,偶尔损害一下集体利益也未尝不可

③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应损害集体利益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6、重庆首条诚信计量示范街“鎏嘉码头诚信计量示范街”正式启动,市场监管部门将建立定期对各经营者的计量器具进行抽查制度、计量器具报废更新制度、惩处非诚信计量制度、诚信档案制度等。区域内经营商家在经营场所内张贴承诺书向社会承诺诚信计量,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此举(     

①有利于加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

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诚信计量环境

③完全杜绝了商家短斤少两的不诚信经营行为

④督促商家树立诚信意识,塑造良好的信誉和口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祖国的存在和发展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列诗句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①位卑未敢忘忧国

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12岁花样年华的何玥,在得知自己的生命只剩三个月时,毅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小何玥去世后,她的两个肾和一个肝被分别捐给了三个人。她的事迹启示我们(     

①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②要热心公益,在奉献中提升自身的价值

③在社会生活中,不同的社会身份均负有的相同的责任

④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公民义不容辞的法定义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2023年7月15日,兴城第26届海会盛装启幕。在交警和安保人员科学有序的疏导下,市民、游客做到了文明礼让,现场秩序井然。人潮退去时,大家自觉将垃圾带走或扔进垃圾桶,现场保持干净整洁。这说明(     

A.社会秩序能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

B.每种角色意味着承担相同的责任

C.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要共同营造

D.实现集体利益,必须牺牲个人利益

20、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当同一个人的几个角色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正确的做法是(     

①只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     ②考虑任务的紧迫程度

③个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④考虑责任和角色的重要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辨析题(共3题,共 15分)

21、   几名初中生放学路上,看到有同学被一群高年级学生欺凌。小明见状本想去找老师求助,却被小海拉了回来。并且小海说道:“虽然他们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但我们作为未成年人无能为力,只能旁观。”

请你对小海的观点进行辨析。

22、面对不同的社交场合和交往对象,礼仪都应该是规范、相同的。

 

23、   材料 欢乐的暑假即将到来,我市某中学准备到研学旅行实践基地,开展为期一周的劳动实或学习活动。许多同学认为走进田间地头学习农耕知识、生活知识,会很有收获。但也有同学认为:"学校学习有利于我们增长知识,开展这种活动浪费学习时间”。

请你谈谈对这位同学观点的看法。

三、简答题(共5题,共 25分)

24、社会上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获得对自己稳定的、牢固不变的、通常较高的评价的需要和欲望,即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尊重的需要和欲望。

——节选自马斯洛:《动机与人格》

八年级某班准备举行以“尊重他人,从我做起”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如下任务:

(1)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不尊重人的现象?请列举两例。

(2)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尊重他人?(至少两个方面)

(3)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做到尊重他人?(至少两个方面)

25、(学经典,做美德少年)

古语、谚语虽然只有寥寥数语,甚至几字,却寓意深刻。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吧!

古语、谚语

优秀品德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诚实守信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敬人者,人恒敬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6、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谨遵法律要求,积极预防违法犯罪,学会运用法律积极维护权益,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

请回答:

(1)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是什么?

(2)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3)青少年应该怎样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

27、   小明和小平是好朋友。周末他们相约去参观少年宫。没想到等车的人非常多,当公交车靠近时,小明挤上公交车,上车后又与其他乘客吵闹,搞得车厢内不得安宁。途中汽车开开停停;小平排队改乘另一辆车,这辆车上秩序井然有序,汽车准时到达目的地。小平参观完少年宫,小明才匆忙赶到。

(1)小平准时到达目的地的原因是什么?小明迟到的原因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遵守社会秩序?

28、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岁月如歌,初心不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使广大人民群众反映意愿的制度更加健全、形式更加多样、渠道更加通畅,国家治理和社会生活因此不断显现新气象、绽放新活力。

(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我国“一切权力”为什么“属于人民”?

(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如何实现的?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