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南阳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你使用的《现代汉语词典》的出版机构是(          )

A.中华书局

B.京师同文馆

C.商务印书馆

D.人民教育出版社

2、20世纪初,从西方传入中国一种新的娱乐方式,人们初看它,感到新奇:“人物动作,惟妙惟肖,瞩目者皆以为此中有人,呼之欲出。”这里的“它”指的是( )

A.电报 B.电话 C.电影 D.照相

3、战败无可置疑地证明了满人无力应付时代的挑战,那种表面的现代化,无法使江河日下的统治获得新生。而且,新的帝国主义危机产生了瓜分中国的危险。此处的战败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中日甲午战争

4、下图是1919年上海《新闻报》上发表的题为《民气一致之效果》的漫画。它揭示出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 青年学生起到的重要作用

B. 商人罢市游行施加的压力

C. 工人罢工声援的巨大威力

D. 举国上下斗争浪潮的冲击

5、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说明当时我国必须

A.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加速实现手工业合作化

C.逐步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D.优先发展重工业

6、“江左识丹枕,多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流碧血,恨我今招侠女魂。”孙中山先生写的挽联是纪念下列哪一位革命英烈

A.徐锡麟

B.秋瑾

C.陆皓东

D.刘道一

7、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

A.开马克思主义传播先和 B.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C.使中国首次出现了革命政党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8、孙中山“作民权保障,谁非后死者;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的挽联,所哀悼的应是( )

A.李烈钧 B.张作霖 C.蔡锷 D.宋教仁

9、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创造和运用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破袭战、水上游击战以及派遣武工队等多种有效的歼敌方法,开展反扫荡、反清乡和反蚕食斗争,给日、伪军以有力的打击。这说明了

A.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重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力

B.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反扫荡作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C.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指引下,中国各政党共同抗敌

D.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10、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表达了红军的喜悦心情?

A. 遵义会议

B. 会宁会师

C. 井冈山会师

D. 吴起镇会师

 

11、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在(   )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

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

 

1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上海制药工业的原料由原来主要依靠外国进口转变为自己制造。国家对其采取的改造方式是(     

A.中外合资

B.公私合营

C.国企改革

D.承包经营

13、如果你来编写《西安事变》课本剧,代表中共出现在西安谈判桌上的应该是(  )

A.周恩来

B.杨虎城

C.张学良

D.毛泽东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段引自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文字表明这部宪法的性质是:(  )

A.新民主主义的宪法

B.资本主义的宪法

C.工人阶级的宪法

D.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5、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太平天国运动历史的终点。请问这座城市是(     

A.北平

B.南京

C.武汉

D.台湾

16、西方列强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7、1785年后瓦特改良的蒸汽机投入使用。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①为工业革命开始提供了条件②使机器生产更好地发挥作用

③推动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④为工业生产提供了新的动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这是中共中央在1937年发表的宣言节选,由此可见(       

A.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成果得到巩固

B.国民政府取消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C.国民政府继续推行不抵抗的妥协政策

D.国共团结全民族抗战的局面正在形成

19、1951年,使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事件是(     

A.开国大典

B.打败国民党

C.港澳回归

D.和平解放西藏

20、今日国企与老国企不同,已发生质变……昔日国企经营为完成国家计划,今日国企经营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昔日国企没有分配自主权,今日国企具有完全分配自主权,不受国家约束。”这说明国有企业改革(  

A.促进了农村生产发展

B.增强了企业活力

C.扩大了对外经济交流

D.提高了国际地位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 成为一夜崛起之城,是对外开放的窗口;1978年安徽 小岗村农民首先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22、____(人物)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____(人物)在《新青年》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强调写文章“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不作无病之呻吟”。

23、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第一任司令员是__________

24、     )被称为“两弹元勋”,(     )是中国航天第一人。

25、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当前,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________---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6、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正确答案。

(1)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2)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第一枪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

(3)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是________

(4)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队首先进攻的解放区是________

27、所有加入“高级社”的社员都处在一个起点上,没有人再从合作社那儿收到土地和农具的租借费。富农和中农的财产实际上已被充公。在推进这一工作过程中,政府再一次举起了阶级斗争的旗帜。“社”指的是________

28、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军建立。1966年,中国组建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队,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29、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1954年,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__________

(2)1978年中共十三大会议期间,做出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__________

(3)1997年7月1日,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一国两制"构想的首次成功实践。__________

(4)1964年,我国成功引爆了第一颗氢弹,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__________

30、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了______,庆祝新中国的成立;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近代史上农民阶级掀起两次伟大抗争分别是?

32、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第一个100年奋斗目标是什么?

33、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的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痛苦的反思,进行了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他们以什么口号宣扬新文化?代表人物有哪些(列举2例)?这场文化运动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共产党具有建设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问题,党都能实现自身转变。20世纪70年代,在面临严重的困难局面时,党召开了某次会议,及时纠正了“左”的错误,确定了新的领导核心,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材料二:

材料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示意图。

材料四: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1)写出材料一中“某次会议”的名称。

(2)材料二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3)根据材料三示意图,写出①②对应的内容。

(4)材料四中所述的“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如何实现中国梦。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