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盐城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我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建设成就的是(     

A.大庆油田

B.兰新铁路

C.包头钢铁公司

D.武广高速铁路

2、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读报纸,见专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亲军亦起而相应……从此万恶之政府即以推翻,亦未可知也。”日记反映的重要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安庆起义

D.广州起义

3、1950年10月,毛泽东在一篇宣言中说道:“历史的事实早已告诉我们……唇亡齿寒,户破则堂危……救邻则是自救。”由此,毛泽东作出的决定是

A.实行土地改革

B.签订“双十协定”

C.进行抗美援朝

D.开展“一五计划”

4、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收集到如下资料,其中最研究价值的是

A.以土地改革为题材的小说

B.亲历土地改革老人的回忆录

C.网络检索的土地改革资料

D.博物馆保持的土地改革档案

5、中国近代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最能体现作者描述状况的是某不平等条约中的哪项规定

A.允许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C.划定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D.割占领土60多万平方千米

6、鸦片曾是清王朝“最难医治的社会溃疡之一”。为禁鸦片作出巨大贡献的民族英雄是(     

A.陈化成

B.林则徐

C.陈独秀

D.康有为

7、观察下图,从图中的信息可以归纳得出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 曹汝霖等免职令和拒签和约的报道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五四运动

B.青年学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

C.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D.五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

8、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

A. 日本东京

B. 法国巴黎

C. 美国檀香山

D. 中国南京

 

9、下列各项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内容的有

①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②确定新中国的国旗

③、确定了首都

④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⑤、选举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③⑤

10、从清晨开始,首都各界群众高举红旗,敲锣打鼓,喜气洋洋地从四面八方涌向天安门广场乐队高奏《义勇军进行曲》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这段史料描述的盛况是指(  )

A. 抗日战争胜利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C.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 开国大典

11、“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称赞的“学生此举”指的是

A.公车上书 B.黄埔军校创办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12、从粮票、布票的交换,到现金交易、刷卡消费、网上银行,再到现在的手机支付人们的消费方式变得越来越便捷,不带钱包就能走遍天下。支付方式的改变折射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某同学准备就此写一篇小论文,下列题目最为恰当的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B.《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发展机遇》

D.《支付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13、孙屮山在《(xxx烈士事略)序》中写道:“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该《序》中的“是役”是指(  )

A. 萍浏醴起义   B. 黄花岗起义   C. 广西起义   D. 武昌起义

14、1894年美国纽约《世界报》曾这样评论:“日本是披着文明的皮而带着野蛮筋骨的怪兽。”该报评论的历史事件是

A. 济南惨案

B. 旅顺大屠杀

C. 八一三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15、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6、“(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材料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 ( )

A. 左宗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B. 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了西藏

C. 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   D. 左宗棠在新疆设立了行省

17、如果你要探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下列途径可以选择的有

①阅读张謇传记②搜集林则徐禁烟的资料③调查百年国货品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说:“人民军队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是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A.南洋舰队

B.北洋舰队

C.福建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

19、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A.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B.主张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

C.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

D.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20、右图这种情形出现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121页最后一段

落后原因:民族工业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压迫。

22、公车上书:1895年春,《________》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康有为、________等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________,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3、(题文)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1944年到1945年初,________________战场捷报频传,德国败局已定,日本陷入困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发起的________,取得一系列胜利;________先后向日本广岛、长崎各投下一枚原子弹;________政府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发表《________________》声明。

24、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列强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据所给提示,写出符合要求的内容。

(1)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事件是_____

(2)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  》

(3)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____

(4)每年9月中旬,全国城市主城区都能听到“勿忘国耻”为主题的防空警报声。这是警告国人不要忘记的历史事件是_____

25、抗美援朝目的:______

26、古都北京承载着更多的是历史记忆。

(1)近代西方列强攻入北京的侵略战争是________________

(2)1895年发生在京师的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3)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________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27、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___壮烈殉国,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__________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28、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的时序,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

材料一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②大炼钢铁;③特区;④两个凡是;⑤一带一路;⑥原子弹;⑦小康社会;⑧公私合营。

(1)将材料一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 ;B: ;C:

29、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____—1895年。

30、辛亥革命爆发于________年;五四运动爆发于________年。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同仇敌忾,顽强抗争,涌出一批杰出的英雄人物。请你举例除其中三个代表人物并简述他们的主要活动。

 

32、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桩桩侵华的罪行,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成为近代中国屈辱历史的见证。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捍卫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

(1)中国迈入近代史开始于哪一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怎样的变化?

(2)1860年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造成了这次人类文明史上浩劫的罪魁祸首是哪两个国家?20世纪初,西方列强又发动了哪一次侵华战争,使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蓄谋已久,20世纪30年代,日本发动了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面对侵略和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仆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哪一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哪一战役是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5)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人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

33、1861年改革的内容和评价?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起步并首先取得突破的。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推广开来。

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改革越是深入,越需要借助开放的动力;开放越是扩大,越需要改革的支撑。改革开放相互联动相互促进,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合力。

——摘编自葛努力《关于改革与开放关系的深层探析》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深化改革开放新的宣言书、动员令,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习近平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率先进行农村改革的省份是哪里?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材料二认为,我国改革与开放的相互关系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3)根据材料三回答,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和国家如何对待改革开放?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与开放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