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此历史事件是由下列哪一事件引发的( )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马关条约》签订
C.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D.戊戌变法运动失败
2、鸦片战争对中国的最大的影响(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1920年春,北京大学首次招收9名女生人学旁听,开创了中国国立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这主要得益于(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4、“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去,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副对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是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②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④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近代以来,腐败的清政府多次被西方列强“惩罚”。观察下图漫画《“惩罚”中国》,此次“惩罚”导致清王朝( )
A.开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B.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C.自然经济最终彻底瓦解
D.完全沦为列强的代理人
6、据日军《步兵第10团战斗详报》中记载,台儿庄中国守军“决死奋战之状历历在目”,“士兵依靠堑壕顽强抵抗直到最后”,台儿庄中国守军的总指挥是( )
A.张学良
B.李宗仁
C.彭德怀
D.叶挺
7、1926年,蒋介石下达动员令:“……欲求贯彻革命主张,……必先打倒一切军阀,肃清反动势力,方得实行三民主义,完成国民革命。”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是( )
A. 发动北伐战争
B. 发动辛亥革命
C. 建立南京国民政府
D. “围剿”中央革命根据地
8、著名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到:“《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提出的要求是 ( )
A. 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 B. 加大向中国走私鸦片力度
C. 允许驻兵圆明园 D. 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下列史实与推论相符的一项是(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兴中会的成立 | 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正式形成 |
B | 同盟会的成立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
C | 三民主义的提出 | 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钢领 |
D | 武昌起义的爆发 | 彻底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 |
A.A
B.B
C.C
D.D
10、近代史上,“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曾被作为清政府的“义务”写进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这一规定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天津条约》
11、下图是为新中国诞生而创作的国画《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含义是( )
A.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实现了民主共和
B.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获得了民族解放
C.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当家作主
D.中国人民解决了温饱问题,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
12、甲午中日战争中日军占领某城后,血腥屠杀当地中国人两万多人,全城仅存36人。这座城市是( )
A. 南京 B. 威海卫 C. 北京 D. 旅顺
13、下列战役不属于解放军重点进攻的是( )
A.青化砭战役
B.沙家店战役
C.辽沈战役
D.孟良崮战役
14、2010年世博会在中国上海举办。中国馆的展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为主题,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回顾中国三十多年来的发展进程,你认为中国综合国力得到迅速提升的主要原因是( )
A.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改革开放
C. “文化大革命”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15、“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五省自治!”“收复东北失地!”……1935年12月9日,首先发出这些抗日救国呼声的是
A.上海工人
B.西北国民党将领
C.北平青年学生
D.东北沦陷区难民
16、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革命军》
D.《猛回头》
17、标语口号是最能鼓舞士气的。有这么一段口号:“没有翅膀要飞天,不坐飞机坐火箭,莫说指标能实现,白云也要摘几片。”这可能是中国什么时期的标语口号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抗日战争战争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8、方方的伯伯是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人,到今年国庆节他的年龄应该是 ( )
A. 53岁 B. 54岁 C. 58岁 D. 68岁
19、海尔集团是当今家电行业著名品牌。但1984年刚上任青岛电冰箱厂(海尔集团前身)厂长的张瑞敏说:“欢迎我的是53份请假报告,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为企业包销产品
C.增强企业活力
D.企业全面私有化
20、以下哪些措施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
①临时政府设在南京②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④清帝必须退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1、(_____)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为宣传变法维新思想,在各地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上海的《(_____)》和天津的《国闻报》。
22、状元实业家______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走上______的道路。
23、1851年洪秀全发动________,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废除________,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24、广州起义:1895年,孙中山等准备在_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由于消息泄露,起义失败。
25、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____(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_____,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 治制度。
26、______(1956年),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7、1915年,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新青年》和______是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8、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期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____)
29、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0、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是 ______。
31、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根据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是哪一事件?
(2)1938 年,国民政府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战役是什么?
(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一次战役是什么?
(4)简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2、近代中国面对列强的入侵,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中国逐步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你从战争的名称、签订的条约及社会性质的变化简述中国是怎么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
33、1840年,英国用鸦片和炮舰打开了中国大门,打破了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而旧制度也开始走向了解体。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使中华民族陷入了痛苦的深渊,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苦难历史才宣告结束。
请回答:
(1)19世纪40年代至20世纪初,各国侵略者纷至沓来,请列举这段时期列强发动侵华战争的重大历史事件(至少列举2例)。
(2)《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变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该条约中哪一条款最能说明这一点?
(3)从1842年《南京条约》的签订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100多年间,中国是一个什么社会性质的国家?
34、《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
(1)材料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事?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2)松花江上的同胞为什么会“流浪,流浪”?《松花江上》之歌唱出了东北人们什么样的心情?
(3)这一事件发生后,全国军民有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