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朝时设立的负责监察百官的中央官职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司隶校尉
2、比较和归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外关系”的是( )
①郑成功收复台湾②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左宗棠收复新疆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及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的浩劫,其结束的标志是( )
A.大跃进运动
B.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打倒
C.九一三事件
D.“四人帮”集团被粉碎
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A.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
B.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促进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
5、名画《愚公移山》的作者( )
A. 老舍 B. 齐白石 C. 徐悲鸿 D. 聂耳
6、图1、图2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交通事业的发展
B.东北老工业振兴
C.西部大开发战略
D.科教兴国战略
7、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一书中写道:“作为一项经济改革方案,土地改革成功地把43%的中国耕地重新分配给约60%的农村人口。……土地改革对总的农业生产力的贡献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仍可以争论。总之,这个运动的主要成就是政治上的。”作者旨在说明土地改革(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B.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政治基础
C.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
D.推动了工业化的顺利进行
8、“中国从未如此依赖世界,而世界也从未如此依赖于中国,中国发展离不开亚洲和世界”。21世纪初,中国为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入WTO,给我国带来的影响主要有( )
①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全方位的对外开放②加强与世界各国经济的交流
③积极参与国际竞争④给中国带来了严峻挑战,不利于中国走向世界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9、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的意义在于“结束了‘朝代国家’,而代之以‘共和国家”’。该学者充分肯定了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体制的贡献是( )
A.推翻清朝统治
B.建立共和制
C.推翻封建制度
D.建立君主立宪制
10、小王同学在进行某历史主题学习时,选择了如表内容,他研究的学习主题应为( )
A.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B.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C.民主与法治的完善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1、马克思说:俄国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在中国获得的好处都要多。十九世纪中期,俄国在中国获得的主要“好处”是
A. 取得协定关税特权
B. 获取了中国大量赔款
C. 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D. 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
12、_____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各国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美好愿景。
①实施“一带一路”建设 ②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③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④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维新派与洋务派主张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学习西方思想上存在根本分歧
B.是否创办新式学堂上存在根本分歧
C.是否兴办工矿企业上存在根本分歧
D.是否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上存在根本分歧
14、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倾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据此可知,五四运动( )
A.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新型运动
B.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
D.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15、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平型关大捷是八路军对日军的一次伏击战
B. 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首胜
C. 台儿庄战役是由李宗仁指挥的
D. 台儿庄战役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16、中共一大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 )
A.建立党的地方组织,领导工人运动
B.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
C.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实现共产主义
17、“帝国主义这时并不支持康、梁这些知识分子,而是支持旧势力,这时候的旧势力也已变得对帝国主义很顺从了。”材料中的局面最早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中日甲午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8、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 )
A.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 北洋军阀逮捕爱国学生
C.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9、“5月12日,南昌省立农专、工专等17所学校的3000余人,在皇殿侧公共体育场集会,会后游行请愿、致电北京,要求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并释放被捕学生,随后,赣州、吉安、抚州、萍乡、宜春等地学生纷纷加入声援斗争行列。”这里“声援”的是( )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巴黎和会
20、“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面向全球的外交,以国际化促进自己新一轮改革开放 ,中国外交已经别无选择,必须要面向世界。”这反映了我国外交是( )
A.创新的外交
B.独立自主的外交
C.和平的外交
D.全方位的外交
21、______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______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22、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的会议是________
23、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是 ①___;中央的代表人物是_ ② ;地方的代表人物是_③____、 ④_ 、左宗棠和张之洞。
24、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____________,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解散________;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___________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________。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____________,可指定继承人。接受________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1915年末,下令以1916年为“________________”,准备元旦登基。
25、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严重失误是__和__。
26、革命形势推动着时局的变化。
(1)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孙中山确立了联俄、_________、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2)1928年,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打土豪,分土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游击战争,创造了_________局面。
(3)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宣布成立_________。
27、1913年“宋案”发生后,孙中山和黄兴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对袁世凯,发动“_________”,因力量涣散而失败;1935年12月,在中共领导下,北平学生反对日本策划的“华北自治”,发动了“__________”,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28、________期间川藏、青藏、新藏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9、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________,揭开了____________战争的序幕。
扩大:日军相继占领________,1932年,日本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________国。
30、民主与________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由陈独秀首先提出;五四运动中陈独秀亲自起草《________》,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勇敢地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31、引发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每年的哪个节日与五四运动有关?
32、近代中国,一些知识分子创办刊物,著书立说,宣传进步思想。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洪仁玕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的著作是什么?
(2)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哪两个?
(3)请列举近代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两例。
33、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爆发于哪一年?领导十月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是谁?
(2)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场自救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约三十五年,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为中国的近代化开了道路。
材料二 1895年中国败给日本人之后,维新派代言人便找到了发言的机会。他们使年轻的皇帝倾听他们的意见,皇帝暂且摆脱了皇太后的影响,在1898年夏颁布了一系列彻底的变法令。
材料三 陈独秀对照西方国家的历史,认真研究,认为中国革命多次失败的原因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毒害的结果。因此,救亡之道要首先打倒中国的封建文化而代之以西方的文明。
(1)材料一中清王朝部分官僚发起的自救运动指的是什么?该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谁?
(2)材料二中的“皇帝”和“皇太后”分别指的是谁?
(3)材料三中陈独秀是哪次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他发表的哪篇文章正式吹响了这次运动的号角?
(4)以上三段材料反映了我国近代化探索历程,你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