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漳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场,下列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有(     

①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③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在历史上人们对张学良的评价褒贬不一,与他无关的历史事件是

A. 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

B. 东三省的沦陷

C.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 卢沟桥事变

3、据日本防卫厅战史研究所资料,1937年,日本陆军共24个师,其中21个师投入侵华战争;1939年,日本陆军共41个师,其中34个师投入侵华战争:1941年,日本陆军共51个师,其中34个师和44个独立旅、混成旅团用于侵华。由此可见(     

A.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实力严重不足

B.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C.中国战场上只有中国人民在积极抗日

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4、“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在孙中山《讨袁檄文》号召下,1915年底宣告云南独立,起兵北上讨的人物不包括

A.黄兴

B.蔡锷

C.李烈钧

D.唐继尧

5、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封王

C.天京杨韦事变 D.太平军北伐和西征

6、“1926年,是你拉着我的手,在村口的大树旁,一同告别了咱娘,踏上北上的战场”,这是一首描写国共关系的诗歌,诗中国共两党这次合作的战争是(     

A.抗美援朝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北伐战争

7、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后,康有为又几次上书光绪帝,陈述民族危机的严重和维新变法的重要。光绪帝深受震动,表示“不能为亡国之君”,令康有为等人筹划变法。由此可见戊戌变法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民族危机的加剧

C.维新思想的传播

D.“实业救国”的推动

8、“这一选择的结果……牵制了太平天国的兵锋,……于是,奔腾湍急的农民战争巨流一下子汇成一片以南京为中心的浅滩。”“这一选择”指的是(       

A.金田起义

B.定都天京

C.举兵西征

D.天京事变

9、扭转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屡败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事件是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北洋军阀统治被推翻 D.三大战役的胜利

10、“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材料中“改革进入新阶段”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主要是因为(     

A.中共十四大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B.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D.中共十四大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

11、我国的对外开放遵循的是循序渐进的原则,经历了由“点”到“线”到“面”的过程。我国对外开放开始于“ 点”这里的“点”指的是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经济开放区

D.广大内地

12、下表是1950年至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表。这些变化说明(  )

  类别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 集体经济制度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B. 社会主义改造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

C. 土地改革运动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D. 过渡时期总路线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13、“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巅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有国殇!”“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于佑任的诗作《望大陆》反映了台湾同胞渴望

A.反攻大陆     B.葬于大陆

C.祖国统一     D.台湾独立

14、他曾经是一名状元,在甲午战败后,他主张“实业救国”,成为近代中国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之一。他是( )

A.李鸿章 B.周学熙 C.张謇 D.张骞

15、某校毕业证书书写有:“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蔡昇熙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据此可知,颁发该毕业证书的学校应是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 北京大学

D. 黄埔军校

16、下列事件反映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将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②开国大典阅兵;③农民丈量分配土地;④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③①④②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17、解放战争期间,华北解放区有近百万农民参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农民参军。各地农民还运送粮食、物资等,山东农民从1946年7月到1948年9月,支援前线的民工达580万人,冀中区达480万人。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的经济原因是

A.农民协会的建立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减租减息政策的实行

D.《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实施

18、“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请你判断,这是习近平所做的《念奴娇·追思________》。

A. 王进喜

B. 焦裕禄

C. 周恩来

D. 雷锋

19、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  )

A.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B.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其斗争的发展

D.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0、“它首次在中国大地宣告国家主权属于人民,……国会政治、政党政治、舆论监督政府等民权政治,变人治为法治的尝试由此正式开端。”此材料评述了1912年成立的

A.南京国民政府

B.陕甘宁边区

C.中华民国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

(2)党的好干部:______。

(3)解放军好战士:______。

22、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________

 

23、邓小平在___________上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又在___________阐释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24、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_____________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焕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

 

25、指出下列表述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2)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废除了封建君主专制。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3)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发展轻工业。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4)我国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包括农业、交通运输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错误:________改正:________

26、观察上面几幅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人物分别被誉为

 

27、1935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__________会师;一年后,红二、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宣告__________胜利结束。

28、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

29、1895年4月_________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中日________

 

30、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决定以_______为国旗,采用公元纪年。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________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在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新的管理制度是什么?目前,全国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是哪一个?

32、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3)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依据上面图文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民族之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1949年4月23日,   (地名)   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逃台湾。至此,海峡两岸“骨肉分离”,台湾问题由此形成。

(光明前途)统一大业,必将实现!

(8)海峡两岸血脉相连,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作为一名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33、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历代政府重视西藏地区的发展,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西藏地区获得了长足发展。

(1)藏族在唐朝时被称为什么?

(2)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始于哪个朝代?

(3)清朝时册封的西藏喇嘛教两位最高首领叫什么?

(4)为确定喇嘛教活佛人选制定了什么制度?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侵略与反抗)

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过哪些主要的侵略战争?这些侵略战争对中国的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

(2)在侵略者的炮口震撼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各写一例中国军民抗击侵略的史实。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