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云林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的是

A.陈独秀

B.胡适

C.蔡元培

D.鲁迅

2、1916年孙中山针对社会乱象,愤慨不已的说:“夫去一满洲之专政,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政,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也”孙中山这段话意在说明当时(       

A.军阀割据,社会动荡不安

B.袁世凯窃取了革命的果实

C.袁世凯出卖国家利益

D.要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3、章炳麟撰写的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是

A.《警世钟》 B.《革命军》 C.《猛回头》 D.《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4、在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涌现出一批英雄模范人物,下面这些人物属于( )

A.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1956-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D.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5、网课、网购、远程办公……在疫情防控期间,宅在家中,通过网络学习、工作、娱乐成为人们新的生活方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知识经济推动全球同步发展

B.人们生活过度依靠网络技术

C.信息技术影响生产生活教育方式

D.技术革命完全可以取代传统教育

6、1906年至1910年间孙中山等革命派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其中不包括( )

A.萍浏醴起义

B.金田起义

C.安庆起义

D.广西起义

7、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曾经是个贫困村。1978年小岗村生产队18户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增长6倍多。小岗村农业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分田到户使农民(  

A.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B.翻身解放、得到土地

C.集体劳动、统一经营

D.平均分配、吃“大锅饭”

8、“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十四五”(2021-2025年)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下列哪一项成就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取得的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B.大庆油田的建成投产

C.长江三峡水电站建成

D.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9、1972年,中美发表的《联合公报》阐述了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不同看法,并明确指出“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反映了

A.美国受益于中国的贸易投资

B.承认分歧是一种政治智慧

C.中美力量对比发生重要变化

D.尼克松访华获得民众支持

10、下图是某史书第五章的目录,其中“天国”是指(     

第五章       天国的悲喜剧

一、白莲教、天地会和拜上帝会…………………………73

二:洪秀全的思想…………………………………………77

三、天国的悲剧……………………………………………84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11、使国共内战基本结束,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基本形成的人物是(     

A.陈独秀

B.孙中山

C.张学良、杨虎城

D.李大钊

12、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西安、兵谏、停止内战、和平解决。由此判断,该事件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西安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3、(2020黑龙江齐齐哈尔四县期末)“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使全国工商界都兴高采烈来接受这种改变,则是史无前例的。”“和平方法”是中国的一项创举,它指的是

A.实行股份制

B.廉价收购

C.赎买政策

D.自愿互利

14、阅读下图内容,该图所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 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中国领土

B.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 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形势

D. 武昌起义态势

 

15、图是1998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纪念邮票。北京大学的前身是

A.福州船政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大学堂 D.商务印书馆

 

16、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开始于(  )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7、“由于义和团运动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列强不得不有所顾忌,对某些条约特权采取谨慎的态度。”材料旨在说明( )

A.义和团运动取得了伟大胜利

B.西方强烈不敢镇压义和闭运动

C.义和团运动没有任何作用

D.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国人民强大的力量

18、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梅开三度”不包括( )

A. 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B. 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 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D. 中国代表团出席万隆会议

 

19、识读历史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B.第三次长沙会战

C.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D.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20、结合下面的图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应该指的是字母所代表的哪一时期 (  )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列强侵略中国,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依据所给提示,写出符合要求的内容。

(1)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事件是_____

(2)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  》

(3)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不平等条约是《 ____

(4)每年9月中旬,全国城市主城区都能听到“勿忘国耻”为主题的防空警报声。这是警告国人不要忘记的历史事件是_____

22、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某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一位老农高兴地说:“土地所有权又归俺了!俺愿种啥就种啥。”这位老农用朴素的语言正确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变革状况。(  )

 

23、失败: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李秀成战败,安庆陷落。陈玉成被俘就义,李秀成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遇华尔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的淮军。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李秀成会师救援。1864年,太平军与敌军经过40多天的激战未能解除湘军对天京的威胁,最终_______,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

24、1895年,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发起了“________”,这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25、1951 年,___________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促进了民族大团结,这也是___________制度在西藏的成功运用。

26、下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_______

A五四运动 第一阶段的中心 B五四运动第二阶段的中心

27、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___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确立________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28、请填写下列为新中国科技文化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

(1)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2)被国际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3)因为发现青蒿素能够有效抵抗疟疾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是   

29、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产阶级思想色彩的施政方案《________》。

30、中国近代在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请列举出下列史实对应的杰出人物。

①、领导虎门销烟,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的是  

②、“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歌颂的是  

③、1898年,山东冠县义和拳首领   率众攻打广大教堂,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表格。

城市名称

相关史实

武汉

191110月,武昌起义爆发,因此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支持革命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①”他宣告了中国2000多年君主专治制度终结。

北京

19195月在北京爆发的②,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1921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③召开。这次会议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延安

1945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④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19494月,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了⑤。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儿女,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新中国。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请举一例这条革命道路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2)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奔向一个目标?这种力量就是永存的长征精神。请概括“长征精神”有哪些内涵?

(3)国共两次合作的历史经验是深刻的,合则双赢、分则两害,是国共合作的宝贵经验。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和国民党合作。国共初次合作创立的第一所革命军校叫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什么样的成果?什么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

(4)结合以上问题和所学的知识,你认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3、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如何?为此,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我国的发展有何作用?(针对一条措施回答即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抗日战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抗日战争进程简表

材料二:正面战场抗战史实(部分)

时间

史实

结论

1937年8—11月

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1938年3月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1938年6—10月

武汉会战

1941年12

月第三次长沙会战

会战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材料三:1944年部分抗日根据地攻势作战统计

抗日根据地名称

作战次数

歼灭日伪军

攻克、逼退日伪军据点

晋察茸抗日根据地

4400余次

4.1万余人

1785处

山东抗日根据地

3514次

5.9万余人

1265处

(1)将材料一表格④⑤处内容补充完整。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如何?

(2)将材料二表格中⑥⑦⑧处内容补充完整。

(3)分析材料三表格,抗日根据地的历史贡献如何?1940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战场发动了哪次大规模战役?有何意义?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分析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