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据下图中信息判断该历史人物是
A.魏源
B.张謇
C.梁启超
D.李鸿章
2、下列歌谣曾经流行于改革开放前的是
A.吃不愁,住无忧,无事花钱去旅游
B.吃安全,重营养,绿色食品重健康
C.乘火车,坐飞机,出门办事不发愁
D.中山装,铁饭碗,粮食布匹凭票买
3、20多年来,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接近30%,这一切都离不开2001年年底的那一声槌响。“那一声槌响”指的是( )
A.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B.建立了上海浦东开发区
C.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
4、下列史实与推论,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B |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
C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D |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A.A B.B C.C D.D
5、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A.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 甲午中日战争后
C. 辛亥革命后 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6、列强在华取得的下列权益中,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赔款额度增加
D.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7、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 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 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C. 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 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8、坚持武装斗争,“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中共领导并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法宝之一。下列是中共参与或直接领导过的革命武装力量的番号,其出现的正确次序是( )
①八路军、新四军 ②工农红军 ③人民解放军 ④国民革命军
A.④②①③ B.④②③① C.②④①③ D.②④③①
9、“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与法治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主要表现在 ( )
A. 制订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 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0、武汉有“首义之城”的美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重镇。使武汉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的历史事件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辛亥革命
D.黄花岗起义
11、“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引文称赞了湖湘名人左宗棠为“民族功臣”,其历史依据是( )
A.痛击阿古柏,收复新疆
B.平定噶尔丹,巩固漠北边疆
C.查缴鸦片,虎门销烟
D.黄海大战,壮烈牺牲
12、有诗云:“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欲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指的是战争的失败( )
A.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比较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主张,他们在下面问题上的看法不一致的是
A.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B.维护清王朝统治
C.进行社会政治改革
D.建设近代化企业
14、2011年3月,在中国侨民撤离利比亚的过程中,“徐州”号导弹护卫舰顺利完成了护卫任务。新中国的人民海军建设起步于
A.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的成立
B. 东海舰队的成立
C. 南海舰队的成立
D. 北海舰队的成立
15、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记忆和掌握历史知识。与“扶清灭洋”“抗击八国联军”“廊坊阻击战”等关键词相关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6、为纪念周恩来总理,某班历史小组要创办一期历史板报,在“烽火中的周恩来”版面中,能选用的素材有( )
①南昌起义 ②秋收起义 ③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④重庆谈判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17、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记者奥林爱娜·法拉奇采访中国领导人时问:“中国以后怎样才能避免‘文化大革命’式的悲剧出现?”假设你是中央领导人,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
A、只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就可避免
B、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可避免
D、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 兴中会的成立 B. 公车上书
C.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D. 戊戌政变
19、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鸦片战争的爆发
B.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C.康有为发起的“公车上书”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20、“逸仙者,近今谈革命者之初祖,实行革命者之北辰,此有耳目者所同认……有孙逸仙,而中国始可为……。”材料意在说明孙中山( )
A.是维新派公认的领袖
B.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C.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
D.促进了启蒙思想传播
21、甲午中日战争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率领全舰官兵英勇杀敌壮烈殉国。
22、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总方针的会议是________
23、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4、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新疆的清朝大臣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___、___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6、时间:_____年12月,日军对长沙发动第三次进攻。
27、1972年,日本首相_______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我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对_______恢复行使主权。
28、1957年建成的________,实现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美好愿望,是“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
29、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第二炮兵部队,2015年改名为_____。
30、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国初期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
(2)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
(3)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根本大法是指————( )
31、根据下面年代尺的信息,回答问题。
(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
(2)“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党的代表大会上?
(4)用一句话概括邓小平的历史地位
(5)请根据年代尺的提示,列出1978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确立的科学理论的名称?
32、国共两党关系对中国政局有很大影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进行的战争名称。
(2)分裂:1927年哪一事件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3)合作:第二次国共两党合作取得了哪场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4)分裂:请写出1948年——1949年国共之间进行主力决战的三次重大战役名称。
33、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探索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事件。运动中提出的口号。
(2)维新派在制度变革上做的一次尝试。
(3)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
(4)在思想文化领域里,先进的知识分子进行的革新运动。运动中标举的口号。
(5)从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中,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34、识别历史地图,是历史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之一。某同学收集了三幅历史地图,做了一个知识梳理小专题
(1)请根据图中给出的历史信息,判断出下面两幅历史地图所承载的历史事件。
(2)依据上面的任意一幅历史地图,概括指出判断这幅历史地图属于该历史事件的理由。(要求:至少写出两条。)
(3)填写出下图中①处所发生的重大战役,并分析其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