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枣庄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这一局面得到扭转主要得益于

A.国有企业的改革

B.包产到户的实施

C.经济特区的设立

D.对外开放的开始

2、“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此战”的中心城市是(     

A.锦州

B.北京

C.徐州

D.南京

3、“它使亿万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获得了解放,并由此迸发出难以估量的革命热情,为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文中的“它”指的是(     

A.跃进大别山

B.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解放区土地改革

D.发动三大战役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拥有最高法律效力,目前我国使用的是第四部宪法即1982年宪法。我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于(     

A.1949年

B.1954年

C.1975年

D.1978年

5、学习历史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下列对应关系有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秋收起义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B

辛亥革命

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C

新文化运动

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D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

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安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A.A B.B C.C D.D

6、“为雪心头恨,而今作楚囚。被拘三十二,无一怕杀头。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材料中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B.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动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7、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_____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习近平

8、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的是(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新发展理念”

C.“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D.推进科技创新

9、下列最能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中国内地全部开放

C.清政府赔款4.5亿两白银 D.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0、有西方学者说:(鸦片战争后)欧洲人渴望中国做出更大的让步以实现其贸易扩张。材料表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 )

A.西方国家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西方国家希望从中国获得“片面最惠国待遇”

C.清政府没有遵守《南京条约》各项条款的规定

D.要求清政府设立总理衙门办理对外交涉等事务

11、会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12、请问下图描绘的是什么条约签订后的情景?(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3、《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是英国人基于“广州是传统的外贸口岸”“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附近,且临近富饶的江浙地区”等理由选择的结果。这种选择旨在(     

A.掠夺中国劳动力

B.打开中国市场

C.侵占中国领土

D.破坏中国主权

14、“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A.响应中共号召

B.炫耀武力

C.光复东北

D.逼蒋抗日

15、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枪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壮烈牺牲的是(     

A.黄继光

B.邱少云

C.彭德怀

D.董必武

16、史料记载:“(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中国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以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

A. 外国经济入侵,促使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B. 手摇纺车效率低下

C. 印度棉纱质优价廉

D. 民族工业曲折艰难

 

17、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1919年,丰都的进步青年积极响应全国青年的号召,县立高小的师生员工200多人上街游行,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掀起了抵制洋货的反帝斗争,其中的口号属于(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一二·九运动   C. 五四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19、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A. 制定并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颁布《土地改革法》

C. 制定“一五”计划

D. 决定抗美援朝

20、70年代末,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其主要问题是讨论( )

A.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问题

B.平反冤假错案的问题

C.“两个凡是”的问题

D.“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著名战地记者魏巍把____称为“最可爱的人”。

22、识图,回答问题 

(1)上图是_____________浮雕发生于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2)这一年是农历的________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____________”

(3)这场革命运动总的领导人是____________。

 

23、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24、1860年________联军攻进北京,火烧了________

 

25、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的《____》。

26、___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27、美国在甲午战争后提出”_____________”,主张利益均沾。

 

28、1894年是农历的________年;1898年是农历的________年;1911年是农历的辛亥年。

29、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国是______

30、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12年11月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阐述了“中国梦”战略。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改革开放后,我们正朝着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奋勇前进,并取得了一些系列成就。请你列举至少三个方面的成就,并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看法。

32、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召开的?这次会议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33、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和引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这次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分别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方针和作出的重大决策。概括这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欧洲中世纪经常被描绘成一个“无知和迷信的时代”.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个自由人(封臣)对另一个自由人(封君)服从和服役(主要是军役)的义务,以及封君对封臣保护和维持的义务,而维持的主要办法就是对赐给他一块封土。”

——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

材料二:西欧封建制以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避免政治分裂……但土地和权力层层下放和分割,且封臣与越级的领主并没有直接联系,必然导致整个国家社会的涣散。如此,封君封臣带来的是中央权力的削弱,地方权力的强大。

——《采邑 契约 等级》

材料三:“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首先是在城市中产生的。随着市民阶层的出现,世俗文化的兴起,理性开始向信仰挑战,是对控制了人们思想千余年,渗透到社会生活所有角落的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彻底否定,中世纪的城市影响欧洲历史发展的方向。”

——《世界文明史》

(1)材料一中封君和封臣之间的纽带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有何特点?

(2)材料二说明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后来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指的是什么?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中世纪的城市影响欧洲历史发展的方向”。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