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是世界上首部国际禁毒公约——《海牙国际鸦片公约》颁行110周年。为保证人类的健康,世界各国都在积极禁毒。1839年,体现出中国人民禁毒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事件是( )
A.收缴鸦片
B.缉拿烟贩
C.虎门销烟
D.走私鸦片
2、1952年的冬天,农民李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这一情景的出现与下列哪一项直接相关?
A.国民经济的恢复
B.进行了改革开放
C.实行了土地改革
D.西部大开发
3、70多年前,持续六周的大屠杀,在中国的首都发生了。有30多万同胞相继丧命。这是 ( )
A. 建立731部队 B. “扫荡”抗日根据地
C. 制造南京大屠杀 D. 轰炸重庆等城市
4、广东某军事展览的代表性图片有《毛泽东视察海军某部》《国庆七十周年大阅兵》《“辽宁号”航空母舰》,请问该展览的主题应该是
A.新中国国防建设的发展
B.社会主义科技的发展
C.人民海军的建立与发展
D.战略导弹部队的发展
5、关于下图所示历史事件表述属于影响的是( )
A.2001年12月加入
B.经过15年谈判才成为其成员
C.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签字
D.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6、如下图可以看出1916年胡适提倡( )
胡适日记·卷十四 一九一六年 答梅觐庄——白话诗........437 答觐庄白话诗之起因........442 一首白话诗引起的风波........447 打油诗寄元任.........460 文学革命八条件......464 觐庄之文学革命四大纲......468 |
A.民主
B.科学
C.新文学
D.新道德
7、“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路漫漫其修远兮,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习近平总书记这首词作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 “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B. “铁人”王进喜
C.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D.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8、1912年发生在中国的历史事件是 ( )
①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②宣统帝下诏退位 ③以中华民国纪元 ④武昌起义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1852年,太平军进入湖南,由东王杨秀清和西王萧朝贵联衔发布《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作为自己的政治主张。其中“胡”主要指( )
A.外国侵略者
B.清朝统治者
C.农村地主
D.传教士
10、任福州市委书记时的习近平在读了《□□□□□□□》一文后,写下“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诗句。“□□□□□□□”应是( )
A.两弹元勋邓稼先
B.学习雷锋好榜样
C.工人榜样王进喜
D.人民呼唤焦裕䘵
11、在毛泽东回到延安的欢迎晚会上,张治中发表感想说:“毛先生此次去重庆,造成了普遍的最良好的印象,同时,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就。”这里“很大的成就”主要指 ( )
A. 达成了整编军队的协议[来源:_ B. 决定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保证人民权利
C. 达成了建立联合政府的协议 D. 达成了召开国民大会的协议
12、“从1974年到1976年,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全国大约损失工业总产值一千亿元,钢产量两千八百万吨,财政收入四百亿元……”这则材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造成严重后果的领域是( )
A.民主法制
B.国民经济
C.科学技术
D.教育事业
13、毛泽东认为:“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比较好”是指该约法( )
①否定了封建专制 ②限制了袁世凯的权力
③促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更加深人人心④使资产阶级革命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首战两水洞、激战云山城、会战清川江、鏖战长津湖,粉碎“绞杀战”、抵御“细菌战”、血战上甘岭,于1953年7月胜利,创造了威武雄壮的战争伟业。这一“战争伟业”( )
A.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B.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统治
C.使中国实现了独立自主
D.巩固了新中国政权
1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割占我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俄国
16、有史学家指出:如果用短近的眼光来看,这场战争对中国似乎只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 但以更长远的眼光来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又催促人们猛醒,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一页。”这位史学家意在强调“这场战争”
A.使中国蒙受屈辱
B.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C.激发了中国人的救亡意识
D.引发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17、下列民国初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护国运动 ②“二次革命” ③袁世凯称帝 ④宋教仁遇刺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①④②
D.②④①③
18、下图是 1981 年漫画家丁聪创作的一幅漫画。该漫画说明了( )
A.大批农民进城务工的情景
B.开放过程中新旧观念的冲突
C.现代化建设促进了中国城市化进程
D.改革开放促进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化
19、假如你是晚清的一位读书人,在1906年,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A.在京师大学堂接受高等教育
B.参加科举考试
C.通过魏源的《海国图志》了解世界
D.对严复的译著《天演论》充满兴趣
20、“七七事变”后,日军开始进攻上海。战役最后阶段88师524团400多人(宣称八百壮士)在谢晋元指挥下坚守苏州河北岸四行仓库阵地,孤军血战四昼夜。消灭日军200多人,史称八百壮士守孤岛。此役发生在
A. 东北抗战
B. 长城会战
C. 淞沪会战
D. 南京保卫战
21、袁世凯就职:1912年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___________________。4月,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22、填空题:随着 的完成,全国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2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后提出的八字方针的内容是调整、_____、充实、提高。
24、《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省会城市);《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中②处是____(省会城市或首府)。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示意图 民族区域自治示意图
25、《马关条约》规定开放_____、_____、_____、_____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_____等。
26、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统一的________革命政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________,提出“振兴中华”的主张。
27、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我国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8、(_____)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产;(_____)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29、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______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占领_____,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30、1929年12月,在________会议上确立了建党建军原则。
31、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显得特别的耀眼。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 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了变法维新运动,支持变法的皇帝是谁?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它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请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和口号。
32、中共一大的时间、内容、意义各是什么
33、例举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3例)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从1840年至1901年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屡战屡败,被迫签订了一系列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请回答: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的第一次较量是指哪一次战争?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哪一个?
(2)除了在“第一次较量”中失败外,接下来清政府又打了一些败仗,这段屈辱并不断抗争的历史对你有何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