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国民经济虽然遭到巨大损失,但仍然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比如
A.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B.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C.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D.“863计划”和“973计划”
2、太平天国运动虽然是由农民阶级发动的战争,但是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自己的革命纲领,他们先后颁布了两个纲领,你知道是哪两个纲领吗?
①《天朝田亩制度》
②《时务报》
③《资政新篇》
④《国闻报》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3、“旧制度所显示的破产导致旧制度的变革。第一个变革是解放农奴……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工厂工人的数目从1865年的381000人上升到1890年的1620000……”材料中的信息表明,“第一次变革”使俄国( )
A.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
B.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
C.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D.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4、下列近代化运动中,最早提出“自强”“求富”口号的是( )
A.戊戌变法
B.洋务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5、被认为是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的是
A.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 B.聂耳作曲、田汉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
C.聂耳创作的《义勇军进行曲》 D.聂耳创作的《黄河大合唱》
6、中共中央提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建议是在
A. 筹建新中国时
B. 制定宪法时
C. 修改宪法时
D. 中共“八大”上
7、“为了吃饱肚皮,冒上杀头的风险,这是时代的荒谬,却是普通人跃上历史浪尖的荣光。一纸惊世骇俗的契约,十几个庄严的血指印,宣告一个尊重人性尊重常识的时代到来了,亿万农民从此告别饥饿。”上述文字描述的对象是( )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贫苦大众
B.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民
C.参加大庆石油会战的钻井队
D.安徽凤阳小岗村的普通农民
8、1927年是国共两党关系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1927年的是
①义和团运动②南京国民政府成立③秋收起义④井冈山会师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9、读图,对1962-1965年国内生产总值变化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艰辛探索中曲折前进
B.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实行
D.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0、在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一批重点建设工程都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其中有
A. 武汉长江大桥
B. 克拉玛依油田
C. 青藏铁路
D. 鞍山钢铁公司
11、抗日战争时期,广大知识青年怀抱救国理想,从国统区、沦陷区、海外奔赴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的地点是( )
A.瑞金
B.西安
C.延安
D.西柏坡
12、比较与归纳,是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
A. 发生在19世纪
B. 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C. 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D.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13、毛泽东回忆道:“(会议)本来是在上海开的,因为巡捕房要抓人,跑到嘉兴南湖,在船上开的。”该会议是指(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七届一中全会
14、分析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我国国防力量不断壮大 ②我军逐步走上科技强军之路 ③我军逐步实现现化
④我国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⑤祖国统一大业取得历史性进展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①③⑤
15、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的反帝斗争,也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是A.鸦片战争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6、在1911—1920年间,堪称中国历史转折之里程碑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和中华民国成立 B.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C.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 D.中华民国成立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7、下列哪一文件旨在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限制袁世凯的独裁专制(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庶民的胜利》
D.“二十一条”
18、下列历史事件发生在同一年的有
①同盟会成立 ②公车上书③废科举 ④拍摄电影《定军山》⑤创办商务印书馆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⑤
D.②③⑤
19、新文化运动,进步知识分子高举的两面旗帜是( )
A.民主、自由 B.民主、科学 C.平等、科学 D.自由、平等
20、有一首民谣这样传唱:“天父天兄手段高,打得清兵四处跑,拿下南京立天国,旗开得胜万民笑。”为实现平均分配土地的理想,“天父天兄”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救亡决论》
21、1950年中国方面以_______为司令员,率领_______军出兵朝鲜半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迫使美国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22、1840年爆发的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37年爆发的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3、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____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898年9月,变法失败,___________拒绝出走,矢志为变法献身,最终被捕遇害。
24、下图是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主人公杨立青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从军照,从他的帽徽及制服判断,与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同期的是
25、__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6、《新青年》和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7、“进出农田不计程,此身只为米粮生。呕心沥血研新种,稻量翻番世界惊!”这篇悼词悼念的的应是( )
28、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新文化运动中,______(人物)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29、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____》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30、阅读下列《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回答问题
(1)阿拉伯人有一句谚语:“人间惧怕时间,而时间惧怕金字塔。”历经数千年风雨沧桑的金字塔,仍然屹立在苍茫沙漠的边缘,见证人间世态的变迁。金字塔位于如图甲中________处(填字母)所在的区域文明,这一地区人民发明了________文字。
(2)有消息称,中国学者近期有望首赴佛教发祥地考古,亲探释迦牟尼习佛之地。佛教发源地位于如图甲中的________处(填字母)所在的区域文明。 C处最早的文字是________。
(3)如图乙是2016年10月30日上海马拉松开赛时的场景。该项赛事起源于如图甲中________处(填字母)的区域文明。这一地区最早的文明是________。
(4)它被称为“永恒之城”,众多古迹至今仍矗立在现代化的繁华大街上,无声地见证着历史的起伏更迭。大竞技场就是其文化遗产中的代表,该区域文明位于如图甲中________处(填字母)。
(5)G处是一种土生土长的黑人文化,是西非早期铁器时代的代表,它是________。
31、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和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我国彻底摧毁2000多年封建土地制度的社会变革依据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中,引导农民参加了什么组织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的运动是什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从农村开始改革,在农村实行新的“经济制度”与开辟了“一条新路”各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回答的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32、回答下列问题。
(1)1905年同盟会成立,其机关刊物是什么?孙中山根据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的资产阶级革命指导思想是什么?辛亥革命最重要的成果是什么?辛亥革命的影响是什么?
(2)新文化运动两大口号是什么?新文化运动的最主要影响是什么?
33、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改革指的是什么?城市改革指的是什么?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历程。
材料二 “扶清灭洋替天行道。出力于国家而安社稷,佑民于农夫而护村坊”。
材料三 “吾人对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经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 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分事,实为下策”。
——联军统帅瓦德西写给德皇的报告
(1)根据材料一年代尺上的提示信息,分别指出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的“兴起”和“失败”相对应的①和②处的历史事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口号?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义和团运动有什么历史作用?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是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的,这一史实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