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上)乌兰察布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的漫画发表在1858年10月2日的英国《笨拙》周刊上,标题为“John Leech”。一位大腹便便的清朝官员,身着朝服,双膝跪地,张开了大嘴:面前站着的一位矮小绅士正在把一卷条约( TREATY)向他口中塞去。下列内容符合漫画中的条约(TREATY)的是

A.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

B. 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

C. 外国商船、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D. 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2、对一个职业、一种工作、一项事业、一门手艺,要有发自内心、始终如一的热爱,……这就是“工匠精神”。下列人物中发扬工匠精神,成为石油工人楷模的是(     

A.邓稼先

B.王进喜

C.焦裕禄

D.袁隆平

3、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革命道路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以阶级斗争为纲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4、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社会变迁,教育领先。中国近代化教育开始于 ( )

A. 鸦片战争   B. 洋务运动

C. 维新变法   D. 黄埔军校创办

5、近代,爱国青年经常走在政治运动的前面。1935年12月9日,在中共领导下,北平数千名爱国学生向国民党当局请愿,并举行游行示威。引发这场爱国救亡运动的原因是(     

A.七七事变

B.红军长征

C.西安事变

D.华北危机

6、在过渡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

A无条件没收

B实行承包制

C走集体化道路

D公私合营

 

7、下图的日历定格在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它记载着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中国大陆全部解放 D.国民党政权的垮台

8、使西方列强获得外国公使进驻北京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瑷珲条约》

9、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力图通过中国社会内部结构的自我调整转变为一个全新的社会类型,将一个封建专制的中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的国家。这里的先进知识分子包括(     

A.林则徐

B.康有为

C.陈独秀

D.孙中山

10、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的圆明园是清朝大型的皇家园林,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开始修建,1860年遭纵火焚烧,从此这座举世瞩目的世界园林不复存在。纵火焚烧圆明园的是(   

A.英军

B.英法联军

C.日军

D.八国联军

11、纪录片《走向海洋》这样写道:“黄海风云突变。……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上演的蒸汽铁甲舰队之间的决战,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大清朝的北洋水师和日本的联合舰队。”此战中,率领致远舰重创日舰、最后壮烈殉国的海军管带是( )

A.邓世昌

B.左宗棠

C.丁汝昌

D.关天培

12、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下列政策的调整发生在解放战时期的是(     

A.有田同耕,有饭同食

B.打土豪,分田地

C.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D.实行耕者有其田

13、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是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

C.中共二大

D.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14、“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一个旧时代,开始了一个新时代,中国的命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根本性变化表现在(     

A.民族振兴、国家富强

B.全境解放、祖国统一

C.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D.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15、导致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巴黎和会会议操纵国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B.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C.中国以战败国的身份参加巴黎和会

D.巴黎和会被英、法、美等列强操纵

16、20实际30年代中期,在中国大学生中传唱着许多歌曲,《大路歌》《毕业歌》等。这些歌曲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它是

A. 歌唱祖国

B. 追求理想

C. 抨击时弊

D. 抗日救亡

17、清政府对义和团使用“剿”和“抚”两种办法,其根本相同点是(     

A.维护清朝统治

B.欺骗人民群众

C.讨好外国势力

D.笼络地方大员

18、拿破仑建立的国家史称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C.法兰西第五共和国 D.法兰西第一帝国

19、我国基本形成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的核心是

A. 民法   B. 刑法   C. 宪法   D. 经济法

20、叶挺曾评价某战役为:“挽洪都(南昌)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该战役发生在(       

A.万家岭

B.南京

C.卢沟桥

D.广州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的成立,标志着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诞生。1923年2月,________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

22、1895年,______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938年,______战役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23、为实现皇帝梦,袁世凯甚至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________”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________爆发。

24、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____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粉碎____________反革命集团,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结束。

25、1894年中了状元的_______主张_______,成为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

26、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各项事业在曲折中发展,请你穿越时空亲眼见证我国时代的变迁。

(1)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且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2)“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3)1966年,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战略导弹部队,装备地对地战略导弹,其主要任务是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普及义务教育的法律是

27、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决定创办____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创办的________,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28、埃斯库罗斯是希腊悲剧的始祖,有“______________”的美称。

 

29、     )年,西藏和平解放;(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0、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最低纲领。请写出中国共产党最低纲领的内容。

32、毛泽东在《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指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新”在何处?

 

33、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的晴雨表,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是由谁提出来的?这些原则现在如何表述?

(3)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请列举取得了哪些成就?

(4)举例说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成为中国人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昨晚武昌各营兵士之发难起义,远因者,则由中国革命领袖孙逸仙先生之号召宣传,前仆后继;近因者,由于彭楚蕃、刘免徵、杨宏胜三烈士之就戮,致使各营士兵同志受到空前刺激。然其根源,则为此广大之大汉民族群众不甘受外来势力支配宰割之自尊心所驱。

——摘编自熊守辉《辛亥武昌首义史编》

材料二  8月30日,北伐军在攻打贺胜桥时,咸宁农民自卫军在贺胜桥北袭击敌人,周围的农民还使用楠竹制成大炮,用隆隆炮声威吓敌人,正是在农民自卫军的支援下,北伐军一举攻克了吴佩孚精心布防之要塞贺胜桥。革命军之所以得到许多特殊利益,全靠了民众的热心帮助。完全是军队与民众合作所得来的。

——摘编自《周士第回忆录》

材料三  1947年解放区地改革时期,对土地改革的宣传更加地广泛和深入,首先向农民群众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推翻封建剥削制度的必要性、紧迫性,通过土地改革使广大解放区人民树立当家作主的思想,支持和拥护党的领导。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

1)写出材料一中武昌起义的时间。根据材料一,归纳起义发生的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辛亥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

2)写出材料二中指挥贺胜桥战役的领导者。根据材料二,分析作者回忆这段历史的意图。(不得照抄原文)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北伐战争的最后结果。

3)写出材料三中进行土地改革颁布的法律文献。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土地改革的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中国取得民族独立战争胜利的因素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