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近代史上印证这一誓言的行动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五四运动 D.新文化运动
2、《南京条约》、《天津条约》与《北京条约》都具有的内容是( )
A.协定关税 B.开放通商口岸 C.领事裁判权 D.开设工厂
3、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
A. 中国同盟会成立 B. 公车上书 C. 强学会的成立 D. 《定国是诏》颁布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下列对于“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C.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中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下列哪一次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土地改革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
A.土地改革
B.国有企业的改革
C.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7、中国人民解放军杜富国在云南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杜富国的伤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2019年2月18日,杜富国同志获得“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称号。125年前,中国有位民族英雄在抗击日本侵略的时候,不幸被炮弹击中壮烈牺牲,这位人物是( )
A.林则徐 B.左宗棠 C.左权 D.邓世昌
8、现在电视剧,有时会出现与历史事实不符的“穿帮”镜头。下列情景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
A.林则徐在看电影《歌女红牡丹》
B.《申报》刊载《马关条约》签约的消息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
D.聂耳创作了《黄河大合唱》宣传抗战
9、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以下各项正确的是( )
A.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D.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内地
10、2021年5月22日,我国两位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相继离世,他们为人民做出了卓越贡献而被人民所景仰和怀念。其中,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钱学森
B.邓稼先
C.袁隆平
D.莫言
11、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与这个成就相关的是
A.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
B.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D.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保护政策
12、我国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
A、重点发展重工业 B、发展电子工业
C、“一化三改造” D、原子能工业从无到有
13、“变者,天下之公理也。”19 世纪末,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该运动( )
A.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制度
C.粉碎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传播西方思想文化,尝试制度变革
1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制定了《商业注册章程》、《商业银行暂行则例》等法令,解除开办厂矿注册的若干限制,申明工商企业在受到不法侵害时,有权向中央平政院陈述或向都督府控告,一经调查确实,“立予尽法惩治”。据此可知,民国政府( )
A.制约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B.提高了政府治理国家的威望
C.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建厂
D.成功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15、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是( )
A.1856年
B.1857年
C.1858年
D.1860年
16、阿拉伯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帝国时期,其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提倡发扬人的个性,人文主义思潮流行 B.国家与社会的发展繁荣
C.哈里发重视知识人才 D.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
17、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是( )
A.谭嗣同
B.孙中山
C.洪秀全
D.李鸿章
18、下列古文明成就与古印度无关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楔形文字
19、陈旭麓说:“知识分子是民族的大脑,揭示民族的使命是他们的使命。”由1300多名举人发起“公车上书”,要求变法图强的历史背景是
A.鸦片战争的炮声
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C.甲午战争的惨败
D.中华民国的成立
20、观察表格,它反映的是( )
1949~1971年 | 隔绝对峙 |
1971~1978年 | 打破坚冰 |
1979~1989年 | 建交、发展 |
1989年至今 | 曲折中前进 |
A.中日关系发展历程
B.中美关系发展历程
C.中俄关系发展历程
D.美日关系发展历程
21、( )的成功,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2003年10月,航天员(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2、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展开了三大改造,观察图片,请回答相关的问题:
(1)1953年至1956年,我国对 、 和 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合称为“三大改造”。
(2)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基本建立 。
23、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也是斗争史。请根据提示写出英雄人物的名字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这句话中“本大臣”指_____________。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句话中“公”指黄海海战中与同舰官兵装死殉国的____。
(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第一人是_______。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远赴天山,收复新疆的钦差大臣是____________。
24、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2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和平共处。
26、1895年3月,在日本广岛马关春帆楼,清政府全权大臣________和日本首相________就停战条件举行谈判;最后清政府和日本签订了________。
27、不平等条约体现了西方列强的凶残本性。
(1)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的中国领土是________
(2)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承认________贸易的合法化。
(3)在近代不平等条约中,清政府赔款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
28、1839年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1901年______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9、太平天国希望建立理想社会而设计的土地分配方案是《______》;1912年,孙中山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
30、甲午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骞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_____)"的道路;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_____)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
31、八年级学生学习完了1840年到1912年的历史后,绘制出了中国近代四次运动的思想主张变化示意图。
(1)请你帮他们完成下面方框中未填部分的内容。
(2)“师夷长技”的思想是谁提出的?这种思想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萌发的?
(3)由上述四次思想主张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探索有什么特点?
32、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的日的是什么?简述抗美援朝战争的重要意义。
33、写出“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及“兵谏”蒋介石的关键人物。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何深远影响?
34、一次次列强的侵略,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中国的苦难岁月。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探索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难忘国耻)
材料一: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同日本的战争。这些战争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沥血抗争)
材料二: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积极探索)
材料三: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交困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由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对西方的坚船利炮的威力大开眼界,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语)开始有所认识,这样才能转而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1)材料一中“同英国的战争”是怎样使中国的历史发生转折的?”
(2)根据材料一、二,面临西方列强发动的三次灾难性战争,请你列举“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至少两例)
(3)材料三中“晚清政府的的自救运动”指的是什么运动?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政府寻求“御侮自强”之术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